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揀選功法
“諸弟子每月的月奉都會有人送來,若是失了時,可來此處尋我,每月逢旬日,都有門中真人在隔鄰的清風亂書堂中授課,若是有意,任何一門課程都能來旁聽。至於功法,要去神室峰迷津渡,那是宗門藏書所在,你們小弟子可去那裏擇選功法,若是自己沒有主意,可向迷津渡的擺渡人討個主意。”
“至於洞府,你來得遲了,和你同日入門的幾個弟子,已挑了幾處去,門中規矩,各弟子依修為而居,靈氣太盛,對你們低階修士反而也是不便,是以煉氣期的外門弟子,能挑的便是這淡藍色的幾處峰頭,若說好壞,都是好的,我們紫精山哪有什麽不好的所在?你喜歡哪一處,便挑哪一處都是無妨。”
也不知是否綠綺、琳姬打了招唿,又或者阮慈是由紫虛洞照天的執事送來,靈穀峰接待阮慈這位馮執事對阮慈頗是照顧,彼此通了名,便一麵將宗門為眾弟子所備的衣物、靈玉等送上,一麵為她仔細分說宗內規矩,這其中有些綠綺已經說過,不過馮執事說得要更有條理一些,又叫人拿來一本名冊,給她挑選,“外門煉氣弟子,按例有健仆兩名、侍女兩名,各供挑選,這是名冊,慈師妹看中了誰,和我說去,多叫幾人來挑選也是無妨。”
阮慈翻越名冊,隻見上頭備細記載了各人姓名、外貌、性格乃至家世出身,放眼望去,多是山下九國出身,甚至頗有九國貴族,也身登名錄,阮慈不由咋舌道,“人間富貴不享,到仙門來伺候我等低輩弟子,這是做什麽?”
“九國雖也是太平之地,但終是凡間,怎比得上紫精山中仙氣濃厚?慈師妹怕是自小在仙門長大,不曉得凡人的苦楚。”
馮執事顯然也如綠綺,把阮慈當成南株洲豪門之後,笑道,“等閑凡人,莫說紫精山,隻是踏入山腳三素澤一步,吸一口三素澤的靈氣,便可百病全消、延年益壽。這些九國貴族,生的孩子多了,能送一兩個到門內,那是幾輩子修來的造化,哪怕是服役期間什麽機緣也不曾遇見,在門內活了這麽幾十年,迴去後生的孩子,資質都要比旁人好得多了,不就更有機緣拜入仙宗門下?”
阮慈道,“也不止如此吧,若是運氣好,跟了個有造化的弟子,怕不是闔家飛黃騰達,在山下可以橫著走了。”
馮執事笑道,“大概是吧,這也看各人秉性,這也要兩麵看來,若是在九國中有些根基,有時為門內辦事,差遣時也方便些。”
她話也說得直白,這家仆出身的利弊,阮慈已是盡知,思忖了一番,指著名冊道,“馮師姐,我想要幾個性情溫良敏捷,不多生事的門下人,可以喚他們來給我挑挑麽?”
馮執事見她並未揀選豪仆,也是不動聲色,傳令下去,男女共叫了十幾個來給阮慈挑選,阮慈選了四個,馮執事忍不住說道,“師妹,這幾個資質卻是平平,還有幾個資質好的,將來等你修為上去了,也可度時賜下功法、丹藥,讓他們略具修為,也好為你辦事。”
阮慈笑道,“多謝師姐提醒,我先用著,若不好了,再和師姐討情換人。”
馮執事也不過好意提醒,見阮慈堅持己見,也沒什麽好說的,發了令牌讓這幾人將阮慈的用具帶去新洞府,又問,“師妹從紫虛洞照天來,可是已討了功法?也找好了開脈時的護法真人?若是尚未乞得恩典,師姐這裏也好為你早做安排。開脈護法事關重大,真人也不是時時空閑,卻不好等閑視之。”
她這般問,一則是好心,二則也是刺探阮慈和紫虛洞照天究竟關係如何,紫虛天一脈對她是否中意,要知道雖然新入門弟子,會被接去各處閱看,但真人的重視程度卻有不同,有些弟子是未入門前便蒙看重,那麽在外門的修行不過是走個過場,修行功法、開脈時的護法、修行用的寶材靈藥,都已備妥,隻等進入內門之後,立刻正式收徒;還有些卻是僅讓真人微微點頭,要細看他日後的表現,才決定是否收錄門下,這般弟子,便未必得到如此仔細的照顧,最多是在擇選功法時略作指點,開脈時遣來護法,之後便要看弟子自己用功了。
更次一等,便是未蒙青眼,連一絲善緣也無,什麽都要靠自己籌措。按阮慈想來,這第三等弟子雖然還不至於處處被白眼冷待,但要讓馮執事這麽好耐性,那也不能夠,平日裏行事,也不會有第一等、第二等這般方便。這仙道修行,如今看來也是處處講究,並不是天份超然,便能隨意肆虐,踐踏上古傳承至今的規矩。
她喜不喜歡這規矩是一迴事,如今自然也不會自找苦吃,阮慈笑道,“我已蒙賜一部功法,開脈日子也定好了,多謝馮師姐關心。”
馮執事也不詫異,笑道,“像你這般的身子骨,開脈隻在轉眼之間,你家中也是為你著想,方才拖到今日,總算苦心不負,紫虛洞照天為你挑選的功法,定是勝過你本家許多。這修行功法,便是大道的根基,功法若不夠上乘,也委屈了你這良材美質、無漏金身。”
阮慈受過劍意淬體,若論肉身,勝過一切煉氣期修士,天賦也是眼見的上乘,天命雲子遮掩之下,怎麽看都是為了前程,這才遲遲沒有開脈。馮執事這麽想並不叫人意外,阮慈微笑以對,馮執事則更加熱情,兩人很快親近起來,馮執事親自送阮慈到洞府門前,為她指點了周圍鄰居,還有居住中一些忌諱,阮慈也請她閑來喝茶。
馮執事告辭之前,終是忍不住問道,“師妹,你選這幾個家仆究竟是何用意?愚姐卻是始終想不明白,還請賜一教。”
阮慈早看出馮執事是個活泛性子,好奇心強,她倒不怎麽反感,反而覺得這些執事,要比上清門其他修士更有煙火氣些,聽問,便據實以告,“我喜歡他們生得可愛,合我眼緣。”
馮執事不由啞然,欲言又止,最終隻好搖頭辭去。
阮慈送走了她,將洞府內外看了一圈——外門弟子的洞府,多是建好的屋舍,大小相差無幾,都是一二畝地,在這茫茫大山之中,實在微不足道。阮慈這座洞府在小山山頭,最近的鄰居也在隔鄰半山腰,煉氣期修士很難駕馭飛行法器,也不能飛遁,所以等如是沒有鄰居。便是阮慈,若要外出,如果不想走上十天半個月,也要用馮執事給她的傳訊竹筒,請靈穀峰派人來接。
至於平時的吃食用度,阮慈主仆五人所用糧米,每月都會有人送來,若是她將來自行收了門人,又或是養了什麽靈寵,便需要自己籌措口糧了。此外,每月還有靈玉數十,供她修煉之用,這靈玉和宋國所說的靈玉又不一樣,宋國靈玉是水靈氣所化,用符力熬煮,便會重新化為清水,但靈穀峰送來的靈玉,卻蘊含有五行靈氣,可以供修士從中汲取精純靈力修行,要比自己打坐速度更快一些,若是資質夠好,或是修行疏懶,也可以典了靈玉,換出靈錢來花銷。
那四名健仆侍女,在靈穀峰已學過不少規矩,此時比阮慈更加熟練,祭出靈符打掃屋舍,又取出靈穀峰配的法器掛好,激發法力展開護持小陣——這紫精山蒼茫無涯,不知豢養了多少珍禽異獸,又有多少山精水鬼暗自滋生,在山林間潛藏生息,弟子居所全都有陣法護持,更要種植許多靈植,用氣味警示靈獸,馮執事也告誡阮慈,不要隨意去山林中玩耍。——不過,門內卻沒有任何強製措施,若是阮慈恃強去了,運氣不佳死在裏麵,大概門內眾人的反應也就和櫻濃翠稀海那些看客差不多。
靈穀峰發給的蔬菜米肉,雖然都是上好貨色,但並非靈植,仍是凡人吃食,阮慈對這些是食不下咽的,待幾個家人將屋舍清掃得了,便讓他們迴下處去自己造飯吃,有事再來服侍。他們這些仆從,住處都在洞府靈田之後,和主屋頗有一段距離,阮慈要喚他們也得用馮執事給的法器。
她現在漸漸可以理解,為什麽上清門許多修士都給仆從傳法,仔細一想,紫精山是仙人洞府,凡人在其中生活確實極其不便。便是阮慈自己,開脈修道也成當務之急,此事也實在遷延太久,得劍至此足足六年,終於拜入師門,安穩下來,可以修行了。
拜山至今,足足已有一天多的時間,各種儀軌都沒個盡頭,若是凡人,隻怕早已困倦不已,阮慈此時其實已經超出凡人之屬,肉身修為,可以算是體修入門了,隻是不會擇選這條道路而已。洞府後院有一眼靈泉,泉水熱氣蒸騰,阮慈跳進去泡了一會兒,疲倦盡消,迴屋掏出一本典籍,研讀了幾個時辰,又翻到封麵,望著《青華秘聞》這四個字,不禁陷入沉思。
一時委決不下,不由又想起王真人來。喃喃道,“王真人、王真人……這個王,不會是王盼盼的王罷?”
