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步入九月,也算是步入秋天。
雖說也會有極熱的時候,但終究還是少數了,特別是下午時,天就會逐漸涼爽許多。
走在十泉街上,這位麵容清秀,實則早就滿頭白發的老人走的很釋然,至少目光之中是在享受這份寧靜與隨便。
大抵幾十年前也是從這邊走,那年倭寇進犯蘇州,滿城屍橫遍野,那孩子便是從死人堆之中走出,一路走來吃完了所有的幹糧,於是隻能吃樹根。
就這樣以吃樹根喝露水活了幾天,直到連樹根與露水也被吃光。
可是四壁高強林立之內,明明有酒肉放壞了的味道,明明聽見有人願意施舍,但卻被另外一些人阻攔,於是酒肉寧可放壞倒掉,也不願給院牆外的人吃。
孩子早就餓的暈暈乎乎,於是很後悔幾天前沒有吃那些觀音土。
直到終於暈倒,然後好像有人送來了食物,大抵是那些壞掉的酒肉,被仍了出來吧。
卻也顧不得如此之多,抓起便吃,即便味道似乎有些不對,也許吃完就會死,但那又如何,餓死實在不甘心。
孩子咀嚼著口中食物,直到睡去,然後星夜醒來,看著躺在身邊的死人,終於明白丟出來的不是腐壞的酒肉,而是……
老人輕輕捋了捋斑白的頭發,輕笑一聲,喃喃自語道:“人肉當真是世上最難吃的東西……可惜不吃也不行呀。”
這般臉上掛著笑,迎著將要失去的夕陽,老人轉身拐進大儒巷。
此時巷子已然趨於安靜,大抵文人們早已退去,除卻某些文人聚會,便是青樓歌苑,想來也隻有這些地方能讓他們適應自己的存在。
倒也並非所有文人都是如此,總有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之輩,而今卻也要歸家苦讀,等待來年科舉,好一舉及第,未來為國效力。
不過這些,對於這位老人似乎並沒有什麽影響。
天色稍有幽暗,特別是這個時間的大儒巷又顯得十分幽靜,好在那間茶樓的大門還開著,而且並無打烊的意思。
茶樓內還有幾名書生對坐飲茶,對於這位走進來的客人並無什麽意外,倒也沒有夥計過來相迎,索性老人便自己走向櫃台那人。
櫃台上那老人正在敲著算盤,大抵也未曾想到這個時間還有客人光臨,所以鋪子走進這老人,他並未發現,直到那人已然走到自己身邊。
“一壺鐵觀音……”老人淡淡一笑。
正在敲著算盤記賬的劉掌櫃神色微變,因為這突然而來的聲音那般尖利,倒像是刻意發出來的,不像是正常人在說話。
他忙抬頭看去,便看到這位眉清目秀的老人,滿頭發白上,但卻並無一絲胡須。
“是一位公公……”劉掌櫃早些年在得月樓做事,倒也認識一些織造局的公公,而今看到這位老人,的確有些像,但也並不能確認,心中正嘀咕之時,那老人忽然笑了笑。
“聽聞鐵觀音是你們這的招牌……便過來嚐嚐。”老人一臉柔和,卻是慈眉善目的,讓人不忍拒絕。
劉掌櫃倒也沒有多想,忙招唿正在後堂吃晚飯的夥計過來上茶,而自己依舊還在盤算賬目,隨口應了聲:“前些年還算……而今怕也算不得什麽招牌了。”
“哦?”老人稍有遲疑,忙好奇道:“這卻又是為何……”
劉掌櫃長歎一聲,無奈道:“朝廷中無人……生意不好做呀……”
本就是隨口的幾句話,也是許久以來憋了許久未曾吐露的心聲,而今竟就這般不經意之間說給了這陌生人,但劉掌櫃很快便發覺自己說的有些多了。
他幹咳一聲,忙又道:“客官裏邊請吧……小二馬上就能上茶了……”
老人並未有移動的意思,隻是道:“朝廷之中有人的確好辦事……隻是有時候有人也有一定危險,卻也不如無人好。”
劉掌櫃未曾聽懂他的意思,但也並未多想,忙招唿老人坐在一處靠窗位置,正好小二也已經將熱茶送了上來。
老人輕嗅一口茶香,微笑道:“卻是好茶……劉掌櫃與我坐下聊聊如何?”
劉掌櫃一愣,但看著對方臉上不可拒絕的神色,隻得點點頭,道:“那便聊聊……不知客官要聊些什麽?”
“在下齊堯……”老人微笑道:“隨便聊聊,無關大雅之事。”
劉掌櫃點點頭,臉色稍有尷尬,拱了拱手,便坐在齊堯對麵,一雙眼睛看著茶壺探出的熱氣,低歎道:“齊先生第一次來這邊?”
