呂黃寧也不由微微點頭,歎道,“難為小師妹身旁友人,亦多是氣運凝聚之輩,竟未有一人折損在結丹路上。”
至於李平彥金丹幾轉,這都是個人陰私,若非是金丹九轉,否則誰也不會大肆宣揚。呂黃寧亦不會問得這般仔細,又因此說起門中諸弟子修為進益乃至中道隕落之事,道,“此時還不至於死得太多,若是上清也要參戰,便不好說了,因果糾纏之下,隻怕也有不少年輕弟子要折損其中。”
說著意甚唏噓,何僮見了不免有些納悶,卻也不好多問。
兩人正是談得投機時,呂黃寧突地神色一動,扭頭看向遠方,何僮慢了一個唿吸才感應到洞天內氣勢波動,不由動容道,“這是……”
呂黃寧道,“慈師妹已是修成九層道基,冥冥中勾動氣運感應,氣勢場自然起伏不定。修道三百年而築基九層圓滿,何僮,能跟隨這般主人,你也算是有些氣運。”
他麵露和藹笑意,將拂塵一揮,道,“快去吧,想來慈師妹不數日也要出關去尋那結丹機緣了,你若是這次見不著,真不知幾時才能再見主人。”
何僮聞言,深以為然,慌忙告辭離去,返迴阮慈洞府之前,直等了數日,洞府內卻依舊杳無動靜,他還隻當阮慈要稍微鞏固修為,便耐下性子又等了數月,阮慈依舊不曾出關,何僮不由有些掛慮,又去求見呂黃寧,呂黃寧聞言也是詫異,自語道,“難道是一鼓作氣,要衝擊那……”
他未曾再往下說,閉上眼口唇微動,仿佛在默禱甚麽,過得片刻,便睜眼和悅道,“無妨,你且去罷,你那主人竟是為氣運所鍾,一俟九層圓滿,便感應到結丹機緣,隻怕又是要閉關一段不短的時間,等到丹成之日,再行出關了。”
何僮便知道呂真人定是請示紫虛真人,方才如此肯定,至此方才心下稍安,他也是在此地遷延了數月,國內還有許多要事等待安排。雖說在紫虛天中修行,大有事半功倍、一日千裏之感,也是不敢再拖延下去,慌忙告辭出來,迴捉月崖略作停留,便往國中去了。
自上清門而往山下九國,都是山門勢力籠罩,並無瘴氣兇獸,上清門人穿行其中,自然安心,何僮一路疾行,滿心都是國中諸事,出了三素澤沒有多久,順流而下,眼看九國在望,忽然聽得腳下山水之中,似乎有人正在唿救,他心中微微一動,也不知怎麽,鬼使神差,降下遁光往林中而去,才剛入林不久,便聽得一聲驚叫,再也沒了聲息。
第169章 道祖氣運
“嗯?”
正當此時,紫虛天洞府之中,阮慈眉心卻是微微一蹙,心頭一陣觸動,險些便亂了體內靈力奔湧,隻是欲要捉摸,卻又無從追尋,半日才將心事收束,重又迴到定中,隻是這一絲觸動,卻令心湖微起波瀾,此前數日努力,盡付東流,不得不重新開始,這對耐心的確也是一重考驗。阮慈卻並不焦急,從容隨緣而去,隻將時光看淡,把那點滴流過的宙光,當做了可以調整的尺度。
說起來,這也是她這次出行所得感悟之一,此前徐少微帶眾人去看宙遊鯤,直接導致眾人被滄浪宗偷襲,圖珠、種十六、阮容等都因此陷入險境,更令大玉周天的修士,得到機會侵入周天。說來這宙遊鯤便是肇端之始,但也正是因結識了此鯤,與它嬉戲之中,阮慈逐漸悟得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至理,此次閉關之時,便不如上一次那樣時而無法安心,總是靜極思動,覺得枯坐無聊,而是嚐試將時間也看成可以調整的尺度。
這種感覺,說也玄妙,分明在法力上沒有寸進,隻是調整心中觀想時某些似乎不可逾越的尺度,但一旦嚐試,卻又發覺這尺度也沒有那般死板,那煉化藥力的漫漫長路,在此時雖覺漫長,但若是放眼宇宙那無以紀年的路程之中,便也不值一提了。
對修道中人來說,或許這世上有許多維度都並非絕對,不論是大小、前後、來往又或是過去將來,都立足於心中基點,便像是那本《意修真解》,從無到有、一步登天,便是前置條件十分苛刻,但仔細想來,終究是無中生有,若是內心的信念足夠堅定,所思念之事,和大道法則又足夠吻合,便可直接從大道中獲取迴饋,將通天修為一朝擬化。當然,這並非是說甚麽空想都能成真,便比如說阮慈將時間視為緯度,如此修行數百年,心中都是絲毫妄念未起,這般的改變也不是自己異想天開得來,而是幾番觀鯤,與那宙遊鯤嬉戲交遊,無形間觀摩了不少大道至理,這才能借由見識的變化,從而影響到道心,從此在修行之上,無形間邁過了一道關隘,隻這一悟,便不知令她在同儕中,又要領先幾步了。
自然,眾人各有機緣,若真是那稟賦極厚的修士,便是大家都經曆了一樣的險境,他也會別有領悟,進境修為總是要快過他人一步,這也是為什麽各大門派收徒都注重稟賦之故,隻說那法體底蘊,隨處一個茂宗都能補足,但福運、悟性,這些無可言說之物,看似虛無縹緲,對修士前程卻極是要緊,就算這些都沒有,全憑一顆道心,在道途上有所建樹,但那堅定的道心,其實也算是稟賦的一種。也怪道許多高門弟子,以白眼望人,雖然同是修士,卻自命不凡,自詡和俗流並非同道中人,這話也不算是假,修道對許多修士來說,是延年益壽、富貴顯達的途徑,但對這些稟賦厚實的修士而言,修道本身便是全部,也唯有這些弟子,才有那麽一絲希望,得窺上境。
阮慈倒不曾自高自大,覺得自己和旁人就有什麽不一樣,但她更不會妄自菲薄,她築基十二,得諸道祖青睞,稟賦之厚,在琅嬛周天隻怕是數一數二,也因此比旁人又多了一份從容,自知自己不可能困在築基這一步,至少也要修到洞天,才能在道祖棋局中有所作用。在此之前,自然有各方氣運因果,湧動簇擁,將她推往上境,到那時再迎來她的結果。
她生平最厭惡被人安排,但此時修為淺薄,便是厭惡又能如何?大多時候都隻做不知,安心修行,連多餘思緒都不敢有,待到金丹拔劍之後,才可稍稍放鬆。這二百年來,試著將時間視為緯度,安心煉化藥力,與修煉上更多了幾分老道,隻是性子卻依舊未改——也是有意不願改換,若是在旁人看來,時移世易,總不可能一輩子都是未入道以前的稚童性子,總會因為經曆的多少,有些改易,但阮慈或許學了幾分謀略,也知了些人心險惡,卻不願因為外界冷暖便改了自己的脾性,她這一生全是旁人安排的結果,若為了活得久些,便順著因果氣運的推動,換了自己的性子,這麽多大能,你推一下我推一下,個個都要在她身上寫字,到最後,她還是阮慈麽?
便如同此時,她先花了一百多年,將築基第七層修滿,又用一百多年連服了兩枚丹藥,把修為推到第九層巔峰,距離結丹也隻有那麽極其細微的一步之遙。若是把穩些,理當出關拜會恩師,討教結丹關竅,免不得也要尋訪時間靈藥,為服藥結丹準備。但阮慈因學會這‘另眼相看’之法,饒是閉關兩百餘年,心中依然隻覺得不過是短短一段時日,閉關之興未盡,便也由著自己,盡情隨意地撫平心境,試著搬運法力,向那第十層道基築去。
她那道基,如今是九實三虛,隻是第九層道基之上,承露盤已是立起,濃密靈氣如雲似霧,仿佛那枚金丹已是在虛無中唿之欲出,阮慈隱隱有種感覺,若是自己在其餘大天,此時便可不顧那三層道基,自行結丹。日後再設法迴來彌補空虛道基,便是此刻她也能出關再尋來時間靈物,試試看能否感應到金丹初期的劍種,不過這樣得來的修為,也是從第九層直接凝結金丹,不可能築實那後三層虛無縹緲的道基。
築基十二,世所罕見,便是王真人恐怕也不能將她的疑問全數解答,隻能一同摸索。阮慈已經幾番嚐試,那法力始終無法在第十層道基中凝實,她已排除了許多想法,這平複心湖,便是最後一種可能,想著也許是心湖中始終有所掛礙,法力不夠精純,而第十層道基對法力極為挑剔,便又花費時日,將所有想法全都摒除出去,又再試著填補第十層法力,隻是靈力落入,便如同落入虛空,照舊逸散,她微然一歎,已是知曉這三層道基,並非靈力填築,隻怕這三層便是道祖和其餘修士不同所在,對一般修士來說,根本無從接觸想象,更不談索求了。
但阮慈既然築基十二,便不怕沒有地方去尋求,更有許多途徑可供擇選,洞天修士晉入洞天之後,都會設法把道基補完,自是知曉其中需求何物,至少也有些見解可以一道探討,便是上清門中,掌門道侶清妙真人距離淪落道奴隻差一步,都已到了不得不以身合道的關口了,修為精深可見一斑,便是王真人成就洞天不久,阮慈也不怕無人討教。更不說還有青君在過去世中相候,也可出關查問何僮,捉月崖是否有友人遣人送來的時間靈物。
思及何僮,阮慈心中又是一跳,一股淡淡不祥之感浮現,她暗道,“難道這就是金丹境中的吉兇感應?何僮是因我之故被人擒去或是殺死,因我已築基九層,無限靠近結丹,神識又還算強大,便有了這麽一絲感應?”
