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大院屬於典型的西北四合院,三進院子,高高的青磚門樓進去之後是一道布滿精美磚雕圖案的大照壁,那照壁是靈州府有名磚雕大師王延陵的作品,上麵的鬆鶴延年圖,就連鬆樹的每一根枝杈都雕刻得細致入微,兩隻翩翩起舞的仙鶴更不用說,連仙鶴眼睛裏的神采都巧妙地表達了出來,這王延陵真是天生吃磚雕這碗飯的命啊,麵對如此作品,叫人不服實在是不行。
“謝先生,請—”一個麵色肥胖一臉笑容的男子略路一躬身,對著一個穿一身淡褐色長衫手拎一個小小藥箱的中年男人做出一個禮讓的動作。
被稱作謝先生的男子沒時間欣賞這絕妙的雕刻技藝,他目光匆匆掃過,謙恭一笑,快步跟隨柳府大管家繼續往前走。
前天才應邀來替柳府小姨太診過脈,今天又匆匆來請,是不是要提前生了?
轉過照壁是正廳,這裏是柳老爺辦事會客的地方,兩邊分布著客房和書房。
再往後,第二進院子,正屋是柳老爺和正房大太太的住所,左右廂房是姨娘和子女們的臥室、閨房。
謝先生的目光匆匆一瞥,往最後麵掃視了一下,高牆圍堵,在這裏看不到第三進院子,他知道那裏麵房屋格局狹窄,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下人們的屋子,廚房,倉庫。繞過廚房和倉庫,最東邊的一個角落上,那裏開辟出一個孤立的小院子,幾十年前柳家有位終身未嫁的老姑娘,性格古怪,不願意和大家合群,小院子正是給她住的地方。那裏僻靜,清冷,平時沒事兒大家誰都不願意涉足那裏,所以大家送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給小院,叫角院。
那個角院,他也是昨天才有機會真正踏足。是替一個昏迷的小姑娘診脈。那小丫頭不知道怎麽弄的,傷到了頭部,根據脈象,現在不是繼續昏迷不醒就是已經斷氣死亡,反正是不會好了。病得太嚴重,就算是扁鵲在世華佗重生,也不一定能救得活吧。幸好柳家的人隻是叫他把了脈,簡單說了說病情,當他說這麽嚴重,隻怕連藥也不用開了,柳家的人都很信服地點頭,沒有人纏著讓他再盡力去救治,他也就很輕鬆地舒一口氣,他看出來了,那丫頭在柳府的地位不怎樣,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吧,不然主家是不會輕易接受他給出的那個沒救的結論的。
謝先生邊走邊想著心事,很快已經穿過第一進院落的大照壁,繞過前廳那寬闊漫長的抄手遊廊,穿過一道小巧的月亮門洞,柳家大太太住所顯在眼前。
早有小丫環輕輕打起新縫的棉布簾子,一個身材窈窕麵容姣好的大丫環出現在門口,她望著來人輕輕福一福,嘴角恰到好處地抿起一縷笑,“太太正念叨呢,謝先生可是來了——”
謝先生躬身含笑,腳步輕快,剛一邁進門,身後那棉門簾已經無聲地輕輕落下。屋外寒風飛雪,室內卻溫暖如春,爐火燒得旺盛,黃皮銅壺裏的水燒得吱吱作響。柳家大太太穿著淡淡綠色九紫綢夾襖,那淺淡的綠色底子上撒著幾朵暗紅色的牡丹,花朵肥碩飽滿,開得十分旺盛,正是接近荼靡之極,將生命展現到極致的那種美麗。下麵是一條玄青色百褶布裙,一對尖尖細細的三寸金蓮被掩蓋在裙腳裏,烏油油的發髻上簪了一隻黃燦燦的金簪,左右鬢角壓了幾朵梅花形銀質素花,一張飽滿光亮的臉上早堆下親熱的笑意來,“哎呦呦,這數九寒天的,還要麻煩謝先生來走一趟,真是不好意思得很——”
柳大太太的嗓音很好聽,和她的相貌打扮十分相符,不高不低,不急不緩,雍容,富態,給人一種天然的威嚴感,卻又透著一股綿厚的親切。
