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何進得威風之時。
劉辯生性木訥,與劉宏大不相同,雖然沒有劉宏荒唐,但對於文武百官卻是唯唯諾諾,對何進更是大權相付。
不過好在何進還是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卻是沒有太過的與朝廷重臣相抗衡。
“衛子羽有擎天保駕之功,又曾力除黃巾匪,擒殺匪首張梁之功績,依功當賞。不過惜其年幼,不宜在朝堂蹉跎,本將軍欲是將之外放,不知道列位以為如何?”
這一日上朝,何進就是開口直言,根本不問皇帝的主意,直接就是詢問朝廷諸臣是否同意。
何進如此,讓不少人都暗自皺眉。
不過這時候也有不少人都是知道,衛濤頗得王允等朝臣所重,不知道他們如何打算的時候,並不打算開口。
見到不時有目光掃視,王允卻是邁步出來,向著何進一拱手。
“大將軍所言極是,子羽其人有才,但正是曆練之時,不知道大將軍以為當以何職?是讓他北上一防外族,還是南出剿滅黃巾盜匪?”
衛濤也隻是略略與王允提過自己請求外放,在王允看來這倒也是不錯。
“昔日我大漢有霍驃騎,年及弱冠,縱橫草原,北驅匈奴,今子羽才幹不下於霍驃騎,若是好生曆練,未必不可以再演漢武盛世。”
王允這話說得就有些大了,但這話一出口,卻是無人可以反駁。
“正是如此。”
何進見到百官無人敢是隨意質疑,心中為自己威勢而高興,順口就是言道。
“正所謂:有誌不在年高,我聞前些時候冀州常山郡缺一太守,便先讓衛子羽暫代其職,若其能,自可任之,若是不能,則去其職。且冀州乃是黃巾根基所在,縱然張角已死,黃巾匪患依舊不絕。有衛子羽在,當可鎮一郡。”
常山太守?
一時之間就是王允都是愣在了當場,誰都想不到何進竟然會是將這麽一大官銜加給衛濤。
太守,一郡之首,掌管民政、軍事,甚至是有自行任命下屬之犬,不可謂不重也。
“這……這……”
一眾大臣這個時候都是有些說不出話來,這個官職相對來說實在是太大,委實不好分說。
不過終究是有那些強硬的人站出來言說道。
“大將軍,那衛子羽的功績如何且是不談,不過其年方及弱冠,又是一向是在軍職,於民政治理恐怕不通,驟然上位是有不妥。若是大將軍有意栽培,不妨讓其曆練數年再委以重任如何?”
終究是有王允朝臣在,加上衛濤乃是實打實的功績,所以這些人也沒太過強硬,隻不過話裏話外已經表明了大是不讚同。
“有何不可以?若是朝堂之上有誰有衛子羽之大功,就算封個刺史也可。有功不賞,有過則罰,如何服眾?”
哪裏想到何進竟然就是牛眼一瞪,大聲咆哮而道。
“更何況如今陛下登基,正是向諸位臣工表示求賢若渴之時,如此做為更有何不可?”
所有人皆是一滯,就是連王允也用一種奇異的目光看向何進。
但何進卻好似恍然未覺,咧嘴就是一笑。
“嗬嗬……不知道列位臣工以為我之提議如何?正所謂:能者上,庸者下。若那衛子羽真的無法治理一地,正可讓其專心兵事,若可,我大漢豈不是又多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國之棟梁?”
所有人麵麵相覷之間已經是明白,恐怕這是何進在行‘指鹿為馬’之事,雖然未必是要讓那衛濤一直擔任常山太守,但卻是借此分辨朝中諸臣的態度。
一時之間所有人俱是沉默。
“哈哈……看來列位臣工都是讚成我之所請,既然如此,便讓衛濤暫代常山太守之職,先期三月,若是其真的無有此能,便是將之轉為軍職,此事便是就此而定。”
何進先是大笑,而後漸漸而說,最後卻是一言而決,朝中之臣,始終皆是唯有無言以對,見到自己威勢凜然,何進更是得意幾分,當即再是重新轉身麵對皇帝劉辯,拱手而道。
“陛下,如今列位臣工皆是同意臣之所請,還請陛下降旨,以衛子羽暫代為常山郡太守一職。”
“一切……一切謹遵大將軍之言……”
劉辯一個孩童,見到這樣的大場麵早已經是被嚇得呆住,如今聽到何進如此一言,當即結結巴巴,細聲細語地應道。
當旨意下來之時,就是連衛濤也是嚇了一跳。
雖然自己是有相助過何進幾次,而且也是立了大功,但畢竟不是何進心腹,那何進如何會是如此賣力?
