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尹相國,他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念著。(.$>>>棉、花‘糖’小‘說’)
“好——”龍袍袖子裏伸出一隻白膩的男子手,狠狠拍一下手邊繁複的雕花龍頭扶手,略顯疲憊的麵色頓時聚起一團喜悅,“羅都監果然好男兒,鎮守一方,穩定團結,寡人深感放心。”
“這樣的奏折前段日子不剛剛上過嗎,怎麽隔三差五地上,好像不表表功別人就會忘了他。”袁渙雲的身子縮在寬大的官袍裏,這時候獨自低聲嘀咕。隻有他敢當著尹相國和皇帝的麵這樣口吐不遜。身後同僚不敢接茬,但是有人悄悄呲了呲牙。
“千穿百穿,馬匹不穿——一幫馬屁精——”袁渙雲繼續壓著嗓子說。
“不知南邊可有奏章報來?”皇帝忽然問,同時目光抬了起來,炯炯地望向袁相國。袁相國在這目光下慢慢低下了頭,很慚愧,南邊沒有消息。
皇帝的目光抬高,看向目力範圍內的每一個人。
“南邊一向不大安穩,戎賊時常騷擾邊境,既然沒有消息報來,那就說明還是老樣子,說明那裏一切正常,依舊安穩如初,所以主上大可安心。”
一個老臣站出來打破了略有尷尬的氣氛。
這時候負責聯絡東邊、北邊邊境的大臣感覺自己不好再等皇帝問到頭上才出聲迴答,便站出來一一講述了最近的各自情況。
皇帝耐心聽完,那張冷峻的麵上終於有了歡實的笑容,“概略說來,我東涼國時局尚好,邊境小打小鬧是有一些,不能一時徹底消滅,總體來說還算安穩,舉國一片國泰民安的好景象,尤其各地上報說今朝各地降水均勻,莊稼均長勢不錯,料想又是一個豐年。百姓吃得飽肚子穿得緩和,寡人和諸位也能太太平平地過一個安心年呐——”
“迴稟主上,京中大營都監李度念奏請麵聖——帶來急報,邊境有急報——”黃門官拖得長長的公鴨嗓聲打破了大殿裏的沉靜,將皇帝從自我陶醉裏拽了迴來。[]
“傳——”
“傳——”
長長的聲音,穿透了黃瓦紅牆的深宮大院,在深深的青石巷道裏迴旋。
李度念坐轎而來,四抬大轎一路小跑帶著風穿過長長的巷道。
巷道盡頭,李度念下轎,身後跟著爬下白狼關而來的秀才兵,事情緊急,他一身灰塵來不及換洗就被帶來麵聖。
麵對眼前鱗次櫛比的高大殿宇和一重重台階,他忽然膽怯,雙腿發軟,“大人,小的也進去嗎?”
“你得麵聖——”李度念麵無表情,聲音裏含著沉重。
他隻能跌跌撞撞邁步跟上,踏上了一級一級的青石台階。
皇宮的台階好高啊,又高又多,需要他極力地抬高步子才不至於一腳踩空一頭栽倒。
每每邊境有急報,都是傳千裏奔來的信兵直接覲見,這是東涼立國之初一朝皇帝立下的規矩。最底層的聲音,隻有天子當麵親耳聽到,才不至於中間遺漏或者被別人摻雜、裁剪了什麽。
所以當白狼關的秀才剛剛昏死在大營門口,醫官搶救過來,他睜開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見你們都監。
恰好李都監在大帳議事,馬上傳喚帶人來見。
秀才兵一路奔波疲累過度,思維和口齒卻還保持著清醒,等看清楚李度念身上的穿著打扮,覺得他和自己曾經遠遠看到的羅簡都監一個模樣,這才放心說出來意。
李度念覺得事情緊急,不敢拖延,馬上帶他來見皇上。
朝堂內,兩班文武肅立無聲,但是每個人的心裏卻已經翻江倒海波浪起伏。
李度念求見?邊境急報?究竟哪裏出了什麽事,李度念會親自出麵直接把信使送到聖上麵前來?可見情況確實非同一般。
正常情況下,邊境急報從驛路奔來,一路換馬不換人,進京直奔兵部,如果不是大事記事,自會有人安排逐級上報,如果確實緊急,自有兵部尚書麵呈聖上,一般輪不到李度念一個都監親自帶人來見皇帝,除非皇帝自己要求召見。
皇帝今天說了要召見李度念嗎?
