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添金婚禮進行的很順利,當天宋家的親朋好友在胡家送親的胡家人麵前閉口不提先前的事情。宋添財一行人迴去席麵已經吃了大半了,許多人喝的麵紅耳赤了。而宋大海和萬氏專門留了一桌席麵沒開等著宋添財他們。
萬氏也平複了心情,喜氣洋洋的,對著宋添財和趙言修一番感激,就連宋大山也被她敬了杯酒。娘家砸她場子,若是砸實了,以後,她怎麽去麵對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想想,萬氏就覺得傷心悲憤。
那天,宋大海喝了很多,最後客人都走了了,扶著宋大海的宋大山被抓著手,就聽見宋大海道:“弟,咱們宋家也就你我兄弟了。旁人都是虛的,你是個有福氣的,添財是個好樣的,好樣的。哥高興,隻要咱們宋家抱成一團,誰也別想來欺負咱們。”
宋大山把宋大海扶進去,心裏也十分的感歎。兒子有本事,做事比他這個老子強多了。要是當初他也有自己兒子這般的果斷能幹,也不至於在村子裏受排擠。要不是宋家人丁單薄,在宋家村說不上話,他也不能收養宋進寶,就為了撐門立戶,給宋添財添個幫襯。
可惜,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他這番心思看來是白費了,好在有宋大海一家,宋添財又能幹,家裏還有趙研修這個身手十分了得的孩子。這樣算起來家裏的男丁也不少了,說話也能有底氣的多。
宋大山何嚐不知道狠人比麵人強,可宋家子嗣本就不易,子孫就金貴了。難不成去和那些七兄八弟的人家拚命耍橫去,這不是在挖宋家的根嗎。所以,他才事事退一步,忍一忍的。現在好了,兒子出息,隻要一個就能頂事。萬家那麽多男丁,還不是讓他兒子製的服服帖帖的。以後啊,他還是享享兒子福吧。
第二天見新婦,宋添金帶著胡小玉到了宋添財家。胡小玉圓圓臉,皮膚很白,發髻上用個金簪子挽著,身上著了一條杏粉色的小襖並一條蔥黃色的長裙,就這麽一身打扮就勝過宋家村許多姑娘婦人,透出一股鎮上姑娘獨有的精致。
陳桂枝把人迎了進去,宋添金和胡小玉給宋大山,陳桂枝並宋添財行了禮。宋添財他們三個遞過去一個厚厚的紅包,宋添金有些不好意思,倒是胡小玉落落大方,引得宋家人高看了一眼。
胡小玉也是個行事周全的,知曉宋大山這個叔叔家待宋添金不錯,早就準備好了東西送給宋大山一家。陳桂枝和宋大山兩個老的是一人一雙鞋,宋添財是一方墨,宋小寶是一身小衣裳,就連趙言修也得了一個荷包。
雖然不是特別值錢的東西,可這份心意讓宋大山和陳桂枝很是滿意。宋添財對著新進堂弟妹也十分的善意,就憑著她有眼色的給趙言修備下禮物。這樣的周全人,行事有眼色,做事有章法,以後,宋添金這個愣頭青吃不了虧。
胡小玉已經知道昨個婚宴上的事情了,雖然宋大海兩老瞞得嚴實,可架不住宋添金是個管不住嘴更說不了謊的。一股腦的就和胡小玉說了,這樣一來,胡小玉就十分感激宋添財昨個的仗義出手了。
女子一輩子也就風風光光的嫁一次人,要是昨個被人鬧場了,她的臉麵她娘家婆家的臉麵都沒了。早先胡一勺就告知她要她好好和這宋添財家相處,說宋添財是個有本事的,經過這麽一迴,胡小玉更堅定了要拉近兩家關係的決心。
陳桂枝留宋添金夫妻吃飯,胡小玉就自發的幫著陳桂枝打下手了,她爹是大廚,從小耳濡目染,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說是打下手,其實飯菜大部分都是她主勺的,等端上來,眾人吃了都說讚。