這吉兇感應,阮慈此前也在典籍中看過,並不是次次都有,也不是次次都靈,若沒有修行感應心法,大多修士還是不怎麽在意。不過她還在築基境中,便有數次感應,可見自己大概也有些許天賦,金丹後若有機緣,可以試著修行感應功法,畢竟王真人所修《太上感應篇》,便是極為上乘,阮慈也頗有興趣,至少修了感應心法,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思,不似此時,對王真人來說,自己根本便沒有什麽秘密。
說來師徒二人已是兩百餘年未見,阮慈在修行時,隻覺得這二百餘年不過是展眼而過,其中的枯燥辛苦根本不足為道,但此時想到和恩師親友也有這許多年不見,又覺得時日已經很長,不由得十分思戀,暗道,“何僮出事,可大可小,不知會否和山下九國差使有關,不如我先出關去恩師那裏拜見一番……”
其實何僮的事,找呂黃寧便可,但王真人不曾管束阮慈,她性子也被嬌慣出來,既然想見師父,那便是無事也要請見的,更何況有事?這念頭偶一興發,刹那間便熾熱十分,竟想就此出關,可不知如何,隱然間又覺得這般似乎於修行不妥,待要細捉感應,卻又是杳然無蹤。便又將念頭打消,尋思道,“常人說這感應玄而又玄,在我來看,無非是無法看破氣運因果那冥冥間的聯係,就像是恩師為我演示時所見,我每一動作,在這世上都會有無數迴響,既然此時已修到金丹門檻之前,那強大迴響,便可偶然落入我耳中。想來便是此時去見恩師,恩師也會避而不見。但即便他不見我,我出關這一舉動,一樣會對凝練道基有不利的影響,就不知是應在了何方。”
“若是如此,隻有閉門不出,才是有利於凝練十二道基,但我靜中參悟無果,想要意修也沒有時間靈物,便是從劍中索取,也是連注入靈炁都做不到,這些全都不是途徑,還有甚麽是我沒有想到的?”
再三尋思,終是想起一物,便從腰間取出一枚玉瓶,摩挲了一會,喃喃道,“難道……是應在此物之上?”
這正是她在寶雲海深處所取的莫名之物,為此還承受了莫大痛苦,更是將法體再淬煉了一番,阮慈當時對此物本質全然不知,也曾好奇拔開查看,那玉瓶中空無一物,仿佛莫名之物隻是她的錯覺。此時重新取出,卻仿佛和此物有了強烈感應,知道此物為自己凝練後三層道基的關鍵,但幾番拔開瓶塞看時,卻又是空空蕩蕩。她心念徐轉,暗想,“唿名生感,這萬物的名字都是重要,在幻境之中,若是看破此境真諦、此物真名,都會令其減少幾分威能。或許,我隻有猜到了此物是甚麽,才能啟用。”
這不斷滴落的莫名之物,會是什麽呢?阮慈將當時景象,幾番迴想,“涅槃道祖得了青君銀簪相助,已從虛中之虛迴到了虛數之中,依我在靈遠識憶中所見,修士死後,真靈還是未曾磨滅,隻是會受到召喚,匯入忘川投入虛數,那處所說的虛數,應該是一處如海如淵之地,真靈入去之後,便不會再迴返。想要逃開這召喚,隻能不斷輪迴,躲避投入忘川的渴望,但道祖之尊應當是可以抵抗這條規則,和青君一般,始終存在虛數之內,在過去世中停駐。”
“但本方宇宙的過去世中,並沒有涅槃道祖,涅槃道祖是現實之中的真靈,又因為道韻屏障同時存在於虛實之間,她隻能借助道奴上使和清善真人的同時一擊,從周天內逃脫,此時應當是遊蕩在現實宇宙之中吧,對於道祖來說,真靈猶在,她又曾是涅槃大道的道主,便是舊日宇宙的身份,隻要本方宇宙的大道沒有甚麽改易,她想要重新合道,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
這已是想遠了,阮慈拉迴思緒,思忖著涅槃道祖當時帶走了甚麽,留下了甚麽,“她隻帶走了真靈,連道基都留下了,我想想,琅嬛周天是涅槃道祖內景天地,寶雲海是玉池,恆澤天是玉池浪起時海市蜃樓一般的虛影,恆澤玉露也是虛幻產物,涅槃道祖給我的,一定是她帶不走,卻又不願被清善真人得到的東西,什麽東西是道祖和洞天真人都需要,也可以互相爭奪的東西?法力麽?不,不是這些,是……”
思忖及此,答案似乎昭然若揭,阮慈猛地輕唿道,“是氣運!”
“洞天也好,道祖也罷,你爭我奪,本質而言,全是宇宙氣運!寶雲海內滴落瓶中的,乃是舊日宇宙攜來,經由陰陽五行道韻洗練,又還帶有涅槃道祖餘韻,洞陽道祖隻怕無從占據的道祖氣運!”
隨著她一語道破,那玉瓶猛地一跳,竟有一道白光從瓶身中射出,猶如烈日殉爆,照徹天上地下,刺穿洞府禁製,直通洞天雲霄,便是連洞天小世界的大道規則都無法遮蔽,在那空寂宇宙之中,琅嬛周天那靈氣濛濛的障壁之上,亦是透出亮影,向四麵八方,無窮宇宙之中照去。
“道祖氣運!”
呂黃寧驀地睜眼驚唿,手中掐出法訣,就要激發洞天大陣遮掩。“小師妹,這——這!”
“道祖氣運……”
王真人端坐蒲團之上,啟眸輕語,雙目仿佛蘊含無窮星光、無量大海,雖是端坐,卻仿佛是星河橫亙,不似生人,便是目注此間,也仿佛是同時觀照過去將來無窮變化,逐漸有會於心,唇角微微翹起,又增秀色無倫。“竟真是道祖氣運。”
他眸光流轉,伸手拂去大陣符文,“便由得他們看,讓他們看得仔細些。”
“道祖氣運!”
周天星圖亮起,道官匆匆跑出大殿,正要通稟,卻見星圖前已是顯化人影,洞天真人俱都齊齊現身,中央洲陸那提燈巨人,南株洲那鼓腹巨蟾,全都轉動眼珠,淡淡瞥向中央洲東南上方,那通體綻放白光的長劍。“”
“道祖氣運!”
無數大天之中,不知多少雙眼珠望向夜空那綻放白光、驟然亮起的大星。“這是……這是哪位道祖氣運?洞陽道域又起變故,看來宇宙之中,隻怕量劫又起、風波險惡,這一劫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道祖氣運?”
宇宙無窮遠處,不知何方道域之中,在那無窮清淨、九天雲高之地,一道長長玉階盡頭的宮殿之中,突地傳來疑惑輕唿,兩位童子趴在一方水池邊上,伸手欲要撈取池中星海綻放出的白光,卻怎麽也捉摸不到,不由泄氣地一跺腳,起身跑過滾滾紅塵,喊道,“喂,太一,又多了一股氣運,那韻味有些熟悉,可卻從未現身過,這……這是哪個道祖啊?”
在那紅塵盡頭,一位少女拿下遮麵荷葉,直起身來,笑道,“卻不是道祖,也是道祖,猶是道祖,未是道祖。”
她舉步前行,身形又幻為男身、老者、稚童……往水池邊的棋盤邊放下一子,笑道,“你們說,究竟哪一子會落到棋盤上去?”
童子早慣了他那含糊不清的說辭,埋怨道,“你還不清楚麽?這不該是你告訴我們?”
太一微笑搖頭,“便是連我也不清楚,才有意思。”
他在桌邊坐下,隨手搖著荷葉,將殿中時光扇得隱隱搖曳晃動,饒有興致地望著棋盤,喃喃道,“趣至濃時,一瞬也是永恆,最有趣的那一刹那,就要開始了……”
第170章 道基十層
本方宇宙,因這陌生道祖氣運舉座皆驚,無不仰望星辰,暗忖道祖盤算,或是高踞雲端,或是隱於俗世的道祖,也正俯瞰著萬古棋局,推演著對手們下一步的落子,這棋局並非二人對弈,也並非隻有道祖才有資格在棋盤上落子,自本方宇宙開辟以來,所有生靈都有一絲痕跡,棋子如星數般各呈異色、變化無常,氣機起伏洶湧,雖並非隻有道祖有資格落子,但卻隻有道祖和少數洞天真人,能夠一窺棋局大勢,看得懂那生滅之中暗藏的過往將來。
這道祖氣機一亮,原本是光華純一的洞陽道域頓時出現異色,又有無數星子偶然亮起,仿佛因此染上其餘道祖氣運,也不知有多少洞天大能,因此推算局勢變化,但此時紫虛天之中,阮慈卻是端坐洞府,心神沉浸在那小瓶氣運之中,對一切變化懵然無知,也無暇他顧,一心隻在自己修行,心中隻思忖道,“氣運,這氣運到底是什麽呢?”
