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的說這封信並非是一個人所寫,而是代表著一個家族,又或者是日本的一個諸侯國。
寫信之人顯然是代筆,轉達的便是這名叫織田信長的人的意思,而這位織田信長,便是日本的一位大名,也就是這個諸侯國的王。
十三名武士便能將東南攪和的一片混亂,這一個諸侯國有這樣的武士何止上千?如今既然盯上了醒八客,沈無言卻是大為苦惱。
信中這位織田信長希望能與醒八客互通一些生意,比如茶葉以及絲綢,又或者是一些其他貿易上的往來。
雖說沒有明說,但明顯在其他方麵,比如對沈無言的火器研製上進行一番吹捧,顯然所謂生意上的往來,實質上還是為了火器。
東南對倭寇之戰之所以這般順利,一來是由於戚繼光等一係列將領的統兵有方,但另外一方麵卻還是要歸功於火器的改進。
之前在海戰之上,火器終究還是次要的,甚至為了避免炸膛而出現危險,所以戰船上基本不放置大口徑的火炮。
士兵們配備的火銃也由於裝填實在費時費力,以至於能裝備火銃的士兵也很少,殺傷力一直都上不去,並非戰爭的主要武器。
自從經過沈無言的一番改進,一部分火炮炸膛的幾率大幅度減小,在戰場的威力也愈發顯著。
最為出色的還是要數火銃上的改進,以往的火銃隻是單次發射,然後需要一段時間的裝填才能繼續作戰,而今的火銃卻是連發,殺傷力也大幅度提高。
於是近幾年的對倭作戰之中,火器的大幅度應用,也是戰爭不斷走向勝利的原因。
隻是卻不知這位織田信長從何處得知這火器出自沈無言之手,於是大為欽慕沈無言的作為,便費盡周折的來打聽沈無言的消息,卻是想到了這個招數。
不得不說,言語之中還是對沈無言頗為尊敬的,而且這些火器多半是為了用在日本國內戰爭,雖說沒有言表,但多半還是能猜到意圖。
而今日本國內大名林立,這位織田信長大抵是一位極具抱負之輩,希望能一統日本,所以便有了引進大明這些武器的意願。
隻是近些年日本與大明交惡,顯然走正規渠道是行不通的,便生起了這一想法。
沈無言卻是明白,這看似平和的言語背後,站著是卻是一群虎狼,而今看似是為了國內戰爭,但一旦等他們站穩腳跟,那麽針對的便會是大明。
現在用這些火器是為了一統日本,但未來興許就會拿著這些火器來屠殺大明子民。
對於隔海相望的這個民族,沈無言至始至終沒有什麽好感,即便如今他們尚還在繈褓之中,卻依舊無法讓他心生絲毫憐惜。
小楷在紙上浮現,即便心中異常憤慨,但依舊不能有過激的言辭,醒八客隻是一個商賈之家,而非軍隊,那裏生活的都是尋常百姓。
如若真的有某些言語激怒了那位大名,也許在大明國威威勢之下,他們並不敢做什麽過份的行為,但小動作卻是攔不住的,那麽到時候受到傷害的都是些尋常百姓,卻是實在不值得。
信交給王天親自帶到蘇州,因為不放心蘇州的那邊的情況,所以沈無言便安排王天留在蘇州,而自己這邊處理好這些事之後,便在著手迴蘇州處理這些事。
卻也不是沈無言不想迴蘇州,實在是京城的這些人都不想讓沈無言離開。
裕王這邊算是柔和一些,隻是用小皇子來牽製著沈無言,但內裏的意思卻也明顯,沈無言哪都不能去,時常來王府才能讓他放心。
其實這一切還是因為那個傳言,所謂能斬那位皇子,便就能斬了這位皇子的說話。
雖說景王被沈無言一刀斬落頭顱之後,裕王便成為默許的儲君,但沈無言的陰影也隨之而來,生怕某天自己也赴了景王的後路。
按道理說這般擔心,本該是對沈無言敬而遠之,但裕王何等聰明,手底下那些個謀士們卻也各個機敏,他們算定沈無言一定要想盡辦法安撫才是正途。
