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山一行去了衙門,陳桂枝到了鎮上就去兌銀子和他們分開走。到了衙門,衙役和裏正還算熟悉,在宋大山打點了些銀子過去,他們改戶籍的事情也就順利的多。


    宋大山為宋進寶一家三口獨自立了一戶,交了五百個銅錢的手續費,很快就辦下來了。宋大山把那薄薄的戶引拿在手上,心裏複雜莫名,從把宋進寶落戶在他們家起的那天,宋大山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把這孩子在自己手上遷出去。


    宋大山是個心軟且戀舊的人,宋進寶七八歲就來了宋家,宋大山是真把他當兒子看。即使在心裏更偏重宋添財可為了怕宋進寶心中疙瘩又怕旁人說他一碗水端不平,所以,他送宋進寶去讀書,讀書不成,他就舔著臉麵求人把宋進寶弄進酒樓。可以說,即使是宋添財,宋大山也沒為他這麽低聲下氣過。


    而他這麽做為的是什麽,不就是怕不是自己的孩子,要是在自己家被虧了,他良心上過不去。現在,看著手裏薄薄的戶引,宋大山不禁想到,難道他這些年還是做的不夠好,以前明明很乖巧孝順的宋進寶怎麽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到底是誰的錯啊。


    陳桂枝是第一次去兌這麽大筆的銀子,她專門帶了個破麻袋,確定沒人注意她才進了鎮上最大的錢莊。錢莊的夥計看著陳桂枝是個農婦,也不怎麽熱情,站在櫃台上打著算盤,眼睛一掃,懶懶的問道:“大嬸,你要兌多少銀子啊。”


    錢莊櫃台就陳桂枝一個人,陳桂枝再三確認周圍沒人,這才伸出腦袋,低聲對著錢櫃夥計道:“小哥,我要兌一百兩銀子。兌八個銀錠子,十八兩碎銀子,二兩銀子的銅錢。麻煩小哥了,給。”說完,把包在手絹裏的銀票遞了過去。


    夥計很是吃驚,沒想到眼前這不起眼的村婦能拿出一百兩來。不過,每年在他這兒經手的銀子很多,一百兩還不足以讓他失措,他隻是驚訝一下,很快就盡責的把銀子兌換好了:“大嬸,這是一百兩銀子,你自己數數,裝好了,以後常來惠顧。”


    陳桂枝把八個銀錠子用兩條大手帕包分別包好,再裝到破麻袋裏壓在身後的背簍下麵。接著把碎銀子放在荷包裏,壓在身上的布包裏,之後用銅錢放在布包裏,這才腳步急切去衙門口等著宋大山他們。


    等宋大山出來,陳桂枝才鬆了一口提著的氣,她一個婦道人家揣著大筆銀子心中很不踏實。要不是宋大山太糊塗,她也不會瞞著宋大山一個人去的。這還是她第一次有這麽多銀子在身上,其他沒感覺,隻怕遇到歹人把銀子給搶走。


    瞧見宋大山,陳桂枝開口道:“我去逛了一圈,還是沒想到買什麽。添財爹,你和我一道去買上些豬肉,再買兩斤糕點,迴去給添財和小寶。”


    宋大山知道陳桂枝是去兌銀子的,不過他隻知道是二十兩,心裏倒沒有陳桂枝的擔心和緊張。對著裏正笑了笑道:“裏正,還勞煩你等等我們,難道上趟鎮子,得給家裏帶些東西。”


    裏正開口道:“添財爹,你們去吧。我也要去買些東西迴去,不然,小孫孫們得哭鼻子了。呆會我就在城門口的麵攤那兒等你們,你們別急,這迴時間還早。”


    宋大山和陳桂枝先去了布莊,手頭寬鬆了,陳桂枝就想給宋添財做兩件新衣裳。畢竟,宋添財才十九歲,劉氏跑了,以後也還是要再娶的。在她眼裏宋添財是千好萬好,自然要把宋添財裝扮的英俊些,好講個兒媳婦迴來。


    去完了布莊,陳桂枝還去買了糕點等吃食,因為有了銀子,陳桂枝心情好,又把宋進寶一家趕出去了。所以,看著宋大山眼睛瞄了瞄雜貨鋪裏的酒壇子,陳桂枝對著夥計道:“夥計,幫我拿兩壇子高粱酒。”


    宋大山一聽,搓著手道:“不用,不用。家裏都是用錢的地方,這酒挺貴的,咱們不花這冤枉錢。”


    陳桂枝卻是笑罵道:“你以為我舍得,這是兒子跟我說的,要我對你好些。別以為兩壇都是你的,這還要給裏正一壇子迴情。這次的事,裏正幫了我們很多,我打算給裏正一塊肉一壇酒,也算重禮了。以後,咱們家的事情,他也能多上心些。”


    宋大山一聽是兒子說的,嘴就咧開了,說道:“桂枝,你自己看著辦,看著辦。”


    最後,兩人去買了豬肉,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去和裏正匯合。裏正在麵癱上吃了碗麵,剛剛吃完,宋大山夫妻就過來了。三個人瞧著時辰也不早了,就坐上牛車往迴趕。