雖然天下姓王的人很多,而且按王盼盼的說法,她是在北冥洲出生的,而且出生就姓王。但阮慈這疑心也不是空穴來風,王真人和謝燕還男身長得一模一樣,這總不會是巧合,她是個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已想出許多戲本中的橋段,譬如這王真人和謝燕還原本是雙生兄妹,又或者曾是傾心愛侶,又或者謝燕還暗戀王真人,隻是因為輩分不同,揮劍斬情絲等等。
且不說謝燕還會不會‘暗’戀,這兩人關係一度十分密切,應當是可以肯定的,陳均說王真人幾名弟子被謝燕還裹挾叛門,便是證據,若是關係疏遠,何來裹挾蠱惑。而王真人給她的這本《青華秘聞》,更是鐵證,這功法又青又華,一看便知道和東華劍有關,實則也是如此,按王真人說法,乃是上古時期,青君開辟門派,留下的器修道統傳承,本卷叫做《青華超脫錄》,可惜已隨青君隕落湮滅不傳,這本秘聞,乃是再傳弟子憑著記憶整理匯總,增補而出的道統殘卷,也是如今天下間最適合阮慈修行的器修功法。
仔細想想,上清門曾出過謝燕還這個劍使,這本功法卻沒有給她掌管,而是留在王真人手裏,此時就頗離奇。要知道貴法不傳,功法典籍可不是能夠隨便抄錄傳播的大路貨,一般都設有禁製,不是修到深處,或是得到道統主人允許,是很難抄錄副本的,像是《青華秘聞》這樣的殘卷,道統早已無傳,便隻有孤本存世,若是毀去,傳承也就此斷絕。《青華秘聞》可以修到洞天,謝燕還是元嬰境界,以她劍使的身份,實在沒有理由拿不到這本功法,也實在沒有理由在叛門時不帶走它。
這其中定然有許多故事,阮慈也知道現在不是探究的時候,她如今已知道掌門把她送到紫虛洞照天,大概不是有意為難,而是因為紫虛洞照天有她最合用的功法,但對王真人,她還有幾分吃不準。
自血夜滅門以來,阮慈見到了不少修士,按她的淺薄印象,魔門修士如謝燕還、瞿曇越、太史宜等人,均是性格鮮明激烈、易笑易怒,而玄門修士中,便是低層執事侍女,還有剛築基的小修士活潑一些,大修士似陳均、掌門,都是矜持自許、心事內斂,還有那棋攤老丈也是一般,看待修為比他們低的小修士,多數有些居高臨下,縱是語氣親和,但也總有些俯視的感覺。
大概因為見到的第一個修士便是謝燕還,本領高強,為人也半點沒有傲氣,阮慈心底對這種矜持其實有些不以為然。王真人給她的印象,居於謝燕還和陳均之間,遠勝掌門許多,他和謝燕還男身長得一模一樣,但氣質卻是迥然有異,謝燕還做女兒身時十分嫵媚,做男兒身時豪邁大氣,不變的是一份狂傲。王真人至少看起來是很謙和的,雖然也有一份凜然,讓人不敢輕辱,但和陳均那樣自許、自滿、自用不同,大概是他修為已經很高,是以並不用強調自己的身份,來獲取旁人的重視,也就是沒那麽把自己當迴事兒。
初次見麵,雖然將來師徒名分已定,但兩人沒說什麽話,王真人隻問了名字,又給了一本功法,讓她迴來修行,旁的什麽也沒交代。看來王真人也沒怎麽把阮慈當迴事兒,不過阮慈並不在乎——王真人是洞天老祖,誰知道活了幾萬年,她二十歲不到,兩人的年齡差算算,如果沒有東華劍,王真人看阮慈,大概就和阮慈看水中一隻蜉蝣差不多。
自她得劍以來,所有親長和她說話時,看到的與其說是她的人,倒不如說是她的劍,王真人雖然輕視阮慈,但她反而對王真人多了幾分信任,也是因此,讀完這本典籍,深夜在此實在難以決斷,托腮想道,“《青華秘聞》、《陰君意還丹歌注》,兩本功法,我到底該先修哪一門?”
第38章 太一有君
王盼盼誠然是隻實在的貓,雖然她如今暫時在陳均洞府裏嚇唬琳姬,但阮慈想到她還是好話多些,有什麽事她不好告訴阮慈的,王盼盼就什麽也不說,她說出口的幾乎都是實話。譬如關於器修的幾句話,後來阮慈在《天舟渡》裏看到的說法,意思便差不多,如今在《青華秘聞》前注之中,對器修之法,作者的論述和王盼盼的見地也差得不多。
所謂器修,在本方宇宙發祥於先天靈寶一脈,先天靈寶出世則為道祖,但也無法更進一步,成道超脫。就如同青君,東華劍開辟宇宙、點化清濁,劍靈生出靈智,則為道祖青君,對青君而言,先天便是生之大道道祖,一舉一動均含大道奧義,威能無窮,然而也因此對修道者從無到有的過程一無所知,一出生便執掌一道,直到宇宙破滅也隻能執掌一道,卻是終究沒有超脫的可能。
為求超脫,先天靈寶往往逆推自身大道,拓為經書,傳下道統,再由弟子循道修行,反證經書錯謬,其時幽冥離火道祖還未證道,修道者亦可輪迴,有許多弟子轉生十數次方才成就洞天,而由洞天往金仙道祖的那關鍵一步,卻不是任何典籍所能傳授,甚至一經提起,都會產生可怕的知見障,隻能在先天靈寶轉世之後,走到那一步時,再去體會了。
而先天靈寶所傳功法,多數都歸納為器修一脈,便是因為先天靈寶仍不脫器屬,由自身逆推,所解讀出功法泰半多是收集寶材,打磨器胚,一步步提升法器等級,最終使法器達到先天道祖級數,而自身也可拋卻肉身,與法器相合。這《青華秘聞》便是如此,修行第一步,便是由門中師長,為修者度身定做,打造一柄利劍,隨後修者再經由種種鍛煉之法,和此劍靈意相合,雲雲。
在阮慈看來,《青華秘聞》不愧是上古典籍,在當今之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因為這修行第一步,打造利劍時,便明確指出需要青君借出神意一縷,以為引子,青君隕落都不知幾百萬年了,當世除了東華劍使,沒有人有能力修煉這本法訣。甚至說得過分些,除了她阮慈之外,也沒有人會把這本法訣作為主修功法。
這其中自然是有緣由的,最要緊的一條,便是這秘聞中隻說了如何蘊養寶劍,加強聯係,收集到什麽寶材之後又該以什麽手法祭煉寶劍,一步步提升寶劍品階,並未提到太多仗劍征伐的攻敵之道,隻講煉劍,不講用劍,對劍使來說實在無用,東華劍隻餘殘劍,想要補煉,怕不是要道祖之能,劍使想要的自然是如何激發劍中威能,而不是如何將東華劍恢複舊觀。
想來在上古時,青君門下修士,隻是她為逆推大道隨意收取,也許並不用征戰,隻需安心修煉,寶材也自有人奉上,是以秘聞多煉少修,又或者秘聞隻是殘本,正本中自有相關記載。總之整本秘聞裏,隻有一小部分是指點修士如何通過劍意反補自身,但也是晦澀難明。阮慈反複研讀了數遍,勉強看懂,這才知道為什麽王真人說這是最適合她的器修功法——這一部分正是闡述修士用劍意提純靈氣,吸納到自身寶筏之中,淬煉肉身、開辟內景天地,築下靈基!