謝先生也不十分客氣,在丫環擺好的美人鏤空繡凳上輕輕落座,接過丫環雙手奉上的青瓷茶盞。【ㄨ】
柳太太自己也緩緩端起手邊茶盞,揭開蓋子,一縷嫋嫋青煙伴著茶香立時徐徐而上,霧氣葳蕤,將她一張滿月般的銀盆大臉籠罩在水汽後麵。
兩人同時用青瓷蓋子款款刮著各自手裏的茶盞,清幽幽的水麵上碧綠裏蕩漾的幾片上好明前龍井,忽然,一個飽含水分的聲音幽幽透過水汽傳了出來:“玉林,這麽著急找你來,你知道是為了何事。”
謝玉林端著茶盞的手抖了抖。這顫抖無聲無形,卻還是被柳太太的目光捕捉進了眼底。
她眼波流轉,輕輕一抿嘴角,一個細如蚊蠅綿軟無骨的聲音在寂靜的室內漂浮,“玉林,表哥,你得繼續幫我,你知道,羽芳沒有別的路可走。”
她的聲音變了,變得無比溫柔,如果不看臉麵,閉著眼睛隻是聽著聲音,完全會讓人以為身邊這個帶著點輕輕撒嬌意味的聲音,是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正在對著自己的心上人發嗔示愛呢。
就算這聲音的主人已經不是豆蔻少女,也不是妙齡少婦,而是半老徐娘,但謝玉林還是被這聲音擊中了,他怔怔地望著一團淡淡水汽籠罩中的婦人,直到那水汽越來越淡,漸漸地那張麵孔完全清晰起來。
他忽然扭頭去打量這間屋子,好像自己是第一次踏進這裏。屋子裏陳設繁複豪奢,窗簾是靈州府地麵上最時新的雙層鏤空款,外麵一層大紅綿綢,裏襯一層淺粉色半透紗織,兩層簾子用手工繡完美結合在一起,輕輕挽起一個半月弧形彎度,款款掛在兩側的黃銅包色鏤花鉤上,下擺的流蘇像水波一樣一路流淌過去,這樣的顏色搭配看似不夠沉穩,好像不適合一個年近四十女人的臥室,然而正是這種一反常人的選擇,給屋子營造了一種無比溫馨旖旎的感覺。
窗簾下麵是半扇關閉的窗戶,窗欞上密密麻麻纏裹著繁雜的雕花。透過雕花窗格,隱隱能看到外麵蒼灰色的天空和天空裏正在飄零的細雪。
靠著東牆是一座黃花梨木大櫃,櫃台上的博山爐裏徐徐地逸散著一縷若有若無的淡煙,謝玉林聞到了一絲梨花混合著梨果的甜味。
這說明那博山爐裏焚了綠泥香。
綠泥香是靈州府最名貴的上好焚香。
博山爐往右邊走,櫃麵上擺著高高低低幾對造型各異的瓷瓶。其中一個大肚子瓷瓶裏滿滿插了一簇新開的百合。淡淡的馨香在鼻息間緩緩流淌。靈州府地界的冬天十分寒冷,進入寒冬室外早就萬物蕭殺,這花兒隻有大戶人家的花房裏才能培育得出。
綠泥香配百合,都是淡香,卻能搭配出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雅而不俗,寧神靜心,有一種空靈的意味在裏麵,想不到柳家大太太也終於悟到了這一層居家養生的真諦。
挨著櫃子是一個梳妝台,妝台上的淡紅色木質架子裏鑲嵌著一麵磨得閃光的大銅鏡。
一個方形木桌靠近火爐,現在他們就坐在火爐邊的木桌旁,腳邊就是溫暖的爐火。
爐膛裏的炭火一定是趕在他剛進門前那一刻加進去的,這會兒燃燒得正旺,發出炭塊爆裂的劈劈啪啪聲。
這聲音在耳邊閑閑地作響,顯得很近,又很遠。
早在他剛落座時候,一屋子鶯歌燕舞環佩叮當嗡嗡嚶嚶說話笑談的姨娘、姑娘、丫環、仆婦隨著大丫環一個眼風,都很識趣地退下去了,撤得幹幹淨淨一個不留。
諾大的屋內,也就謝先生和柳家大太太兩個人。
柳大太太治家,曆來手腕剛硬,說一不二,對於她要獨自會見的客人,沒有誰敢多說一句什麽。
這一點謝先生早就很清楚。
“表哥,我在求你。”那個甜絲絲的聲音,好像被綠泥香熏染,更為甜香動人,熏香一般在耳畔繚繞。
謝先生的眼神裏出現了一刹那的迷醉。
他望著漸漸涼下去的清茶,終於輕輕啜一口茶,不等那茶香在舌尖上散開,忽然歎了一口氣。
“羽芳,非得這樣麽?”