修仙一道,本就玄而又玄,隻在虛實有無之間,若是沒有慧根稟賦,隻怕連靈氣都無法K覺,隻道天地法則便是如此堅牢穩固,萬世不易不變。不論是靈炁、氣勢、因果,都是在實數中難以具象之物,譬如靈氣,如無功法汲取,又從修士玉池中發出,正常是難以眼見的,便是修士鬥法時,也多是從氣勢場中K悟存在,很多時候凡人見到兩名修士對麵而立,仿佛什麽都沒做,也敢稱鬥法,殊不知其中怕不是有多少靈氣浪湧,又或是如劍如刀,早在氣勢場中拚出了真火。
這氣運一事,在阮慈看來也是如此,不僅對於凡人,便是對低階修士來說,氣運的含義也很是模糊,可以說是有,但你若認為人生一世,哪有這麽多神神道道,那麽也可以完全視為不存。它可以視作福運、命數,也可以視作己身對這世界施加影響的迴饋,譬如說上清門得到了阮慈,便得到了一份氣運,此處的氣運,便是上清門因得到阮慈,所發生所有變化的統稱。
自然,阮慈可能會給上清門帶來好處,也可能會給上清門帶來壞處,這好處未必在眼前,壞處更或許在極遙遠的將來,這筆賬倉促間要計算清楚怕是不易,畢竟上清門也不是隻有阮慈一個弟子,變化總是時時刻刻不曾斷絕,恐怕非得到洞天、道祖級數,才能逐漸登堂入室,也隻有到那級數之中,才會將氣運視為比靈炁、寶材更重要的物事,彼此爭奪。好似那恆澤玉露、寒雨花王,以寶材用處來說,並不值得諸多宗門爭取,但其是恆澤天、寒雨澤所有爭鬥變化的中心,無形間自然匯聚了此處所有變化之機,也便成了氣運之物。各宗門派遣弟子入內,將變化激發、消彌,最終結束此局,獲取氣運之物,本身便是一個完整的博弈棋局,也是因此,須有各門派辦差弟子攜出方可,護道弟子隻能護道,卻無法越俎代庖,像是阮慈那般,想要以護道身份摘取寒雨花王,便是覷了個空子,也不知是否能夠成功。
若是等閑築基弟子,對氣運的認識也就到此為止了,能想到這一步,都算是平日裏靈慧多思,但阮慈身份到底不同,每每煉化東華劍,仿佛身化青君,便是那感悟並不能恆久銘記,但浸淫日久,總有些含含糊糊,不足以形諸於口的思緒,又曾在恆澤天K受過洞天視角,對上境之密並非一無所知。此時閉目凝思,體悟道祖氣運時,將所有一切K受融會貫通,心中暗道,“我此思此想未必是對,但此物恐怕也沒有對錯之說,全看個人體會,亦是很難教授,依我看……這氣運一物,恐怕便是宇宙中所有必然與偶然的統合,所有變化,盡在其中。”
隨著她思緒轉動,那橫縱滿室,上映虛實,下照幽冥的道祖氣運猛地一震,白光明暗之間,仿佛多出一股不同韻律,令那本無核心,隻是無窮散射的白光,在運轉之間緩緩凝練,阮慈心知這是自己的看法和宇宙規律畢竟有吻合之處,才能引發氣運變化,否則若是想法荒謬無比,覺得氣運是一杯茶、一朵花,又或是什麽汙穢難言之物,那恐怕也難引起氣運唿應。
見那白光凝練速度十分緩慢,她冥冥之中有種K覺,知道自己此番認識,雖然道出部分本質,但並不足以催化氣運形成種子,令自己能夠采擷,恐怕時機過後,自己便是能有所得,也並非此處的全部。
若是那求全好勝的性子,此時當要發急,但阮慈卻是最為隨性之人,心中忖道,“若如此,便如此好了,急什麽?一起了貪得之心,心靈又多出破綻,說不準就又成了某人的棋子,我可不要。愛怎麽樣便怎麽樣,該我的,便是我的。”
雖無人明說,但她也是漸漸知曉,道祖也無法直接更改修士思緒,便如同涅槃道祖所說,人身雖小,但卻也匯聚了三千大道,若是心誌堅定,便是身不由己,所思所想也終究完全屬於自己,道祖也好,洞天也罷,不是沒有影響心意的辦法,但也要通過種種手段,亦受到修士本身秉性的影響。
以阮慈來說,瞿曇越送給她的情種,還有那徐少微給她下的欲種,二者都是念修種子,瞿曇越在南株洲見她的化身是煉氣修為,本身不能煉化種子,那情種或許便是本體煉就,而徐少微隻是金丹修為,且對欲修並不上心,顯然不是主修功法。但瞿曇越的情種,隻在她念頭裏激起一絲波瀾,便自然化去,很快被鎮壓其中,而徐少微的欲種,卻令阮慈立刻失態,事後數日內都還念著那魚羹味美,這便是阮慈在兩件事上心靈破綻極為不同的緣故。是以若她對某事某物極為執著貪得,便會成為意欲在她身上落子的大能眼中的破綻。
反過來說,若她對甚麽都不執著,甚麽都不牽連,那麽也就少卻許多是非根源,少了那許多因勢利導,最終身不由己,淪為大能手中工具的危險。但在那不能成道便不可避免的敗亡一日,迴首前塵,是否又會覺得此生終究不曾痛快愛恨,處處自製,並不曾真正活過,以至於黯然有憾?
阮慈既不願被人利用,也不願心中有憾,更知此事此時並不能有個明確答案,便索性任性由心,全憑此時心緒而為,她此刻既然不願貪得,便也就冷眼旁觀,隻等著那氣運種子緩緩凝結,便是最終隻得了少許,也不覺得惋惜,她知道自己乃是引發這許多變化的根源,總有一部分必然會屬於她,她便也隻要這一部分就好了,其餘氣運,他人若是想要,便自來取去也可。
或許是心意堅定,那氣運漩渦速度驟然加快,俄而竟分成數團,其中最為核心,不大不小的一團,往阮慈身上投去,餘下四團氣運白光,從紫虛天中激射而出,將那道韻屏障視為無物,驟然穿破琅嬛周天,往無窮宇宙之中四麵八方飛遠。
阮慈心中,隱然亦有視野,但卻是無瑕旁顧,那氣運種子一俟沉入體內,便在內景天地中卷起風暴,玉池水起,四周靈秀樹木亦是隨之戰戰兢兢,幾乎被吹得倒伏在地,阮慈心中亦是隱隱駭然:隻是這麽一團,便掀起如此動靜,若是被她全部吞沒,隻怕以阮慈內景天地的強度,輕易也是消受不起。
內景天地風雲卷動,玉池水不斷撲打道基,如此波動,便連天命雲子乃至東華劍都受不住,紛紛顫抖起來,阮慈心念一動,忙將二寶放到一旁,盤膝調息,尋找那氣運波動韻律。這氣運和道韻全無關係,便是她此時沒有東華劍,也能察覺到氣運和四周環境肆無忌憚地溝通博弈,便如同原本已經平緩的變化韻律之中,突然投入一枚重子,所有一應變化,因此全盤打亂,那氣勢場中必須有人為這氣運讓出位置,容納變化,否則場中永遠有一物孤懸在外,便永遠都無法安寧徐緩,所有人也都無法將心力挪出,往別處運用心機。
那風波變亂之中,阮慈隻覺得眉間似乎有一豎眼,正在緩緩睜開,又好似雙眼多出一雙瞳仁,隻是初生之時,視野朦朧,隱隱約約看得還不真切,隻覺得那偌大琅嬛周天、中央洲陸,也不過是一處小小盆景,上空許多氣勢正在你爭我搶,全是受她這氣運沉入的影響,自然發生的變化。又有許多氣勢,向她衝刷而來,咄咄逼人,仿佛要將她驅逐出去,重還此處平靜。
阮慈本是氣運新生,極是弱小生澀,尚不知如何應付,恍惚間似乎已要被驅逐出去,正當其時,忽覺十數強橫氣運在身前遮攔,便如同大山一般不可撼動,多數都極為陌生,仿佛從未打過交道,隻有二三者令她有熟悉之K,仿佛見到長耀寶光天秋真人,又有金枰玉真天楚真人,七星小築林掌門等。
其中與她最為接近的一股氣勢,幽渺難測,卻極是熟悉親切,將阮慈四周遮護完全,留出一道不大不小的餘地,正合她此時安放氣運,阮慈舉目望去,正迎上王真人垂目下視,二人目光相對之時,氣運亦是互相唿應,連著上清眾人氣勢共振,散發出一道安寧波紋,向四麵八方擴張而去。阮慈心中有K,暗道,“原來這才是風波平磬,在洞天真人手中使出的威能……”
在這氣勢場中,K應的範圍似乎無邊無際,隻有清晰模糊之分,極遠處隱約還有不少眼光投注,令她心中有所K應,如某幽靜之地投來眼神的玄魄門掌道,北地燕隻山方向,還有太微門方向等等,隻是阮慈究竟修為有限,氣運方才找到容身之地,和這氣勢場的K應便飛快淡薄而去,終至有無之間,再看內景天地,第九層道基之上,一道白玉階梯橫亙,不知何時,第十層道基已是鑄就,將那氣運不多不少正好用盡,給人以排布完善、毫無疏漏、處處恰可之K。
阮慈於內景天地之中的化身再登一級,也隻是一級而已,卻覺得眼前景色陡然間已有大變,再看四周,全然不是此前模樣,而那承露盤中更是已有一枚金丹虛影轉動不休,竟是無需寶藥,不知何時已悄然走到凝丹關口。
她心中已有明悟,知道便是此刻成丹,也不會遇到任何阻礙,更知這後三層,每一層所需之物,均非築基修士所能接觸到的上境奧秘。且是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全無指引,隻靠自己摸索,有此凝練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道途,或許對阮慈來說,氣運是第十層,但對其餘從洞天返迴此時,修補道基的大能來說,氣運又是第十一層、第十二層,並沒有對錯可分,隻看自己的大道如何。
但,那些大能在洞天之中返迴此地,心中對上境也早已有了理解,這三層道基如何安排,想來也是千百次斟酌之後,才定下心來。阮慈卻是全憑摸索,此時立足第十層上,暗想道,“我方才氣運加身,已在這周天氣勢場中,留下烙印,此番變化,不知又會引來多少因果……看來我這氣運之階的下一級,便是因果。”
這一念起時,隻覺得眼前一亮,便見到那四團氣運,往無窮深遠的宇宙中飛躍而去,仿佛很快便飛出洞陽道域,道域外正有無數氣勢虎視眈眈,道域內卻是平靜異常,洞陽道祖竟似乎對這氣運絲毫沒有覬覦之意,阮慈心中也不由納罕,暗忖道,“這又是為何?且不說此,便說我之得劍,顯然不合道祖謀算,卻始終未遇風波,直到今日鑄就道基,這一位也依舊不聞不問,是他不想,還是不能呢?”
