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枝自從辦了高老太的喪事迴來,聲音在家裏就沒大過,甚覺得對不起兒子。喪母之痛也讓她精神頭短了些,要不在有宋小寶天天鬧著她,她肯定得在心裏憋出病來。
等陳永常夫妻被追債的消息傳過來,陳桂枝心裏也沒輕鬆多少。高老太後事能風光,還是她兒子花的心思動的腦子。不然,她明白,憑著她那弟弟和弟媳婦肯定就麵子好看,實際上卻沒什麽。
娘家如此不爭氣,陳桂枝在兒子和丈夫麵前越發的抬不起頭來。要是兒子對她抱怨兩句,丈夫說她幾句,她心裏還能好受點。可他們誰都不提,這就讓陳桂枝更難受了。
宋大山聽到陳永常夫妻被追債,好幾次看著宋添財欲言又止,可卻什麽也沒說。宋添財知道他爹肯定是又犯老好人病了,隻當沒看見。和趙言修去了鎮上幾次,買了些吃的用的迴來,大肆采購了一番。
銀子一花,宋添財這心裏的憋悶就散去很多。他每天也不怎麽在家呆著,經常沒事就拉著宋小寶和趙言修去鎮上海吃海喝一頓。吃飽喝足後,再給宋家二老帶些,買上一些衣裳料子,吃食瓜果,每每迴家都要帶上好多。宋小寶的衣裳做得都快塞不下箱子了,趙言修也被強塞了好多件衣裳。
趙言修知道他大哥不痛快,什麽也不說,隻是靜靜的陪著。宋小寶是個嘴饞沒原則的,就知道每次跟著他爹能有好吃好喝的,巴不得多逛幾次街,多下幾次館子。每次迴去宋添財都讓宋小寶選些小禮物給他的小夥伴們,又吃又喝還給他的小夥伴們帶東西,宋小寶簡直不能太開心了。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宋小寶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牛棚看看那頭牛,他可記得這牛可是能載他去吃好吃的好喝的。倒是弄得宋大山以為宋小寶喜歡牛,許諾宋小寶把家裏的那條小牛留給他玩。
這期間,陳永樂終於救了迴來,那五十年的老參真沒白花。陳永樂在昏了幾天後,人慢慢醒了。不過,人雖然活了過來,可卻得細細養著,這兩年是不能做重活了。陳家村和馮家村拉拉扯扯的,磨了好多天,也沒給個準話。更別提這湯藥費的的銀子,兩個村子沒一個出麵認下的。
馮四鳳哪肯依,可她娘家是馮家村的,肯定不會為了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去和村子裏的大部分人家對上。陳永常夫妻嘴上說的天花亂墜,銀子瞧不見一個大子,看著也是出工不出力的,指望不上。她兒子最大的不過十五歲,當家的還病重,家裏沒個做主的,就她一個婦道人家出麵,誰也不把她看在眼裏。
馮四鳳也算是個狠的,拿了繩子揣了菜刀,帶著兩個兒子先前了陳家村裏正家裏,說是要帶著兩個兒子吊死在裏正門前。她好好的當家跟著陳家村裏正出的,卻躺著迴來了,看病的湯藥費,陳家村裏正還半個大子沒出,這不是逼死她們孤兒寡母嗎?既然要被逼死,不如吊死在陳家村裏正家大門來得痛快。
陳家村裏正自知理虧,也不敢真讓人在他家門前怎麽著了。隻好自己家出了十五兩銀子了事,想打發了馮四鳳迴去。馮四鳳拿了銀子,依葫蘆畫瓢,朝著陳家村當初一起跟著裏正去馮家村的人家要銀子去。這些人和陳永樂一起去的,卻隻有她男人快沒命了,怎麽也得給她一個交代不是。
這些人中有心軟的,給個一二兩銀子,有心硬,理也不理馮四鳳母子。馮四鳳軟磨硬泡,威逼利誘,這些不肯拿銀子,馮四鳳就要求他們陪著自己去馮家村鬧,去賠銀子。
就這麽撒潑打滾,馮四鳳拿到了二十兩銀子,還喊上了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去了馮家村。直接殺到馮家村裏正家門口,口口聲聲要銀子要說法。可惜,馮家村裏正在馮四鳳到了村口就得了消息早就躲了出去。