齊堯應了一聲,道:“當年從這走過,卻也是一間茶樓,隻是還不叫這名……怕是早換了人家吧。”
劉掌櫃淡淡一笑,應道:“以前倒是沒在意過……不過嘉靖四十年就換了招牌……少爺盤了這鋪子,經營至今。”
“嘉靖四十年,卻是有些年頭了。”齊堯上前斟茶,然後抿了一口,露出滿意的笑容,接著又道:“卻也有十年之久了。”
劉掌櫃頓時恍然,片刻之後才長歎一聲,道:“先生若不說,在下倒也沒在意過……這般一說,卻是恍然如夢,竟都十年了。”
齊堯隻笑並不說話,劉掌櫃捧起茶杯也喝了一口,忽然好奇道:“聽先生口音……不像是江南人……”
齊堯擺擺手,道:“本就是蘇州府人……後來去了京城,在那邊待了太多年,說起話來卻也盡是京城口音……蘇州昆山人。”
本就是隨口一問,所以也不大在意,茶依舊在喝,隻是天色已然不早,鋪子內稍顯幽暗,索性也無事,劉掌櫃便掌燈繼續喝茶。
“這鋪子生意卻是不太景氣……”
心中實則還是在想張全那邊的近況,所以一起都不大上心,聽著對方問話,劉掌櫃許久才迴過神來,忙應付道:“白天還好一些,晚上……就是這般。”
齊堯淡笑一聲,忽然又道:“醒八客……這名字倒是有趣,不知是什麽意思。”
劉掌櫃連忙搖頭,苦笑道:“店鋪名字是公子起的,如今他也不再蘇州,卻是無法告知先生。”
“不礙事。”齊堯麵上依舊掛著笑容,仿若冬日裏忽然而來的暖風一般,稍顯突兀,沉吟片刻,他才道:“前些天在魚龍街也見到過這牌匾的鋪子……不過不是茶樓,倒像是遼東那邊的商販。”
“……與本家無關……”說話聲音稍顯氣惱,劉掌櫃輕哼一聲,冷冷道:“醒八客如今不景氣了,那位掌櫃便仗著銀子多……倒是將我們這名號都拿過去了。”
齊堯心中微動,暗自思量對方這句話的真實程度,若他所言當真,那麽魚龍街的那位張掌櫃,便是花了銀子借來的這牌匾,便與沈無言沒什麽關係。
目光所及,眼前這位劉掌櫃一臉幽怨,顯然這一切不似裝出來的,心中便已深信不疑。
劉掌櫃卻是依舊喝茶,哭訴道:“當年醒八客開遍魚龍街時……連整個街道都改了名字,而今卻讓這小人物拿去了名頭,當真悲哀。”
“卻也沒什麽悲哀的……卷土重來未可知……”齊堯笑著,道:“你們那位沈公子極具才略,將來定然可以重新翻身的。”
劉掌櫃輕笑一聲,道:“先生這句話可不太受用……如今醒八客就剩了這一間鋪子,兩位頗具才幹的掌櫃,還要去別人的鋪子幫工,掙銀子維持。”
“這般說,連夥計掌櫃都被那位張掌櫃請過去了?”
齊堯目光微沉,忙問道。
劉掌櫃猛然將茶杯放在桌上,忽然問道:“在下卻也並未提起那位掌櫃姓張……齊先生怎的知曉……”
齊堯臉色頓時微紅,又因為他臉上光潔,所以紅的更加明顯,他頓時目光遊離,口中忙幹咳了幾聲,解釋道:“有嗎……那卻是我聽錯了……”
“沒有……沒有聽錯。”劉掌櫃雙母緊緊的盯著他,好奇道:“齊先生當真是高人呀……我並未說出,你便知道了。”
齊堯連忙搖頭,接著便起身向著劉掌櫃拱手,道:“今日天色已不早……在下府上還有些事要處理,這便告辭了……再會……”
接著便在劉掌櫃一臉茫然之下,齊堯快步走出鋪子,隻是隨意丟下一錠銀子,頭也不迴。
望著遠去的身影,劉掌櫃忽然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口中輕聲喃喃道:“蘇州有太監的地方並不少……可是若閣下這般,大抵也隻有織造局有。”
空蕩的大堂之內,茶樓已然沒有一個客人,天色早就暗下來,以至於整個鋪子十分幽靜。
大儒巷甚至比丁香巷還要安靜許多,而今巷尾至巷口的這間鋪子又更顯露出幾分孤寂。
一名老人從巷子深處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出,然後坐在鋪子門前的椅子上,抬頭看向那金色大字,不由輕歎一聲,口中喃喃道:“一個在遼東,一個還在京城監獄……也不知道我還能活多久。”