按秘聞原意,修士煉氣築基,本不必通過劍器,費這番周折,正是為了加強人劍之間的聯係,很多劍修所謂一口飛劍性命交修,也會在開脈築基時引入劍氣,不過人家都是因為這麽做效果更好,而在阮慈來說,她不能感應道韻,卻是非此不能修行,甚至如果不是東華劍這般,從舊日宇宙帶來,根底不沾染本方宇宙因果的靈寶,也無法將精純靈氣從如今的道韻靈氣糾纏的狀態中萃取出來,恢複到上古時人人都可以吸納修煉的狀態。
對知道底細的人來看,《青華秘聞》固然有種種缺憾,但也是阮慈唯一的進身之階,這部功法是非修不可的,而且因為琅嬛周天如今的境況,阮慈隻能通過東華劍來汲取靈氣修行,一旦東華劍離身,便會如同謝燕還所說的一般,一身修為付諸東流,就算不是當即就死,但活下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久。
這種性命交修的法寶,對修士來說就是另一個自己,尋常修士的內景天地都在自己體內,唯獨器修、劍修的內景天地,是在自己和本命法寶、本命飛劍之間虛實轉換。隻要心神聯係尚在,肉身受傷時,內景天地在法寶中化現,法寶受損時,內景天地便在自身之中化現,此法在鬥法中妙用無窮,但一旦法寶被奪,那一絲聯係完全斷去,內景天地也會碎裂兩半,受傷極是慘重,就算不是當時就死,道途也將從此斷絕,對阮慈來說,要更進一步,沒了東華劍,她也就不能汲取靈氣,將會無從供養元神,會死得和《天舟渡》裏所說,誤入絕靈之地的修士一般慘烈。
“難怪謝姐姐說,將來不論我怎麽做,她都已經原諒了我……”
六年閱曆,已不再是昔日那懵懂幼童,阮慈此時已知道自己當時做出的承諾,有多麽的不可思議,畢竟她若能活到謝燕還迴來的時候,至少也是金丹修士了,修士之能、修士之樂,都遠非凡人所能想象,凡人阮慈的承諾,或許會成為仙人阮慈的枷鎖。便別說仙人阮慈,便是如今,介於仙凡之間的阮慈,讓她來說,若是能活,她當然也是不想死的。
《陰君意還丹歌注》,這本意修功法,此時便現出了它的妙用來。阮慈並非轉世大能,也沒有什麽寶藥,什麽前世記憶,卻偏偏夢中上了北胡洲烈陽宗修士常春風的身,將他腦中記憶,全都竊為己有,把他體內那點粗淺的煉氣修行,也記得清清楚楚——或者甚至不能用‘記憶’來形容,在夢中,她就是常春風,常春風的修為就是她的修為,阮慈是完全知道煉氣四層的修士是怎樣一種感覺的。若是先行修煉《陰君意還丹歌注》,那麽,她就不必把《青華秘聞》作為主修,輔修其中諸多法門便可,將來便是把東華劍還給謝燕還,她的內景天地也不會碎裂,隻要再找到一塊能夠精純靈氣的異寶,照舊可以修煉下去,最多是此後功行無法寸進,但好歹也不會丟了性命。
不過,此道迷霧重重,而且如常春風這般的奇夢六年來也就這麽一次,若是之後再也不曾做類似的奇夢,阮慈在意修一道的功行將注定隻能停滯在煉氣期中,因為真修一路,從煉氣期到築基期,從築基期到金丹期,再從金丹期到元嬰期,每一步突破,都必須伴有奇物、奇氣相助,而在琅嬛周天,這些器物之中全都含有道韻,運用道韻接引,是不可避免的環節,她不能感應道韻,便無法破境,想要破境,隻能仰仗意修功法,還有那虛無縹緲,不知來由的奇夢!
饒是阮慈已經曆不少風波,此時依舊蹙眉良久,無法決斷,更不知該和誰商量,此時她方才明白柳寄子所說的話——天下之大,如今她能絕對信任的人,也隻有不知在紫精山何處做她替身的阮容,還有正在忘憂寺做沙彌的阮謙了。
但這二人的修為也不會高過她多少,阮慈實則仍是孤立無援,她一介凡人,連判斷旁人說辭真假的本領都沒有,上清門中,又不知有多少人和謝燕還交情深厚,想要撥弄她的前路,為謝燕還迴歸伏筆。阮慈若要意修,不但不知該找誰護法指點,甚至連任何人都不便透露——也許像她這樣的凡人,也有別的辦法修道呢?也許她隻知道器修一道,是因為有人希望她為謝燕還溫養東華劍,令其威能更上一層樓,便於她迴到琅嬛周天後掌管呢?
思前想後,阮慈也知道此事在此時,不會有什麽正確的決定,蓋因此局幹係太大,而她又實在太過弱小。她想穿了這一點,反而輕鬆多了,暗想道,“既然怎麽做都不知是對是錯,那就管他娘的,我隻管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無非一個死字,我又怕它什麽?”
想到這裏,索性更不等待,仗著那意修之法極是簡便,當即在屋內盤膝而坐,暗道,“我等了四年多,終於等到這一日,也讓我知道我想得對不對,這法子能不能在我身上管用。”
便排空思緒,沉澱心情,默念心法,“龍居震位當其入,虎數元生在一宮,天上月圓,人神遍體,日月有時,逆運陰陽,太一有君,在心景中,誰能得見,不可度量,玉池水滿,灌入丹田……”
恍恍惚惚之間,隻見意識深處似乎真浮起一尊太一君主,啟眸下視,不怒而威,阮慈抬頭和他對視一眼,忽覺雙目刺痛,仿佛迴到常春風那一夢的最後一幕,隻見天外那顆飛星越來越大,占滿眼簾,她被吸入那大星之中,轉眼便沒了意識。
第39章 故劍情深
靈為何物?
靈為遍布宇宙的細微意識,在虛實有無之間,受三千大道統轄,受創世道祖激發,無垠宇宙之中,無一處、無一物無靈,靈為創世道祖之道韻所在,道果自舊日宇宙成熟脫落,道祖持東華青君劍點破清濁,一劍所過,道韻激揚,由是萬物生。
萬物仰青君而生,東華青君劍借此契機生出劍靈,劍靈感創世而孕,與本方宇宙一切生機互為感應,青君生而掌道,乃是本方宇宙第一位道祖。
青君之後,先天五太逐一成熟,宇宙諸大天之中,生靈感奮,開辟道途,陰陽五行道祖講道百萬年,留下道統傳承,飄然而去。青君亦在青華萬物天立下山門,寫下《青華超脫錄》,以備未來超脫之途。
混沌無曆日、洪荒不知年,自五行道祖歸隱之後,本方宇宙不知經曆多少劫運,有多少道祖合道,多少道祖隕落,宇宙始創,一切變化隻在須臾之間,眾真謀劃大道,個個昂揚向前,更又諸多先天靈寶現世,各領一段風騷。唯青君乃是第一位道祖,地位超然,隻在青華萬物天講道說法,推演己身超脫之道。須知,青君乃是本方宇宙第一位道祖,和本方宇宙聯係最為緊密,想要超脫,也最為艱難。
然則,道祖無所不能,宇宙之中,無物不及,便是全心推演超脫,宇宙萬物,亦是無一能超脫於青君意識之外,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宇宙萬物變化,青君了然於心,就仿佛有無數青君,又歸於一,宇宙之中無時無刻有物生發,與青君而言,便是無時無刻啟眸凝視世間萬物,青君即是道,道即是青君,此正為本方宇宙天然道理之一。
對青君而言,自其誕生時起,便已執掌大道,與宇宙融化為一,這對青君來說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對其餘生靈,卻是極為玄妙異樣的感受,然而青君的煩惱,卻也是其餘生靈所意想不到,其生為大道,高踞所有生靈修行的終點,雖然無處不在,注視著千萬大天生滅,卻是難以想象宇宙之中,遍如微塵的小小生靈,究竟是什麽感覺。
這一日,青華萬物天重開道場,遍布無數大天的下宗別院,俱是遣出門下弟子,前來聽道,青君自台前化現,甫一落座,便見靈花亂墜,眾弟子無不陶陶似醉,此乃道祖靈韻,眾弟子修行生之大道,每近青君,如飲佳醪,更是親近服膺之至,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也。
青君啟唇之前,清麗妙目流盼,忽然望向身側水鏡,芙蓉靨麵,說道,“咦,又有一個來自未來的小朋友。”
這一眼仿佛看到阮慈心裏,又仿佛是那太一君主垂頭一瞥,也像是無窮劍光在周天上方所化那枚大星,青君無處不在,所有這些注視,都是她的化身,她透過阮慈,化為阮慈眼中的萬物,在這一刻似乎看到了將來,也看到了阮慈發間的東華殘劍。
“啊。”
青君帶笑而歎,笑聲悠遠繞耳,“原來是東華故劍風月——”
卻原來,軟紅塵土、瞑煙風緊,乃是東華故路久戀,無數元會之後,猶來相見。
阮慈睜開雙眼,隻覺心跳如鼓,方才經曆一切,猶在眼前,青君身為道祖的感受,依舊極為清楚,卻又不像是身入常春風時那般實在長久,尤其是對道的感悟,又是清楚又是虛無,仿佛是介於有無之間,猶如殘夢一般,隻能說那感受確然有過,留下的痕跡也極清晰,但究竟都夢了什麽,也許隻能等再迴此故夢之中,方能尋見。
她調息良久,方才漸漸氣平,從那無以名狀的震撼中清醒過來,再來檢視自身時,隻見丹田上方,一處小小玉池,默催心念,與東華劍一經勾連,便感到精純靈力絲絲縷縷,逸入經脈之中,被經脈如饑似渴一般吸得幹幹淨淨,卻是不知不覺間,已開脈辟池,正式步入道途,有了煉氣四層的修為。
