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添財可不覺得小楊氏可憐,種什麽因結什麽果,她自己先和劉大梁勾搭的,後又苛待劉坤文劉坤武,最後落到這個地步可謂自作自受。劉坤文可是她親姐姐的兒子,還不是照樣苛待,也活該逼急了劉坤文聯合了劉坤武狠狠的打了小楊氏的臉麵。
要知道小楊氏的娘家也是劉坤文的外家,若是小楊氏待劉坤文稍稍好些,也就沒有劉坤武這個老二什麽事情了。畢竟,壞了小楊氏的名聲,也是壞了劉坤文外家的名聲,劉坤文這樣做是準備不認舅家了。
不過,宋添財倒是挺佩服劉坤武的舅舅田大富的。本朝律法,嫡庶分明,要想扶正小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如官宦人家,那就是妄想,可謂一日為妾,終身是妾,不然,亂了嫡庶,可是會壞了血脈傳承的。
若是商戶平民想要扶正,手續也是極其嚴苛的。必須得家中嫡出子女的認可還得有已過逝正妻娘家出示的同意文書,去衙門辦理才能生效。不過,即使這樣,若是這扶正的妾所生子女是在她做妾的時候生的,也比不過她做妻時候生孩子的地位,更何況是先頭的嫡子。
所以,在本朝做妾真不是什麽好選擇,即使是二房貴妾,也是妾。村子裏的人懂得少,更何況小楊氏一個婦道人家,肯定是以為她自己娘家出了文書她就能扶正了,卻沒想到必須還得要田家的文書。做得太過,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麽一想,宋添財覺得劉坤武心機手段都夠,他還是小瞧了這位堂姐夫,也許以後可以多多合作也不是什麽壞事。有錢一起賺,隻要對他胃口,不是那藏奸之人,他也是很樂意多幾個人幫忙的。再說了,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有現成的人選,知根知底的,多省事啊。
和陳桂枝閑聊了一會,陳桂枝果然不再愁容滿麵的了。瞧著未時已過一半,讓宋大山套了牛車,喊上宋添財搬著年禮準備迴娘家去。本來陳桂枝還想把宋小寶帶過去給她娘看看,被宋添財攔了下來。這迴去還不知道那兩個舅舅什麽態度,帶著孩子多不方便,不要嚇著宋小寶才是。
最後,母子兩人就往著陳家村趕去。
陳桂枝的娘家在陳家村也就算中等水平,家裏有兩個弟弟,老大叫陳永常,娶妻劉秀貞,生有兩子,長子陳智榮,幼子陳智華。老二叫陳永樂,娶妻馮四鳳,也生有兩子,大的叫陳智富,小的叫陳智貴。
家裏老爹早沒了,還剩下個老娘高老太,兄弟兩個早早的分了家。隻不過屋子連在一起,住在一個屋簷下罷了。高老太原本是跟著長子過的,老二媳婦不樂意婆婆幫著老大家帶孩子,總是也把孩子送過去帶。最後,養老的時候,劉秀貞開口,高老太每家待一年,輪流奉養。
初二這一大早,高老太就坐在院子裏往門口瞧了半響,最後,隻等來了小女兒,大女兒是沒見蹤影。陳永常瞧著自己老娘有些掛著的臉色,心中有些也有些不高興。
陳桂月帶著丈夫兒女到了娘家原本還想著遇見陳桂枝這個大姐,在她娘麵前求一求,哭一哭,能讓她娘幫著求情說好話,能再和陳桂枝摒棄前嫌,和好如初。最主要的時候,楊麗娘迴去的時候可說了,宋家現在可發達了,頓頓有肉,每天茶水鋪子幾百個大錢是閉著眼睛睜,幹一個月就抵得上他們幹一年的了。
以往,年底的時候,陳桂枝辦年貨總是要給她家送去些。臘肉糧食都會有些,每年省著點,她都不用再買年貨了。有時候她再去宋家坐坐,也總能要上一件宋添財穿不下的半舊衣裳迴來改小了,給兒子穿也是極好的。正好連布錢都省了,過年時,給陳桂枝瞧見,也總是會給她湊出點布,過年後她兒子還能混一身新衣裳。