而對於這一切,沈無言卻也認識的很清楚,之所以這般裝模作樣其實還是擔心自己在暗地裏搞什麽陰謀,但如若是放在明處,他們自信是可以應付的。
比起裕王的這些小心眼,徐階這位老狐狸可謂精明許多,混跡官場如此多年,他明銳的洞察到所有可能威脅到他的人與事。
於是當高拱入閣之後與自己不和,他便慢慢提拔起來一名張居正,當這位沈無言似乎並不那般的聽話,他便接著皇帝的力量讓沈無言不能離開京城。
所謂陛下身體愈發不好,想來會時常召見,所以還請沈公子莫要遠離京城,其實根本上的目的與裕王相似,但做法卻高明許多。
因為這般一說,沈無言是萬萬不能拒絕的,而且陛下也的確是病重。
病重是固然的,但如若是病的連說話都難的情況下,若是說想要召見一個人,卻是有些不可能,隻是既然徐閣老這般說,沈無言也隻得應了下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小皇子也一天天的長大,沈無言卻依舊沒有這般波瀾不驚,甚至感覺這世間紛擾都與他無關了一般。
一年一年的過去,風雨飄搖間,嘉靖四十五年便這般來臨。
隻是這一年來的似乎並不打算這般寧靜,因為嘉靖四十五年有一項極其重要的事,那便是京察。
所謂京察便是每隔幾年由吏部主持,對朝廷五品以下的官員進行核查,論功行賞,論過處罰。
其實京察每每遭殃的都是外派的那些官員們,而對於京官來說,並不算是什麽大事,而對於言官們來說,更加無關緊要。
畢竟是一群掌握著彈劾大權的官員,即便這些禦史給事中們官位不高,也就七品左右,但向來負責京察的官員們無人敢去招惹這些言官們。
之前那位給事中胡應嘉彈劾內閣大學士便是先例,而這位胡應嘉早些年彈劾罷官的三品大員也不再少數,因此言官們並不在意所謂的京察。
隻是今年的京察似乎有些不同,因為負責今年京察的便是那位曾經上過戰場,親自手刃過敵人的文官,吏部尚書楊博。
當年嚴嵩在時,他便是尚書,卻根本不給嚴嵩絲毫麵子,而嚴嵩卻還是要給他幾分麵子。
如今的朝廷之中,論起資曆,也隻有徐階能與這位尚書楊博相提並論,但談及根本上,即便徐階也不敢當年衝撞這位尚書大人。
對方畢竟是上過戰場殺過敵人的,說不得三句話不合,這位楊尚書就會抄起大刀將自己砍死。
即便內閣首輔徐階都要給麵子的人,那些個言官又豈在話下?
於是隨著京察的開始,一批一批的言官給事中紛紛被罷官,這其中便包含著那位胡應嘉。
此時的胡應嘉十分憤怒,看著被罷官的文書實在有些惱火。畢竟之前策劃的那份挑起內閣兩位大人物的奏疏的確奏效,所以如今被罷官卻是有些不甘心。
於是他打算在鋌而走險一般,而此次的目標便是那位負責京察的吏部尚書楊博,那位即便內閣首輔都要懼怕的人物。
隻是這位尚書大人也實在密不透風,不但清廉無比,且沒有絲毫不良之處。不過在胡應嘉一番探查之下,他終於發現這位尚書的一些漏洞。
卻也不知道是這位尚書大人刻意而為之,還是的確是疏忽,此次京察被罷官的竟然沒有一名是山西人,而這位尚書大人便是山西人。
這卻是一個絕佳的理由,且胡應嘉相信這一道奏疏一上,楊博定然難逃被罷官之罪,而自己不但能保住官位,也因為為諸位言官們出了頭,未來前途也不可限量。
於是在京察結束後的不久,胡應嘉的這篇彈劾吏部尚書楊博的奏疏便被遞進了內閣。
說來也是趕巧,胡應嘉的這封奏折恰好落在了高拱手中。上一次的賬還未清算,這次既然被抓住,那麽豈能放過?