正思及此,那四團氣運已是飛過無數大天,刹那間,飛出洞陽道域,來到了無窮無盡無所遮攔,空寂至極卻又熱鬧至極的無主虛空之中。
第171章 道基十一
若說氣運是宇宙中所有必然與偶然的統合,那因果又為何物呢?
阮慈心中仿佛分成了數個部分,一部分正凝神思索因果的本質,另一部分則冷眼旁觀,瞧著那四團氣運落往無窮遠處,甚而‘看’到了虛空之中,無數氣勢因此而起的爭奪,雖說宇宙中有資格爭搶這般道祖氣運的,不過是極小一部分人而已,但道爭之下,無人能夠豁免,而洞天爭鬥,又怎會不牽扯到低輩修士?這氣運雖隻有四團,但攪動大勢,真不知要激起多少風浪,改變多少人的命運。便是阮慈此刻,仿佛也能隱隱看出每個方向之中,許多修士的因緣變幻,甚至是悲歡離合。甚而有一些從前已經發生,現在無從改變之事,亦是生出因果,和這氣運鏈接在了一起。
“這要比恩師給我演示得更加玄妙……但也不能說恩師就未能窺見這個層次的大道隱秘,隻是當時我所知還有限,恩師或許隻是為我稍解其中一二,更深的奧秘,還要等我到了上境之中自行探索。”阮慈凝望那白光去向,也是心馳神往,為大道玄奇感慨迷醉,又忽而暗歎道,“宇宙奇觀,如此瑰麗無量,但我琅嬛周天修士卻隻能坐困道韻屏障之後,便連洞天修士也不能破障而出,那大玉周天修士反而可以自如來去,洞陽道祖對我等何其不公。”
這念頭她早已有之,但怎敢隨意念及?阮慈心中不知有多少大不韙的猜測,但也是深知自己在琅嬛周天之中,深受洞陽道祖道韻籠罩,便猶如處在其內景天地之中一般,便是有東華劍鎮壓身軀,若是本身修為太過低微,隻怕思緒也經不住洞陽道祖一念探索,這才未曾多想。此時得了涅槃氣運,又是最為自由自在,神遊大千宇宙之時,方才稍微放鬆警惕,忖道,“我身無洞陽道韻,本不能修道,卻偏偏得謝姐姐傳劍,她走之前更斬落天下劍種,真靈盡收劍中,這是為了護持不被各方滋擾,成功拔劍,將東華劍守到她迴來之後麽?大概是的,但又並非全是如此,謝姐姐亦是要斷絕沾染洞陽道韻的真修得劍的所有可能……除了我之外,周天之中再無劍種,洞陽道祖可能想得到,在他道域之中,卻偏偏是一個未染道韻,可以隨時隨地離開琅嬛周天的修士,成為了這一代東華劍使?”
謝燕還在宋國大陣內躲藏七百年,這大陣究竟是為了困住她,還是阻擋所有身具修為者進入三國,阻礙她修行秘法,誰能說得清?能布下絕靈大陣的洞天修士,又是何方神聖,此時再看,角度已和從前截然不同,阮慈心中亦是暗歎謝燕還的決斷,“怪道謝姐姐說自己是琅嬛周天萬年來第一流人物,她從南株洲上空離去之時,道體燒起靈火,和清善真人化身燒開通道時所燃火花一般無二,這定然也是一門秘法,清善真人用它來燒開空間屏障,謝姐姐卻燒去了自己身上的道韻。若是、若是她成功迴來,那麽,東華劍不論在我手中,還是迴到她手上,那都是沒有洞陽道韻的人,來當這個劍使。”
想要突破道韻屏障,哪有這麽簡單,阮慈從寒雨澤迴來之後,已知如種十六那般,墜落出空間裂縫,落到周天屏障之外的琅嬛修士,也隻能去到道韻香花所能鏈接的最遠處,根本無有可能自在周遊。甚而清善真人這樣的洞天大能,想要走出周天,也要做好化身折損的準備,也是因為這化身已被斬落出來,和本體氣運並不相連,隻有隨著時間衰退的識憶,因此才能進入寒雨澤,否則,洞天氣運,哪怕隻是一部分,也是寒雨澤無法承受之重,寒雨花將會完全凋落。寒雨澤便無法和此時一樣,封閉得這麽緊密了。
她上迴閉關至今,依舊沒有大玉周天餘孽,乃至是救出阮容之人的半點消息,但見王真人等並不急切,也知此事或許已在氣運因果中露出端倪,再者此時還是以觀望那四團氣運為主,思緒稍一飛遠,便又集中迴來,見到那四團氣運已飛向宇宙中極遠之處,連四周星數都看不清,這本不是她能望見的視野,阮慈甚至有一絲感覺,這氣運無論如何也不能在短短時間內便飛到如此遠處,自己正是借助了氣運之間極為緊密的聯係,在窺視未來某處的景象,甚至每一處氣運視野的時間,都未必一致。
她心中一動,暗道,“難道,這……就是因果?氣運是宇宙中所有必然和偶然的統合,因果便是宇宙中所有事物,橫跨時空之上,最為本質的那一絲關係,無論親疏厚薄,時之前後、空之遠近,所有聯係的統稱?”
這一念一生,隻覺得那四團氣運猛然一顫,和她之間生出一條茁壯絲線聯係,再看周身上下,密密麻麻的因果之線,往外生出,卻是再不分修為上下,不似王真人和她展示時一樣,略去了許多無謂聯係,隻有值得注意的幾條。以阮慈之身為圓心,往外生出無量因果,神念過處,隨意拽動一條,心中便隨之生出感應。譬如她身上那許多在有無之間,淡如無物的因果之線,便來自昔日被斬落的劍種,之所以在有無之間,便是因為謝燕還執她之手,斬落劍種,兩人誰也沒有說明要承擔這份因果,因此這份因果到底算在誰的頭上,且還不好說。此時或許無礙,將來兩人若有誰要收束因果,少不得也還要分說個清楚。
左右再望,有些黑色、血色線條,便是來自阮慈所殺之人之獸,還有些閃著光亮,顏色柔和的線條,則是來自友朋。隻是她隻能觀照自身,卻無法看到線條彼端的人物,想來終是修為有限,也沒有修過感應心法,隻能大略猜測。
阮慈見了那些悅目線條,自然歡喜,又對一條粉色絲線三撥兩動,唇邊也掛起頑皮笑意,心道,“不知絲線另一端可有感應無。”
對那些負麵因果,倒也坦然接受,點頭道,“該當的,殺得了你們,自然也承得了這份因果。”
又好奇想道,“因果之力,我已覷見,但無從取用,不知又該是誰給我呢?”