#
煉氣期修士,若論戰力,也就和武林高手相差仿佛,但並不是說二者就無法辨別,便如同阮慈,在得到天命雲子之前,雖然身手敏捷,也能做到許多常人做不到的事,但壇城眾人都把她當成武林高手而非修士,便是因為她從來沒有開脈辟池,靈力入體,照舊溢出,這和真修開脈後的景象是迥然不同的。
真修開脈,有時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就比如阮謙,在宋國那樣的斷靈之地也能自行開脈,也真可說是一時俊傑了。他這樣的開脈,耗時便很長久,因為宋國靈氣失衡,對人體其實很是危險,宋人代代服玉食稻,外出持符,這才能在大陣中生活下來,大概也因為如此,七百年來,對靈氣天然可以忍耐調理,也更能吸納靈氣,所以阮謙雖然隻是持符,但卻借由持符中必然的清心靜氣、感悟自然這一環,感受靈氣道韻,納入己身緩緩滋潤經脈,已是打通了經脈中的不少關節,靈氣入體之後,不是照舊逸散,而是顯著被煉化不少,所以當日柳寄子才說他已經自行開脈,他是金丹修士,宋國又無人修行,在厚土神光之側,靈氣的輕微變化也是瞞不過他的。
這等開脈,多見於凡人偶然遇合仙緣,出自本能吸納靈力,打通經脈,再鑄就內景天地,在煉氣階段,內景天地通常是一泓玉池,法力化為玉液,所以也叫丹田玉池,玉池水滿,便可嚐試築基。若是阮謙一生不離宋國,也不修持功法,隻靠那本《清靜經》,恐怕一輩子都修不滿玉池,便是修滿了,也是垂垂老矣,錯過了修行的最好時光。
如今修真界中更常見的開脈方式,便是由護法出手,備好三樣靈物,以靈物為引,導引靈力走過經脈,將經脈中擁堵滯澀之處,一一探明,修士在護法護持之下,開辟玉池,如此玉池初辟而方圓更大,要比原本那般,全憑自身開脈,慢慢拓展玉池,要來得更便給些。是以今日馮執事便有問阮慈是否找好了開脈護法,這護法的功行,對修士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不說別的,便說這玉池大小,便多數是要靠護法來為修士參詳。
若說築基期所築道基,決定了修士將來的限度,那麽煉氣期這一泓玉池水,便是將來煉就道基時的資糧,修士練就道基要一鼓作氣,將玉池水和築基時要用的三樣外藥相和,猶如以水和泥,自身神意便是泥瓦匠,將道基一層層壘上,不論是靈力池水、三樣外藥,又或是自身神意,哪一樣先行枯竭,道基便會停留在哪一層。因此這玉池大小,也就決定了將來道基的厚度,道基厚度,又決定了未來所能達到的上限。稱量玉池大小,也是煉氣期修士中互相比較的一個要點。
雖然玉池闊大,將來資糧就足,但也不是越大越好,畢竟築基的先決條件乃是玉池水滿,對於那等資質不高,靈力煉化不快的修士來說,給他如海玉池,他到死都填不滿,這是害了他。而對於那些天賦出眾的修士來說,玉池開辟太淺,在煉氣期中又要花費大量時間自行拓寬,因此玉池深淺,要量才而定,更要在適當時候引導修士停下腳步,又或是助他一臂之力,雖然是凡人開脈,但也非得是金丹修士,才能勝任不可。
自然,若是能得洞天修士護持開脈,老祖一眼之下,才具皆知,一指而過,當即開脈,那便又是一番體會了。此中講究之處甚多,因是修道第一步,而且人人皆知,《天舟渡》中對此也多有講述指點,阮慈在均平府中好奇看過許多,對開脈時會遇到的種種幻覺都記得清楚,沒想到輪到自己時,卻是一夢之間,悄然成就,丹田上玉池幽深,已經蓄了一泓清水,不但開脈成功,而且實實在在是有了淺淺修為——若按北胡洲散宗的說法,是已經煉氣四層。
雖然她的修為,是以常春風為基礎意修而來,但此時體內玉池,卻又要比常春風大了數倍,常春風的玉池比較起來,像一口小缸,而阮慈丹田上方,卻是出現了一畝小湖,占地裏許,水滿了三四分,意識沉浸其中,便猶如身處汪洋大海,還能感受到靈力自東華劍由冥冥中傳遞而來,延綿不絕,精純無比,一進經脈,便全匯入玉池之中,毫無滯澀,更不會有絲毫流露,這便是低階修士們常說的‘無漏金身’。
阮慈打坐有頃,仔細探索體內變化,心中也是暗自咋舌,按她所觀典籍,修士在煉氣期主要還是彌補肉身缺失,將所有經脈打通,如此一來,靈力入體才不會逸散阻塞,可以全數匯入玉池之中。但在她而言,內外混為一體,肉身毫無瑕疵,也不知是先人七百年來采精食氣的積累,還是劍意淬體自然排除雜質,一般弟子還需要將靈力自靈氣中鑒別采攝而出,而東華劍采集靈氣,又是鯨吞虹吸,往她這裏送來時精純無比,這靈力化水的速度,竟隻在於她有多少時間修行,以及和東華劍的聯係是否更加緊密,那一絲冥冥中的牽引若是更加茁壯,東華劍向她輸送靈氣的速度也就越快,她的修為竟似乎能無限增長下去,直到玉池水滿,將要破境築基的那一刻,才對外物有所需求。
如何通過東華劍反補自身,阮慈看過《青華秘聞》已是心中有數,催起念頭,將功法運行數個周天也不覺疲倦,她困於凡境六年,不到上清門內,不敢嚐試意修,此時初戰告捷,自然喜滋滋地大是新鮮,接連搬運了十二個大周天,見那玉池水淺淺地漲了微不可見的一絲,心中估算了一番,有了個數——若是沒日沒夜,一刻也不停歇的修行,大約十年能將玉池填滿,若是每次修行三個時辰,也就是二十年的功夫。
二十年築基,這在眾修士之中算是不快不慢,不過煉氣期修行也並非是越快越好,玉池深淺、道基厚薄才是關竅,在阮慈而言,自身修行也不是最緊要的,法力深淺,無非是運法、鬥法時是否得用而已,既然走了意修一道,那還是要設法弄清楚,自己怎會在夢中上了常春風的身,又該如何複現這一情景,可以夢入更高修為的修士身中。
阮慈收功起身時,還以為自己會和《天舟渡》中所說一樣,初次運功之後,體內排出積毒,將會汙穢不堪,卻不料體膚毫無異狀,再一看時間,不過第二日中午,距離修行《陰君歌注》,才堪堪過了六個時辰。
一夜開脈,無人護法,這話說出去任誰都要引以為異,不過阮慈並不驚慌,上清門門規雖然森嚴,但在門內對弟子的管束卻十分鬆弛,她獨居一府,四仆均是凡人,哪看得出她開脈與否,過上十天半個月,往那馮執事處走動時,說道一番,就說紫虛洞照天已有師長暗中過來,護持開脈,也就罷了。
又想到自己這一睡便是七八個時辰,幾個仆人定是等得有幾分惶恐,也不由暗笑自己性急,居然不及布置便躁然行功,又因此想起自己在七星小築,最終還是按捺不住,迴望掌門一眼。反省了好一番,也知道自己行事究竟還是有幾分輕狂。
轉念一想,又旋釋然,暗道,“道理我都懂的,就是懶得改,我就是想做什麽就要做什麽,不改那也就不改好了。”
便走出寢房,敲響銅鍾,喚來四個仆從,安頓起了日常起居諸事。
第40章 洞府內事
像阮慈這般的外門弟子,行動極為自由,如無什麽親友在門內惦記,就是死了也許都不會有人知道,便是修為再無寸進,不曾開脈,也可以這般逍遙一生,直至壽盡,也不會有人前來過問。橫豎宗門家大業大,每月供給外門弟子的月奉,不過是小小開銷,隻要阮慈的名字尚未從名冊上注銷,那麽每個月都自然會有月奉送到,至於其餘,全憑自身,是一心修道也好,逍遙度日也罷,宗門絕不過問,隻是每月靈玉照數撥給,袍服菜肉不曾斷絕,若是服侍仆從,因故身亡,也照舊給你補足了四個,直到拜師時插下的那三炷神香熄滅,這才有人勾銷名字,將餘下遺物收斂,算是全了這一番師門的情誼。
“諸弟子每月的月奉都會有人送來,若是失了時,可來此處尋我,每月逢旬日,都有門中真人在隔鄰的清風亂書堂中授課,若是有意,任何一門課程都能來旁聽。至於功法,要去神室峰迷津渡,那是宗門藏書所在,你們小弟子可去那裏擇選功法,若是自己沒有主意,可向迷津渡的擺渡人討個主意。”
“至於洞府,你來得遲了,和你同日入門的幾個弟子,已挑了幾處去,門中規矩,各弟子依修為而居,靈氣太盛,對你們低階修士反而也是不便,是以煉氣期的外門弟子,能挑的便是這淡藍色的幾處峰頭,若說好壞,都是好的,我們紫精山哪有什麽不好的所在?你喜歡哪一處,便挑哪一處都是無妨。”
也不知是否綠綺、琳姬打了招唿,又或者阮慈是由紫虛洞照天的執事送來,靈穀峰接待阮慈這位馮執事對阮慈頗是照顧,彼此通了名,便一麵將宗門為眾弟子所備的衣物、靈玉等送上,一麵為她仔細分說宗內規矩,這其中有些綠綺已經說過,不過馮執事說得要更有條理一些,又叫人拿來一本名冊,給她挑選,“外門煉氣弟子,按例有健仆兩名、侍女兩名,各供挑選,這是名冊,慈師妹看中了誰,和我說去,多叫幾人來挑選也是無妨。”
阮慈翻越名冊,隻見上頭備細記載了各人姓名、外貌、性格乃至家世出身,放眼望去,多是山下九國出身,甚至頗有九國貴族,也身登名錄,阮慈不由咋舌道,“人間富貴不享,到仙門來伺候我等低輩弟子,這是做什麽?”