尹相國疑惑的目光投向右邊人群裏的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也正在忐忑不安地到處睃視,迎上尹相國目光,他趕緊輕輕搖頭,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怎麽迴事。
難道是李度念負責的京中大營出了什麽事?是敵人來犯?
開什麽玩笑,京中位居東涼國最中間黃金位置,如果敵人一舉直搗京中,那豈不是四麵邊境已經被鐵騎踏平再無阻攔?
不管眾人心中算盤如何運轉,李度念確實已經踏進大殿朱紅的大門來了。
身後的秀才兵這時候忽然收住腳步,他有意識地抬起頭,費勁地撐著困倦的脖子,本來這一路戰戰兢兢地害怕著,但是當真正要踏進這盛大的皇宮大殿時,不知為何他忽然不怕了,心裏有一股力量赫然支撐起了他發軟的後脊背,他在心裏說值了值了,這輩子就算立刻死了也值了,我一個落第秀才落魄邊關小兵這輩子有機會能親自踏進皇宮還能麵聖,我就是為這事兒死了也值了……胖子大哥你在地下看到這一刻也會高興吧……
秀才的目光看到了巨大的匾額上麵的巨大草書金字,看到了金色絲綢裝飾的大殿,看到了巍峨的桌椅,看到了金碧輝煌的陳設,看到了密密麻麻一屋子人頭……
“李都監,究竟什麽事?”皇帝單刀直入。
“為了穩妥起見,臣鬥膽把這個人帶來了。”李度念磕完頭,一指秀才兵。
秀才兵學著李度念的樣子也跪著磕頭,磕完了站起來,卻不十分緊張,清清嗓子,“小人西南大營轄下白狼關守關小兵,溫清秀。”
一個小兵?守關的無名小卒?從西南邊境白狼關而來?
一殿的君臣頓時目光詫異,幾乎層層跌下來把這單瘦的秀才兵給活活壓死。
“西南大營的兵卒,”皇帝抖動著手裏一本灑金素箋的奏折,那是尹相國之前呈上來的來自西南大營的羅簡都監之手的奏折。
西南諸事平安。奏折上寫得分明。
尹相國的眼皮在突突暴跳,西南大營,剛才皇帝還誇了羅簡,難道這就有人要捅婁子?
西南大營的小卒冒死進京覲見,肯定不是好事,是有人撐腰要利用這小卒攻擊羅簡?
羅簡啊羅簡,你小子是不是又沉溺酒色,竟然連一個無名小卒都管不牢叫他溜進京都來了。
溫清秀忽然砰砰砰連磕三個響頭,大哭,“主上,西南的烽火已經連著燒了七天七夜,白狼關青龍關德勝關清澗關都已經落入敵手,那還是小人一路逃來看到的,身後又有多少關隘被奪有多少黎民被殺多少糧食田地被搶被毀,小人不知道……但情勢肯定不好!”
滿朝文武頓時啞聲。
“主上,既然邊關告急,狼煙自會千裏傳送,還有大營會第一時間送來八百裏加急,為什麽都不見這些,而是由一個無名小卒不帶一信一紙跑進京中送信?這無憑無據的,豈不是有些蹊蹺?”