可今年什麽都沒有,陳桂月倒是再去過宋家一趟,可陳桂枝說話淡淡的。家裏年貨滿滿當當的,陳桂月眼睛掃了幾遍,話暗示了好多,陳桂枝理都不理她,反倒玩笑似得問起陳桂月什麽時候娶媳婦,話裏話外也就是楊宋兩家人,宋家不欠楊家的,也不打算再救濟她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桂月再厚著臉皮也不好說什麽,第一次上宋家門空手而迴。知道把她姐得罪狠了,心中發虛,她夫家娘家也就這門親戚能幫襯她。現在卻不搭理她了,以後她兒子上私塾娶妻誰幫她。
為這事,她好好的揍了大女兒一頓。可人已經得罪了,隻能想法子讓陳桂枝消氣。眼看著宋家越過越紅火,自己家卻在節骨眼上,怎麽也不能讓這門親就這麽斷了。這才來娘家來求情,她大姐孝順她娘,待兩個弟弟也好,有他們幫她說話,她大姐也好太不給麵子。
所以,初二一大早,她就和丈夫拖兒帶女的來了娘家。還破天荒的準備齊全了四禮,給高老太買了幾盒點心過來。
可到了娘家,她卻發現不是那麽迴事。她大姐初二早上根本沒迴來,看著兩個兄弟有些氣憤又有些尷尬想神情。陳桂月明白,她娘家兄弟也不知道幹了什麽把大姐給得罪了。
陳桂月覺得自己找到了陳桂枝這次發這麽大火的原因,原來都是被娘家兄弟拖累的。早知道娘家不管用了,她也不至於買這麽多東西過來。要知道去年年底沒了陳桂枝的貼補,她家的日子可少了不少油水,還花出去這麽一筆銀錢,陳桂月的臉色不好看了。都想把東西拎著了,可兩個弟媳婦可不是吃素的,早早的就把東西拎到屋子裏了。
既然東西拎不走,陳桂月就打算吃迴來。中午陳家桌子上的葷菜,她都給自己的丈夫兒子挑滿了碗。結果,盤子裏也沒剩下什麽了。陳永常和陳永樂是兩家子人擠在一起吃的,也沒分男女桌。
這陳桂月把葷菜都給夾走了,陳家的幾個小子一瞧臉上就悶悶不樂了。老大家的兩個都還算大了,不會直接說什麽,老二家最小的孩子過年才十歲,因為是家裏最小的,也最受寵,性子比較霸道。瞧著沒了葷菜,立馬不幹了,扯著嗓子跟他娘要肉吃。
馮四鳳也不是吃素的,隻有她占別人的便宜份,哪有便宜讓旁人占。立馬上前就對著自己的小兒子動了手,手上的勁小,嘴裏卻罵道:“你這個小兔崽子,這葷菜是你吃的嗎?這都是給客人來吃的,這麽要肉吃,你是幾輩子沒吃過肉啊。在這給老娘丟人現眼,也不怕人笑話。”
大過年的,小孫子哭成一團,二媳婦指桑罵槐,高老太也沒心思吃了。可她也知道不能去攔著馮四風,不然,家裏肯定要大鬧一場,到時候小女兒一家更難看。
陳永常和陳永樂也不高興陳桂月的作態,好像沒吃過肉似得,可來者是客,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一屋子人都聽著馮四鳳的罵聲,楊百全臉躁的通紅,瞧著堆滿肉的碗也吃不下去了。陳桂月也沒料到這馮四鳳這麽不給她臉,多年的貧窮生活養得她潑辣的很,平時在娘家她還不怎麽發作,可今天先是白花了銀錢,又被得知自己可能是被遷怒了,陳桂月早就憋了火氣了。沒想到吃個肉都吃不安穩,立馬把筷子一扔道:“兒子,別吃了,趕緊走,這老陳家的飯我們吃不起。連多吃塊肉都要被人罵,還吃什麽吃。既然是待客,誰家肉菜不是緊著客人吃,收年禮的時候動作倒快,結果就弄了這麽個全素席麵,我挑肉都被眼睛挑尖了,還得受這氣。”