“九國雖也是太平之地,但終是凡間,怎比得上紫精山中仙氣濃厚?慈師妹怕是自小在仙門長大,不曉得凡人的苦楚。”
馮執事顯然也如綠綺,把阮慈當成南株洲豪門之後,笑道,“等閑凡人,莫說紫精山,隻是踏入山腳三素澤一步,吸一口三素澤的靈氣,便可百病全消、延年益壽。這些九國貴族,生的孩子多了,能送一兩個到門內,那是幾輩子修來的造化,哪怕是服役期間什麽機緣也不曾遇見,在門內活了這麽幾十年,迴去後生的孩子,資質都要比旁人好得多了,不就更有機緣拜入仙宗門下?”
阮慈道,“也不止如此吧,若是運氣好,跟了個有造化的弟子,怕不是闔家飛黃騰達,在山下可以橫著走了。”
馮執事笑道,“大概是吧,這也看各人秉性,這也要兩麵看來,若是在九國中有些根基,有時為門內辦事,差遣時也方便些。”
她話也說得直白,這家仆出身的利弊,阮慈已是盡知,思忖了一番,指著名冊道,“馮師姐,我想要幾個性情溫良敏捷,不多生事的門下人,可以喚他們來給我挑挑麽?”
馮執事見她並未揀選豪仆,也是不動聲色,傳令下去,男女共叫了十幾個來給阮慈挑選,阮慈選了四個,馮執事忍不住說道,“師妹,這幾個資質卻是平平,還有幾個資質好的,將來等你修為上去了,也可度時賜下功法、丹藥,讓他們略具修為,也好為你辦事。”
阮慈笑道,“多謝師姐提醒,我先用著,若不好了,再和師姐討情換人。”
馮執事也不過好意提醒,見阮慈堅持己見,也沒什麽好說的,發了令牌讓這幾人將阮慈的用具帶去新洞府,又問,“師妹從紫虛洞照天來,可是已討了功法?也找好了開脈時的護法真人?若是尚未乞得恩典,師姐這裏也好為你早做安排。開脈護法事關重大,真人也不是時時空閑,卻不好等閑視之。”
她這般問,一則是好心,二則也是刺探阮慈和紫虛洞照天究竟關係如何,紫虛天一脈對她是否中意,要知道雖然新入門弟子,會被接去各處閱看,但真人的重視程度卻有不同,有些弟子是未入門前便蒙看重,那麽在外門的修行不過是走個過場,修行功法、開脈時的護法、修行用的寶材靈藥,都已備妥,隻等進入內門之後,立刻正式收徒;還有些卻是僅讓真人微微點頭,要細看他日後的表現,才決定是否收錄門下,這般弟子,便未必得到如此仔細的照顧,最多是在擇選功法時略作指點,開脈時遣來護法,之後便要看弟子自己用功了。
更次一等,便是未蒙青眼,連一絲善緣也無,什麽都要靠自己籌措。按阮慈想來,這第三等弟子雖然還不至於處處被白眼冷待,但要讓馮執事這麽好耐性,那也不能夠,平日裏行事,也不會有第一等、第二等這般方便。這仙道修行,如今看來也是處處講究,並不是天份超然,便能隨意肆虐,踐踏上古傳承至今的規矩。
她喜不喜歡這規矩是一迴事,如今自然也不會自找苦吃,阮慈笑道,“我已蒙賜一部功法,開脈日子也定好了,多謝馮師姐關心。”
馮執事也不詫異,笑道,“像你這般的身子骨,開脈隻在轉眼之間,你家中也是為你著想,方才拖到今日,總算苦心不負,紫虛洞照天為你挑選的功法,定是勝過你本家許多。這修行功法,便是大道的根基,功法若不夠上乘,也委屈了你這良材美質、無漏金身。”
阮慈受過劍意淬體,若論肉身,勝過一切煉氣期修士,天賦也是眼見的上乘,天命雲子遮掩之下,怎麽看都是為了前程,這才遲遲沒有開脈。馮執事這麽想並不叫人意外,阮慈微笑以對,馮執事則更加熱情,兩人很快親近起來,馮執事親自送阮慈到洞府門前,為她指點了周圍鄰居,還有居住中一些忌諱,阮慈也請她閑來喝茶。
馮執事告辭之前,終是忍不住問道,“師妹,你選這幾個家仆究竟是何用意?愚姐卻是始終想不明白,還請賜一教。”
阮慈早看出馮執事是個活泛性子,好奇心強,她倒不怎麽反感,反而覺得這些執事,要比上清門其他修士更有煙火氣些,聽問,便據實以告,“我喜歡他們生得可愛,合我眼緣。”
馮執事不由啞然,欲言又止,最終隻好搖頭辭去。
阮慈送走了她,將洞府內外看了一圈——外門弟子的洞府,多是建好的屋舍,大小相差無幾,都是一二畝地,在這茫茫大山之中,實在微不足道。阮慈這座洞府在小山山頭,最近的鄰居也在隔鄰半山腰,煉氣期修士很難駕馭飛行法器,也不能飛遁,所以等如是沒有鄰居。便是阮慈,若要外出,如果不想走上十天半個月,也要用馮執事給她的傳訊竹筒,請靈穀峰派人來接。
至於平時的吃食用度,阮慈主仆五人所用糧米,每月都會有人送來,若是她將來自行收了門人,又或是養了什麽靈寵,便需要自己籌措口糧了。此外,每月還有靈玉數十,供她修煉之用,這靈玉和宋國所說的靈玉又不一樣,宋國靈玉是水靈氣所化,用符力熬煮,便會重新化為清水,但靈穀峰送來的靈玉,卻蘊含有五行靈氣,可以供修士從中汲取精純靈力修行,要比自己打坐速度更快一些,若是資質夠好,或是修行疏懶,也可以典了靈玉,換出靈錢來花銷。
那四名健仆侍女,在靈穀峰已學過不少規矩,此時比阮慈更加熟練,祭出靈符打掃屋舍,又取出靈穀峰配的法器掛好,激發法力展開護持小陣——這紫精山蒼茫無涯,不知豢養了多少珍禽異獸,又有多少山精水鬼暗自滋生,在山林間潛藏生息,弟子居所全都有陣法護持,更要種植許多靈植,用氣味警示靈獸,馮執事也告誡阮慈,不要隨意去山林中玩耍。——不過,門內卻沒有任何強製措施,若是阮慈恃強去了,運氣不佳死在裏麵,大概門內眾人的反應也就和櫻濃翠稀海那些看客差不多。
靈穀峰發給的蔬菜米肉,雖然都是上好貨色,但並非靈植,仍是凡人吃食,阮慈對這些是食不下咽的,待幾個家人將屋舍清掃得了,便讓他們迴下處去自己造飯吃,有事再來服侍。他們這些仆從,住處都在洞府靈田之後,和主屋頗有一段距離,阮慈要喚他們也得用馮執事給的法器。
她現在漸漸可以理解,為什麽上清門許多修士都給仆從傳法,仔細一想,紫精山是仙人洞府,凡人在其中生活確實極其不便。便是阮慈自己,開脈修道也成當務之急,此事也實在遷延太久,得劍至此足足六年,終於拜入師門,安穩下來,可以修行了。
拜山至今,足足已有一天多的時間,各種儀軌都沒個盡頭,若是凡人,隻怕早已困倦不已,阮慈此時其實已經超出凡人之屬,肉身修為,可以算是體修入門了,隻是不會擇選這條道路而已。洞府後院有一眼靈泉,泉水熱氣蒸騰,阮慈跳進去泡了一會兒,疲倦盡消,迴屋掏出一本典籍,研讀了幾個時辰,又翻到封麵,望著《青華秘聞》這四個字,不禁陷入沉思。
一時委決不下,不由又想起王真人來。喃喃道,“王真人、王真人……這個王,不會是王盼盼的王罷?”