她隱隱已知,這三層隻能借道祖之力凝就,涅槃道祖給了她氣運之力,又借助飛出氣運,領悟因果,知曉己身第十一階由因果鑄成,但七十二道祖之中,也不知誰願將因果本源贈她,這答案亦是隻能由阮慈自己琢磨,答案不出,恐怕亦拿不穩這贈禮。
至於李平彥金丹幾轉,這都是個人陰私,若非是金丹九轉,否則誰也不會大肆宣揚。呂黃寧亦不會問得這般仔細,又因此說起門中諸弟子修為進益乃至中道隕落之事,道,“此時還不至於死得太多,若是上清也要參戰,便不好說了,因果糾纏之下,隻怕也有不少年輕弟子要折損其中。”
說著意甚唏噓,何僮見了不免有些納悶,卻也不好多問。
兩人正是談得投機時,呂黃寧突地神色一動,扭頭看向遠方,何僮慢了一個唿吸才感應到洞天內氣勢波動,不由動容道,“這是……”
呂黃寧道,“慈師妹已是修成九層道基,冥冥中勾動氣運感應,氣勢場自然起伏不定。修道三百年而築基九層圓滿,何僮,能跟隨這般主人,你也算是有些氣運。”
他麵露和藹笑意,將拂塵一揮,道,“快去吧,想來慈師妹不數日也要出關去尋那結丹機緣了,你若是這次見不著,真不知幾時才能再見主人。”
何僮聞言,深以為然,慌忙告辭離去,返迴阮慈洞府之前,直等了數日,洞府內卻依舊杳無動靜,他還隻當阮慈要稍微鞏固修為,便耐下性子又等了數月,阮慈依舊不曾出關,何僮不由有些掛慮,又去求見呂黃寧,呂黃寧聞言也是詫異,自語道,“難道是一鼓作氣,要衝擊那……”
他未曾再往下說,閉上眼口唇微動,仿佛在默禱甚麽,過得片刻,便睜眼和悅道,“無妨,你且去罷,你那主人竟是為氣運所鍾,一俟九層圓滿,便感應到結丹機緣,隻怕又是要閉關一段不短的時間,等到丹成之日,再行出關了。”
何僮便知道呂真人定是請示紫虛真人,方才如此肯定,至此方才心下稍安,他也是在此地遷延了數月,國內還有許多要事等待安排。雖說在紫虛天中修行,大有事半功倍、一日千裏之感,也是不敢再拖延下去,慌忙告辭出來,迴捉月崖略作停留,便往國中去了。
自上清門而往山下九國,都是山門勢力籠罩,並無瘴氣兇獸,上清門人穿行其中,自然安心,何僮一路疾行,滿心都是國中諸事,出了三素澤沒有多久,順流而下,眼看九國在望,忽然聽得腳下山水之中,似乎有人正在唿救,他心中微微一動,也不知怎麽,鬼使神差,降下遁光往林中而去,才剛入林不久,便聽得一聲驚叫,再也沒了聲息。
第169章 道祖氣運
“嗯?”
正當此時,紫虛天洞府之中,阮慈眉心卻是微微一蹙,心頭一陣觸動,險些便亂了體內靈力奔湧,隻是欲要捉摸,卻又無從追尋,半日才將心事收束,重又迴到定中,隻是這一絲觸動,卻令心湖微起波瀾,此前數日努力,盡付東流,不得不重新開始,這對耐心的確也是一重考驗。阮慈卻並不焦急,從容隨緣而去,隻將時光看淡,把那點滴流過的宙光,當做了可以調整的尺度。
說起來,這也是她這次出行所得感悟之一,此前徐少微帶眾人去看宙遊鯤,直接導致眾人被滄浪宗偷襲,圖珠、種十六、阮容等都因此陷入險境,更令大玉周天的修士,得到機會侵入周天。說來這宙遊鯤便是肇端之始,但也正是因結識了此鯤,與它嬉戲之中,阮慈逐漸悟得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至理,此次閉關之時,便不如上一次那樣時而無法安心,總是靜極思動,覺得枯坐無聊,而是嚐試將時間也看成可以調整的尺度。
這種感覺,說也玄妙,分明在法力上沒有寸進,隻是調整心中觀想時某些似乎不可逾越的尺度,但一旦嚐試,卻又發覺這尺度也沒有那般死板,那煉化藥力的漫漫長路,在此時雖覺漫長,但若是放眼宇宙那無以紀年的路程之中,便也不值一提了。
對修道中人來說,或許這世上有許多維度都並非絕對,不論是大小、前後、來往又或是過去將來,都立足於心中基點,便像是那本《意修真解》,從無到有、一步登天,便是前置條件十分苛刻,但仔細想來,終究是無中生有,若是內心的信念足夠堅定,所思念之事,和大道法則又足夠吻合,便可直接從大道中獲取迴饋,將通天修為一朝擬化。當然,這並非是說甚麽空想都能成真,便比如說阮慈將時間視為緯度,如此修行數百年,心中都是絲毫妄念未起,這般的改變也不是自己異想天開得來,而是幾番觀鯤,與那宙遊鯤嬉戲交遊,無形間觀摩了不少大道至理,這才能借由見識的變化,從而影響到道心,從此在修行之上,無形間邁過了一道關隘,隻這一悟,便不知令她在同儕中,又要領先幾步了。
自然,眾人各有機緣,若真是那稟賦極厚的修士,便是大家都經曆了一樣的險境,他也會別有領悟,進境修為總是要快過他人一步,這也是為什麽各大門派收徒都注重稟賦之故,隻說那法體底蘊,隨處一個茂宗都能補足,但福運、悟性,這些無可言說之物,看似虛無縹緲,對修士前程卻極是要緊,就算這些都沒有,全憑一顆道心,在道途上有所建樹,但那堅定的道心,其實也算是稟賦的一種。也怪道許多高門弟子,以白眼望人,雖然同是修士,卻自命不凡,自詡和俗流並非同道中人,這話也不算是假,修道對許多修士來說,是延年益壽、富貴顯達的途徑,但對這些稟賦厚實的修士而言,修道本身便是全部,也唯有這些弟子,才有那麽一絲希望,得窺上境。
阮慈倒不曾自高自大,覺得自己和旁人就有什麽不一樣,但她更不會妄自菲薄,她築基十二,得諸道祖青睞,稟賦之厚,在琅嬛周天隻怕是數一數二,也因此比旁人又多了一份從容,自知自己不可能困在築基這一步,至少也要修到洞天,才能在道祖棋局中有所作用。在此之前,自然有各方氣運因果,湧動簇擁,將她推往上境,到那時再迎來她的結果。
她生平最厭惡被人安排,但此時修為淺薄,便是厭惡又能如何?大多時候都隻做不知,安心修行,連多餘思緒都不敢有,待到金丹拔劍之後,才可稍稍放鬆。這二百年來,試著將時間視為緯度,安心煉化藥力,與修煉上更多了幾分老道,隻是性子卻依舊未改——也是有意不願改換,若是在旁人看來,時移世易,總不可能一輩子都是未入道以前的稚童性子,總會因為經曆的多少,有些改易,但阮慈或許學了幾分謀略,也知了些人心險惡,卻不願因為外界冷暖便改了自己的脾性,她這一生全是旁人安排的結果,若為了活得久些,便順著因果氣運的推動,換了自己的性子,這麽多大能,你推一下我推一下,個個都要在她身上寫字,到最後,她還是阮慈麽?
便如同此時,她先花了一百多年,將築基第七層修滿,又用一百多年連服了兩枚丹藥,把修為推到第九層巔峰,距離結丹也隻有那麽極其細微的一步之遙。若是把穩些,理當出關拜會恩師,討教結丹關竅,免不得也要尋訪時間靈藥,為服藥結丹準備。但阮慈因學會這‘另眼相看’之法,饒是閉關兩百餘年,心中依然隻覺得不過是短短一段時日,閉關之興未盡,便也由著自己,盡情隨意地撫平心境,試著搬運法力,向那第十層道基築去。
她那道基,如今是九實三虛,隻是第九層道基之上,承露盤已是立起,濃密靈氣如雲似霧,仿佛那枚金丹已是在虛無中唿之欲出,阮慈隱隱有種感覺,若是自己在其餘大天,此時便可不顧那三層道基,自行結丹。日後再設法迴來彌補空虛道基,便是此刻她也能出關再尋來時間靈物,試試看能否感應到金丹初期的劍種,不過這樣得來的修為,也是從第九層直接凝結金丹,不可能築實那後三層虛無縹緲的道基。
築基十二,世所罕見,便是王真人恐怕也不能將她的疑問全數解答,隻能一同摸索。阮慈已經幾番嚐試,那法力始終無法在第十層道基中凝實,她已排除了許多想法,這平複心湖,便是最後一種可能,想著也許是心湖中始終有所掛礙,法力不夠精純,而第十層道基對法力極為挑剔,便又花費時日,將所有想法全都摒除出去,又再試著填補第十層法力,隻是靈力落入,便如同落入虛空,照舊逸散,她微然一歎,已是知曉這三層道基,並非靈力填築,隻怕這三層便是道祖和其餘修士不同所在,對一般修士來說,根本無從接觸想象,更不談索求了。
但阮慈既然築基十二,便不怕沒有地方去尋求,更有許多途徑可供擇選,洞天修士晉入洞天之後,都會設法把道基補完,自是知曉其中需求何物,至少也有些見解可以一道探討,便是上清門中,掌門道侶清妙真人距離淪落道奴隻差一步,都已到了不得不以身合道的關口了,修為精深可見一斑,便是王真人成就洞天不久,阮慈也不怕無人討教。更不說還有青君在過去世中相候,也可出關查問何僮,捉月崖是否有友人遣人送來的時間靈物。
思及何僮,阮慈心中又是一跳,一股淡淡不祥之感浮現,她暗道,“難道這就是金丹境中的吉兇感應?何僮是因我之故被人擒去或是殺死,因我已築基九層,無限靠近結丹,神識又還算強大,便有了這麽一絲感應?”