馮四鳳也不急,轉個頭挨個的去那天打架的人家去。反正打了陳永樂的就在那十來戶人家的漢子裏,她一個個去找就是。那些被找上門的,馮四鳳先一哭二鬧三上吊,要這些人家賠償。
不過,這些人家早就通了氣,隻看著馮四鳳鬧,卻並不答應馮四鳳的要求。馮四鳳瞧著這些人不好說話,拿出菜刀,一臉瘋癲樣的去這些人家鬧。嘴裏說著她身上有心悸,這些人家要是敢打碰她,她死了,就讓兩個兒子去報官。
起先有人就根本不在意,綁住了馮四鳳。還沒把人扔出去,馮四鳳就兩眼一翻,暈了出去,陳智富和陳智貴立馬哭著喊著殺人了,要聽他們娘的話去衙門告官。
這些人家被嚇的要死,趕緊找了大夫來看,把馮四鳳弄醒了,給了她幾兩銀子,求神似的把她送走了。不過,這法子就用了兩三家,剩下的人家得了消息,瞧見她們來了,不是關門不開就是去親戚家避開她們。
馮四鳳沒法子,隻能天天帶著兒子去馮家村裏正家耗。馮家村裏正瞧著實在不像樣子,被馮四鳳鬧得頭疼,隻好把那天鬧事的人聚集起來,讓他們一家拿二兩銀子。有不同意的,馮家村裏正就讓那人找到打人的人,不然,這銀子就必須出。
最後,馮四鳳從馮家村拿了三十兩銀子迴來這才不去鬧了。這樣一來,她手上倒是剩下七十多兩銀子。這些銀子,馮四鳳看得像眼珠子似得,藏的死死的,半點沒想起去還宋家的銀子。
馮四鳳鬧了這麽多事,早就被人當笑話傳的沸沸揚揚了。連她拿了多少銀子的賠償也被人打聽的一清二楚,宋家自然也聽到消息了。陳桂枝在家等了許多天也沒發現馮四鳳把銀子給還迴來,雖然宋添財和宋大山都沒說什麽,可她臉上卻越發的掛不住了。
最後,陳桂枝也算是死了心了,不指望馮四鳳主動還一點銀子了,哪怕是拿一半。陳桂枝都能體諒馮四鳳一家遭了難,把地契給她。現在現實的情況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耳光,人家根本不打算還。
宋添財瞧著陳桂枝的臉色一天天的黯淡下去,心裏有些心疼又有些無奈。她這種性子遇見那些有良心的確實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平南)遇見良心不多的,那就隻能吃虧到底,包子到底了。
瞧著火候差不多了,宋添財就和陳桂枝說了一聲,要把馮四鳳押的地給賣了。當時馮四鳳可是寫了欠條的,宋添財讓人帶了信給陳家。讓他們還錢,不然,就賣地,可惜,陳永樂一家屁個動靜也沒。
宋添財直接在牙行掛了馮四鳳押在宋家的地賣,當牙人帶著買地的主顧去了陳永樂的地去看。當時馮四鳳帶著兩個兒子正在澆地,就瞧著牙人帶著人在她們家地上指指點點,上去一問,氣傻了。宋添財真的要賣她家的地了,這不是逼死人嗎?
馮四鳳這才急了,可她也不敢去宋家鬧騰,陳永常夫妻先前被整治的事情還在前頭呢。她為了要賠償銀子可算是把馮家村和陳家村人都得罪了,宋添財是個連眼睛都不眨就能把親戚送進衙門的。
她原本也沒指望宋添財能心軟,她想到是陳桂枝好歹是陳永樂的親姐姐,當初去借錢,說的再狠還不是偷偷塞了銀子給她。陳永樂重病,高老太又沒了,陳桂枝怎麽也不能讓宋添財真賣了她家的地。
可瞧著幾波不間斷來看地的買家,馮四鳳真慌了,最後,她隻好狠狠心咬牙拿了四十兩銀子,帶上兩個孩子去了宋家。去之前,馮四鳳再三交代兩個兒子要和陳桂枝哭訴家裏的日子不好過。為此,母子三人把家裏補丁帶補丁的衣裳套在身上才去了宋家。
是陳桂枝給開的門,馮四鳳一見到陳桂枝的麵就哭。她一哭,兩個孩子也跟著哭,鬧的不明就裏的陳桂枝以為陳永樂沒了,心裏還難受了一下。沒想到鬧了半天,馮四鳳最後卻道是來還銀子的。