宋添金一走,陳桂枝就和宋大山道:“添金這個媳婦娶的好,模樣漂亮,行事周全,廚藝更是頂呱呱。看來,好飯不怕晚,這晚成婚也不怕娶不著好媳婦。我看大嫂瞧著媳婦這樣能幹大方,定是眉毛都要得意上了。”話一出,宋添財還聽出了稍稍的一點醋味。
雖然兩家關係不錯,可女子間的小心思宋添財還是明白的。當初劉采蓮各方麵都還算不錯,陳桂枝就沒在人前少得瑟,最後卻被掃了顏麵。以前,她和萬氏關係僵硬的時候,可沒在萬氏麵前得意劉采蓮這個媳婦來著。
現在風水輪流轉,陳桂枝的心裏吃味是一方麵,丟麵子才是真。不過,這是兩個妯娌間的小計較,宋添財和宋大山都裝傻充愣,一起默契的當做聽不到。
宋添金娶了親,茶攤子生意穩定,宋添財就要把去泉州的事情提上日程了。他要趕在七月份左右迴來,不然,時間一久,家裏人不放心他,他也要擔心家裏了。
這段日子,宋添財想來想去還是打算讓陳大石和林小滿搬到宋家來住。如萬家那天在宋大海一家那麽一鬧,倒是給宋添財提了醒。要是他和趙言修都走,那麽宋家可就勢單力薄了。到時候,旁人真要來硬的,陳桂枝和宋大山不是要吃虧了。
周圍村子裏都道宋家掙了錢,宋添財原來以為當時把萬大奎夫妻送到牢裏能嚇住一些人。可瞧著萬家還能來鬧騰,宋添財就明白他天真了。為了以防萬一,宋家萬萬不能沒有青壯年在宋家鎮家門的。
所以,宋添財找了個時間,專門去了陳家村去找陳大石商量。
陳大石的家在陳家村的周圍,靠著陳家村最近的一座大山,陳家的院子造的寬敞,這兩年陳大石和林小滿66續續的賺了銀錢。在院子裏蓋了三間青磚瓦房,又披了兩家泥胚房做儲物間。雖然是兩個男人住,可院子裏收拾的整整齊齊的,還擺了些花花草草整理在花盆裏種著,看著就很精神。
林小滿白天幾乎都耗在了宋家的茶水鋪子,雖然宋添財每月也給他定了假期,可林小滿就沒休過。宋添財其實可以和林小滿說就行了,林小滿肯定會答應,可這藕塘卻一直是陳大石在忙,宋添財不願意難為人。
就想來這麽親自看看,這藕塘是不是能歇歇手,若真不行,他再請人來看也是一樣的。不然,他要是一開口,林小滿和陳大石不管有沒有事肯定都是沒事的,到時候兩邊跑也太麻煩他們了。
藕塘就在陳大石家不遠處,周圍用竹子圍著,看不見裏麵。宋添財直接敲門沒等到到人,就在門口喊道:“大石哥在家嗎?”
這麽喊了兩聲,陳大石才從藕塘裏答應道:“在這,誰找我。”
一看是宋添財,連忙洗了洗手裏的泥,笑著說道:“添財,你咋來了。快到屋子裏坐坐,我剛剛去給藕塘放了些水,瞧著塘裏的藕長的不錯。等夏天來了,咱們可就能賣蓮蓬了。我托人在鎮上打聽了,一個蓮蓬可以賣兩文錢,這麽算下來,也能掙不少。”
宋添財聽了也很高興,笑著說道:“我還和鎮上的杜掌櫃說好了,等這藕長得再好些,就采些藕帶給他送去做個時鮮菜。他還要我給他送些荷葉過去,做菜用。價錢也給的不錯,我想等夏天咱們適量摘些也該不怎麽能影響長藕的,也就答應了。”
陳大石點點頭,沒什麽意見。他以前就知道藕可以賣錢,如蓮蓬都是自己摘些迴來吃。不過,蓮子味苦,他也不怎麽吃,大部分都是燉湯清火的。可現在被宋添財這麽一搗鼓,蓮蓬能賣錢了,連不值當什麽的藕帶和荷葉也能換成銀錢,讓陳大石特別的佩服。現在就覺得秀才公懂得多,就是掙錢都比他們知道的多。
兩人說了一會藕塘,宋添財打探清楚了這幾個月藕塘事情不多之後,才開口道:“大石哥,我和言修打算去泉州一趟,大概要三四個月。這麽長時間不在家,放我爹娘和小寶在家實在不放心。就想麻煩你和小滿哥去我家住一段日子,至於這藕塘,我打算讓你再找個人幫忙看著點。不知大石哥願不願意?”