這吉兇感應,阮慈此前也在典籍中看過,並不是次次都有,也不是次次都靈,若沒有修行感應心法,大多修士還是不怎麽在意。不過她還在築基境中,便有數次感應,可見自己大概也有些許天賦,金丹後若有機緣,可以試著修行感應功法,畢竟王真人所修《太上感應篇》,便是極為上乘,阮慈也頗有興趣,至少修了感應心法,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思,不似此時,對王真人來說,自己根本便沒有什麽秘密。
說來師徒二人已是兩百餘年未見,阮慈在修行時,隻覺得這二百餘年不過是展眼而過,其中的枯燥辛苦根本不足為道,但此時想到和恩師親友也有這許多年不見,又覺得時日已經很長,不由得十分思戀,暗道,“何僮出事,可大可小,不知會否和山下九國差使有關,不如我先出關去恩師那裏拜見一番……”
其實何僮的事,找呂黃寧便可,但王真人不曾管束阮慈,她性子也被嬌慣出來,既然想見師父,那便是無事也要請見的,更何況有事?這念頭偶一興發,刹那間便熾熱十分,竟想就此出關,可不知如何,隱然間又覺得這般似乎於修行不妥,待要細捉感應,卻又是杳然無蹤。便又將念頭打消,尋思道,“常人說這感應玄而又玄,在我來看,無非是無法看破氣運因果那冥冥間的聯係,就像是恩師為我演示時所見,我每一動作,在這世上都會有無數迴響,既然此時已修到金丹門檻之前,那強大迴響,便可偶然落入我耳中。想來便是此時去見恩師,恩師也會避而不見。但即便他不見我,我出關這一舉動,一樣會對凝練道基有不利的影響,就不知是應在了何方。”
“若是如此,隻有閉門不出,才是有利於凝練十二道基,但我靜中參悟無果,想要意修也沒有時間靈物,便是從劍中索取,也是連注入靈炁都做不到,這些全都不是途徑,還有甚麽是我沒有想到的?”
再三尋思,終是想起一物,便從腰間取出一枚玉瓶,摩挲了一會,喃喃道,“難道……是應在此物之上?”
這正是她在寶雲海深處所取的莫名之物,為此還承受了莫大痛苦,更是將法體再淬煉了一番,阮慈當時對此物本質全然不知,也曾好奇拔開查看,那玉瓶中空無一物,仿佛莫名之物隻是她的錯覺。此時重新取出,卻仿佛和此物有了強烈感應,知道此物為自己凝練後三層道基的關鍵,但幾番拔開瓶塞看時,卻又是空空蕩蕩。她心念徐轉,暗想,“唿名生感,這萬物的名字都是重要,在幻境之中,若是看破此境真諦、此物真名,都會令其減少幾分威能。或許,我隻有猜到了此物是甚麽,才能啟用。”
這不斷滴落的莫名之物,會是什麽呢?阮慈將當時景象,幾番迴想,“涅槃道祖得了青君銀簪相助,已從虛中之虛迴到了虛數之中,依我在靈遠識憶中所見,修士死後,真靈還是未曾磨滅,隻是會受到召喚,匯入忘川投入虛數,那處所說的虛數,應該是一處如海如淵之地,真靈入去之後,便不會再迴返。想要逃開這召喚,隻能不斷輪迴,躲避投入忘川的渴望,但道祖之尊應當是可以抵抗這條規則,和青君一般,始終存在虛數之內,在過去世中停駐。”
“但本方宇宙的過去世中,並沒有涅槃道祖,涅槃道祖是現實之中的真靈,又因為道韻屏障同時存在於虛實之間,她隻能借助道奴上使和清善真人的同時一擊,從周天內逃脫,此時應當是遊蕩在現實宇宙之中吧,對於道祖來說,真靈猶在,她又曾是涅槃大道的道主,便是舊日宇宙的身份,隻要本方宇宙的大道沒有甚麽改易,她想要重新合道,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
這已是想遠了,阮慈拉迴思緒,思忖著涅槃道祖當時帶走了甚麽,留下了甚麽,“她隻帶走了真靈,連道基都留下了,我想想,琅嬛周天是涅槃道祖內景天地,寶雲海是玉池,恆澤天是玉池浪起時海市蜃樓一般的虛影,恆澤玉露也是虛幻產物,涅槃道祖給我的,一定是她帶不走,卻又不願被清善真人得到的東西,什麽東西是道祖和洞天真人都需要,也可以互相爭奪的東西?法力麽?不,不是這些,是……”
思忖及此,答案似乎昭然若揭,阮慈猛地輕唿道,“是氣運!”
“洞天也好,道祖也罷,你爭我奪,本質而言,全是宇宙氣運!寶雲海內滴落瓶中的,乃是舊日宇宙攜來,經由陰陽五行道韻洗練,又還帶有涅槃道祖餘韻,洞陽道祖隻怕無從占據的道祖氣運!”
隨著她一語道破,那玉瓶猛地一跳,竟有一道白光從瓶身中射出,猶如烈日殉爆,照徹天上地下,刺穿洞府禁製,直通洞天雲霄,便是連洞天小世界的大道規則都無法遮蔽,在那空寂宇宙之中,琅嬛周天那靈氣濛濛的障壁之上,亦是透出亮影,向四麵八方,無窮宇宙之中照去。
“道祖氣運!”
呂黃寧驀地睜眼驚唿,手中掐出法訣,就要激發洞天大陣遮掩。“小師妹,這——這!”
“道祖氣運……”
王真人端坐蒲團之上,啟眸輕語,雙目仿佛蘊含無窮星光、無量大海,雖是端坐,卻仿佛是星河橫亙,不似生人,便是目注此間,也仿佛是同時觀照過去將來無窮變化,逐漸有會於心,唇角微微翹起,又增秀色無倫。“竟真是道祖氣運。”
他眸光流轉,伸手拂去大陣符文,“便由得他們看,讓他們看得仔細些。”
“道祖氣運!”
周天星圖亮起,道官匆匆跑出大殿,正要通稟,卻見星圖前已是顯化人影,洞天真人俱都齊齊現身,中央洲陸那提燈巨人,南株洲那鼓腹巨蟾,全都轉動眼珠,淡淡瞥向中央洲東南上方,那通體綻放白光的長劍。“”
“道祖氣運!”
無數大天之中,不知多少雙眼珠望向夜空那綻放白光、驟然亮起的大星。“這是……這是哪位道祖氣運?洞陽道域又起變故,看來宇宙之中,隻怕量劫又起、風波險惡,這一劫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道祖氣運?”
宇宙無窮遠處,不知何方道域之中,在那無窮清淨、九天雲高之地,一道長長玉階盡頭的宮殿之中,突地傳來疑惑輕唿,兩位童子趴在一方水池邊上,伸手欲要撈取池中星海綻放出的白光,卻怎麽也捉摸不到,不由泄氣地一跺腳,起身跑過滾滾紅塵,喊道,“喂,太一,又多了一股氣運,那韻味有些熟悉,可卻從未現身過,這……這是哪個道祖啊?”
在那紅塵盡頭,一位少女拿下遮麵荷葉,直起身來,笑道,“卻不是道祖,也是道祖,猶是道祖,未是道祖。”
她舉步前行,身形又幻為男身、老者、稚童……往水池邊的棋盤邊放下一子,笑道,“你們說,究竟哪一子會落到棋盤上去?”
童子早慣了他那含糊不清的說辭,埋怨道,“你還不清楚麽?這不該是你告訴我們?”
太一微笑搖頭,“便是連我也不清楚,才有意思。”
他在桌邊坐下,隨手搖著荷葉,將殿中時光扇得隱隱搖曳晃動,饒有興致地望著棋盤,喃喃道,“趣至濃時,一瞬也是永恆,最有趣的那一刹那,就要開始了……”
第170章 道基十層
本方宇宙,因這陌生道祖氣運舉座皆驚,無不仰望星辰,暗忖道祖盤算,或是高踞雲端,或是隱於俗世的道祖,也正俯瞰著萬古棋局,推演著對手們下一步的落子,這棋局並非二人對弈,也並非隻有道祖才有資格在棋盤上落子,自本方宇宙開辟以來,所有生靈都有一絲痕跡,棋子如星數般各呈異色、變化無常,氣機起伏洶湧,雖並非隻有道祖有資格落子,但卻隻有道祖和少數洞天真人,能夠一窺棋局大勢,看得懂那生滅之中暗藏的過往將來。
這道祖氣機一亮,原本是光華純一的洞陽道域頓時出現異色,又有無數星子偶然亮起,仿佛因此染上其餘道祖氣運,也不知有多少洞天大能,因此推算局勢變化,但此時紫虛天之中,阮慈卻是端坐洞府,心神沉浸在那小瓶氣運之中,對一切變化懵然無知,也無暇他顧,一心隻在自己修行,心中隻思忖道,“氣運,這氣運到底是什麽呢?”