要是馮四鳳早些天主動過來還錢,陳桂枝肯定要把人喊進屋子裏問問她有沒有困難。可現在等宋添財要賣地了,馮四鳳才過來,她哭死了陳桂枝都沒反應了。她們何嚐為她想過一點,宋添財這個做兒子為了她才忍住不痛快借了銀子不讓她難做。可她的娘家人卻半點不顧她才處境,果然,隻有兒子孫子才是實在的,其他的都是虛的。
馮四鳳還了銀子,陳桂枝推辭的話一句沒說,立馬拿了。兩個侄子哭了半天,陳桂枝隻是歎氣,安慰了幾句,可也沒再掏銀子出來。最後,瞧著天色不早了,陳桂枝把地契拿了給他們就打發他們迴去了,從頭到尾也沒請她們進屋。
馮四鳳還指望陳桂枝心軟再給貼些銀子,可陳桂枝卻隻安慰了兩個侄子,都沒搭理過她。在宋家門上,馮四鳳再有氣再有怨隻能憋著。最後,還被陳桂枝開口趕迴家了,馮四鳳氣得對兩個兒子說,這輩子都不想來找這個狠心的大姑姐了。
而陳桂枝拿了銀子之後,自覺有些底氣了,能稍稍在兒子麵前說上話了。因此,這天晚上,等吃了晚飯,把宋小寶給宋大山帶著,陳桂枝來了宋添財的屋子跟他好好談談趙言修的事情。
宋大山一開始和她說自己兒子和趙言修好上了,陳桂枝是不信的。這兩個人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要真是一對,她怎麽會不知道。可和宋大山當了一輩子夫妻,陳桂枝知道宋大山不是個信口開河的人。既然他言之鑿鑿的說這兩人好上了,那就肯定是知道了些什麽。
陳桂枝這嘴上說著不信,可心裏卻起了疑,平時也跟著宋大山一塊觀察起了宋添財和趙言修在一起的神態,動作和語氣。結果,越觀察越覺得宋大山的話是對的,他們兩個在一起確實過於親密了。
陳桂枝和宋大山對這事既不多讚成也不多反對,畢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家多子多孫,人丁興旺。以前那些結契兄弟的都是家裏窮娶不起媳婦的人家,不然,誰不想有個自己的孩子。
不可否認,陳桂枝在確認宋添財和趙言修真是一對的時候,心裏是失望的。可一想,她們宋家已經有了宋小寶了。再說,先前劉采蓮倒是個女媳婦,可惜,偏偏把宋添財和宋家的臉麵踩在泥裏了。而趙言修自從來了宋家,對宋添財可謂是盡心盡力,對他們和小寶也沒有半點怠慢的地方。
且陳桂枝也有私心,宋添財和趙言修一起了,以後肯定不會對小寶不好的。兒子喜歡,孫子不受罪,這麽一來,趙言修這個男媳婦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本來,陳桂枝就打算找個時機和宋添財去說說,讓他不用瞞著了。
可陳家接二連三的出了事,讓宋添財這個兒子跟著她這個做娘的屁股後麵善後。陳桂枝一想起來就覺得沒臉和兒子說什麽,這迴趁著把馮四鳳的銀子要迴來,趕緊去和宋添財談談這事。告訴宋添財,她和宋大山對他和趙言修在一塊沒意見,不用躲躲藏藏的瞞著他們。
宋添財這段時間有些避開宋家二老,他覺得的自己的性子比較涼薄。雖然為了陳桂枝對陳家手下留情,可心裏卻是憋屈的。他自認為不是那種會把脾氣遷怒到自己爹娘身上的人,可心裏的鬱悶卻讓他有時候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所以,他就有些躲著宋家二老了。
陳桂枝手裏端著一份西瓜進來,笑著說道:“添財,你爹剛剛摘迴來的西瓜,這天太熱,我給你切了一塊。你嚐嚐,解解暑。”
宋添財接過西瓜,讓陳桂枝坐在椅子上。
陳桂枝看了看宋添財,有些欲言又止,等宋添財一片瓜吃完。陳桂枝才開口道:“添財,其實我和你爹都不是那頑固不講理的人。你看,我們待大石和小滿就該知道。對於結契兄弟這事,我們是不會介意的。”
宋添財聰明的腦袋瓜有些聽不明白陳桂枝的來意了,開口道:“娘,你說這話啥意啊。你別兜圈子了,直接說吧,我真不明白。”
瞧著還和自己裝傻的兒子,陳桂枝直接道:“我來就是和你說,你和言修既然結了契兄弟就要好好的待人家。不用瞞著我們,我們不反對,隻要你高興就好了。”