    等到了村口,宋大山和陳桂枝就下了牛車,不讓裏正往裏送了。陳桂枝把一壇子酒和一塊肉放在牛車上,開口道:“裏正,這次麻煩你了,這壇子酒是添財讓我給你留的,以後,添財還要麻煩你多多照顧些。”


    裏正推辭了一番,沒推辭掉也就隻好收下了。


    陳桂枝背著背簍總在前麵,宋大山抱著酒壇子,領著籃子走在後麵。宋小寶院子裏的棗樹下看著樹上的棗子,因為棗子沒熟,宋小寶每天都會巴巴的在樹下看看,好像這樣棗子就能立馬熟了一樣。


    院子門沒關上,宋小寶眼尖瞧見了陳桂枝,立馬扔到手裏的小樹枝,小步子噔噔蹬的跑過去,像小炮彈一樣撲倒陳桂枝的懷裏。嘴裏喊道:“奶奶,迴家家。”然後,小眼睛就往陳桂枝背簍裏瞄去。


    陳桂枝點了點他的小鼻子,笑著上說道:“你這個小饞貓,在家乖不乖啊。”


    宋小寶很用力的點頭道:“小寶乖,吃了很多飯,還給爹爹端碗了。”


    陳桂枝笑的更開懷了:“真是奶奶的乖孫子,奶奶給你帶了好吃的,晚飯在給你做肉好不好。”


    “好,小寶要吃肉,爹也吃,奶奶爺爺也吃。”宋小寶奶聲奶氣的話逗得宋大山也笑了。


    宋添財在屋子裏早就聽到了陳桂枝他們說的話,隻不過手上有活,在屋子裏等著罷了。下午的時候,宋添財感覺身子好了很多,蹦蹦跳跳怕是不能,但慢慢的走走卻是沒問題的,於是,就讓宋添金迴去了。


    陳桂枝抱著小寶進了屋,看了一圈,隻看到宋添財有些疑惑的問道:“添金呢?我買了點糕點準備給他帶迴去。”


    萬氏昨天對著馮金花出力頗多,蠻得陳桂枝歡心的。所以,今天才買了兩包上好的糕點給萬氏,省的讓萬氏覺的自家家小氣,不知人情世故。


    宋添財笑著說道:“我剛剛才讓添金迴去,過些日子要秋收了,大伯家也得去田裏看看,事情還挺多了。我身子好了很多,也就不需要添金陪著了。”


    陳桂枝有些不高興,不過也沒說什麽。拉著宋添財進屋,高聲對著宋大山道:“當家的,你去幫我送兩包糕點去添財大伯家。”


    宋大山這種給親侄子送東西的事情還是很高興做的,他拿了糕點,又看了買來的肉很多。想想,割下一小塊,用繩子串起來,走到正堂,對著陳桂枝有些討好的說道:“桂枝,我再給添金拿塊肉吧。”


    陳桂枝眼睛一瞪,有些生氣,可看著兒子很讚同,她想想也算了。於是隻好不情願的道:“去吧,再問問添財大伯,還認識相熟的短工,也省的咱們像無頭蒼蠅那樣亂找了。”


    宋大山答了一句,看著宋小寶眼睛盯著自己看,想想又迴去從籃子裏拿出一塊黃糖糕給宋小寶。抱起他道:“小寶,走,跟爺爺去大爺爺家玩去。”


    等宋大山走了,陳桂枝才把門關嚴實了,把背簍裏的東西一件件的拿出來,最後才掏出了破麻袋。宋添財對於陳桂枝藏銀子的法子很是驚訝,等包在手絹裏的銀子擺在桌子上,陳桂枝才拍拍胸口道:“我這一輩子還沒揣過這麽多銀子在身上,一路上盡管有你爹陪著,可就怕丟了,這心啊,提了一路。添財,你把這銀子收起來,千萬不要跟你爹學,盡苦了自己。”


    宋添財拿出三個銀錠子給陳桂枝,道:“娘,這三十兩你拿著,是兒子孝敬你的,你可千萬不要推辭。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爹和娘要對自己好一點,保重身子骨,以後啊,兒子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陳桂枝聽這話後,本想退迴的銀子又收起來。宋添財也把銀子放在箱子裏鎖起來,他把銀票夾在了自己書櫃的書冊裏,分開藏著,這些銀子可是他的啟動資金,他可得用點心,防止小偷一鍋端了。狡兔三窩,馮金花能拿到銀子也是家裏人沒有危機意識,銀子都放一道了,一個不慎就全沒了。


    收好銀子,宋添財想想問道:“娘,爹能幫宋進寶找到鎮上的活計,怎麽添金這邊就幫不上忙了。大伯家這些年和我們漸漸疏遠,也怕是心中不平,畢竟,他們就添金一個兒子,自然是想為他謀個好前程的。”


    陳桂枝說到這個有些不好意思道:“這還不是你爹,現在鎮上酒樓的杜掌櫃是你爹在當年在鎮上做短工認識的。當時,你爹幫過他一個大忙,所以,這人當上掌櫃之後就給咱們家許了個夥計,說是做的好,就拜他為師,接他的班。”