尹相國首先發難質問。
“臣懷疑,是有人刻意背後安排,要置西南大營諸官兵與不利。”
同時,目光狠狠地盯著李度念。
好你個李度念,前麵好不容易把你搬下去,想不到你運氣好最近又升遷做了京中大營都監,現在我還沒對你下手呢,你倒是先從背後給我整出這事兒來了,這法子也太拙劣了——
李度念巋然不動立在那裏。
溫清秀忽然站了起來,目光掠過大殿,最後掃過殿前一名護衛腰間的大刀,“聖上,小人以性命擔保,如果小人所言有半句虛假,聖上請直接叫人用大刀腰斬小人。”
一個文弱秀才,一身襤褸狼狽,這句話說來卻句句鐵骨,毫無懼意。
“速速派人去西南打探——”皇帝的聲音和他此刻的麵色一樣暗沉如水。(未完待續。)
“好——”龍袍袖子裏伸出一隻白膩的男子手,狠狠拍一下手邊繁複的雕花龍頭扶手,略顯疲憊的麵色頓時聚起一團喜悅,“羅都監果然好男兒,鎮守一方,穩定團結,寡人深感放心。”
“這樣的奏折前段日子不剛剛上過嗎,怎麽隔三差五地上,好像不表表功別人就會忘了他。”袁渙雲的身子縮在寬大的官袍裏,這時候獨自低聲嘀咕。隻有他敢當著尹相國和皇帝的麵這樣口吐不遜。身後同僚不敢接茬,但是有人悄悄呲了呲牙。
“千穿百穿,馬匹不穿——一幫馬屁精——”袁渙雲繼續壓著嗓子說。
“不知南邊可有奏章報來?”皇帝忽然問,同時目光抬了起來,炯炯地望向袁相國。袁相國在這目光下慢慢低下了頭,很慚愧,南邊沒有消息。
皇帝的目光抬高,看向目力範圍內的每一個人。
“南邊一向不大安穩,戎賊時常騷擾邊境,既然沒有消息報來,那就說明還是老樣子,說明那裏一切正常,依舊安穩如初,所以主上大可安心。”
一個老臣站出來打破了略有尷尬的氣氛。
這時候負責聯絡東邊、北邊邊境的大臣感覺自己不好再等皇帝問到頭上才出聲迴答,便站出來一一講述了最近的各自情況。
皇帝耐心聽完,那張冷峻的麵上終於有了歡實的笑容,“概略說來,我東涼國時局尚好,邊境小打小鬧是有一些,不能一時徹底消滅,總體來說還算安穩,舉國一片國泰民安的好景象,尤其各地上報說今朝各地降水均勻,莊稼均長勢不錯,料想又是一個豐年。百姓吃得飽肚子穿得緩和,寡人和諸位也能太太平平地過一個安心年呐——”
“迴稟主上,京中大營都監李度念奏請麵聖——帶來急報,邊境有急報——”黃門官拖得長長的公鴨嗓聲打破了大殿裏的沉靜,將皇帝從自我陶醉裏拽了迴來。[]
“傳——”
“傳——”
長長的聲音,穿透了黃瓦紅牆的深宮大院,在深深的青石巷道裏迴旋。
李度念坐轎而來,四抬大轎一路小跑帶著風穿過長長的巷道。
巷道盡頭,李度念下轎,身後跟著爬下白狼關而來的秀才兵,事情緊急,他一身灰塵來不及換洗就被帶來麵聖。
麵對眼前鱗次櫛比的高大殿宇和一重重台階,他忽然膽怯,雙腿發軟,“大人,小的也進去嗎?”
“你得麵聖——”李度念麵無表情,聲音裏含著沉重。
他隻能跌跌撞撞邁步跟上,踏上了一級一級的青石台階。
皇宮的台階好高啊,又高又多,需要他極力地抬高步子才不至於一腳踩空一頭栽倒。
每每邊境有急報,都是傳千裏奔來的信兵直接覲見,這是東涼立國之初一朝皇帝立下的規矩。最底層的聲音,隻有天子當麵親耳聽到,才不至於中間遺漏或者被別人摻雜、裁剪了什麽。
所以當白狼關的秀才剛剛昏死在大營門口,醫官搶救過來,他睜開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見你們都監。
恰好李都監在大帳議事,馬上傳喚帶人來見。
秀才兵一路奔波疲累過度,思維和口齒卻還保持著清醒,等看清楚李度念身上的穿著打扮,覺得他和自己曾經遠遠看到的羅簡都監一個模樣,這才放心說出來意。
李度念覺得事情緊急,不敢拖延,馬上帶他來見皇上。
朝堂內,兩班文武肅立無聲,但是每個人的心裏卻已經翻江倒海波浪起伏。
李度念求見?邊境急報?究竟哪裏出了什麽事,李度念會親自出麵直接把信使送到聖上麵前來?可見情況確實非同一般。
正常情況下,邊境急報從驛路奔來,一路換馬不換人,進京直奔兵部,如果不是大事記事,自會有人安排逐級上報,如果確實緊急,自有兵部尚書麵呈聖上,一般輪不到李度念一個都監親自帶人來見皇帝,除非皇帝自己要求召見。
皇帝今天說了要召見李度念嗎?