宋添財一聽傻了,這是鬧哪一出啊。
等陳永常夫妻被追債的消息傳過來,陳桂枝心裏也沒輕鬆多少。高老太後事能風光,還是她兒子花的心思動的腦子。不然,她明白,憑著她那弟弟和弟媳婦肯定就麵子好看,實際上卻沒什麽。
娘家如此不爭氣,陳桂枝在兒子和丈夫麵前越發的抬不起頭來。要是兒子對她抱怨兩句,丈夫說她幾句,她心裏還能好受點。可他們誰都不提,這就讓陳桂枝更難受了。
宋大山聽到陳永常夫妻被追債,好幾次看著宋添財欲言又止,可卻什麽也沒說。宋添財知道他爹肯定是又犯老好人病了,隻當沒看見。和趙言修去了鎮上幾次,買了些吃的用的迴來,大肆采購了一番。
銀子一花,宋添財這心裏的憋悶就散去很多。他每天也不怎麽在家呆著,經常沒事就拉著宋小寶和趙言修去鎮上海吃海喝一頓。吃飽喝足後,再給宋家二老帶些,買上一些衣裳料子,吃食瓜果,每每迴家都要帶上好多。宋小寶的衣裳做得都快塞不下箱子了,趙言修也被強塞了好多件衣裳。
趙言修知道他大哥不痛快,什麽也不說,隻是靜靜的陪著。宋小寶是個嘴饞沒原則的,就知道每次跟著他爹能有好吃好喝的,巴不得多逛幾次街,多下幾次館子。每次迴去宋添財都讓宋小寶選些小禮物給他的小夥伴們,又吃又喝還給他的小夥伴們帶東西,宋小寶簡直不能太開心了。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宋小寶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牛棚看看那頭牛,他可記得這牛可是能載他去吃好吃的好喝的。倒是弄得宋大山以為宋小寶喜歡牛,許諾宋小寶把家裏的那條小牛留給他玩。
這期間,陳永樂終於救了迴來,那五十年的老參真沒白花。陳永樂在昏了幾天後,人慢慢醒了。不過,人雖然活了過來,可卻得細細養著,這兩年是不能做重活了。陳家村和馮家村拉拉扯扯的,磨了好多天,也沒給個準話。更別提這湯藥費的的銀子,兩個村子沒一個出麵認下的。
馮四鳳哪肯依,可她娘家是馮家村的,肯定不會為了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去和村子裏的大部分人家對上。陳永常夫妻嘴上說的天花亂墜,銀子瞧不見一個大子,看著也是出工不出力的,指望不上。她兒子最大的不過十五歲,當家的還病重,家裏沒個做主的,就她一個婦道人家出麵,誰也不把她看在眼裏。
馮四鳳也算是個狠的,拿了繩子揣了菜刀,帶著兩個兒子先前了陳家村裏正家裏,說是要帶著兩個兒子吊死在裏正門前。她好好的當家跟著陳家村裏正出的,卻躺著迴來了,看病的湯藥費,陳家村裏正還半個大子沒出,這不是逼死她們孤兒寡母嗎?既然要被逼死,不如吊死在陳家村裏正家大門來得痛快。
陳家村裏正自知理虧,也不敢真讓人在他家門前怎麽著了。隻好自己家出了十五兩銀子了事,想打發了馮四鳳迴去。馮四鳳拿了銀子,依葫蘆畫瓢,朝著陳家村當初一起跟著裏正去馮家村的人家要銀子去。這些人和陳永樂一起去的,卻隻有她男人快沒命了,怎麽也得給她一個交代不是。
這些人中有心軟的,給個一二兩銀子,有心硬,理也不理馮四鳳母子。馮四鳳軟磨硬泡,威逼利誘,這些不肯拿銀子,馮四鳳就要求他們陪著自己去馮家村鬧,去賠銀子。
就這麽撒潑打滾,馮四鳳拿到了二十兩銀子,還喊上了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去了馮家村。直接殺到馮家村裏正家門口,口口聲聲要銀子要說法。可惜,馮家村裏正在馮四鳳到了村口就得了消息早就躲了出去。
馮四鳳也不急,轉個頭挨個的去那天打架的人家去。反正打了陳永樂的就在那十來戶人家的漢子裏,她一個個去找就是。那些被找上門的,馮四鳳先一哭二鬧三上吊,要這些人家賠償。