修仙一道,本就玄而又玄,隻在虛實有無之間,若是沒有慧根稟賦,隻怕連靈氣都無法K覺,隻道天地法則便是如此堅牢穩固,萬世不易不變。不論是靈炁、氣勢、因果,都是在實數中難以具象之物,譬如靈氣,如無功法汲取,又從修士玉池中發出,正常是難以眼見的,便是修士鬥法時,也多是從氣勢場中K悟存在,很多時候凡人見到兩名修士對麵而立,仿佛什麽都沒做,也敢稱鬥法,殊不知其中怕不是有多少靈氣浪湧,又或是如劍如刀,早在氣勢場中拚出了真火。
這氣運一事,在阮慈看來也是如此,不僅對於凡人,便是對低階修士來說,氣運的含義也很是模糊,可以說是有,但你若認為人生一世,哪有這麽多神神道道,那麽也可以完全視為不存。它可以視作福運、命數,也可以視作己身對這世界施加影響的迴饋,譬如說上清門得到了阮慈,便得到了一份氣運,此處的氣運,便是上清門因得到阮慈,所發生所有變化的統稱。
自然,阮慈可能會給上清門帶來好處,也可能會給上清門帶來壞處,這好處未必在眼前,壞處更或許在極遙遠的將來,這筆賬倉促間要計算清楚怕是不易,畢竟上清門也不是隻有阮慈一個弟子,變化總是時時刻刻不曾斷絕,恐怕非得到洞天、道祖級數,才能逐漸登堂入室,也隻有到那級數之中,才會將氣運視為比靈炁、寶材更重要的物事,彼此爭奪。好似那恆澤玉露、寒雨花王,以寶材用處來說,並不值得諸多宗門爭取,但其是恆澤天、寒雨澤所有爭鬥變化的中心,無形間自然匯聚了此處所有變化之機,也便成了氣運之物。各宗門派遣弟子入內,將變化激發、消彌,最終結束此局,獲取氣運之物,本身便是一個完整的博弈棋局,也是因此,須有各門派辦差弟子攜出方可,護道弟子隻能護道,卻無法越俎代庖,像是阮慈那般,想要以護道身份摘取寒雨花王,便是覷了個空子,也不知是否能夠成功。
若是等閑築基弟子,對氣運的認識也就到此為止了,能想到這一步,都算是平日裏靈慧多思,但阮慈身份到底不同,每每煉化東華劍,仿佛身化青君,便是那感悟並不能恆久銘記,但浸淫日久,總有些含含糊糊,不足以形諸於口的思緒,又曾在恆澤天K受過洞天視角,對上境之密並非一無所知。此時閉目凝思,體悟道祖氣運時,將所有一切K受融會貫通,心中暗道,“我此思此想未必是對,但此物恐怕也沒有對錯之說,全看個人體會,亦是很難教授,依我看……這氣運一物,恐怕便是宇宙中所有必然與偶然的統合,所有變化,盡在其中。”
隨著她思緒轉動,那橫縱滿室,上映虛實,下照幽冥的道祖氣運猛地一震,白光明暗之間,仿佛多出一股不同韻律,令那本無核心,隻是無窮散射的白光,在運轉之間緩緩凝練,阮慈心知這是自己的看法和宇宙規律畢竟有吻合之處,才能引發氣運變化,否則若是想法荒謬無比,覺得氣運是一杯茶、一朵花,又或是什麽汙穢難言之物,那恐怕也難引起氣運唿應。
見那白光凝練速度十分緩慢,她冥冥之中有種K覺,知道自己此番認識,雖然道出部分本質,但並不足以催化氣運形成種子,令自己能夠采擷,恐怕時機過後,自己便是能有所得,也並非此處的全部。
若是那求全好勝的性子,此時當要發急,但阮慈卻是最為隨性之人,心中忖道,“若如此,便如此好了,急什麽?一起了貪得之心,心靈又多出破綻,說不準就又成了某人的棋子,我可不要。愛怎麽樣便怎麽樣,該我的,便是我的。”
雖無人明說,但她也是漸漸知曉,道祖也無法直接更改修士思緒,便如同涅槃道祖所說,人身雖小,但卻也匯聚了三千大道,若是心誌堅定,便是身不由己,所思所想也終究完全屬於自己,道祖也好,洞天也罷,不是沒有影響心意的辦法,但也要通過種種手段,亦受到修士本身秉性的影響。
以阮慈來說,瞿曇越送給她的情種,還有那徐少微給她下的欲種,二者都是念修種子,瞿曇越在南株洲見她的化身是煉氣修為,本身不能煉化種子,那情種或許便是本體煉就,而徐少微隻是金丹修為,且對欲修並不上心,顯然不是主修功法。但瞿曇越的情種,隻在她念頭裏激起一絲波瀾,便自然化去,很快被鎮壓其中,而徐少微的欲種,卻令阮慈立刻失態,事後數日內都還念著那魚羹味美,這便是阮慈在兩件事上心靈破綻極為不同的緣故。是以若她對某事某物極為執著貪得,便會成為意欲在她身上落子的大能眼中的破綻。
反過來說,若她對甚麽都不執著,甚麽都不牽連,那麽也就少卻許多是非根源,少了那許多因勢利導,最終身不由己,淪為大能手中工具的危險。但在那不能成道便不可避免的敗亡一日,迴首前塵,是否又會覺得此生終究不曾痛快愛恨,處處自製,並不曾真正活過,以至於黯然有憾?
阮慈既不願被人利用,也不願心中有憾,更知此事此時並不能有個明確答案,便索性任性由心,全憑此時心緒而為,她此刻既然不願貪得,便也就冷眼旁觀,隻等著那氣運種子緩緩凝結,便是最終隻得了少許,也不覺得惋惜,她知道自己乃是引發這許多變化的根源,總有一部分必然會屬於她,她便也隻要這一部分就好了,其餘氣運,他人若是想要,便自來取去也可。
或許是心意堅定,那氣運漩渦速度驟然加快,俄而竟分成數團,其中最為核心,不大不小的一團,往阮慈身上投去,餘下四團氣運白光,從紫虛天中激射而出,將那道韻屏障視為無物,驟然穿破琅嬛周天,往無窮宇宙之中四麵八方飛遠。
阮慈心中,隱然亦有視野,但卻是無瑕旁顧,那氣運種子一俟沉入體內,便在內景天地中卷起風暴,玉池水起,四周靈秀樹木亦是隨之戰戰兢兢,幾乎被吹得倒伏在地,阮慈心中亦是隱隱駭然:隻是這麽一團,便掀起如此動靜,若是被她全部吞沒,隻怕以阮慈內景天地的強度,輕易也是消受不起。
內景天地風雲卷動,玉池水不斷撲打道基,如此波動,便連天命雲子乃至東華劍都受不住,紛紛顫抖起來,阮慈心念一動,忙將二寶放到一旁,盤膝調息,尋找那氣運波動韻律。這氣運和道韻全無關係,便是她此時沒有東華劍,也能察覺到氣運和四周環境肆無忌憚地溝通博弈,便如同原本已經平緩的變化韻律之中,突然投入一枚重子,所有一應變化,因此全盤打亂,那氣勢場中必須有人為這氣運讓出位置,容納變化,否則場中永遠有一物孤懸在外,便永遠都無法安寧徐緩,所有人也都無法將心力挪出,往別處運用心機。
那風波變亂之中,阮慈隻覺得眉間似乎有一豎眼,正在緩緩睜開,又好似雙眼多出一雙瞳仁,隻是初生之時,視野朦朧,隱隱約約看得還不真切,隻覺得那偌大琅嬛周天、中央洲陸,也不過是一處小小盆景,上空許多氣勢正在你爭我搶,全是受她這氣運沉入的影響,自然發生的變化。又有許多氣勢,向她衝刷而來,咄咄逼人,仿佛要將她驅逐出去,重還此處平靜。
阮慈本是氣運新生,極是弱小生澀,尚不知如何應付,恍惚間似乎已要被驅逐出去,正當其時,忽覺十數強橫氣運在身前遮攔,便如同大山一般不可撼動,多數都極為陌生,仿佛從未打過交道,隻有二三者令她有熟悉之K,仿佛見到長耀寶光天秋真人,又有金枰玉真天楚真人,七星小築林掌門等。
其中與她最為接近的一股氣勢,幽渺難測,卻極是熟悉親切,將阮慈四周遮護完全,留出一道不大不小的餘地,正合她此時安放氣運,阮慈舉目望去,正迎上王真人垂目下視,二人目光相對之時,氣運亦是互相唿應,連著上清眾人氣勢共振,散發出一道安寧波紋,向四麵八方擴張而去。阮慈心中有K,暗道,“原來這才是風波平磬,在洞天真人手中使出的威能……”
在這氣勢場中,K應的範圍似乎無邊無際,隻有清晰模糊之分,極遠處隱約還有不少眼光投注,令她心中有所K應,如某幽靜之地投來眼神的玄魄門掌道,北地燕隻山方向,還有太微門方向等等,隻是阮慈究竟修為有限,氣運方才找到容身之地,和這氣勢場的K應便飛快淡薄而去,終至有無之間,再看內景天地,第九層道基之上,一道白玉階梯橫亙,不知何時,第十層道基已是鑄就,將那氣運不多不少正好用盡,給人以排布完善、毫無疏漏、處處恰可之K。
阮慈於內景天地之中的化身再登一級,也隻是一級而已,卻覺得眼前景色陡然間已有大變,再看四周,全然不是此前模樣,而那承露盤中更是已有一枚金丹虛影轉動不休,竟是無需寶藥,不知何時已悄然走到凝丹關口。
她心中已有明悟,知道便是此刻成丹,也不會遇到任何阻礙,更知這後三層,每一層所需之物,均非築基修士所能接觸到的上境奧秘。且是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全無指引,隻靠自己摸索,有此凝練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道途,或許對阮慈來說,氣運是第十層,但對其餘從洞天返迴此時,修補道基的大能來說,氣運又是第十一層、第十二層,並沒有對錯可分,隻看自己的大道如何。
但,那些大能在洞天之中返迴此地,心中對上境也早已有了理解,這三層道基如何安排,想來也是千百次斟酌之後,才定下心來。阮慈卻是全憑摸索,此時立足第十層上,暗想道,“我方才氣運加身,已在這周天氣勢場中,留下烙印,此番變化,不知又會引來多少因果……看來我這氣運之階的下一級,便是因果。”
這一念起時,隻覺得眼前一亮,便見到那四團氣運,往無窮深遠的宇宙中飛躍而去,仿佛很快便飛出洞陽道域,道域外正有無數氣勢虎視眈眈,道域內卻是平靜異常,洞陽道祖竟似乎對這氣運絲毫沒有覬覦之意,阮慈心中也不由納罕,暗忖道,“這又是為何?且不說此,便說我之得劍,顯然不合道祖謀算,卻始終未遇風波,直到今日鑄就道基,這一位也依舊不聞不問,是他不想,還是不能呢?”