這話一出,陳永常和陳永樂可是把臉都丟大了。被出門的姐姐這樣說,傳出去,他們家不要被笑話大了。馮四鳳卻好像找到了發泄口,立馬轉過頭來嗆聲道:“是啊,哪家出門的姐妹迴家不是帶些東西給侄子侄女香香嘴。可你這個小姑姑就沒一次帶過的,怎麽,今年難得一次帶齊了禮就張狂了。我打我家的娃,你摔什麽筷子。真要有能耐別跟孩子搶肉吃啊,你弟弟沒本事,不能大魚大肉招待你。你嫌棄就別吃也別拿啊,誰樂意有你這樣的小姑子,一天到晚的隻進不出,一毛不拔,誰跟你做親戚誰倒黴。”
馮四鳳也有氣呢,大姑子陳桂枝往年都會送年貨過來,不多但卻夠做幾頓席麵的。她每年還能偷偷的昧下點給自己娘家送去,就為這個,在娘家她才多了幾分臉麵。可今年一直等到臘月二十八也沒見到大姑子人影,更別提年貨了,這年底的東西本就貴,她們也隻買了幾斤來待客,家裏的孩子都饞肉了。這個小姑子每年窮酸窮酸的,恨不得從陳家巴拉東西走,要不是她們兩個妯娌看得緊,高老太的貼身銀子還不早就被她騙走了。
這麽大的人了,還跟孩子搶吃的,這做的是人事嗎?還有大姑子,不就是沒借錢嗎?自己當家的還有兩個孩子要養,她就不能體諒體諒,還鬧起了脾氣,一個個的都長脾氣了,誰顧著她們過。
陳桂月立馬往院子裏走,到了大門口就一屁股坐下來,拍著大腿大聲嚎道:“我這命苦啊,大過年和當家的帶兒拖女來瞧瞧我娘,在娘家吃頓飯都吃不起啊。被娘家弟媳指著鼻子罵,這嫁出去的姑娘果然是潑出去的水,一個外姓人也能糟踐啊。爹啊,你走得早,沒瞧見你女兒在家受得氣咽的委屈啊。這日子過的,太欺負人了。”
陳桂月一嚎,把在家裏吃飯的陳家村人都嚎了出來。這初二都是拖家帶口的來拜年的女婿女兒,家家戶戶正好人多的時候。聽見有人哭鬧,都是一個村子裏的人,哪個不出來瞧瞧怎麽迴事,很快陳家就圍上了一群人。
這裏頭大部分都是出嫁女,聽著陳桂月這麽哭鬧,心中也跟著酸。這麽一來,眾人倒是指指點點陳家太沒規矩了。高老太一瞧,都要氣暈過去,瞧著兩個還弄不清狀的兒子。
立馬對著馮四鳳道:“你們還不把桂月拉進來,家裏的四個小子都還沒說親昵,你們還想不想娶媳婦了。今天出嫁的閨女歸寧,各村的都有,這是要把你們潑辣的名聲給傳到各自村子去,以後等說不上媳婦,看你們能去。”
被高老太這麽一說,陳永常和陳永樂立馬出去拉陳桂月進來,陳桂月哪能這麽容易就罷休啊。往年這嫂子弟媳就沒一個給過她什麽好臉色的,這次要不把她們鬧怕了,還以為她沒用能讓她們隨意欺負呢。
陳永樂瞧著眾人指指點點,陳桂月又不依不饒的,心裏來了脾氣,立馬進屋拖了馮四鳳過來給陳桂月道歉。馮四鳳哪肯低這個頭,死扛著就不說,陳桂月鬧的越發的厲害,陳永樂狠狠心,一巴掌打下去,馮四鳳都打蒙了。
瞧著陳桂月得意的眼神和周圍眾人對她的指指點點,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眾人驚訝的看著,陳桂月以為馮四鳳是裝的,還想再罵了幾句。可還沒等話說完,陳永樂覺得不對勁,翻身一看,馮四鳳臉色發白,趕緊抱著人進屋去。
陳家眾人這才想起馮四鳳有心悸,這也是平時眾人不敢和她對上的原因。不然,真要把她弄出個好歹來,誰也付不起一條人命。高老太馬上派人去請大夫,陳桂月瞧著討不了好,立馬帶著丈夫孩子偷偷溜了。
宋添財駕著牛車帶著陳桂枝到陳家的時候,大夫剛剛才送走。馮四鳳也醒了,可嘴裏直罵人,把陳家上上下下都罵了一遍,重點罵了陳桂月和陳桂枝這兩個做姑子的。
宋添財剛剛進門就聽見馮四鳳正罵的起勁道:“你們陳家欺負人,一個兩個出嫁的姑娘也能會娘家作威作福。大姑子像死人似得,知道娘家孩子多,花用多,都沒想搭把手,自己過好日子了就忘了兄弟,也不瞧瞧沒了娘家她還能這麽有底氣,這麽沒良心,還怪我們不借銀子給她。就憑她這樣的,我就是有再多銀子,也不會給她一個子。小姑子…………”