不過,這些人家早就通了氣,隻看著馮四鳳鬧,卻並不答應馮四鳳的要求。馮四鳳瞧著這些人不好說話,拿出菜刀,一臉瘋癲樣的去這些人家鬧。嘴裏說著她身上有心悸,這些人家要是敢打碰她,她死了,就讓兩個兒子去報官。
起先有人就根本不在意,綁住了馮四鳳。還沒把人扔出去,馮四鳳就兩眼一翻,暈了出去,陳智富和陳智貴立馬哭著喊著殺人了,要聽他們娘的話去衙門告官。
這些人家被嚇的要死,趕緊找了大夫來看,把馮四鳳弄醒了,給了她幾兩銀子,求神似的把她送走了。不過,這法子就用了兩三家,剩下的人家得了消息,瞧見她們來了,不是關門不開就是去親戚家避開她們。
馮四鳳沒法子,隻能天天帶著兒子去馮家村裏正家耗。馮家村裏正瞧著實在不像樣子,被馮四鳳鬧得頭疼,隻好把那天鬧事的人聚集起來,讓他們一家拿二兩銀子。有不同意的,馮家村裏正就讓那人找到打人的人,不然,這銀子就必須出。
最後,馮四鳳從馮家村拿了三十兩銀子迴來這才不去鬧了。這樣一來,她手上倒是剩下七十多兩銀子。這些銀子,馮四鳳看得像眼珠子似得,藏的死死的,半點沒想起去還宋家的銀子。
馮四鳳鬧了這麽多事,早就被人當笑話傳的沸沸揚揚了。連她拿了多少銀子的賠償也被人打聽的一清二楚,宋家自然也聽到消息了。陳桂枝在家等了許多天也沒發現馮四鳳把銀子給還迴來,雖然宋添財和宋大山都沒說什麽,可她臉上卻越發的掛不住了。
最後,陳桂枝也算是死了心了,不指望馮四鳳主動還一點銀子了,哪怕是拿一半。陳桂枝都能體諒馮四鳳一家遭了難,把地契給她。現在現實的情況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耳光,人家根本不打算還。
宋添財瞧著陳桂枝的臉色一天天的黯淡下去,心裏有些心疼又有些無奈。她這種性子遇見那些有良心的確實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平南)遇見良心不多的,那就隻能吃虧到底,包子到底了。
瞧著火候差不多了,宋添財就和陳桂枝說了一聲,要把馮四鳳押的地給賣了。當時馮四鳳可是寫了欠條的,宋添財讓人帶了信給陳家。讓他們還錢,不然,就賣地,可惜,陳永樂一家屁個動靜也沒。
宋添財直接在牙行掛了馮四鳳押在宋家的地賣,當牙人帶著買地的主顧去了陳永樂的地去看。當時馮四鳳帶著兩個兒子正在澆地,就瞧著牙人帶著人在她們家地上指指點點,上去一問,氣傻了。宋添財真的要賣她家的地了,這不是逼死人嗎?
馮四鳳這才急了,可她也不敢去宋家鬧騰,陳永常夫妻先前被整治的事情還在前頭呢。她為了要賠償銀子可算是把馮家村和陳家村人都得罪了,宋添財是個連眼睛都不眨就能把親戚送進衙門的。
她原本也沒指望宋添財能心軟,她想到是陳桂枝好歹是陳永樂的親姐姐,當初去借錢,說的再狠還不是偷偷塞了銀子給她。陳永樂重病,高老太又沒了,陳桂枝怎麽也不能讓宋添財真賣了她家的地。
可瞧著幾波不間斷來看地的買家,馮四鳳真慌了,最後,她隻好狠狠心咬牙拿了四十兩銀子,帶上兩個孩子去了宋家。去之前,馮四鳳再三交代兩個兒子要和陳桂枝哭訴家裏的日子不好過。為此,母子三人把家裏補丁帶補丁的衣裳套在身上才去了宋家。
是陳桂枝給開的門,馮四鳳一見到陳桂枝的麵就哭。她一哭,兩個孩子也跟著哭,鬧的不明就裏的陳桂枝以為陳永樂沒了,心裏還難受了一下。沒想到鬧了半天,馮四鳳最後卻道是來還銀子的。
要是馮四鳳早些天主動過來還錢,陳桂枝肯定要把人喊進屋子裏問問她有沒有困難。可現在等宋添財要賣地了,馮四鳳才過來,她哭死了陳桂枝都沒反應了。她們何嚐為她想過一點,宋添財這個做兒子為了她才忍住不痛快借了銀子不讓她難做。可她的娘家人卻半點不顧她才處境,果然,隻有兒子孫子才是實在的,其他的都是虛的。