於是高拱當即彈劾胡應嘉,京察之時為何不將事情說出來,而今京察結束才來說這些,卻不知有何居心。
高拱這不言語卻也就算了,隻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胡應嘉這封奏疏並不尋常,他代表的是一幹言官,而如今高拱這般行為,顯然是在挑戰所有言官。
這樣一來,原本寧靜的朝廷,一時間又迎來了一場風雨。
對於這一切,那位首輔徐階一直都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也不支持胡應嘉,卻也不去對高拱對立,總之一言不發。
不過他卻很清楚一點,那麽就是高拱很快就會完了,因為他得罪的是言官,這一個萬萬不能得罪的群體,而這一切將會在不久有一個結果。
但顯然高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給事中辛自修、禦史陳聯芳聯手彈劾高拱,結果都被高拱輕易化解。
但這一切並未持續太久,直到他聽聞那人也參與到此事之中,打算為胡應嘉討個公道之後,才感覺到危機的到來。
寫信之人顯然是代筆,轉達的便是這名叫織田信長的人的意思,而這位織田信長,便是日本的一位大名,也就是這個諸侯國的王。
十三名武士便能將東南攪和的一片混亂,這一個諸侯國有這樣的武士何止上千?如今既然盯上了醒八客,沈無言卻是大為苦惱。
信中這位織田信長希望能與醒八客互通一些生意,比如茶葉以及絲綢,又或者是一些其他貿易上的往來。
雖說沒有明說,但明顯在其他方麵,比如對沈無言的火器研製上進行一番吹捧,顯然所謂生意上的往來,實質上還是為了火器。
東南對倭寇之戰之所以這般順利,一來是由於戚繼光等一係列將領的統兵有方,但另外一方麵卻還是要歸功於火器的改進。
之前在海戰之上,火器終究還是次要的,甚至為了避免炸膛而出現危險,所以戰船上基本不放置大口徑的火炮。
士兵們配備的火銃也由於裝填實在費時費力,以至於能裝備火銃的士兵也很少,殺傷力一直都上不去,並非戰爭的主要武器。
自從經過沈無言的一番改進,一部分火炮炸膛的幾率大幅度減小,在戰場的威力也愈發顯著。
最為出色的還是要數火銃上的改進,以往的火銃隻是單次發射,然後需要一段時間的裝填才能繼續作戰,而今的火銃卻是連發,殺傷力也大幅度提高。
於是近幾年的對倭作戰之中,火器的大幅度應用,也是戰爭不斷走向勝利的原因。
隻是卻不知這位織田信長從何處得知這火器出自沈無言之手,於是大為欽慕沈無言的作為,便費盡周折的來打聽沈無言的消息,卻是想到了這個招數。
不得不說,言語之中還是對沈無言頗為尊敬的,而且這些火器多半是為了用在日本國內戰爭,雖說沒有言表,但多半還是能猜到意圖。
而今日本國內大名林立,這位織田信長大抵是一位極具抱負之輩,希望能一統日本,所以便有了引進大明這些武器的意願。
隻是近些年日本與大明交惡,顯然走正規渠道是行不通的,便生起了這一想法。
沈無言卻是明白,這看似平和的言語背後,站著是卻是一群虎狼,而今看似是為了國內戰爭,但一旦等他們站穩腳跟,那麽針對的便會是大明。
現在用這些火器是為了一統日本,但未來興許就會拿著這些火器來屠殺大明子民。
對於隔海相望的這個民族,沈無言至始至終沒有什麽好感,即便如今他們尚還在繈褓之中,卻依舊無法讓他心生絲毫憐惜。
小楷在紙上浮現,即便心中異常憤慨,但依舊不能有過激的言辭,醒八客隻是一個商賈之家,而非軍隊,那裏生活的都是尋常百姓。
如若真的有某些言語激怒了那位大名,也許在大明國威威勢之下,他們並不敢做什麽過份的行為,但小動作卻是攔不住的,那麽到時候受到傷害的都是些尋常百姓,卻是實在不值得。
信交給王天親自帶到蘇州,因為不放心蘇州的那邊的情況,所以沈無言便安排王天留在蘇州,而自己這邊處理好這些事之後,便在著手迴蘇州處理這些事。
卻也不是沈無言不想迴蘇州,實在是京城的這些人都不想讓沈無言離開。
裕王這邊算是柔和一些,隻是用小皇子來牽製著沈無言,但內裏的意思卻也明顯,沈無言哪都不能去,時常來王府才能讓他放心。
其實這一切還是因為那個傳言,所謂能斬那位皇子,便就能斬了這位皇子的說話。
雖說景王被沈無言一刀斬落頭顱之後,裕王便成為默許的儲君,但沈無言的陰影也隨之而來,生怕某天自己也赴了景王的後路。
按道理說這般擔心,本該是對沈無言敬而遠之,但裕王何等聰明,手底下那些個謀士們卻也各個機敏,他們算定沈無言一定要想盡辦法安撫才是正途。
而對於這一切,沈無言卻也認識的很清楚,之所以這般裝模作樣其實還是擔心自己在暗地裏搞什麽陰謀,但如若是放在明處,他們自信是可以應付的。