這般一說,老人不由笑了笑,接著又看望遠方天際,忽然又笑道:“人生在世,得一二知己,足矣……”
雖說也會有極熱的時候,但終究還是少數了,特別是下午時,天就會逐漸涼爽許多。
走在十泉街上,這位麵容清秀,實則早就滿頭白發的老人走的很釋然,至少目光之中是在享受這份寧靜與隨便。
大抵幾十年前也是從這邊走,那年倭寇進犯蘇州,滿城屍橫遍野,那孩子便是從死人堆之中走出,一路走來吃完了所有的幹糧,於是隻能吃樹根。
就這樣以吃樹根喝露水活了幾天,直到連樹根與露水也被吃光。
可是四壁高強林立之內,明明有酒肉放壞了的味道,明明聽見有人願意施舍,但卻被另外一些人阻攔,於是酒肉寧可放壞倒掉,也不願給院牆外的人吃。
孩子早就餓的暈暈乎乎,於是很後悔幾天前沒有吃那些觀音土。
直到終於暈倒,然後好像有人送來了食物,大抵是那些壞掉的酒肉,被仍了出來吧。
卻也顧不得如此之多,抓起便吃,即便味道似乎有些不對,也許吃完就會死,但那又如何,餓死實在不甘心。
孩子咀嚼著口中食物,直到睡去,然後星夜醒來,看著躺在身邊的死人,終於明白丟出來的不是腐壞的酒肉,而是……
老人輕輕捋了捋斑白的頭發,輕笑一聲,喃喃自語道:“人肉當真是世上最難吃的東西……可惜不吃也不行呀。”
這般臉上掛著笑,迎著將要失去的夕陽,老人轉身拐進大儒巷。
此時巷子已然趨於安靜,大抵文人們早已退去,除卻某些文人聚會,便是青樓歌苑,想來也隻有這些地方能讓他們適應自己的存在。
倒也並非所有文人都是如此,總有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之輩,而今卻也要歸家苦讀,等待來年科舉,好一舉及第,未來為國效力。
不過這些,對於這位老人似乎並沒有什麽影響。
天色稍有幽暗,特別是這個時間的大儒巷又顯得十分幽靜,好在那間茶樓的大門還開著,而且並無打烊的意思。
茶樓內還有幾名書生對坐飲茶,對於這位走進來的客人並無什麽意外,倒也沒有夥計過來相迎,索性老人便自己走向櫃台那人。
櫃台上那老人正在敲著算盤,大抵也未曾想到這個時間還有客人光臨,所以鋪子走進這老人,他並未發現,直到那人已然走到自己身邊。
“一壺鐵觀音……”老人淡淡一笑。
正在敲著算盤記賬的劉掌櫃神色微變,因為這突然而來的聲音那般尖利,倒像是刻意發出來的,不像是正常人在說話。
他忙抬頭看去,便看到這位眉清目秀的老人,滿頭發白上,但卻並無一絲胡須。
“是一位公公……”劉掌櫃早些年在得月樓做事,倒也認識一些織造局的公公,而今看到這位老人,的確有些像,但也並不能確認,心中正嘀咕之時,那老人忽然笑了笑。
“聽聞鐵觀音是你們這的招牌……便過來嚐嚐。”老人一臉柔和,卻是慈眉善目的,讓人不忍拒絕。
劉掌櫃倒也沒有多想,忙招唿正在後堂吃晚飯的夥計過來上茶,而自己依舊還在盤算賬目,隨口應了聲:“前些年還算……而今怕也算不得什麽招牌了。”
“哦?”老人稍有遲疑,忙好奇道:“這卻又是為何……”
劉掌櫃長歎一聲,無奈道:“朝廷中無人……生意不好做呀……”
本就是隨口的幾句話,也是許久以來憋了許久未曾吐露的心聲,而今竟就這般不經意之間說給了這陌生人,但劉掌櫃很快便發覺自己說的有些多了。
他幹咳一聲,忙又道:“客官裏邊請吧……小二馬上就能上茶了……”
老人並未有移動的意思,隻是道:“朝廷之中有人的確好辦事……隻是有時候有人也有一定危險,卻也不如無人好。”
劉掌櫃未曾聽懂他的意思,但也並未多想,忙招唿老人坐在一處靠窗位置,正好小二也已經將熱茶送了上來。
老人輕嗅一口茶香,微笑道:“卻是好茶……劉掌櫃與我坐下聊聊如何?”
劉掌櫃一愣,但看著對方臉上不可拒絕的神色,隻得點點頭,道:“那便聊聊……不知客官要聊些什麽?”
“在下齊堯……”老人微笑道:“隨便聊聊,無關大雅之事。”
劉掌櫃點點頭,臉色稍有尷尬,拱了拱手,便坐在齊堯對麵,一雙眼睛看著茶壺探出的熱氣,低歎道:“齊先生第一次來這邊?”