馮四鳳還了銀子,陳桂枝推辭的話一句沒說,立馬拿了。兩個侄子哭了半天,陳桂枝隻是歎氣,安慰了幾句,可也沒再掏銀子出來。最後,瞧著天色不早了,陳桂枝把地契拿了給他們就打發他們迴去了,從頭到尾也沒請她們進屋。
馮四鳳還指望陳桂枝心軟再給貼些銀子,可陳桂枝卻隻安慰了兩個侄子,都沒搭理過她。在宋家門上,馮四鳳再有氣再有怨隻能憋著。最後,還被陳桂枝開口趕迴家了,馮四鳳氣得對兩個兒子說,這輩子都不想來找這個狠心的大姑姐了。
而陳桂枝拿了銀子之後,自覺有些底氣了,能稍稍在兒子麵前說上話了。因此,這天晚上,等吃了晚飯,把宋小寶給宋大山帶著,陳桂枝來了宋添財的屋子跟他好好談談趙言修的事情。
宋大山一開始和她說自己兒子和趙言修好上了,陳桂枝是不信的。這兩個人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要真是一對,她怎麽會不知道。可和宋大山當了一輩子夫妻,陳桂枝知道宋大山不是個信口開河的人。既然他言之鑿鑿的說這兩人好上了,那就肯定是知道了些什麽。
陳桂枝這嘴上說著不信,可心裏卻起了疑,平時也跟著宋大山一塊觀察起了宋添財和趙言修在一起的神態,動作和語氣。結果,越觀察越覺得宋大山的話是對的,他們兩個在一起確實過於親密了。
陳桂枝和宋大山對這事既不多讚成也不多反對,畢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家多子多孫,人丁興旺。以前那些結契兄弟的都是家裏窮娶不起媳婦的人家,不然,誰不想有個自己的孩子。
不可否認,陳桂枝在確認宋添財和趙言修真是一對的時候,心裏是失望的。可一想,她們宋家已經有了宋小寶了。再說,先前劉采蓮倒是個女媳婦,可惜,偏偏把宋添財和宋家的臉麵踩在泥裏了。而趙言修自從來了宋家,對宋添財可謂是盡心盡力,對他們和小寶也沒有半點怠慢的地方。
且陳桂枝也有私心,宋添財和趙言修一起了,以後肯定不會對小寶不好的。兒子喜歡,孫子不受罪,這麽一來,趙言修這個男媳婦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本來,陳桂枝就打算找個時機和宋添財去說說,讓他不用瞞著了。
可陳家接二連三的出了事,讓宋添財這個兒子跟著她這個做娘的屁股後麵善後。陳桂枝一想起來就覺得沒臉和兒子說什麽,這迴趁著把馮四鳳的銀子要迴來,趕緊去和宋添財談談這事。告訴宋添財,她和宋大山對他和趙言修在一塊沒意見,不用躲躲藏藏的瞞著他們。
宋添財這段時間有些避開宋家二老,他覺得的自己的性子比較涼薄。雖然為了陳桂枝對陳家手下留情,可心裏卻是憋屈的。他自認為不是那種會把脾氣遷怒到自己爹娘身上的人,可心裏的鬱悶卻讓他有時候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所以,他就有些躲著宋家二老了。
陳桂枝手裏端著一份西瓜進來,笑著說道:“添財,你爹剛剛摘迴來的西瓜,這天太熱,我給你切了一塊。你嚐嚐,解解暑。”
宋添財接過西瓜,讓陳桂枝坐在椅子上。
陳桂枝看了看宋添財,有些欲言又止,等宋添財一片瓜吃完。陳桂枝才開口道:“添財,其實我和你爹都不是那頑固不講理的人。你看,我們待大石和小滿就該知道。對於結契兄弟這事,我們是不會介意的。”
宋添財聰明的腦袋瓜有些聽不明白陳桂枝的來意了,開口道:“娘,你說這話啥意啊。你別兜圈子了,直接說吧,我真不明白。”
瞧著還和自己裝傻的兒子,陳桂枝直接道:“我來就是和你說,你和言修既然結了契兄弟就要好好的待人家。不用瞞著我們,我們不反對,隻要你高興就好了。”
宋添財一聽傻了,這是鬧哪一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