他的聲音在她耳內聽來,要多好聽有多好聽,沉,穩,溫,暖,帶著少年時候就熟悉的味道,幾十年的歲月,似乎沒能將這聲音改變,隻是在底色裏增添了一點點日月流逝的滄桑感。
“噗嗤——”一對水滴滑落,一滴落在手背上,另外一滴正好落在手裏的清茶上,那一池碧綠的寧靜被瞬間砸破,細細的波紋快速而無聲地擴散出一圈暈波。
“玉林,自從嫁進這道門,成為柳陳氏,你知道,我就沒有退路,沒有選擇,除了一直往前走,往前走。這一路要不是有表哥陪伴,我肯定早就倒下來了,表哥,羽芳謝謝你。”
聲音還是很輕,輕得勝過了博山爐裏逸散的綠泥香,勝過了百合無形的自然香,但是他能聽到,能聽懂,一字不落,全聽清楚了。
他又喝了一口茶。
“可惜我隻是個大夫。”
這一聲慨歎更輕,更低,輕過了繚繞的水汽淡煙。
她深深地埋首,神情專注地望著腳底下的地麵。那裏的青磚一塊一塊錯落有致,鋪砌出一個套一個的蓮花形狀。地麵很幹淨,看來下人不久前用濕拖布擦拭過。
“也隻有這樣的身份,我們才能一年裏有幾次相見的機會,不是嗎?”
她忽然抬頭,有些幽怨地望著她,這一聲反問是伴隨著一口歎息飄出嘴巴來的。
這倒也是,他點點頭。
風吹得簷角的鏤空瓦片發出一陣輕靈的唿哨聲。
世界寂靜得連落雪聲都清晰可辨。
他終於喝完了一盞茶,推開茶盞,聲音陡然高了:“好吧,可是羽芳你得答應我,無論如何這是最後一迴。”
她一直看似輕鬆實則緊張的臉上終於舒展出一片完全放鬆的笑意,溫柔無比地輕輕點頭:“你放心,這是最後一次。”
他沒有留戀這溫柔,毅然站了起來,手裏拎著藥箱。
她比他更快地站在一邊,一個聲音穿透厚厚的門簾,飄出屋門:“蘭梅,帶謝先生去瞧瞧九姨太,路滑,走路小心著點兒。”
謝先生毫不猶豫,也不告辭,大步跨出門檻,走出一屋的溫暖,一頭撞進室外正在飛揚的雪片和透骨的寒冷。
邁過高高的門檻時候那高大的身子忽然哆嗦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調整過來,等穿過右手的長長走廊,站到柳府九姨太太門前,謝先生已經恢複了那穩如泰山的姿態和神色。
院子裏掃雪的仆婦抱著長長的掃帚一下一下劃拉著青磚地麵,從大太太迎客進門,到謝先生走出那道正房大門,時間,隻過了短短一茶盞的功夫。
“謝先生,請—”一個麵色肥胖一臉笑容的男子略路一躬身,對著一個穿一身淡褐色長衫手拎一個小小藥箱的中年男人做出一個禮讓的動作。
被稱作謝先生的男子沒時間欣賞這絕妙的雕刻技藝,他目光匆匆掃過,謙恭一笑,快步跟隨柳府大管家繼續往前走。
前天才應邀來替柳府小姨太診過脈,今天又匆匆來請,是不是要提前生了?
轉過照壁是正廳,這裏是柳老爺辦事會客的地方,兩邊分布著客房和書房。
再往後,第二進院子,正屋是柳老爺和正房大太太的住所,左右廂房是姨娘和子女們的臥室、閨房。
謝先生的目光匆匆一瞥,往最後麵掃視了一下,高牆圍堵,在這裏看不到第三進院子,他知道那裏麵房屋格局狹窄,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下人們的屋子,廚房,倉庫。繞過廚房和倉庫,最東邊的一個角落上,那裏開辟出一個孤立的小院子,幾十年前柳家有位終身未嫁的老姑娘,性格古怪,不願意和大家合群,小院子正是給她住的地方。那裏僻靜,清冷,平時沒事兒大家誰都不願意涉足那裏,所以大家送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給小院,叫角院。
