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賢1,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2,使民不為盜3;不見可欲4,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5,實其腹,弱其誌6,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7、弗為而已8,則無不治矣9。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麽,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注釋]
1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2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3盜:竊取財物。
4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5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裏空虛,無思無欲。
6弱其誌:使他們減弱誌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7敢:進取。<strong>.</strong>
8弗為:同“無為”。
9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語]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蕩、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裏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
這一章裏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設想要人們迴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麵。
[評析]
在上一章裏,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裏,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麵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裏,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占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麽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誌”,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誌,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唿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迴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麵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曆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誌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解讀]無為而治乃大治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世卿世祿製向封建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征。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遊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蕩、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曆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鬥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製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6。
(未完待續。)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麽,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注釋]
1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2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3盜:竊取財物。
4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5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裏空虛,無思無欲。
6弱其誌:使他們減弱誌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7敢:進取。<strong>.</strong>
8弗為:同“無為”。
9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語]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蕩、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裏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
這一章裏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設想要人們迴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麵。
[評析]
在上一章裏,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裏,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麵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裏,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占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麽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誌”,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誌,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唿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迴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麵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曆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誌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解讀]無為而治乃大治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世卿世祿製向封建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征。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遊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蕩、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曆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鬥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製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6。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