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程宗揚運氣好到爆表,離岸邊三四丈外一片蘆葦蕩裏,聚著一窩正值繁殖期的鯉魚,隻要下竿就沒有落空的時候。他的魚竿拉開足足兩丈有餘,魚線一甩,輕易就甩出四丈。朱老頭可就慘了,那根竹竿才五尺,加上魚線也不到一丈,連魚群的毛都摸不著。</p>


    眼看那群黑魚沒有一點離開的意思,朱老頭再也坐不住了,趕緊挪個地方。他剛找了片地方坐下,又想起什麽,屁股跟著了火似的躥起來。結果晚了一步,他前腳剛走,後腳那群黑魚就遊了過來,把他那一窩用葦葉穿起來的小魚吃了個乾乾淨淨。</p>


    半個時辰之後,程宗揚伸出兩根手指,“二十比零!瞧瞧這事弄得……要不我勻你兩條?免得你老人家的臉麵丟到河裏撿不起來。”</p>


    朱老頭黑著臉道:“紫丫頭!這臭小子有什麽好的?你就這麽幫他?”</p>


    小紫浮出水麵,笑道:“人家已經上了程頭兒的床了,程頭兒要是輸了,人家也沒麵子啊。”</p>


    “你就是想讓他贏,也好歹給大爺留一條啊。”</p>


    小紫笑道:“最大的一條給你好了。”</p>


    一條鱗片金黃,背鰭火紅的肥鯉從水中躍出,直接咬上朱老頭的竹竿,那鯉魚足有三尺多長,兩條的鯉鬚遊龍般扭動著,巨大的力量險些把竹竿咬碎。</p>


    朱老頭臉色由陰轉晴,急忙一手勾住魚鰓,笑得嘴巴都合不攏,“赤鰭金鯉啊!小程子!快燒火去!趕緊燉鍋魚湯,大爺嚐嚐鮮!”</p>


    程宗揚把釣的魚大都放迴水中,隻留了兩條剖洗乾淨,從鰓後切開,挑去腥筋,用蘆葦穿了,掛在車旁。</p>


    程宗揚穿越以來,一多半時間都在路上跋涉,別的辛苦也就算了,隻是說到做飯,氣就不打一處來。最初跟著吳大刀那些糙漢,論打架沒一個孬種,論做飯個頂個的廢柴,能把東西燒熟就算不錯了,口感那倆字什麽意思壓根沒人懂。太泉之行跟著武二和蕭遙逸,武二就不提了,那廝就是一牲口,幹活從來不沾邊,吃的時候不合口味,還要嘰歪幾句,程宗揚不止一次想把鍋扣到那廝臉上。小侯爺倒是沒架子,給什麽吃什麽,從來不挑剔——意思是隻要“你們”做的,再難吃我也吃。讓我生火做飯,免談!</p>


    相比之下,這是最有希望的一趟,隊伍裏足足有三個女人。可做飯的時候,程宗揚才知道不管什麽時代,職業女性全都靠不住!</p>


    小紫對烹飪沒興趣,如果按她的口味,大夥最好都別動火,全吃生的最好,口感豐富,還有營養。罌粟女和驚理是女殺手,隻擅長吃苦,不擅長吃飯。如果一頓飯能做出幾個花樣,也幹不了這一行。程宗揚也很想和大家一樣,湊合點填飽肚子得了。但味?但味如嚼蠟地吃過一頓她們做的晚餐,出於對自己味覺的負責,程宗揚隻好重新抄起鍋勺。</p>


    這一迴太陽竟然從西邊出來了,老家夥居然親自動手做了鍋魚湯。魚頭和魚尾做了個焦溜頭尾,多出來的魚肉做了個紅燒,一點都沒浪費。</p>


    朱老頭道:“洛都的鯉魚,可是天下難得的美味啊。”</p>


    程宗揚嚐了嚐魚湯,頓時狠狠震驚了一把,“都說龍肉是天上的美味,這魚都快變成龍了,難怪老頭舍得動手。”</p>


    “白龍下淵,化而為魚。”小紫道:“要躍過龍門,才好再變成龍。”</p>


    紅日初升,縈繞在兩岸間的水氣漸漸散開,遠方的景物逐漸變得清晰。伊闕仿佛一座敞開的大門,露出門後一座巍峨的大城。雄偉的城牆沿著地平線整齊鋪開,兩座用漢白玉砌成的樓闕高聳入雲,甚至能看到上麵的朱雀圖案,仿佛倚天而立的衛士拱衛著宮城,城內數不清的宮殿樓閣連成一片,一眼望不到盡頭。四尊巨大的金人分列四方,它們手持承接甘露的銅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宮城最高處,是一座宏偉無比的宮殿,即使隔著數十裏的距離,依然能感受到它驚人的氣勢。</p>


    程宗揚望著那座夢境般華麗的帝京,良久歎道:“這麽高的龍門,想躍過去可不容易。”</p>


    …………………………………………………………………………………</p>


    伊闕的關門外人如潮湧,每天都有無數人爭相湧入這座繁華的帝都。走在人群中,程宗揚明顯感受到漢國與晉宋兩國不同的風氣。</p>


    漢國尚武之風極盛,漢國隻禁止民間持有勁弩和鎧甲,其他不論,因此往來的旅人大多佩戴刀劍。讓程宗揚驚奇的是,漢國佩戴武器最多的並非遊俠少年,而是士人。無論是頭戴高冠的官員,還是結著方巾的文人士子,無一例外都腰佩長劍。並且還不是晉國貴族那種鑲金嵌玉,裝飾性遠大於實用性的寶劍,而是真正用於格鬥的長劍。大多數人的劍鞘和劍穗都有些陳舊,顯然經常使用。</p>


    他們無論乘馬還是徒步,都挺身按劍而行,一個個神情磊落,氣宇軒昂。挺拔的身姿,腰懸的長劍,使漢國的文士迥異於晉宋士子的文采風流,顯得剛勁質樸,充滿了尚武豪放的氣概。</p>


    漢國的豪傑佩刀最多。刀乃百兵之王,無論騎戰還是步戰,刀都是最容易操縱,也最容易發揮威力的武器。街頭巷尾短兵相接之際,一柄長刀在手,就等於多了一條性命。</p>


    少年多用彈弓,他們鞍側往往一邊懸著弓匣,一邊掛著盛滿彈丸的革囊,最明顯的標誌則是坐騎旁帶著籠頭的烈犬,還有臂上架的蒼鷹。可以說隻要架鷹走犬的,都是遊俠少年。</p>


    還有一種行人也帶著弓,但他們所用的箭矢別具一格,尾端都係著極細的絲線。這些人是擅長弋射的獵戶,箭尾的絲線能夠有效地收迴箭矢和獵物。因此攜帶弓矢的同時,他們多半會在肩頭扛著一柄獵叉,上麵懸掛著捕獲的獵物。</p>


    另外一種帶的多是短刀,刀鞘錯金塗銀,甚至用犀角、象牙為柄。這些是家資豪富的商人,武器往往是外露的財富。</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朝雲龍吟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弄玉紫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弄玉紫狂並收藏六朝雲龍吟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