陳大石笑著說道:“我道是什麽事情呢,宋叔和嬸子待我和小滿親的很,你不在家,我們去照看一把不是應該的嗎?你放心,這幾天我收拾收拾東西就去你家呆著。要是可以,我和小滿就住在茶攤子那兒,這樣,既能就近照顧,也不麻煩宋叔嬸子。”
陳大石這樣說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和連小滿都是男人,雖然他們無所謂,可和宋大山夫妻兩個住著怕是會有些不方便。所以,才想著住到茶攤子那兒去。反正現在天又不冷了,林小滿白天也是在那兒上工的,他們這樣也方便些。
宋添財卻是搖搖頭道:“大石哥,不瞞你說,我心裏有些擔心。你也知道,我家和宋進寶一家有些齷蹉,他和他婆娘當初做事就有些無所顧忌。我這麽一走,家裏沒了青壯年,他們要是有什麽心思,去宋家幹些什麽,我爹和我娘哪會是對手。我就想讓你幫著我去鎮鎮場子,保護一下我爹娘。本來,這事最好是麻煩我舅舅他們。可前些日子我們兩家又鬧翻了,他們不給我家添麻煩我就謝天謝地了。所以,還得麻煩大石哥了。”
宋添財這這話算是掏心掏肺了,陳大石對宋進寶一家十分的看不上眼。當初他可羨慕宋進寶的,一樣是孤兒,宋進寶可比有親爹親娘的孩子都強些。吃飽穿暖不說,還能讀書識字,出來又直接被宋叔介紹去做了夥計。在這附近,有幾個能有他這麽好的運道的。
可從娶了媳婦開始,外麵對宋家的風言風語就多了,馮金花有事無事的就要鬧一鬧。恨不得就差整天說老宋家心眼偏了。陳大石小時候可是受過宋大山和陳桂枝的照顧的,是絕對不信如宋大山那樣的老好人會虧了宋進寶的。
那一樁樁一件件的,就是親生孩子又有幾戶人家能如宋家對宋進寶這樣的。就憑養大宋進寶這樣的大恩,馮金花作為兒媳婦就不該說三道四,挑撥是非。而宋進寶更不該躲在後麵不聞不問,縱容自己婆娘敗壞宋家名聲。
所以,陳大石雖然和宋大山和陳桂枝關係不錯,可卻從不和宋進寶夫妻來往。去年,又隱隱傳出了馮桂枝偷宋家兩老的銀子,想害宋添財性命的事後,陳大石就更瞧不上他們了。
雖然宋進寶一直在外麵顯得老實巴交的,旁人隻道馮桂枝潑辣蠻橫,眼皮子淺做事糊塗,可陳大石卻是不信的。現在宋家和宋進寶一家斷了關係,撕破臉皮眾所周知。
又有先前馮金花的所作所為,宋添財擔心宋進寶夫妻趁著他不在弄鬼也是人之常情。陳大石想想也就幾個月的事情,點點頭道:“那我和小滿就住到宋家去,添財你放心,我定不會讓旁人欺負了宋叔嬸子的。”
得了陳大石的保證,宋添財心滿意足的迴去了。
而陳桂枝也對林小滿開了口,希望他們能住到宋家來。這些日子,宋添財忙裏忙外,馬上就要去泉州了。他雖然沒說,可陳桂枝也看出來他不放心自己和宋大山。於是,陳桂枝就想著讓林小滿夫夫住過來做個伴。
陳大石有些手腳功夫,林小滿又是個男人,有這兩個人在宋家。就是有人想找宋家麻煩都得掂量掂量,看能不能占到便宜。其實,陳桂枝也明白了,都是她和宋大山以前太軟了太麵了,才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不然,哪還能讓宋添財這個做兒子的擔心他們做爹娘啊。如她兒子,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可旁人也不敢惹他。因為知道她兒子是個能下狠手不留情麵的,自然有也就怕了。