尹相國疑惑的目光投向右邊人群裏的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也正在忐忑不安地到處睃視,迎上尹相國目光,他趕緊輕輕搖頭,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怎麽迴事。
難道是李度念負責的京中大營出了什麽事?是敵人來犯?
開什麽玩笑,京中位居東涼國最中間黃金位置,如果敵人一舉直搗京中,那豈不是四麵邊境已經被鐵騎踏平再無阻攔?
不管眾人心中算盤如何運轉,李度念確實已經踏進大殿朱紅的大門來了。
身後的秀才兵這時候忽然收住腳步,他有意識地抬起頭,費勁地撐著困倦的脖子,本來這一路戰戰兢兢地害怕著,但是當真正要踏進這盛大的皇宮大殿時,不知為何他忽然不怕了,心裏有一股力量赫然支撐起了他發軟的後脊背,他在心裏說值了值了,這輩子就算立刻死了也值了,我一個落第秀才落魄邊關小兵這輩子有機會能親自踏進皇宮還能麵聖,我就是為這事兒死了也值了……胖子大哥你在地下看到這一刻也會高興吧……
秀才的目光看到了巨大的匾額上麵的巨大草書金字,看到了金色絲綢裝飾的大殿,看到了巍峨的桌椅,看到了金碧輝煌的陳設,看到了密密麻麻一屋子人頭……
“李都監,究竟什麽事?”皇帝單刀直入。
“為了穩妥起見,臣鬥膽把這個人帶來了。”李度念磕完頭,一指秀才兵。
秀才兵學著李度念的樣子也跪著磕頭,磕完了站起來,卻不十分緊張,清清嗓子,“小人西南大營轄下白狼關守關小兵,溫清秀。”
一個小兵?守關的無名小卒?從西南邊境白狼關而來?
一殿的君臣頓時目光詫異,幾乎層層跌下來把這單瘦的秀才兵給活活壓死。
“西南大營的兵卒,”皇帝抖動著手裏一本灑金素箋的奏折,那是尹相國之前呈上來的來自西南大營的羅簡都監之手的奏折。
西南諸事平安。奏折上寫得分明。
尹相國的眼皮在突突暴跳,西南大營,剛才皇帝還誇了羅簡,難道這就有人要捅婁子?
西南大營的小卒冒死進京覲見,肯定不是好事,是有人撐腰要利用這小卒攻擊羅簡?
羅簡啊羅簡,你小子是不是又沉溺酒色,竟然連一個無名小卒都管不牢叫他溜進京都來了。
溫清秀忽然砰砰砰連磕三個響頭,大哭,“主上,西南的烽火已經連著燒了七天七夜,白狼關青龍關德勝關清澗關都已經落入敵手,那還是小人一路逃來看到的,身後又有多少關隘被奪有多少黎民被殺多少糧食田地被搶被毀,小人不知道……但情勢肯定不好!”
滿朝文武頓時啞聲。
“主上,既然邊關告急,狼煙自會千裏傳送,還有大營會第一時間送來八百裏加急,為什麽都不見這些,而是由一個無名小卒不帶一信一紙跑進京中送信?這無憑無據的,豈不是有些蹊蹺?”
尹相國首先發難質問。
“臣懷疑,是有人刻意背後安排,要置西南大營諸官兵與不利。”
同時,目光狠狠地盯著李度念。
好你個李度念,前麵好不容易把你搬下去,想不到你運氣好最近又升遷做了京中大營都監,現在我還沒對你下手呢,你倒是先從背後給我整出這事兒來了,這法子也太拙劣了——
李度念巋然不動立在那裏。
溫清秀忽然站了起來,目光掠過大殿,最後掃過殿前一名護衛腰間的大刀,“聖上,小人以性命擔保,如果小人所言有半句虛假,聖上請直接叫人用大刀腰斬小人。”
一個文弱秀才,一身襤褸狼狽,這句話說來卻句句鐵骨,毫無懼意。
“速速派人去西南打探——”皇帝的聲音和他此刻的麵色一樣暗沉如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