雖然天下姓王的人很多,而且按王盼盼的說法,她是在北冥洲出生的,而且出生就姓王。但阮慈這疑心也不是空穴來風,王真人和謝燕還男身長得一模一樣,這總不會是巧合,她是個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已想出許多戲本中的橋段,譬如這王真人和謝燕還原本是雙生兄妹,又或者曾是傾心愛侶,又或者謝燕還暗戀王真人,隻是因為輩分不同,揮劍斬情絲等等。
且不說謝燕還會不會‘暗’戀,這兩人關係一度十分密切,應當是可以肯定的,陳均說王真人幾名弟子被謝燕還裹挾叛門,便是證據,若是關係疏遠,何來裹挾蠱惑。而王真人給她的這本《青華秘聞》,更是鐵證,這功法又青又華,一看便知道和東華劍有關,實則也是如此,按王真人說法,乃是上古時期,青君開辟門派,留下的器修道統傳承,本卷叫做《青華超脫錄》,可惜已隨青君隕落湮滅不傳,這本秘聞,乃是再傳弟子憑著記憶整理匯總,增補而出的道統殘卷,也是如今天下間最適合阮慈修行的器修功法。
仔細想想,上清門曾出過謝燕還這個劍使,這本功法卻沒有給她掌管,而是留在王真人手裏,此時就頗離奇。要知道貴法不傳,功法典籍可不是能夠隨便抄錄傳播的大路貨,一般都設有禁製,不是修到深處,或是得到道統主人允許,是很難抄錄副本的,像是《青華秘聞》這樣的殘卷,道統早已無傳,便隻有孤本存世,若是毀去,傳承也就此斷絕。《青華秘聞》可以修到洞天,謝燕還是元嬰境界,以她劍使的身份,實在沒有理由拿不到這本功法,也實在沒有理由在叛門時不帶走它。
這其中定然有許多故事,阮慈也知道現在不是探究的時候,她如今已知道掌門把她送到紫虛洞照天,大概不是有意為難,而是因為紫虛洞照天有她最合用的功法,但對王真人,她還有幾分吃不準。
自血夜滅門以來,阮慈見到了不少修士,按她的淺薄印象,魔門修士如謝燕還、瞿曇越、太史宜等人,均是性格鮮明激烈、易笑易怒,而玄門修士中,便是低層執事侍女,還有剛築基的小修士活潑一些,大修士似陳均、掌門,都是矜持自許、心事內斂,還有那棋攤老丈也是一般,看待修為比他們低的小修士,多數有些居高臨下,縱是語氣親和,但也總有些俯視的感覺。
大概因為見到的第一個修士便是謝燕還,本領高強,為人也半點沒有傲氣,阮慈心底對這種矜持其實有些不以為然。王真人給她的印象,居於謝燕還和陳均之間,遠勝掌門許多,他和謝燕還男身長得一模一樣,但氣質卻是迥然有異,謝燕還做女兒身時十分嫵媚,做男兒身時豪邁大氣,不變的是一份狂傲。王真人至少看起來是很謙和的,雖然也有一份凜然,讓人不敢輕辱,但和陳均那樣自許、自滿、自用不同,大概是他修為已經很高,是以並不用強調自己的身份,來獲取旁人的重視,也就是沒那麽把自己當迴事兒。
初次見麵,雖然將來師徒名分已定,但兩人沒說什麽話,王真人隻問了名字,又給了一本功法,讓她迴來修行,旁的什麽也沒交代。看來王真人也沒怎麽把阮慈當迴事兒,不過阮慈並不在乎——王真人是洞天老祖,誰知道活了幾萬年,她二十歲不到,兩人的年齡差算算,如果沒有東華劍,王真人看阮慈,大概就和阮慈看水中一隻蜉蝣差不多。
自她得劍以來,所有親長和她說話時,看到的與其說是她的人,倒不如說是她的劍,王真人雖然輕視阮慈,但她反而對王真人多了幾分信任,也是因此,讀完這本典籍,深夜在此實在難以決斷,托腮想道,“《青華秘聞》、《陰君意還丹歌注》,兩本功法,我到底該先修哪一門?”
第38章 太一有君
王盼盼誠然是隻實在的貓,雖然她如今暫時在陳均洞府裏嚇唬琳姬,但阮慈想到她還是好話多些,有什麽事她不好告訴阮慈的,王盼盼就什麽也不說,她說出口的幾乎都是實話。譬如關於器修的幾句話,後來阮慈在《天舟渡》裏看到的說法,意思便差不多,如今在《青華秘聞》前注之中,對器修之法,作者的論述和王盼盼的見地也差得不多。
所謂器修,在本方宇宙發祥於先天靈寶一脈,先天靈寶出世則為道祖,但也無法更進一步,成道超脫。就如同青君,東華劍開辟宇宙、點化清濁,劍靈生出靈智,則為道祖青君,對青君而言,先天便是生之大道道祖,一舉一動均含大道奧義,威能無窮,然而也因此對修道者從無到有的過程一無所知,一出生便執掌一道,直到宇宙破滅也隻能執掌一道,卻是終究沒有超脫的可能。
為求超脫,先天靈寶往往逆推自身大道,拓為經書,傳下道統,再由弟子循道修行,反證經書錯謬,其時幽冥離火道祖還未證道,修道者亦可輪迴,有許多弟子轉生十數次方才成就洞天,而由洞天往金仙道祖的那關鍵一步,卻不是任何典籍所能傳授,甚至一經提起,都會產生可怕的知見障,隻能在先天靈寶轉世之後,走到那一步時,再去體會了。
而先天靈寶所傳功法,多數都歸納為器修一脈,便是因為先天靈寶仍不脫器屬,由自身逆推,所解讀出功法泰半多是收集寶材,打磨器胚,一步步提升法器等級,最終使法器達到先天道祖級數,而自身也可拋卻肉身,與法器相合。這《青華秘聞》便是如此,修行第一步,便是由門中師長,為修者度身定做,打造一柄利劍,隨後修者再經由種種鍛煉之法,和此劍靈意相合,雲雲。
在阮慈看來,《青華秘聞》不愧是上古典籍,在當今之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因為這修行第一步,打造利劍時,便明確指出需要青君借出神意一縷,以為引子,青君隕落都不知幾百萬年了,當世除了東華劍使,沒有人有能力修煉這本法訣。甚至說得過分些,除了她阮慈之外,也沒有人會把這本法訣作為主修功法。
這其中自然是有緣由的,最要緊的一條,便是這秘聞中隻說了如何蘊養寶劍,加強聯係,收集到什麽寶材之後又該以什麽手法祭煉寶劍,一步步提升寶劍品階,並未提到太多仗劍征伐的攻敵之道,隻講煉劍,不講用劍,對劍使來說實在無用,東華劍隻餘殘劍,想要補煉,怕不是要道祖之能,劍使想要的自然是如何激發劍中威能,而不是如何將東華劍恢複舊觀。
想來在上古時,青君門下修士,隻是她為逆推大道隨意收取,也許並不用征戰,隻需安心修煉,寶材也自有人奉上,是以秘聞多煉少修,又或者秘聞隻是殘本,正本中自有相關記載。總之整本秘聞裏,隻有一小部分是指點修士如何通過劍意反補自身,但也是晦澀難明。阮慈反複研讀了數遍,勉強看懂,這才知道為什麽王真人說這是最適合她的器修功法——這一部分正是闡述修士用劍意提純靈氣,吸納到自身寶筏之中,淬煉肉身、開辟內景天地,築下靈基!