陳桂枝也聽到了這些話,手裏拎著東西,臉都氣白了。
要知道小楊氏的娘家也是劉坤文的外家,若是小楊氏待劉坤文稍稍好些,也就沒有劉坤武這個老二什麽事情了。畢竟,壞了小楊氏的名聲,也是壞了劉坤文外家的名聲,劉坤文這樣做是準備不認舅家了。
不過,宋添財倒是挺佩服劉坤武的舅舅田大富的。本朝律法,嫡庶分明,要想扶正小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如官宦人家,那就是妄想,可謂一日為妾,終身是妾,不然,亂了嫡庶,可是會壞了血脈傳承的。
若是商戶平民想要扶正,手續也是極其嚴苛的。必須得家中嫡出子女的認可還得有已過逝正妻娘家出示的同意文書,去衙門辦理才能生效。不過,即使這樣,若是這扶正的妾所生子女是在她做妾的時候生的,也比不過她做妻時候生孩子的地位,更何況是先頭的嫡子。
所以,在本朝做妾真不是什麽好選擇,即使是二房貴妾,也是妾。村子裏的人懂得少,更何況小楊氏一個婦道人家,肯定是以為她自己娘家出了文書她就能扶正了,卻沒想到必須還得要田家的文書。做得太過,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麽一想,宋添財覺得劉坤武心機手段都夠,他還是小瞧了這位堂姐夫,也許以後可以多多合作也不是什麽壞事。有錢一起賺,隻要對他胃口,不是那藏奸之人,他也是很樂意多幾個人幫忙的。再說了,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有現成的人選,知根知底的,多省事啊。
和陳桂枝閑聊了一會,陳桂枝果然不再愁容滿麵的了。瞧著未時已過一半,讓宋大山套了牛車,喊上宋添財搬著年禮準備迴娘家去。本來陳桂枝還想把宋小寶帶過去給她娘看看,被宋添財攔了下來。這迴去還不知道那兩個舅舅什麽態度,帶著孩子多不方便,不要嚇著宋小寶才是。
最後,母子兩人就往著陳家村趕去。
陳桂枝的娘家在陳家村也就算中等水平,家裏有兩個弟弟,老大叫陳永常,娶妻劉秀貞,生有兩子,長子陳智榮,幼子陳智華。老二叫陳永樂,娶妻馮四鳳,也生有兩子,大的叫陳智富,小的叫陳智貴。
家裏老爹早沒了,還剩下個老娘高老太,兄弟兩個早早的分了家。隻不過屋子連在一起,住在一個屋簷下罷了。高老太原本是跟著長子過的,老二媳婦不樂意婆婆幫著老大家帶孩子,總是也把孩子送過去帶。最後,養老的時候,劉秀貞開口,高老太每家待一年,輪流奉養。
初二這一大早,高老太就坐在院子裏往門口瞧了半響,最後,隻等來了小女兒,大女兒是沒見蹤影。陳永常瞧著自己老娘有些掛著的臉色,心中有些也有些不高興。
陳桂月帶著丈夫兒女到了娘家原本還想著遇見陳桂枝這個大姐,在她娘麵前求一求,哭一哭,能讓她娘幫著求情說好話,能再和陳桂枝摒棄前嫌,和好如初。最主要的時候,楊麗娘迴去的時候可說了,宋家現在可發達了,頓頓有肉,每天茶水鋪子幾百個大錢是閉著眼睛睜,幹一個月就抵得上他們幹一年的了。
以往,年底的時候,陳桂枝辦年貨總是要給她家送去些。臘肉糧食都會有些,每年省著點,她都不用再買年貨了。有時候她再去宋家坐坐,也總能要上一件宋添財穿不下的半舊衣裳迴來改小了,給兒子穿也是極好的。正好連布錢都省了,過年時,給陳桂枝瞧見,也總是會給她湊出點布,過年後她兒子還能混一身新衣裳。