好在這一次為了怕衛濤會是有什麽想法,王允在散朝之後早早就是到得府中,見到衛濤疑惑,當即就是一笑。
“其實這也不過是大將軍的小把戲而已,過不得三月,合不合適為一任太守還不是大將軍一言以決之,當然子羽若是願意投到大將軍府下,那又是另當別論了。不過子羽也不用擔心,縱然沒了這一任太守,大將軍也不會虧待子羽就是,也就是憑功論賞而已。”
以衛濤如今的功績自然做不到太守之位,聽到王允的話自然就是明白。
三月之後,何進掌握朝廷大權,又統領天下兵馬,那就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若是想要阿諛富貴,投到他的門下自然最好。
不過衛濤卻是不同,卻是明白,這個時候正是天下將亂而未亂之時。
所謂的太守,在何進看來,撤換也不過就是一言而決的事情,至於數月之內太守連連撤換所造成的政務麻煩,卻全然不在何進的心上。
而何進才疏,不堪輔佐,衛濤自然不願意投靠何進。
“世叔教訓得是,不過小侄雖然投軍從政,卻隻為報國盡忠,那等事情非是濤願行,若不濤便前往向大將軍請辭就是。”
衛濤這話說得有幾分幼稚,卻是衛濤故意而為。
但聽在王允耳中,卻是覺得就當是如此。
衛濤勇冠三軍,決陣於沙場之間,那還可以說是天生的武勇,若是連政治關竅也是一並精通,那才是令人感覺奇怪。
“嗬嗬……子羽也不必如此,其實這未免也不是一件好事。”
王允輕笑幾聲,這也是王允並沒有太過阻止的原因。
“太守之職甚重,一郡之要務盡在其間,雖然隻有三月之期,但也可是曆練一番,有過這番經曆,再是曆任幾載,不過一任太守而已,子羽還是當得的。”
哪怕是王允顯然都是認為衛濤其實也不過就是三月太守而已,也隻是當成一種曆練而已。
在王允看來,古往今來能夠有這樣曆練經曆可是不多,不過於衛濤好處極大,日後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如此,謹遵世叔之言。”
衛濤自然不會真的不想做這太守,隻是在王允麵前不好表露而已。
太守掌管一郡大小事務,正是可立之根基,若是早早有這一處根基,衛濤勢力便可大也。
“不過現在也是不遲,就是不知道老天爺會是給我多少時間,若是真的到了三月之後又是如何……”
衛濤心中喃喃自言。
聖旨下來的翌日,衛濤直入大將軍府中,無論如何如今何進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衛濤不能不至。
進到何進府內,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皆在,這一次但凡是相助何進的人都或是升官,或是掌權。
尤其是袁紹兄弟,其本就是四世三公之後,根基深厚,如今地位之高,令人乍舌。
但哪怕是袁紹、袁術看向衛濤也不由得幾分羨慕,不是他們官職比太守低,而是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哪一個能夠有這樣的成就?
反倒是曹操卻隻是向著衛濤點頭笑笑,神色之中多是為了衛濤而欣喜。
至於所言,其實也不過急速相謝何進提拔之情而已。
不過何進倒是不客氣,直言衛濤如今資曆不足,就算衛濤做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半年一任,但何進同樣也是言明,若是衛濤得宜,那麽一個都尉的位置卻是少不得的。
都尉位在太守之下,卻是軍職,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麽小官了,若非衛濤的確是有大功,也不可能輕易做到這個位置。
既是如此,衛濤自然也隻能夠是相謝恩。
謝恩既畢,自然是要談到西園校尉一職,衛濤調任之後,這個職位自然就是空出。
“一切聽大將軍安排,不過如今天下還有一二亂匪,還請大將軍讓吾從中選些許隨從一同前往常山郡。”
“嗯,此事也可。”
何進要過此職,自然是要往其中安插自己的人手,至於精壯,以何進之權自然可擇優而行。
更何況何進是大將軍總領天下兵馬,無論衛濤將士兵帶到哪裏,不都也還是屬於他的屬下,所以答應得也很是爽快。
“不過若是人數眾多,縱然是吾也不好交代,便是三百為限,你可從中挑選三百隨從赴任,至於兵戈盔甲,也是一並帶著。”
卻是何進慷大漢之慨。
“多謝大將軍!濤當誓死以報!”
這一拜衛濤著實是欣喜,扣除那些不願意離開的,衛濤能夠帶走的精銳之士也就三百人左右,這就是班底。
何大將軍,多謝了。
(爆發求票!有票的盡管砸過來吧!謝謝!)