陳桂枝是決定了,這次趁著兒子去泉州一定要好好的守住宋家。誰也別想看他們好說話來討便宜,她要給他兒子看看,她和宋大山也不是那麽沒擔當的人。
萬氏也平複了心情,喜氣洋洋的,對著宋添財和趙言修一番感激,就連宋大山也被她敬了杯酒。娘家砸她場子,若是砸實了,以後,她怎麽去麵對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想想,萬氏就覺得傷心悲憤。
那天,宋大海喝了很多,最後客人都走了了,扶著宋大海的宋大山被抓著手,就聽見宋大海道:“弟,咱們宋家也就你我兄弟了。旁人都是虛的,你是個有福氣的,添財是個好樣的,好樣的。哥高興,隻要咱們宋家抱成一團,誰也別想來欺負咱們。”
宋大山把宋大海扶進去,心裏也十分的感歎。兒子有本事,做事比他這個老子強多了。要是當初他也有自己兒子這般的果斷能幹,也不至於在村子裏受排擠。要不是宋家人丁單薄,在宋家村說不上話,他也不能收養宋進寶,就為了撐門立戶,給宋添財添個幫襯。
可惜,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他這番心思看來是白費了,好在有宋大海一家,宋添財又能幹,家裏還有趙研修這個身手十分了得的孩子。這樣算起來家裏的男丁也不少了,說話也能有底氣的多。
宋大山何嚐不知道狠人比麵人強,可宋家子嗣本就不易,子孫就金貴了。難不成去和那些七兄八弟的人家拚命耍橫去,這不是在挖宋家的根嗎。所以,他才事事退一步,忍一忍的。現在好了,兒子出息,隻要一個就能頂事。萬家那麽多男丁,還不是讓他兒子製的服服帖帖的。以後啊,他還是享享兒子福吧。
第二天見新婦,宋添金帶著胡小玉到了宋添財家。胡小玉圓圓臉,皮膚很白,發髻上用個金簪子挽著,身上著了一條杏粉色的小襖並一條蔥黃色的長裙,就這麽一身打扮就勝過宋家村許多姑娘婦人,透出一股鎮上姑娘獨有的精致。
陳桂枝把人迎了進去,宋添金和胡小玉給宋大山,陳桂枝並宋添財行了禮。宋添財他們三個遞過去一個厚厚的紅包,宋添金有些不好意思,倒是胡小玉落落大方,引得宋家人高看了一眼。
胡小玉也是個行事周全的,知曉宋大山這個叔叔家待宋添金不錯,早就準備好了東西送給宋大山一家。陳桂枝和宋大山兩個老的是一人一雙鞋,宋添財是一方墨,宋小寶是一身小衣裳,就連趙言修也得了一個荷包。
雖然不是特別值錢的東西,可這份心意讓宋大山和陳桂枝很是滿意。宋添財對著新進堂弟妹也十分的善意,就憑著她有眼色的給趙言修備下禮物。這樣的周全人,行事有眼色,做事有章法,以後,宋添金這個愣頭青吃不了虧。
胡小玉已經知道昨個婚宴上的事情了,雖然宋大海兩老瞞得嚴實,可架不住宋添金是個管不住嘴更說不了謊的。一股腦的就和胡小玉說了,這樣一來,胡小玉就十分感激宋添財昨個的仗義出手了。
女子一輩子也就風風光光的嫁一次人,要是昨個被人鬧場了,她的臉麵她娘家婆家的臉麵都沒了。早先胡一勺就告知她要她好好和這宋添財家相處,說宋添財是個有本事的,經過這麽一迴,胡小玉更堅定了要拉近兩家關係的決心。
陳桂枝留宋添金夫妻吃飯,胡小玉就自發的幫著陳桂枝打下手了,她爹是大廚,從小耳濡目染,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說是打下手,其實飯菜大部分都是她主勺的,等端上來,眾人吃了都說讚。
