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交鋒之後,玉帝退讓了,交出了人間所有的權利,至此人間想要溝通天界,唯有通過泰山之上的祭壇,而把持這這祭壇的府君,逐漸也被稱之為東嶽大帝,泰山府君。<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火然?文???.?ra?n?en`”


    “不過玉帝也不會甘心,他在退讓的同時將一項極為特殊的權能送給了府君。”


    諦聽賣了個關子,看到古傳俠和王重陽都聽的入神,這才有些得意的繼續說道:“這項職能便是神獄之能,人死後要去地府,那麽神死後要歸於何處?”


    這個問題,古傳俠和王重陽都不曾想過,但是仔細想來,卻有其道理。


    “神不是仙,不是佛。仙佛的榮耀歸於自身,隻要紀元之劫不來,自身也未曾犯下殺劫,便可吞食天地靈氣,長長久久的活下去,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


    “但是神不一樣,神的威嚴來自於人,是需要人供奉且承認其職能的。一旦人間有了變化,那麽神的根本也會被動搖。”


    “有些神同時也兼具了仙的特質,失去了人的供奉和承認,最多隻是實力大減。但是那些純粹的神,倘若失去了人的承認,便會走向滅亡,最後歸於神獄。”


    “府君倘若隻是有神獄這個智能也就罷了!但是他同樣又是地府的主宰者,操控著人間眾生的一切生死命脈。這也就等於由他完完全全的操控了一切神靈的生死。這是三界之中,所有的神靈,乃至於那些兼修神道的仙佛所不允許的。”


    “因此府君在錯防不及之下,被諸天神靈聯手,封印在了泰山之中。他保留了神獄的職能,卻失去了地府。撿了芝麻,卻丟掉了西瓜。”


    諦聽說到這裏,大致上的脈絡古傳俠和王重陽也就都清楚了。(.無彈窗廣告)


    玉帝設局,讓府君為三界一切神靈所厭惡,成為了眾矢之的,最終兵敗泰山,成為了‘區區’一介泰山神。而地府則被玉帝趁機接收,為了避免出現下一個府君。玉帝分割了地府的權能,交由十殿閻羅掌管。


    十殿閻羅相互製衡,好好的一個地府被分割的支離破碎,最後都不得不聽命於天庭。


    古傳俠甚至可以揣測,或許是遠古的某一日,地藏王遇到了成為泰山神的府君,二人合謀,便讓地藏王借著佛門之勢,入了地府。將十殿閻羅全都擊斃。


    沒有了十殿閻羅把持地府權柄,府君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便讓分身化為閻君主宰地府。同時與地藏王分割而治。


    如此一來,整個關於地府的脈絡,便基本上清楚起來。


    隻是地藏王與府君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


    地藏王算計王重陽,如此之深,甚至不惜借府君之手斷了諦聽的雙耳。為的就是要將王重陽徹徹底底的變成他。


    那麽府君呢?


    曾經與玉帝同階的三界統治者之一,地府諸神的主宰者,神獄的守望者,他的計劃又是什麽?


    即便是到了現在,依舊未見一絲端倪。


    而且古傳俠分明記得,道經《洞淵集》雲:“太昊為青帝,治東岱,主萬物發生。”《枕中記》亦雲:“太昊氏為青帝,治岱宗山。”


    這就說明,這位府君,還有太昊和青帝兩重身份。


    這兩個身份,同樣是赫赫威名,比之府君甚至流傳更廣為人知。


    像府君這樣極為古老的大能者,他們的身份極多,密密麻麻的布滿了一個紀元的開始到終結。


    這樣一來,甚至讓人搞不清楚,敵從何來,誰是敵誰是友。


    “世尊!我們走吧!上一紀元,世尊和府君曾經在陰浮槐下留了一些東西,現在世尊已然蘇醒,府君的傳人也來了,也是到了開啟它的時候了。”


    諦聽漫步入太陽真水河之中,還原本來摸樣,露出寬厚的背脊,足夠讓古傳俠和王重陽二人站住腳。


    有著諦聽托著,二人無驚無險的渡過了太陽真水河。


    站在那詭異的陰浮槐靈樹之下,抬頭仰望,卻發現那樹葉上的鬼眼全都消失不見了,陰沉的陰雲都化作了祥雲,那樹葉上的鬼眼,此刻看來,卻是諸天星辰的摸樣。


    “一樹兩麵,外陰內陽,邪異隻是外在,本質卻是勃勃生機。難怪那些魑魅要阻止我們前進,如此寶地,它們自然不願意讓我們侵占!”王重陽感歎說道。


    諦聽卻得意道:“世尊放心!那些魑魅沒法渡過太陽真水河,所以它們看到經曆的,都隻是陰浮槐的表象,得到的不過是一些陰浮槐用不著的死氣和陰氣。真正積蓄多年的靈果,都被好好的保留了下來,一點都沒有流失。”


    古傳俠聞言,再仔細看去,那樹葉之間掛著的人頭,哪裏還是人頭的摸樣,分明就是一個又一個仙佛摸樣的果子,其中仿佛真的儲存著能夠成就一個仙佛的能量。


    看著這些果子,無論是古傳俠還是王重陽,都貪心大起。即便是知道其中有著無窮的因果,得了會有無盡的麻煩,卻都不想放棄。


    道理很簡單!


    大劫將至,實力才是根本。


    再大的難關,隻要有實力,都有渡過的可能。但是若無實力,大劫來臨,便是會灰飛,連反抗的資本都沒有。


    “不如???先弄兩個嚐嚐?”王重陽吞了吞口水,對古傳俠說道。


    古傳俠看著點點頭:“好!嚐嚐!”


    事已至此,畏首畏尾,反而可笑了。不管有什麽陰謀,好處先吃了再說。


    諦聽聞言,便急忙說道:“世尊莫急!這陰浮槐乃是,當年府君找鎮元大仙求得一根人參果樹椏枝與佛門的金浮屠樹嫁接而成,又汲取了此地的至陰至死之氣,雖然靈氣充沛,蘊含生死、陰陽大道,卻還有一絲毒性。”


    “想要祛除毒性,就得以太陽真水洗練一百二十分之一個刹那。多一點不行,那時靈果會被焚毀。少一點也不行,否則毒性祛除不盡,吃了之後雖然短時間內實力暴漲,但是毒性卻會深入靈台,種下禍根。”


    古傳俠和王重陽聞言,紛紛麵色發苦起來。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有言:“九十刹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


    這就足以說明一刹那的短暫,而要把握住一百二十分之一的刹那,將靈果之中的毒性祛除,尤為困難。


    何況其中還夾雜了心理因素。


    萬一毒祛不盡怎麽辦?萬一靈果燒毀了怎麽辦?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武金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橋並收藏仙武金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