劉辯生性木訥,與劉宏大不相同,雖然沒有劉宏荒唐,但對於文武百官卻是唯唯諾諾,對何進更是大權相付。
不過好在何進還是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卻是沒有太過的與朝廷重臣相抗衡。
“衛子羽有擎天保駕之功,又曾力除黃巾匪,擒殺匪首張梁之功績,依功當賞。不過惜其年幼,不宜在朝堂蹉跎,本將軍欲是將之外放,不知道列位以為如何?”
這一日上朝,何進就是開口直言,根本不問皇帝的主意,直接就是詢問朝廷諸臣是否同意。
何進如此,讓不少人都暗自皺眉。
不過這時候也有不少人都是知道,衛濤頗得王允等朝臣所重,不知道他們如何打算的時候,並不打算開口。
見到不時有目光掃視,王允卻是邁步出來,向著何進一拱手。
“大將軍所言極是,子羽其人有才,但正是曆練之時,不知道大將軍以為當以何職?是讓他北上一防外族,還是南出剿滅黃巾盜匪?”
衛濤也隻是略略與王允提過自己請求外放,在王允看來這倒也是不錯。
“昔日我大漢有霍驃騎,年及弱冠,縱橫草原,北驅匈奴,今子羽才幹不下於霍驃騎,若是好生曆練,未必不可以再演漢武盛世。”
王允這話說得就有些大了,但這話一出口,卻是無人可以反駁。
“正是如此。”
何進見到百官無人敢是隨意質疑,心中為自己威勢而高興,順口就是言道。
“正所謂:有誌不在年高,我聞前些時候冀州常山郡缺一太守,便先讓衛子羽暫代其職,若其能,自可任之,若是不能,則去其職。且冀州乃是黃巾根基所在,縱然張角已死,黃巾匪患依舊不絕。有衛子羽在,當可鎮一郡。”
常山太守?
一時之間就是王允都是愣在了當場,誰都想不到何進竟然會是將這麽一大官銜加給衛濤。
太守,一郡之首,掌管民政、軍事,甚至是有自行任命下屬之犬,不可謂不重也。
“這……這……”
一眾大臣這個時候都是有些說不出話來,這個官職相對來說實在是太大,委實不好分說。
不過終究是有那些強硬的人站出來言說道。
“大將軍,那衛子羽的功績如何且是不談,不過其年方及弱冠,又是一向是在軍職,於民政治理恐怕不通,驟然上位是有不妥。若是大將軍有意栽培,不妨讓其曆練數年再委以重任如何?”
終究是有王允朝臣在,加上衛濤乃是實打實的功績,所以這些人也沒太過強硬,隻不過話裏話外已經表明了大是不讚同。
“有何不可以?若是朝堂之上有誰有衛子羽之大功,就算封個刺史也可。有功不賞,有過則罰,如何服眾?”
哪裏想到何進竟然就是牛眼一瞪,大聲咆哮而道。
“更何況如今陛下登基,正是向諸位臣工表示求賢若渴之時,如此做為更有何不可?”
所有人皆是一滯,就是連王允也用一種奇異的目光看向何進。
但何進卻好似恍然未覺,咧嘴就是一笑。
“嗬嗬……不知道列位臣工以為我之提議如何?正所謂:能者上,庸者下。若那衛子羽真的無法治理一地,正可讓其專心兵事,若可,我大漢豈不是又多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國之棟梁?”
所有人麵麵相覷之間已經是明白,恐怕這是何進在行‘指鹿為馬’之事,雖然未必是要讓那衛濤一直擔任常山太守,但卻是借此分辨朝中諸臣的態度。
一時之間所有人俱是沉默。
“哈哈……看來列位臣工都是讚成我之所請,既然如此,便讓衛濤暫代常山太守之職,先期三月,若是其真的無有此能,便是將之轉為軍職,此事便是就此而定。”
何進先是大笑,而後漸漸而說,最後卻是一言而決,朝中之臣,始終皆是唯有無言以對,見到自己威勢凜然,何進更是得意幾分,當即再是重新轉身麵對皇帝劉辯,拱手而道。
“陛下,如今列位臣工皆是同意臣之所請,還請陛下降旨,以衛子羽暫代為常山郡太守一職。”
“一切……一切謹遵大將軍之言……”
劉辯一個孩童,見到這樣的大場麵早已經是被嚇得呆住,如今聽到何進如此一言,當即結結巴巴,細聲細語地應道。
當旨意下來之時,就是連衛濤也是嚇了一跳。
雖然自己是有相助過何進幾次,而且也是立了大功,但畢竟不是何進心腹,那何進如何會是如此賣力?