可今年什麽都沒有,陳桂月倒是再去過宋家一趟,可陳桂枝說話淡淡的。家裏年貨滿滿當當的,陳桂月眼睛掃了幾遍,話暗示了好多,陳桂枝理都不理她,反倒玩笑似得問起陳桂月什麽時候娶媳婦,話裏話外也就是楊宋兩家人,宋家不欠楊家的,也不打算再救濟她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桂月再厚著臉皮也不好說什麽,第一次上宋家門空手而迴。知道把她姐得罪狠了,心中發虛,她夫家娘家也就這門親戚能幫襯她。現在卻不搭理她了,以後她兒子上私塾娶妻誰幫她。
為這事,她好好的揍了大女兒一頓。可人已經得罪了,隻能想法子讓陳桂枝消氣。眼看著宋家越過越紅火,自己家卻在節骨眼上,怎麽也不能讓這門親就這麽斷了。這才來娘家來求情,她大姐孝順她娘,待兩個弟弟也好,有他們幫她說話,她大姐也好太不給麵子。
所以,初二一大早,她就和丈夫拖兒帶女的來了娘家。還破天荒的準備齊全了四禮,給高老太買了幾盒點心過來。
可到了娘家,她卻發現不是那麽迴事。她大姐初二早上根本沒迴來,看著兩個兄弟有些氣憤又有些尷尬想神情。陳桂月明白,她娘家兄弟也不知道幹了什麽把大姐給得罪了。
陳桂月覺得自己找到了陳桂枝這次發這麽大火的原因,原來都是被娘家兄弟拖累的。早知道娘家不管用了,她也不至於買這麽多東西過來。要知道去年年底沒了陳桂枝的貼補,她家的日子可少了不少油水,還花出去這麽一筆銀錢,陳桂月的臉色不好看了。都想把東西拎著了,可兩個弟媳婦可不是吃素的,早早的就把東西拎到屋子裏了。
既然東西拎不走,陳桂月就打算吃迴來。中午陳家桌子上的葷菜,她都給自己的丈夫兒子挑滿了碗。結果,盤子裏也沒剩下什麽了。陳永常和陳永樂是兩家子人擠在一起吃的,也沒分男女桌。
這陳桂月把葷菜都給夾走了,陳家的幾個小子一瞧臉上就悶悶不樂了。老大家的兩個都還算大了,不會直接說什麽,老二家最小的孩子過年才十歲,因為是家裏最小的,也最受寵,性子比較霸道。瞧著沒了葷菜,立馬不幹了,扯著嗓子跟他娘要肉吃。
馮四鳳也不是吃素的,隻有她占別人的便宜份,哪有便宜讓旁人占。立馬上前就對著自己的小兒子動了手,手上的勁小,嘴裏卻罵道:“你這個小兔崽子,這葷菜是你吃的嗎?這都是給客人來吃的,這麽要肉吃,你是幾輩子沒吃過肉啊。在這給老娘丟人現眼,也不怕人笑話。”
大過年的,小孫子哭成一團,二媳婦指桑罵槐,高老太也沒心思吃了。可她也知道不能去攔著馮四風,不然,家裏肯定要大鬧一場,到時候小女兒一家更難看。
陳永常和陳永樂也不高興陳桂月的作態,好像沒吃過肉似得,可來者是客,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一屋子人都聽著馮四鳳的罵聲,楊百全臉躁的通紅,瞧著堆滿肉的碗也吃不下去了。陳桂月也沒料到這馮四鳳這麽不給她臉,多年的貧窮生活養得她潑辣的很,平時在娘家她還不怎麽發作,可今天先是白花了銀錢,又被得知自己可能是被遷怒了,陳桂月早就憋了火氣了。沒想到吃個肉都吃不安穩,立馬把筷子一扔道:“兒子,別吃了,趕緊走,這老陳家的飯我們吃不起。連多吃塊肉都要被人罵,還吃什麽吃。既然是待客,誰家肉菜不是緊著客人吃,收年禮的時候動作倒快,結果就弄了這麽個全素席麵,我挑肉都被眼睛挑尖了,還得受這氣。”
這話一出,陳永常和陳永樂可是把臉都丟大了。被出門的姐姐這樣說,傳出去,他們家不要被笑話大了。馮四鳳卻好像找到了發泄口,立馬轉過頭來嗆聲道:“是啊,哪家出門的姐妹迴家不是帶些東西給侄子侄女香香嘴。可你這個小姑姑就沒一次帶過的,怎麽,今年難得一次帶齊了禮就張狂了。我打我家的娃,你摔什麽筷子。真要有能耐別跟孩子搶肉吃啊,你弟弟沒本事,不能大魚大肉招待你。你嫌棄就別吃也別拿啊,誰樂意有你這樣的小姑子,一天到晚的隻進不出,一毛不拔,誰跟你做親戚誰倒黴。”
