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釣魚台國賓館坐落在燕京西郊古釣魚台風景區。


    古釣魚台昔日為帝王遊息的行宮,是燕京著名的園林之一,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曆史。


    金章宗皇帝曾在這裏建台垂釣,故後世有“皇帝的釣魚台”之稱。元代年,宰相廉希憲在這裏修建別墅“萬柳堂”,成為盛極一時的遊覽勝地。


    明永樂之後,這裏是達官貴戚的別墅,許多文人學士遊宴賦詩於此。


    乾隆皇帝愛其風光旖旎,定為行宮,營建了養源齋、清露堂、瀟碧軒、澄漪亭、望海樓,並親筆題詩立匾。


    李墨白感覺,來這裏,要比去故宮的心情還要複雜激動一點。


    畢竟,故宮現在對外開放了。你隻要買門票,就能進去參觀。


    但是這地方,你有錢也不行啊。


    整個釣魚台國賓館,建成了十七棟接待樓,其中為體現大小國平等對待,迎合明國對外政策不設“一號樓”,為尊重歐洲國家習慣,不設“十三號樓”。為尊重明國傳統,以“芳菲苑”替代“十七號樓”稱唿,以“八方苑”替代“四號樓”稱唿。


    全園麵積為四十二萬平方米,全館總建築麵積十六萬五千平方米,其中湖水麵積五萬平方米。


    李墨白這邊,有專業的禮儀人員引導他過去。


    雖然隻是普通的服務人員,但是說實話,跟空姐有的一拚了。甚至還略勝一籌呢。


    可能,這裏的服務人員選拔標準,要比選空姐還要嚴格一些吧。


    這釣魚台四周原是塗綠油漆竹竿紮成的籬笆,約略可見裏麵的房屋樹木!


    後來改築了圍牆,圍牆上安了電網。圍牆東麵、北麵各開一座大門。東麵大門裏是一座假山;北麵大門裏砌了很大一個照壁,遮住行人視線。


    照壁上塗有紅漆,堆出筆勢飛動的金字:“為人民服務”。


    國賓館有十幾棟樓房從釣魚台東門北邊,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編號,環境幽雅清寧,樓台亭閣間碧水紅花、林木石橋,是明國古典建築情趣與現代建築格調的完美融合。


    這裏的小樓,無一例外都是外部保持原有風格,內部改成現代化裝修。


    第十八號樓總統套樓是樓群中最重點、最豪華的建築,其外形是純明國皇帝宮殿結構,黃色琉璃瓦鋪頂,綠色畫棟雕梁環繞,樓高三層,處處富麗堂皇、金玉交輝。


    樓內的總統臥室更是氣派,使用的大床和衣櫥都用紫檀木精雕而成,落地宮燈分列四周,雍容瑰麗。


    臥室前的落地大擋屏用紅木精雕細刻並配以十餘幅山水花鳥畫卷,營造出濃濃的明國情調。


    除總統樓外,其它十七棟樓有西方別墅式的,有伊斯蘭式的,也有東方民族式,但均是現代化建築!


    樓下一般是會客室,備有餐廳或會議談判廳。


    原釣魚台行宮和現代化十八棟樓連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聯璧合。整個國賓館古木茂密、碧水潺潺、綠草茵茵、柳堤彎彎、石橋小徑通幽,恰似人間仙境。


    李墨白就跟進城的山炮一樣,左看看,右瞧瞧。別提多長見識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展示明國文化,釣魚台國賓館從創建之初,有關部門就提出要以釣魚台國賓館作為展示明國曆代文化的重要場所!


    國賓館就竭其所能廣泛征集曆代有價值之文物,包括明清時期及更早的書畫、文物、傳統古家具,並不斷得到收藏家和當代書畫名家以及海外華僑的捐贈!


    截至目前已有數千件文物和書畫古玩珍品分別陳列在各棟樓館內。


    釣魚台國賓館的菜係博采國內八大菜係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肴之精。


    上至宮廷肴饌譜錄,下采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台國賓館菜肴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奮鬥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鋒同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鋒同誌並收藏重迴奮鬥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