那個角院,他也是昨天才有機會真正踏足。是替一個昏迷的小姑娘診脈。那小丫頭不知道怎麽弄的,傷到了頭部,根據脈象,現在不是繼續昏迷不醒就是已經斷氣死亡,反正是不會好了。病得太嚴重,就算是扁鵲在世華佗重生,也不一定能救得活吧。幸好柳家的人隻是叫他把了脈,簡單說了說病情,當他說這麽嚴重,隻怕連藥也不用開了,柳家的人都很信服地點頭,沒有人纏著讓他再盡力去救治,他也就很輕鬆地舒一口氣,他看出來了,那丫頭在柳府的地位不怎樣,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吧,不然主家是不會輕易接受他給出的那個沒救的結論的。
謝先生邊走邊想著心事,很快已經穿過第一進院落的大照壁,繞過前廳那寬闊漫長的抄手遊廊,穿過一道小巧的月亮門洞,柳家大太太住所顯在眼前。
早有小丫環輕輕打起新縫的棉布簾子,一個身材窈窕麵容姣好的大丫環出現在門口,她望著來人輕輕福一福,嘴角恰到好處地抿起一縷笑,“太太正念叨呢,謝先生可是來了——”
謝先生躬身含笑,腳步輕快,剛一邁進門,身後那棉門簾已經無聲地輕輕落下。屋外寒風飛雪,室內卻溫暖如春,爐火燒得旺盛,黃皮銅壺裏的水燒得吱吱作響。柳家大太太穿著淡淡綠色九紫綢夾襖,那淺淡的綠色底子上撒著幾朵暗紅色的牡丹,花朵肥碩飽滿,開得十分旺盛,正是接近荼靡之極,將生命展現到極致的那種美麗。下麵是一條玄青色百褶布裙,一對尖尖細細的三寸金蓮被掩蓋在裙腳裏,烏油油的發髻上簪了一隻黃燦燦的金簪,左右鬢角壓了幾朵梅花形銀質素花,一張飽滿光亮的臉上早堆下親熱的笑意來,“哎呦呦,這數九寒天的,還要麻煩謝先生來走一趟,真是不好意思得很——”
柳大太太的嗓音很好聽,和她的相貌打扮十分相符,不高不低,不急不緩,雍容,富態,給人一種天然的威嚴感,卻又透著一股綿厚的親切。
謝先生也不十分客氣,在丫環擺好的美人鏤空繡凳上輕輕落座,接過丫環雙手奉上的青瓷茶盞。【ㄨ】
柳太太自己也緩緩端起手邊茶盞,揭開蓋子,一縷嫋嫋青煙伴著茶香立時徐徐而上,霧氣葳蕤,將她一張滿月般的銀盆大臉籠罩在水汽後麵。
兩人同時用青瓷蓋子款款刮著各自手裏的茶盞,清幽幽的水麵上碧綠裏蕩漾的幾片上好明前龍井,忽然,一個飽含水分的聲音幽幽透過水汽傳了出來:“玉林,這麽著急找你來,你知道是為了何事。”
謝玉林端著茶盞的手抖了抖。這顫抖無聲無形,卻還是被柳太太的目光捕捉進了眼底。
她眼波流轉,輕輕一抿嘴角,一個細如蚊蠅綿軟無骨的聲音在寂靜的室內漂浮,“玉林,表哥,你得繼續幫我,你知道,羽芳沒有別的路可走。”
她的聲音變了,變得無比溫柔,如果不看臉麵,閉著眼睛隻是聽著聲音,完全會讓人以為身邊這個帶著點輕輕撒嬌意味的聲音,是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正在對著自己的心上人發嗔示愛呢。
就算這聲音的主人已經不是豆蔻少女,也不是妙齡少婦,而是半老徐娘,但謝玉林還是被這聲音擊中了,他怔怔地望著一團淡淡水汽籠罩中的婦人,直到那水汽越來越淡,漸漸地那張麵孔完全清晰起來。
他忽然扭頭去打量這間屋子,好像自己是第一次踏進這裏。屋子裏陳設繁複豪奢,窗簾是靈州府地麵上最時新的雙層鏤空款,外麵一層大紅綿綢,裏襯一層淺粉色半透紗織,兩層簾子用手工繡完美結合在一起,輕輕挽起一個半月弧形彎度,款款掛在兩側的黃銅包色鏤花鉤上,下擺的流蘇像水波一樣一路流淌過去,這樣的顏色搭配看似不夠沉穩,好像不適合一個年近四十女人的臥室,然而正是這種一反常人的選擇,給屋子營造了一種無比溫馨旖旎的感覺。
窗簾下麵是半扇關閉的窗戶,窗欞上密密麻麻纏裹著繁雜的雕花。透過雕花窗格,隱隱能看到外麵蒼灰色的天空和天空裏正在飄零的細雪。
靠著東牆是一座黃花梨木大櫃,櫃台上的博山爐裏徐徐地逸散著一縷若有若無的淡煙,謝玉林聞到了一絲梨花混合著梨果的甜味。
這說明那博山爐裏焚了綠泥香。
綠泥香是靈州府最名貴的上好焚香。