    “你小時候讀書就好,我和你爹自然是希望你能一直讀書下去的。所以,這夥計的位置你爹就想讓添金頂了。但當年宋進寶讀書不行,眼看著迴來要種田,你爹和我商量給宋進寶劃上五畝地,給他個安生立命的依仗。我哪能答應啊,這田地都是我和你爹辛辛苦苦掙的,你爹一出口就是五畝地,這要是給你以後你讀書拿什麽供啊。我們僵住了,這個時候,宋進寶說要進城找活幹。去了半個月,拿了一百文大錢,卻是被扶著迴來的,那活太累,他都把腳給走爛了。你爹心疼了,和我商量,把宋進寶介紹給酒樓做夥計。我當時正和萬氏不對付,最氣不服宋大海鼓動你爹認下宋進寶,想著不能都你吃虧。讓添金吃了宋進寶的虧,宋大海和萬氏才能嚐嚐自己種的果,就讓你爹去說了。”陳桂枝把前因後果簡要的說了一下。


    宋添財有些囧,這也算一報還一報,要是當年宋大海沒有想讓自己弟弟背下自己的良心債,也不會把自己兒子的工作機會給抵了。難怪宋大海和萬氏沒找過宋大山讓他幫忙趙活計,有這方麵的原因,他們是不大好開口。不然,陳桂枝這兒就有話等著呢。


    宋添財其實是想和宋添金搞好關係的,在農家人多力量大,他們兩家好歹是一個爺爺,宋大海和萬氏雖然各有缺點但卻不是什麽十惡不赦的人。對著自己家還有那麽一點含糊,宋添財沒有兄弟姐妹,在農戶人家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為此,宋添財就想和宋添金拉近關係。不說好得穿一條褲子,但宋家要有什麽事情,宋大海一家幫著出頭也就行了。所以,宋添財在想著給宋大海家送份人情,拉近兩家的關係,緩和以前的矛盾。而宋添金自然也就是這份人情的關鍵,做父母的,別人對他們的孩子好比對他們自己好,更讓他們感激。


    把自己的想法和陳桂枝說了說,陳桂枝一想也是,莊戶人家講究多子多福,宋大山當初認下宋進寶也是為了怕宋添財一個人撐門立戶會被欺負。想著有兄弟幫襯,就是打架也能多個人護著。


    但宋進寶這兒是沒戲了,宋添財再好再聰明,隻要在宋家村一天,多個人幫襯也是好的。宋大海和萬氏也隻有宋添金一個兒子,要是他們兩家聯合在一塊,也不怕宋家村敢欺負他們。


    這麽一想,陳桂枝對著宋添財道:“你爹和胡掌櫃這些年一直有聯係,不然,宋進寶的夥計也當不安穩。我和胡掌櫃的太太也能說得上話,等過幾天,我買上點貴重的禮物去一趟,看看能不能把添金弄進去做夥計。反正酒樓那麽大,再多一個也沒事,胡掌櫃懼內,隻要他太太應了,就沒有不成的。”


    宋添財聽了笑道:“還是娘聰明,這事要是辦成了,不僅爹念你的好,以後大伯娘怕是都不敢和你大聲嗆話了。以後,您在宋家可就是這個,人人都得誇娘賢惠能幹。”說著還舉起了大拇指。


    陳桂枝心中剛剛還有點心疼銀子,這下被宋添財這麽一誇,升起了一股得意,想著怎麽也得把事情辦成了,以後讓萬氏在自己麵前低眉順眼的,那場景想想就覺得高興。


    哄好了陳桂枝,宋添財心中也很得意,果然,他拍馬匹的功夫幾年沒練也是杠杠的。他就說,有他宋添財出馬就沒有搞不定事情嘛!


    看著時辰不早了,陳桂枝要去廚房忙活了。宋添財也沒事幹,就去廚房幫著燒火。陳桂枝今天買了肉還買了骨頭還有一些肥腸,肉打算紅燒,骨頭熬湯,還要爆炒個肥腸。當然,素菜還配了兩個。


    宋添財記憶中,陳桂枝燒肉不是太好吃,比煮白肉要稍稍好點。不過,家裏不是時常吃葷腥,這肉燒的油膩膩的,自然是大受歡迎的。不過,宋添財卻是不喜歡吃的。


    宋添財前世跟著爺爺奶奶住,從小到大都是在廚房打下手的。他奶奶手藝十分不錯,宋添財跟著打了許多年的下手,也學到了幾分。早年在外打拚,為了省錢,宋添財都是自己做飯。不過,後來成了暴發戶有錢人,家裏保姆就有三個,早飯,中飯,晚飯都是不同的人做的,還有應酬不完的飯局。在穿越來這兒之前,他已經很多年沒進過廚房了。


    不過,為了不委屈自己的胃,宋添財覺得他不掌勺也可以動嘴說給陳桂枝聽。改進改進夥食,是他現在的當務之急,吃慣了的美食的嘴巴,這兩天可謂淡出鳥來了,因此,宋添財看到肉就想到了傳說中的紅燒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戶一二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朗朗明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朗朗明日並收藏農戶一二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