好在這一次為了怕衛濤會是有什麽想法,王允在散朝之後早早就是到得府中,見到衛濤疑惑,當即就是一笑。
“其實這也不過是大將軍的小把戲而已,過不得三月,合不合適為一任太守還不是大將軍一言以決之,當然子羽若是願意投到大將軍府下,那又是另當別論了。不過子羽也不用擔心,縱然沒了這一任太守,大將軍也不會虧待子羽就是,也就是憑功論賞而已。”
以衛濤如今的功績自然做不到太守之位,聽到王允的話自然就是明白。
三月之後,何進掌握朝廷大權,又統領天下兵馬,那就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若是想要阿諛富貴,投到他的門下自然最好。
不過衛濤卻是不同,卻是明白,這個時候正是天下將亂而未亂之時。
所謂的太守,在何進看來,撤換也不過就是一言而決的事情,至於數月之內太守連連撤換所造成的政務麻煩,卻全然不在何進的心上。
而何進才疏,不堪輔佐,衛濤自然不願意投靠何進。
“世叔教訓得是,不過小侄雖然投軍從政,卻隻為報國盡忠,那等事情非是濤願行,若不濤便前往向大將軍請辭就是。”
衛濤這話說得有幾分幼稚,卻是衛濤故意而為。
但聽在王允耳中,卻是覺得就當是如此。
衛濤勇冠三軍,決陣於沙場之間,那還可以說是天生的武勇,若是連政治關竅也是一並精通,那才是令人感覺奇怪。
“嗬嗬……子羽也不必如此,其實這未免也不是一件好事。”
王允輕笑幾聲,這也是王允並沒有太過阻止的原因。
“太守之職甚重,一郡之要務盡在其間,雖然隻有三月之期,但也可是曆練一番,有過這番經曆,再是曆任幾載,不過一任太守而已,子羽還是當得的。”
哪怕是王允顯然都是認為衛濤其實也不過就是三月太守而已,也隻是當成一種曆練而已。
在王允看來,古往今來能夠有這樣曆練經曆可是不多,不過於衛濤好處極大,日後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如此,謹遵世叔之言。”
衛濤自然不會真的不想做這太守,隻是在王允麵前不好表露而已。
太守掌管一郡大小事務,正是可立之根基,若是早早有這一處根基,衛濤勢力便可大也。
“不過現在也是不遲,就是不知道老天爺會是給我多少時間,若是真的到了三月之後又是如何……”
衛濤心中喃喃自言。
聖旨下來的翌日,衛濤直入大將軍府中,無論如何如今何進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衛濤不能不至。
進到何進府內,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皆在,這一次但凡是相助何進的人都或是升官,或是掌權。
尤其是袁紹兄弟,其本就是四世三公之後,根基深厚,如今地位之高,令人乍舌。
但哪怕是袁紹、袁術看向衛濤也不由得幾分羨慕,不是他們官職比太守低,而是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哪一個能夠有這樣的成就?
反倒是曹操卻隻是向著衛濤點頭笑笑,神色之中多是為了衛濤而欣喜。
至於所言,其實也不過急速相謝何進提拔之情而已。
不過何進倒是不客氣,直言衛濤如今資曆不足,就算衛濤做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半年一任,但何進同樣也是言明,若是衛濤得宜,那麽一個都尉的位置卻是少不得的。
都尉位在太守之下,卻是軍職,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麽小官了,若非衛濤的確是有大功,也不可能輕易做到這個位置。
既是如此,衛濤自然也隻能夠是相謝恩。
謝恩既畢,自然是要談到西園校尉一職,衛濤調任之後,這個職位自然就是空出。
“一切聽大將軍安排,不過如今天下還有一二亂匪,還請大將軍讓吾從中選些許隨從一同前往常山郡。”
“嗯,此事也可。”
何進要過此職,自然是要往其中安插自己的人手,至於精壯,以何進之權自然可擇優而行。
更何況何進是大將軍總領天下兵馬,無論衛濤將士兵帶到哪裏,不都也還是屬於他的屬下,所以答應得也很是爽快。
“不過若是人數眾多,縱然是吾也不好交代,便是三百為限,你可從中挑選三百隨從赴任,至於兵戈盔甲,也是一並帶著。”
卻是何進慷大漢之慨。
“多謝大將軍!濤當誓死以報!”
這一拜衛濤著實是欣喜,扣除那些不願意離開的,衛濤能夠帶走的精銳之士也就三百人左右,這就是班底。
何大將軍,多謝了。
(爆發求票!有票的盡管砸過來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