馮四鳳也有氣呢,大姑子陳桂枝往年都會送年貨過來,不多但卻夠做幾頓席麵的。她每年還能偷偷的昧下點給自己娘家送去,就為這個,在娘家她才多了幾分臉麵。可今年一直等到臘月二十八也沒見到大姑子人影,更別提年貨了,這年底的東西本就貴,她們也隻買了幾斤來待客,家裏的孩子都饞肉了。這個小姑子每年窮酸窮酸的,恨不得從陳家巴拉東西走,要不是她們兩個妯娌看得緊,高老太的貼身銀子還不早就被她騙走了。
這麽大的人了,還跟孩子搶吃的,這做的是人事嗎?還有大姑子,不就是沒借錢嗎?自己當家的還有兩個孩子要養,她就不能體諒體諒,還鬧起了脾氣,一個個的都長脾氣了,誰顧著她們過。
陳桂月立馬往院子裏走,到了大門口就一屁股坐下來,拍著大腿大聲嚎道:“我這命苦啊,大過年和當家的帶兒拖女來瞧瞧我娘,在娘家吃頓飯都吃不起啊。被娘家弟媳指著鼻子罵,這嫁出去的姑娘果然是潑出去的水,一個外姓人也能糟踐啊。爹啊,你走得早,沒瞧見你女兒在家受得氣咽的委屈啊。這日子過的,太欺負人了。”
陳桂月一嚎,把在家裏吃飯的陳家村人都嚎了出來。這初二都是拖家帶口的來拜年的女婿女兒,家家戶戶正好人多的時候。聽見有人哭鬧,都是一個村子裏的人,哪個不出來瞧瞧怎麽迴事,很快陳家就圍上了一群人。
這裏頭大部分都是出嫁女,聽著陳桂月這麽哭鬧,心中也跟著酸。這麽一來,眾人倒是指指點點陳家太沒規矩了。高老太一瞧,都要氣暈過去,瞧著兩個還弄不清狀的兒子。
立馬對著馮四鳳道:“你們還不把桂月拉進來,家裏的四個小子都還沒說親昵,你們還想不想娶媳婦了。今天出嫁的閨女歸寧,各村的都有,這是要把你們潑辣的名聲給傳到各自村子去,以後等說不上媳婦,看你們能去。”
被高老太這麽一說,陳永常和陳永樂立馬出去拉陳桂月進來,陳桂月哪能這麽容易就罷休啊。往年這嫂子弟媳就沒一個給過她什麽好臉色的,這次要不把她們鬧怕了,還以為她沒用能讓她們隨意欺負呢。
陳永樂瞧著眾人指指點點,陳桂月又不依不饒的,心裏來了脾氣,立馬進屋拖了馮四鳳過來給陳桂月道歉。馮四鳳哪肯低這個頭,死扛著就不說,陳桂月鬧的越發的厲害,陳永樂狠狠心,一巴掌打下去,馮四鳳都打蒙了。
瞧著陳桂月得意的眼神和周圍眾人對她的指指點點,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眾人驚訝的看著,陳桂月以為馮四鳳是裝的,還想再罵了幾句。可還沒等話說完,陳永樂覺得不對勁,翻身一看,馮四鳳臉色發白,趕緊抱著人進屋去。
陳家眾人這才想起馮四鳳有心悸,這也是平時眾人不敢和她對上的原因。不然,真要把她弄出個好歹來,誰也付不起一條人命。高老太馬上派人去請大夫,陳桂月瞧著討不了好,立馬帶著丈夫孩子偷偷溜了。
宋添財駕著牛車帶著陳桂枝到陳家的時候,大夫剛剛才送走。馮四鳳也醒了,可嘴裏直罵人,把陳家上上下下都罵了一遍,重點罵了陳桂月和陳桂枝這兩個做姑子的。
宋添財剛剛進門就聽見馮四鳳正罵的起勁道:“你們陳家欺負人,一個兩個出嫁的姑娘也能會娘家作威作福。大姑子像死人似得,知道娘家孩子多,花用多,都沒想搭把手,自己過好日子了就忘了兄弟,也不瞧瞧沒了娘家她還能這麽有底氣,這麽沒良心,還怪我們不借銀子給她。就憑她這樣的,我就是有再多銀子,也不會給她一個子。小姑子…………”
陳桂枝也聽到了這些話,手裏拎著東西,臉都氣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