按秘聞原意,修士煉氣築基,本不必通過劍器,費這番周折,正是為了加強人劍之間的聯係,很多劍修所謂一口飛劍性命交修,也會在開脈築基時引入劍氣,不過人家都是因為這麽做效果更好,而在阮慈來說,她不能感應道韻,卻是非此不能修行,甚至如果不是東華劍這般,從舊日宇宙帶來,根底不沾染本方宇宙因果的靈寶,也無法將精純靈氣從如今的道韻靈氣糾纏的狀態中萃取出來,恢複到上古時人人都可以吸納修煉的狀態。
對知道底細的人來看,《青華秘聞》固然有種種缺憾,但也是阮慈唯一的進身之階,這部功法是非修不可的,而且因為琅嬛周天如今的境況,阮慈隻能通過東華劍來汲取靈氣修行,一旦東華劍離身,便會如同謝燕還所說的一般,一身修為付諸東流,就算不是當即就死,但活下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久。
這種性命交修的法寶,對修士來說就是另一個自己,尋常修士的內景天地都在自己體內,唯獨器修、劍修的內景天地,是在自己和本命法寶、本命飛劍之間虛實轉換。隻要心神聯係尚在,肉身受傷時,內景天地在法寶中化現,法寶受損時,內景天地便在自身之中化現,此法在鬥法中妙用無窮,但一旦法寶被奪,那一絲聯係完全斷去,內景天地也會碎裂兩半,受傷極是慘重,就算不是當時就死,道途也將從此斷絕,對阮慈來說,要更進一步,沒了東華劍,她也就不能汲取靈氣,將會無從供養元神,會死得和《天舟渡》裏所說,誤入絕靈之地的修士一般慘烈。
“難怪謝姐姐說,將來不論我怎麽做,她都已經原諒了我……”
六年閱曆,已不再是昔日那懵懂幼童,阮慈此時已知道自己當時做出的承諾,有多麽的不可思議,畢竟她若能活到謝燕還迴來的時候,至少也是金丹修士了,修士之能、修士之樂,都遠非凡人所能想象,凡人阮慈的承諾,或許會成為仙人阮慈的枷鎖。便別說仙人阮慈,便是如今,介於仙凡之間的阮慈,讓她來說,若是能活,她當然也是不想死的。
《陰君意還丹歌注》,這本意修功法,此時便現出了它的妙用來。阮慈並非轉世大能,也沒有什麽寶藥,什麽前世記憶,卻偏偏夢中上了北胡洲烈陽宗修士常春風的身,將他腦中記憶,全都竊為己有,把他體內那點粗淺的煉氣修行,也記得清清楚楚——或者甚至不能用‘記憶’來形容,在夢中,她就是常春風,常春風的修為就是她的修為,阮慈是完全知道煉氣四層的修士是怎樣一種感覺的。若是先行修煉《陰君意還丹歌注》,那麽,她就不必把《青華秘聞》作為主修,輔修其中諸多法門便可,將來便是把東華劍還給謝燕還,她的內景天地也不會碎裂,隻要再找到一塊能夠精純靈氣的異寶,照舊可以修煉下去,最多是此後功行無法寸進,但好歹也不會丟了性命。
不過,此道迷霧重重,而且如常春風這般的奇夢六年來也就這麽一次,若是之後再也不曾做類似的奇夢,阮慈在意修一道的功行將注定隻能停滯在煉氣期中,因為真修一路,從煉氣期到築基期,從築基期到金丹期,再從金丹期到元嬰期,每一步突破,都必須伴有奇物、奇氣相助,而在琅嬛周天,這些器物之中全都含有道韻,運用道韻接引,是不可避免的環節,她不能感應道韻,便無法破境,想要破境,隻能仰仗意修功法,還有那虛無縹緲,不知來由的奇夢!
饒是阮慈已經曆不少風波,此時依舊蹙眉良久,無法決斷,更不知該和誰商量,此時她方才明白柳寄子所說的話——天下之大,如今她能絕對信任的人,也隻有不知在紫精山何處做她替身的阮容,還有正在忘憂寺做沙彌的阮謙了。
但這二人的修為也不會高過她多少,阮慈實則仍是孤立無援,她一介凡人,連判斷旁人說辭真假的本領都沒有,上清門中,又不知有多少人和謝燕還交情深厚,想要撥弄她的前路,為謝燕還迴歸伏筆。阮慈若要意修,不但不知該找誰護法指點,甚至連任何人都不便透露——也許像她這樣的凡人,也有別的辦法修道呢?也許她隻知道器修一道,是因為有人希望她為謝燕還溫養東華劍,令其威能更上一層樓,便於她迴到琅嬛周天後掌管呢?
思前想後,阮慈也知道此事在此時,不會有什麽正確的決定,蓋因此局幹係太大,而她又實在太過弱小。她想穿了這一點,反而輕鬆多了,暗想道,“既然怎麽做都不知是對是錯,那就管他娘的,我隻管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無非一個死字,我又怕它什麽?”
想到這裏,索性更不等待,仗著那意修之法極是簡便,當即在屋內盤膝而坐,暗道,“我等了四年多,終於等到這一日,也讓我知道我想得對不對,這法子能不能在我身上管用。”
便排空思緒,沉澱心情,默念心法,“龍居震位當其入,虎數元生在一宮,天上月圓,人神遍體,日月有時,逆運陰陽,太一有君,在心景中,誰能得見,不可度量,玉池水滿,灌入丹田……”
恍恍惚惚之間,隻見意識深處似乎真浮起一尊太一君主,啟眸下視,不怒而威,阮慈抬頭和他對視一眼,忽覺雙目刺痛,仿佛迴到常春風那一夢的最後一幕,隻見天外那顆飛星越來越大,占滿眼簾,她被吸入那大星之中,轉眼便沒了意識。
第39章 故劍情深
靈為何物?
靈為遍布宇宙的細微意識,在虛實有無之間,受三千大道統轄,受創世道祖激發,無垠宇宙之中,無一處、無一物無靈,靈為創世道祖之道韻所在,道果自舊日宇宙成熟脫落,道祖持東華青君劍點破清濁,一劍所過,道韻激揚,由是萬物生。
萬物仰青君而生,東華青君劍借此契機生出劍靈,劍靈感創世而孕,與本方宇宙一切生機互為感應,青君生而掌道,乃是本方宇宙第一位道祖。
青君之後,先天五太逐一成熟,宇宙諸大天之中,生靈感奮,開辟道途,陰陽五行道祖講道百萬年,留下道統傳承,飄然而去。青君亦在青華萬物天立下山門,寫下《青華超脫錄》,以備未來超脫之途。
混沌無曆日、洪荒不知年,自五行道祖歸隱之後,本方宇宙不知經曆多少劫運,有多少道祖合道,多少道祖隕落,宇宙始創,一切變化隻在須臾之間,眾真謀劃大道,個個昂揚向前,更又諸多先天靈寶現世,各領一段風騷。唯青君乃是第一位道祖,地位超然,隻在青華萬物天講道說法,推演己身超脫之道。須知,青君乃是本方宇宙第一位道祖,和本方宇宙聯係最為緊密,想要超脫,也最為艱難。
然則,道祖無所不能,宇宙之中,無物不及,便是全心推演超脫,宇宙萬物,亦是無一能超脫於青君意識之外,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宇宙萬物變化,青君了然於心,就仿佛有無數青君,又歸於一,宇宙之中無時無刻有物生發,與青君而言,便是無時無刻啟眸凝視世間萬物,青君即是道,道即是青君,此正為本方宇宙天然道理之一。
對青君而言,自其誕生時起,便已執掌大道,與宇宙融化為一,這對青君來說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對其餘生靈,卻是極為玄妙異樣的感受,然而青君的煩惱,卻也是其餘生靈所意想不到,其生為大道,高踞所有生靈修行的終點,雖然無處不在,注視著千萬大天生滅,卻是難以想象宇宙之中,遍如微塵的小小生靈,究竟是什麽感覺。
這一日,青華萬物天重開道場,遍布無數大天的下宗別院,俱是遣出門下弟子,前來聽道,青君自台前化現,甫一落座,便見靈花亂墜,眾弟子無不陶陶似醉,此乃道祖靈韻,眾弟子修行生之大道,每近青君,如飲佳醪,更是親近服膺之至,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也。
青君啟唇之前,清麗妙目流盼,忽然望向身側水鏡,芙蓉靨麵,說道,“咦,又有一個來自未來的小朋友。”
這一眼仿佛看到阮慈心裏,又仿佛是那太一君主垂頭一瞥,也像是無窮劍光在周天上方所化那枚大星,青君無處不在,所有這些注視,都是她的化身,她透過阮慈,化為阮慈眼中的萬物,在這一刻似乎看到了將來,也看到了阮慈發間的東華殘劍。
“啊。”
青君帶笑而歎,笑聲悠遠繞耳,“原來是東華故劍風月——”
卻原來,軟紅塵土、瞑煙風緊,乃是東華故路久戀,無數元會之後,猶來相見。