宋添金一走,陳桂枝就和宋大山道:“添金這個媳婦娶的好,模樣漂亮,行事周全,廚藝更是頂呱呱。看來,好飯不怕晚,這晚成婚也不怕娶不著好媳婦。我看大嫂瞧著媳婦這樣能幹大方,定是眉毛都要得意上了。”話一出,宋添財還聽出了稍稍的一點醋味。
雖然兩家關係不錯,可女子間的小心思宋添財還是明白的。當初劉采蓮各方麵都還算不錯,陳桂枝就沒在人前少得瑟,最後卻被掃了顏麵。以前,她和萬氏關係僵硬的時候,可沒在萬氏麵前得意劉采蓮這個媳婦來著。
現在風水輪流轉,陳桂枝的心裏吃味是一方麵,丟麵子才是真。不過,這是兩個妯娌間的小計較,宋添財和宋大山都裝傻充愣,一起默契的當做聽不到。
宋添金娶了親,茶攤子生意穩定,宋添財就要把去泉州的事情提上日程了。他要趕在七月份左右迴來,不然,時間一久,家裏人不放心他,他也要擔心家裏了。
這段日子,宋添財想來想去還是打算讓陳大石和林小滿搬到宋家來住。如萬家那天在宋大海一家那麽一鬧,倒是給宋添財提了醒。要是他和趙言修都走,那麽宋家可就勢單力薄了。到時候,旁人真要來硬的,陳桂枝和宋大山不是要吃虧了。
周圍村子裏都道宋家掙了錢,宋添財原來以為當時把萬大奎夫妻送到牢裏能嚇住一些人。可瞧著萬家還能來鬧騰,宋添財就明白他天真了。為了以防萬一,宋家萬萬不能沒有青壯年在宋家鎮家門的。
所以,宋添財找了個時間,專門去了陳家村去找陳大石商量。
陳大石的家在陳家村的周圍,靠著陳家村最近的一座大山,陳家的院子造的寬敞,這兩年陳大石和林小滿66續續的賺了銀錢。在院子裏蓋了三間青磚瓦房,又披了兩家泥胚房做儲物間。雖然是兩個男人住,可院子裏收拾的整整齊齊的,還擺了些花花草草整理在花盆裏種著,看著就很精神。
林小滿白天幾乎都耗在了宋家的茶水鋪子,雖然宋添財每月也給他定了假期,可林小滿就沒休過。宋添財其實可以和林小滿說就行了,林小滿肯定會答應,可這藕塘卻一直是陳大石在忙,宋添財不願意難為人。
就想來這麽親自看看,這藕塘是不是能歇歇手,若真不行,他再請人來看也是一樣的。不然,他要是一開口,林小滿和陳大石不管有沒有事肯定都是沒事的,到時候兩邊跑也太麻煩他們了。
藕塘就在陳大石家不遠處,周圍用竹子圍著,看不見裏麵。宋添財直接敲門沒等到到人,就在門口喊道:“大石哥在家嗎?”
這麽喊了兩聲,陳大石才從藕塘裏答應道:“在這,誰找我。”
一看是宋添財,連忙洗了洗手裏的泥,笑著說道:“添財,你咋來了。快到屋子裏坐坐,我剛剛去給藕塘放了些水,瞧著塘裏的藕長的不錯。等夏天來了,咱們可就能賣蓮蓬了。我托人在鎮上打聽了,一個蓮蓬可以賣兩文錢,這麽算下來,也能掙不少。”
宋添財聽了也很高興,笑著說道:“我還和鎮上的杜掌櫃說好了,等這藕長得再好些,就采些藕帶給他送去做個時鮮菜。他還要我給他送些荷葉過去,做菜用。價錢也給的不錯,我想等夏天咱們適量摘些也該不怎麽能影響長藕的,也就答應了。”
陳大石點點頭,沒什麽意見。他以前就知道藕可以賣錢,如蓮蓬都是自己摘些迴來吃。不過,蓮子味苦,他也不怎麽吃,大部分都是燉湯清火的。可現在被宋添財這麽一搗鼓,蓮蓬能賣錢了,連不值當什麽的藕帶和荷葉也能換成銀錢,讓陳大石特別的佩服。現在就覺得秀才公懂得多,就是掙錢都比他們知道的多。
兩人說了一會藕塘,宋添財打探清楚了這幾個月藕塘事情不多之後,才開口道:“大石哥,我和言修打算去泉州一趟,大概要三四個月。這麽長時間不在家,放我爹娘和小寶在家實在不放心。就想麻煩你和小滿哥去我家住一段日子,至於這藕塘,我打算讓你再找個人幫忙看著點。不知大石哥願不願意?”