博山爐往右邊走,櫃麵上擺著高高低低幾對造型各異的瓷瓶。其中一個大肚子瓷瓶裏滿滿插了一簇新開的百合。淡淡的馨香在鼻息間緩緩流淌。靈州府地界的冬天十分寒冷,進入寒冬室外早就萬物蕭殺,這花兒隻有大戶人家的花房裏才能培育得出。
綠泥香配百合,都是淡香,卻能搭配出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雅而不俗,寧神靜心,有一種空靈的意味在裏麵,想不到柳家大太太也終於悟到了這一層居家養生的真諦。
挨著櫃子是一個梳妝台,妝台上的淡紅色木質架子裏鑲嵌著一麵磨得閃光的大銅鏡。
一個方形木桌靠近火爐,現在他們就坐在火爐邊的木桌旁,腳邊就是溫暖的爐火。
爐膛裏的炭火一定是趕在他剛進門前那一刻加進去的,這會兒燃燒得正旺,發出炭塊爆裂的劈劈啪啪聲。
這聲音在耳邊閑閑地作響,顯得很近,又很遠。
早在他剛落座時候,一屋子鶯歌燕舞環佩叮當嗡嗡嚶嚶說話笑談的姨娘、姑娘、丫環、仆婦隨著大丫環一個眼風,都很識趣地退下去了,撤得幹幹淨淨一個不留。
諾大的屋內,也就謝先生和柳家大太太兩個人。
柳大太太治家,曆來手腕剛硬,說一不二,對於她要獨自會見的客人,沒有誰敢多說一句什麽。
這一點謝先生早就很清楚。
“表哥,我在求你。”那個甜絲絲的聲音,好像被綠泥香熏染,更為甜香動人,熏香一般在耳畔繚繞。
謝先生的眼神裏出現了一刹那的迷醉。
他望著漸漸涼下去的清茶,終於輕輕啜一口茶,不等那茶香在舌尖上散開,忽然歎了一口氣。
“羽芳,非得這樣麽?”
他的聲音在她耳內聽來,要多好聽有多好聽,沉,穩,溫,暖,帶著少年時候就熟悉的味道,幾十年的歲月,似乎沒能將這聲音改變,隻是在底色裏增添了一點點日月流逝的滄桑感。
“噗嗤——”一對水滴滑落,一滴落在手背上,另外一滴正好落在手裏的清茶上,那一池碧綠的寧靜被瞬間砸破,細細的波紋快速而無聲地擴散出一圈暈波。
“玉林,自從嫁進這道門,成為柳陳氏,你知道,我就沒有退路,沒有選擇,除了一直往前走,往前走。這一路要不是有表哥陪伴,我肯定早就倒下來了,表哥,羽芳謝謝你。”
聲音還是很輕,輕得勝過了博山爐裏逸散的綠泥香,勝過了百合無形的自然香,但是他能聽到,能聽懂,一字不落,全聽清楚了。
他又喝了一口茶。
“可惜我隻是個大夫。”
這一聲慨歎更輕,更低,輕過了繚繞的水汽淡煙。
她深深地埋首,神情專注地望著腳底下的地麵。那裏的青磚一塊一塊錯落有致,鋪砌出一個套一個的蓮花形狀。地麵很幹淨,看來下人不久前用濕拖布擦拭過。
“也隻有這樣的身份,我們才能一年裏有幾次相見的機會,不是嗎?”
她忽然抬頭,有些幽怨地望著她,這一聲反問是伴隨著一口歎息飄出嘴巴來的。
這倒也是,他點點頭。
風吹得簷角的鏤空瓦片發出一陣輕靈的唿哨聲。
世界寂靜得連落雪聲都清晰可辨。
他終於喝完了一盞茶,推開茶盞,聲音陡然高了:“好吧,可是羽芳你得答應我,無論如何這是最後一迴。”
她一直看似輕鬆實則緊張的臉上終於舒展出一片完全放鬆的笑意,溫柔無比地輕輕點頭:“你放心,這是最後一次。”
他沒有留戀這溫柔,毅然站了起來,手裏拎著藥箱。
她比他更快地站在一邊,一個聲音穿透厚厚的門簾,飄出屋門:“蘭梅,帶謝先生去瞧瞧九姨太,路滑,走路小心著點兒。”
謝先生毫不猶豫,也不告辭,大步跨出門檻,走出一屋的溫暖,一頭撞進室外正在飛揚的雪片和透骨的寒冷。
邁過高高的門檻時候那高大的身子忽然哆嗦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調整過來,等穿過右手的長長走廊,站到柳府九姨太太門前,謝先生已經恢複了那穩如泰山的姿態和神色。
院子裏掃雪的仆婦抱著長長的掃帚一下一下劃拉著青磚地麵,從大太太迎客進門,到謝先生走出那道正房大門,時間,隻過了短短一茶盞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