正思及此,那四團氣運已是飛過無數大天,刹那間,飛出洞陽道域,來到了無窮無盡無所遮攔,空寂至極卻又熱鬧至極的無主虛空之中。
第171章 道基十一
若說氣運是宇宙中所有必然與偶然的統合,那因果又為何物呢?
阮慈心中仿佛分成了數個部分,一部分正凝神思索因果的本質,另一部分則冷眼旁觀,瞧著那四團氣運落往無窮遠處,甚而‘看’到了虛空之中,無數氣勢因此而起的爭奪,雖說宇宙中有資格爭搶這般道祖氣運的,不過是極小一部分人而已,但道爭之下,無人能夠豁免,而洞天爭鬥,又怎會不牽扯到低輩修士?這氣運雖隻有四團,但攪動大勢,真不知要激起多少風浪,改變多少人的命運。便是阮慈此刻,仿佛也能隱隱看出每個方向之中,許多修士的因緣變幻,甚至是悲歡離合。甚而有一些從前已經發生,現在無從改變之事,亦是生出因果,和這氣運鏈接在了一起。
“這要比恩師給我演示得更加玄妙……但也不能說恩師就未能窺見這個層次的大道隱秘,隻是當時我所知還有限,恩師或許隻是為我稍解其中一二,更深的奧秘,還要等我到了上境之中自行探索。”阮慈凝望那白光去向,也是心馳神往,為大道玄奇感慨迷醉,又忽而暗歎道,“宇宙奇觀,如此瑰麗無量,但我琅嬛周天修士卻隻能坐困道韻屏障之後,便連洞天修士也不能破障而出,那大玉周天修士反而可以自如來去,洞陽道祖對我等何其不公。”
這念頭她早已有之,但怎敢隨意念及?阮慈心中不知有多少大不韙的猜測,但也是深知自己在琅嬛周天之中,深受洞陽道祖道韻籠罩,便猶如處在其內景天地之中一般,便是有東華劍鎮壓身軀,若是本身修為太過低微,隻怕思緒也經不住洞陽道祖一念探索,這才未曾多想。此時得了涅槃氣運,又是最為自由自在,神遊大千宇宙之時,方才稍微放鬆警惕,忖道,“我身無洞陽道韻,本不能修道,卻偏偏得謝姐姐傳劍,她走之前更斬落天下劍種,真靈盡收劍中,這是為了護持不被各方滋擾,成功拔劍,將東華劍守到她迴來之後麽?大概是的,但又並非全是如此,謝姐姐亦是要斷絕沾染洞陽道韻的真修得劍的所有可能……除了我之外,周天之中再無劍種,洞陽道祖可能想得到,在他道域之中,卻偏偏是一個未染道韻,可以隨時隨地離開琅嬛周天的修士,成為了這一代東華劍使?”
謝燕還在宋國大陣內躲藏七百年,這大陣究竟是為了困住她,還是阻擋所有身具修為者進入三國,阻礙她修行秘法,誰能說得清?能布下絕靈大陣的洞天修士,又是何方神聖,此時再看,角度已和從前截然不同,阮慈心中亦是暗歎謝燕還的決斷,“怪道謝姐姐說自己是琅嬛周天萬年來第一流人物,她從南株洲上空離去之時,道體燒起靈火,和清善真人化身燒開通道時所燃火花一般無二,這定然也是一門秘法,清善真人用它來燒開空間屏障,謝姐姐卻燒去了自己身上的道韻。若是、若是她成功迴來,那麽,東華劍不論在我手中,還是迴到她手上,那都是沒有洞陽道韻的人,來當這個劍使。”
想要突破道韻屏障,哪有這麽簡單,阮慈從寒雨澤迴來之後,已知如種十六那般,墜落出空間裂縫,落到周天屏障之外的琅嬛修士,也隻能去到道韻香花所能鏈接的最遠處,根本無有可能自在周遊。甚而清善真人這樣的洞天大能,想要走出周天,也要做好化身折損的準備,也是因為這化身已被斬落出來,和本體氣運並不相連,隻有隨著時間衰退的識憶,因此才能進入寒雨澤,否則,洞天氣運,哪怕隻是一部分,也是寒雨澤無法承受之重,寒雨花將會完全凋落。寒雨澤便無法和此時一樣,封閉得這麽緊密了。
她上迴閉關至今,依舊沒有大玉周天餘孽,乃至是救出阮容之人的半點消息,但見王真人等並不急切,也知此事或許已在氣運因果中露出端倪,再者此時還是以觀望那四團氣運為主,思緒稍一飛遠,便又集中迴來,見到那四團氣運已飛向宇宙中極遠之處,連四周星數都看不清,這本不是她能望見的視野,阮慈甚至有一絲感覺,這氣運無論如何也不能在短短時間內便飛到如此遠處,自己正是借助了氣運之間極為緊密的聯係,在窺視未來某處的景象,甚至每一處氣運視野的時間,都未必一致。
她心中一動,暗道,“難道,這……就是因果?氣運是宇宙中所有必然和偶然的統合,因果便是宇宙中所有事物,橫跨時空之上,最為本質的那一絲關係,無論親疏厚薄,時之前後、空之遠近,所有聯係的統稱?”
這一念一生,隻覺得那四團氣運猛然一顫,和她之間生出一條茁壯絲線聯係,再看周身上下,密密麻麻的因果之線,往外生出,卻是再不分修為上下,不似王真人和她展示時一樣,略去了許多無謂聯係,隻有值得注意的幾條。以阮慈之身為圓心,往外生出無量因果,神念過處,隨意拽動一條,心中便隨之生出感應。譬如她身上那許多在有無之間,淡如無物的因果之線,便來自昔日被斬落的劍種,之所以在有無之間,便是因為謝燕還執她之手,斬落劍種,兩人誰也沒有說明要承擔這份因果,因此這份因果到底算在誰的頭上,且還不好說。此時或許無礙,將來兩人若有誰要收束因果,少不得也還要分說個清楚。
左右再望,有些黑色、血色線條,便是來自阮慈所殺之人之獸,還有些閃著光亮,顏色柔和的線條,則是來自友朋。隻是她隻能觀照自身,卻無法看到線條彼端的人物,想來終是修為有限,也沒有修過感應心法,隻能大略猜測。
阮慈見了那些悅目線條,自然歡喜,又對一條粉色絲線三撥兩動,唇邊也掛起頑皮笑意,心道,“不知絲線另一端可有感應無。”
對那些負麵因果,倒也坦然接受,點頭道,“該當的,殺得了你們,自然也承得了這份因果。”
又好奇想道,“因果之力,我已覷見,但無從取用,不知又該是誰給我呢?”
她隱隱已知,這三層隻能借道祖之力凝就,涅槃道祖給了她氣運之力,又借助飛出氣運,領悟因果,知曉己身第十一階由因果鑄成,但七十二道祖之中,也不知誰願將因果本源贈她,這答案亦是隻能由阮慈自己琢磨,答案不出,恐怕亦拿不穩這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