齊堯應了一聲,道:“當年從這走過,卻也是一間茶樓,隻是還不叫這名……怕是早換了人家吧。”
劉掌櫃淡淡一笑,應道:“以前倒是沒在意過……不過嘉靖四十年就換了招牌……少爺盤了這鋪子,經營至今。”
“嘉靖四十年,卻是有些年頭了。”齊堯上前斟茶,然後抿了一口,露出滿意的笑容,接著又道:“卻也有十年之久了。”
劉掌櫃頓時恍然,片刻之後才長歎一聲,道:“先生若不說,在下倒也沒在意過……這般一說,卻是恍然如夢,竟都十年了。”
齊堯隻笑並不說話,劉掌櫃捧起茶杯也喝了一口,忽然好奇道:“聽先生口音……不像是江南人……”
齊堯擺擺手,道:“本就是蘇州府人……後來去了京城,在那邊待了太多年,說起話來卻也盡是京城口音……蘇州昆山人。”
本就是隨口一問,所以也不大在意,茶依舊在喝,隻是天色已然不早,鋪子內稍顯幽暗,索性也無事,劉掌櫃便掌燈繼續喝茶。
“這鋪子生意卻是不太景氣……”
心中實則還是在想張全那邊的近況,所以一起都不大上心,聽著對方問話,劉掌櫃許久才迴過神來,忙應付道:“白天還好一些,晚上……就是這般。”
齊堯淡笑一聲,忽然又道:“醒八客……這名字倒是有趣,不知是什麽意思。”
劉掌櫃連忙搖頭,苦笑道:“店鋪名字是公子起的,如今他也不再蘇州,卻是無法告知先生。”
“不礙事。”齊堯麵上依舊掛著笑容,仿若冬日裏忽然而來的暖風一般,稍顯突兀,沉吟片刻,他才道:“前些天在魚龍街也見到過這牌匾的鋪子……不過不是茶樓,倒像是遼東那邊的商販。”
“……與本家無關……”說話聲音稍顯氣惱,劉掌櫃輕哼一聲,冷冷道:“醒八客如今不景氣了,那位掌櫃便仗著銀子多……倒是將我們這名號都拿過去了。”
齊堯心中微動,暗自思量對方這句話的真實程度,若他所言當真,那麽魚龍街的那位張掌櫃,便是花了銀子借來的這牌匾,便與沈無言沒什麽關係。
目光所及,眼前這位劉掌櫃一臉幽怨,顯然這一切不似裝出來的,心中便已深信不疑。
劉掌櫃卻是依舊喝茶,哭訴道:“當年醒八客開遍魚龍街時……連整個街道都改了名字,而今卻讓這小人物拿去了名頭,當真悲哀。”
“卻也沒什麽悲哀的……卷土重來未可知……”齊堯笑著,道:“你們那位沈公子極具才略,將來定然可以重新翻身的。”
劉掌櫃輕笑一聲,道:“先生這句話可不太受用……如今醒八客就剩了這一間鋪子,兩位頗具才幹的掌櫃,還要去別人的鋪子幫工,掙銀子維持。”
“這般說,連夥計掌櫃都被那位張掌櫃請過去了?”
齊堯目光微沉,忙問道。
劉掌櫃猛然將茶杯放在桌上,忽然問道:“在下卻也並未提起那位掌櫃姓張……齊先生怎的知曉……”
齊堯臉色頓時微紅,又因為他臉上光潔,所以紅的更加明顯,他頓時目光遊離,口中忙幹咳了幾聲,解釋道:“有嗎……那卻是我聽錯了……”
“沒有……沒有聽錯。”劉掌櫃雙母緊緊的盯著他,好奇道:“齊先生當真是高人呀……我並未說出,你便知道了。”
齊堯連忙搖頭,接著便起身向著劉掌櫃拱手,道:“今日天色已不早……在下府上還有些事要處理,這便告辭了……再會……”
接著便在劉掌櫃一臉茫然之下,齊堯快步走出鋪子,隻是隨意丟下一錠銀子,頭也不迴。
望著遠去的身影,劉掌櫃忽然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口中輕聲喃喃道:“蘇州有太監的地方並不少……可是若閣下這般,大抵也隻有織造局有。”
空蕩的大堂之內,茶樓已然沒有一個客人,天色早就暗下來,以至於整個鋪子十分幽靜。
大儒巷甚至比丁香巷還要安靜許多,而今巷尾至巷口的這間鋪子又更顯露出幾分孤寂。
一名老人從巷子深處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出,然後坐在鋪子門前的椅子上,抬頭看向那金色大字,不由輕歎一聲,口中喃喃道:“一個在遼東,一個還在京城監獄……也不知道我還能活多久。”
這般一說,老人不由笑了笑,接著又看望遠方天際,忽然又笑道:“人生在世,得一二知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