比起裕王的這些小心眼,徐階這位老狐狸可謂精明許多,混跡官場如此多年,他明銳的洞察到所有可能威脅到他的人與事。
於是當高拱入閣之後與自己不和,他便慢慢提拔起來一名張居正,當這位沈無言似乎並不那般的聽話,他便接著皇帝的力量讓沈無言不能離開京城。
所謂陛下身體愈發不好,想來會時常召見,所以還請沈公子莫要遠離京城,其實根本上的目的與裕王相似,但做法卻高明許多。
因為這般一說,沈無言是萬萬不能拒絕的,而且陛下也的確是病重。
病重是固然的,但如若是病的連說話都難的情況下,若是說想要召見一個人,卻是有些不可能,隻是既然徐閣老這般說,沈無言也隻得應了下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小皇子也一天天的長大,沈無言卻依舊沒有這般波瀾不驚,甚至感覺這世間紛擾都與他無關了一般。
一年一年的過去,風雨飄搖間,嘉靖四十五年便這般來臨。
隻是這一年來的似乎並不打算這般寧靜,因為嘉靖四十五年有一項極其重要的事,那便是京察。
所謂京察便是每隔幾年由吏部主持,對朝廷五品以下的官員進行核查,論功行賞,論過處罰。
其實京察每每遭殃的都是外派的那些官員們,而對於京官來說,並不算是什麽大事,而對於言官們來說,更加無關緊要。
畢竟是一群掌握著彈劾大權的官員,即便這些禦史給事中們官位不高,也就七品左右,但向來負責京察的官員們無人敢去招惹這些言官們。
之前那位給事中胡應嘉彈劾內閣大學士便是先例,而這位胡應嘉早些年彈劾罷官的三品大員也不再少數,因此言官們並不在意所謂的京察。
隻是今年的京察似乎有些不同,因為負責今年京察的便是那位曾經上過戰場,親自手刃過敵人的文官,吏部尚書楊博。
當年嚴嵩在時,他便是尚書,卻根本不給嚴嵩絲毫麵子,而嚴嵩卻還是要給他幾分麵子。
如今的朝廷之中,論起資曆,也隻有徐階能與這位尚書楊博相提並論,但談及根本上,即便徐階也不敢當年衝撞這位尚書大人。
對方畢竟是上過戰場殺過敵人的,說不得三句話不合,這位楊尚書就會抄起大刀將自己砍死。
即便內閣首輔徐階都要給麵子的人,那些個言官又豈在話下?
於是隨著京察的開始,一批一批的言官給事中紛紛被罷官,這其中便包含著那位胡應嘉。
此時的胡應嘉十分憤怒,看著被罷官的文書實在有些惱火。畢竟之前策劃的那份挑起內閣兩位大人物的奏疏的確奏效,所以如今被罷官卻是有些不甘心。
於是他打算在鋌而走險一般,而此次的目標便是那位負責京察的吏部尚書楊博,那位即便內閣首輔都要懼怕的人物。
隻是這位尚書大人也實在密不透風,不但清廉無比,且沒有絲毫不良之處。不過在胡應嘉一番探查之下,他終於發現這位尚書的一些漏洞。
卻也不知道是這位尚書大人刻意而為之,還是的確是疏忽,此次京察被罷官的竟然沒有一名是山西人,而這位尚書大人便是山西人。
這卻是一個絕佳的理由,且胡應嘉相信這一道奏疏一上,楊博定然難逃被罷官之罪,而自己不但能保住官位,也因為為諸位言官們出了頭,未來前途也不可限量。
於是在京察結束後的不久,胡應嘉的這篇彈劾吏部尚書楊博的奏疏便被遞進了內閣。
說來也是趕巧,胡應嘉的這封奏折恰好落在了高拱手中。上一次的賬還未清算,這次既然被抓住,那麽豈能放過?
於是高拱當即彈劾胡應嘉,京察之時為何不將事情說出來,而今京察結束才來說這些,卻不知有何居心。
高拱這不言語卻也就算了,隻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胡應嘉這封奏疏並不尋常,他代表的是一幹言官,而如今高拱這般行為,顯然是在挑戰所有言官。
這樣一來,原本寧靜的朝廷,一時間又迎來了一場風雨。
對於這一切,那位首輔徐階一直都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也不支持胡應嘉,卻也不去對高拱對立,總之一言不發。
不過他卻很清楚一點,那麽就是高拱很快就會完了,因為他得罪的是言官,這一個萬萬不能得罪的群體,而這一切將會在不久有一個結果。
但顯然高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給事中辛自修、禦史陳聯芳聯手彈劾高拱,結果都被高拱輕易化解。
但這一切並未持續太久,直到他聽聞那人也參與到此事之中,打算為胡應嘉討個公道之後,才感覺到危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