阮慈睜開雙眼,隻覺心跳如鼓,方才經曆一切,猶在眼前,青君身為道祖的感受,依舊極為清楚,卻又不像是身入常春風時那般實在長久,尤其是對道的感悟,又是清楚又是虛無,仿佛是介於有無之間,猶如殘夢一般,隻能說那感受確然有過,留下的痕跡也極清晰,但究竟都夢了什麽,也許隻能等再迴此故夢之中,方能尋見。
她調息良久,方才漸漸氣平,從那無以名狀的震撼中清醒過來,再來檢視自身時,隻見丹田上方,一處小小玉池,默催心念,與東華劍一經勾連,便感到精純靈力絲絲縷縷,逸入經脈之中,被經脈如饑似渴一般吸得幹幹淨淨,卻是不知不覺間,已開脈辟池,正式步入道途,有了煉氣四層的修為。
#
煉氣期修士,若論戰力,也就和武林高手相差仿佛,但並不是說二者就無法辨別,便如同阮慈,在得到天命雲子之前,雖然身手敏捷,也能做到許多常人做不到的事,但壇城眾人都把她當成武林高手而非修士,便是因為她從來沒有開脈辟池,靈力入體,照舊溢出,這和真修開脈後的景象是迥然不同的。
真修開脈,有時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就比如阮謙,在宋國那樣的斷靈之地也能自行開脈,也真可說是一時俊傑了。他這樣的開脈,耗時便很長久,因為宋國靈氣失衡,對人體其實很是危險,宋人代代服玉食稻,外出持符,這才能在大陣中生活下來,大概也因為如此,七百年來,對靈氣天然可以忍耐調理,也更能吸納靈氣,所以阮謙雖然隻是持符,但卻借由持符中必然的清心靜氣、感悟自然這一環,感受靈氣道韻,納入己身緩緩滋潤經脈,已是打通了經脈中的不少關節,靈氣入體之後,不是照舊逸散,而是顯著被煉化不少,所以當日柳寄子才說他已經自行開脈,他是金丹修士,宋國又無人修行,在厚土神光之側,靈氣的輕微變化也是瞞不過他的。
這等開脈,多見於凡人偶然遇合仙緣,出自本能吸納靈力,打通經脈,再鑄就內景天地,在煉氣階段,內景天地通常是一泓玉池,法力化為玉液,所以也叫丹田玉池,玉池水滿,便可嚐試築基。若是阮謙一生不離宋國,也不修持功法,隻靠那本《清靜經》,恐怕一輩子都修不滿玉池,便是修滿了,也是垂垂老矣,錯過了修行的最好時光。
如今修真界中更常見的開脈方式,便是由護法出手,備好三樣靈物,以靈物為引,導引靈力走過經脈,將經脈中擁堵滯澀之處,一一探明,修士在護法護持之下,開辟玉池,如此玉池初辟而方圓更大,要比原本那般,全憑自身開脈,慢慢拓展玉池,要來得更便給些。是以今日馮執事便有問阮慈是否找好了開脈護法,這護法的功行,對修士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不說別的,便說這玉池大小,便多數是要靠護法來為修士參詳。
若說築基期所築道基,決定了修士將來的限度,那麽煉氣期這一泓玉池水,便是將來煉就道基時的資糧,修士練就道基要一鼓作氣,將玉池水和築基時要用的三樣外藥相和,猶如以水和泥,自身神意便是泥瓦匠,將道基一層層壘上,不論是靈力池水、三樣外藥,又或是自身神意,哪一樣先行枯竭,道基便會停留在哪一層。因此這玉池大小,也就決定了將來道基的厚度,道基厚度,又決定了未來所能達到的上限。稱量玉池大小,也是煉氣期修士中互相比較的一個要點。
雖然玉池闊大,將來資糧就足,但也不是越大越好,畢竟築基的先決條件乃是玉池水滿,對於那等資質不高,靈力煉化不快的修士來說,給他如海玉池,他到死都填不滿,這是害了他。而對於那些天賦出眾的修士來說,玉池開辟太淺,在煉氣期中又要花費大量時間自行拓寬,因此玉池深淺,要量才而定,更要在適當時候引導修士停下腳步,又或是助他一臂之力,雖然是凡人開脈,但也非得是金丹修士,才能勝任不可。
自然,若是能得洞天修士護持開脈,老祖一眼之下,才具皆知,一指而過,當即開脈,那便又是一番體會了。此中講究之處甚多,因是修道第一步,而且人人皆知,《天舟渡》中對此也多有講述指點,阮慈在均平府中好奇看過許多,對開脈時會遇到的種種幻覺都記得清楚,沒想到輪到自己時,卻是一夢之間,悄然成就,丹田上玉池幽深,已經蓄了一泓清水,不但開脈成功,而且實實在在是有了淺淺修為——若按北胡洲散宗的說法,是已經煉氣四層。
雖然她的修為,是以常春風為基礎意修而來,但此時體內玉池,卻又要比常春風大了數倍,常春風的玉池比較起來,像一口小缸,而阮慈丹田上方,卻是出現了一畝小湖,占地裏許,水滿了三四分,意識沉浸其中,便猶如身處汪洋大海,還能感受到靈力自東華劍由冥冥中傳遞而來,延綿不絕,精純無比,一進經脈,便全匯入玉池之中,毫無滯澀,更不會有絲毫流露,這便是低階修士們常說的‘無漏金身’。
阮慈打坐有頃,仔細探索體內變化,心中也是暗自咋舌,按她所觀典籍,修士在煉氣期主要還是彌補肉身缺失,將所有經脈打通,如此一來,靈力入體才不會逸散阻塞,可以全數匯入玉池之中。但在她而言,內外混為一體,肉身毫無瑕疵,也不知是先人七百年來采精食氣的積累,還是劍意淬體自然排除雜質,一般弟子還需要將靈力自靈氣中鑒別采攝而出,而東華劍采集靈氣,又是鯨吞虹吸,往她這裏送來時精純無比,這靈力化水的速度,竟隻在於她有多少時間修行,以及和東華劍的聯係是否更加緊密,那一絲冥冥中的牽引若是更加茁壯,東華劍向她輸送靈氣的速度也就越快,她的修為竟似乎能無限增長下去,直到玉池水滿,將要破境築基的那一刻,才對外物有所需求。
如何通過東華劍反補自身,阮慈看過《青華秘聞》已是心中有數,催起念頭,將功法運行數個周天也不覺疲倦,她困於凡境六年,不到上清門內,不敢嚐試意修,此時初戰告捷,自然喜滋滋地大是新鮮,接連搬運了十二個大周天,見那玉池水淺淺地漲了微不可見的一絲,心中估算了一番,有了個數——若是沒日沒夜,一刻也不停歇的修行,大約十年能將玉池填滿,若是每次修行三個時辰,也就是二十年的功夫。
二十年築基,這在眾修士之中算是不快不慢,不過煉氣期修行也並非是越快越好,玉池深淺、道基厚薄才是關竅,在阮慈而言,自身修行也不是最緊要的,法力深淺,無非是運法、鬥法時是否得用而已,既然走了意修一道,那還是要設法弄清楚,自己怎會在夢中上了常春風的身,又該如何複現這一情景,可以夢入更高修為的修士身中。
阮慈收功起身時,還以為自己會和《天舟渡》中所說一樣,初次運功之後,體內排出積毒,將會汙穢不堪,卻不料體膚毫無異狀,再一看時間,不過第二日中午,距離修行《陰君歌注》,才堪堪過了六個時辰。
一夜開脈,無人護法,這話說出去任誰都要引以為異,不過阮慈並不驚慌,上清門門規雖然森嚴,但在門內對弟子的管束卻十分鬆弛,她獨居一府,四仆均是凡人,哪看得出她開脈與否,過上十天半個月,往那馮執事處走動時,說道一番,就說紫虛洞照天已有師長暗中過來,護持開脈,也就罷了。
又想到自己這一睡便是七八個時辰,幾個仆人定是等得有幾分惶恐,也不由暗笑自己性急,居然不及布置便躁然行功,又因此想起自己在七星小築,最終還是按捺不住,迴望掌門一眼。反省了好一番,也知道自己行事究竟還是有幾分輕狂。
轉念一想,又旋釋然,暗道,“道理我都懂的,就是懶得改,我就是想做什麽就要做什麽,不改那也就不改好了。”
便走出寢房,敲響銅鍾,喚來四個仆從,安頓起了日常起居諸事。
第40章 洞府內事
像阮慈這般的外門弟子,行動極為自由,如無什麽親友在門內惦記,就是死了也許都不會有人知道,便是修為再無寸進,不曾開脈,也可以這般逍遙一生,直至壽盡,也不會有人前來過問。橫豎宗門家大業大,每月供給外門弟子的月奉,不過是小小開銷,隻要阮慈的名字尚未從名冊上注銷,那麽每個月都自然會有月奉送到,至於其餘,全憑自身,是一心修道也好,逍遙度日也罷,宗門絕不過問,隻是每月靈玉照數撥給,袍服菜肉不曾斷絕,若是服侍仆從,因故身亡,也照舊給你補足了四個,直到拜師時插下的那三炷神香熄滅,這才有人勾銷名字,將餘下遺物收斂,算是全了這一番師門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