陳大石笑著說道:“我道是什麽事情呢,宋叔和嬸子待我和小滿親的很,你不在家,我們去照看一把不是應該的嗎?你放心,這幾天我收拾收拾東西就去你家呆著。要是可以,我和小滿就住在茶攤子那兒,這樣,既能就近照顧,也不麻煩宋叔嬸子。”
陳大石這樣說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和連小滿都是男人,雖然他們無所謂,可和宋大山夫妻兩個住著怕是會有些不方便。所以,才想著住到茶攤子那兒去。反正現在天又不冷了,林小滿白天也是在那兒上工的,他們這樣也方便些。
宋添財卻是搖搖頭道:“大石哥,不瞞你說,我心裏有些擔心。你也知道,我家和宋進寶一家有些齷蹉,他和他婆娘當初做事就有些無所顧忌。我這麽一走,家裏沒了青壯年,他們要是有什麽心思,去宋家幹些什麽,我爹和我娘哪會是對手。我就想讓你幫著我去鎮鎮場子,保護一下我爹娘。本來,這事最好是麻煩我舅舅他們。可前些日子我們兩家又鬧翻了,他們不給我家添麻煩我就謝天謝地了。所以,還得麻煩大石哥了。”
宋添財這這話算是掏心掏肺了,陳大石對宋進寶一家十分的看不上眼。當初他可羨慕宋進寶的,一樣是孤兒,宋進寶可比有親爹親娘的孩子都強些。吃飽穿暖不說,還能讀書識字,出來又直接被宋叔介紹去做了夥計。在這附近,有幾個能有他這麽好的運道的。
可從娶了媳婦開始,外麵對宋家的風言風語就多了,馮金花有事無事的就要鬧一鬧。恨不得就差整天說老宋家心眼偏了。陳大石小時候可是受過宋大山和陳桂枝的照顧的,是絕對不信如宋大山那樣的老好人會虧了宋進寶的。
那一樁樁一件件的,就是親生孩子又有幾戶人家能如宋家對宋進寶這樣的。就憑養大宋進寶這樣的大恩,馮金花作為兒媳婦就不該說三道四,挑撥是非。而宋進寶更不該躲在後麵不聞不問,縱容自己婆娘敗壞宋家名聲。
所以,陳大石雖然和宋大山和陳桂枝關係不錯,可卻從不和宋進寶夫妻來往。去年,又隱隱傳出了馮桂枝偷宋家兩老的銀子,想害宋添財性命的事後,陳大石就更瞧不上他們了。
雖然宋進寶一直在外麵顯得老實巴交的,旁人隻道馮桂枝潑辣蠻橫,眼皮子淺做事糊塗,可陳大石卻是不信的。現在宋家和宋進寶一家斷了關係,撕破臉皮眾所周知。
又有先前馮金花的所作所為,宋添財擔心宋進寶夫妻趁著他不在弄鬼也是人之常情。陳大石想想也就幾個月的事情,點點頭道:“那我和小滿就住到宋家去,添財你放心,我定不會讓旁人欺負了宋叔嬸子的。”
得了陳大石的保證,宋添財心滿意足的迴去了。
而陳桂枝也對林小滿開了口,希望他們能住到宋家來。這些日子,宋添財忙裏忙外,馬上就要去泉州了。他雖然沒說,可陳桂枝也看出來他不放心自己和宋大山。於是,陳桂枝就想著讓林小滿夫夫住過來做個伴。
陳大石有些手腳功夫,林小滿又是個男人,有這兩個人在宋家。就是有人想找宋家麻煩都得掂量掂量,看能不能占到便宜。其實,陳桂枝也明白了,都是她和宋大山以前太軟了太麵了,才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不然,哪還能讓宋添財這個做兒子的擔心他們做爹娘啊。如她兒子,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可旁人也不敢惹他。因為知道她兒子是個能下狠手不留情麵的,自然有也就怕了。
陳桂枝是決定了,這次趁著兒子去泉州一定要好好的守住宋家。誰也別想看他們好說話來討便宜,她要給他兒子看看,她和宋大山也不是那麽沒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