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廷!


    劉青山在u,還是有一些名望的,算是明星學生吧,所以認識他的人不少。


    好在米國的大學生,一般都不會去打擾別人的生活,所以劉青山平時基本不會受到什麽騷擾。


    走到前麵之後,劉青山先向彼得教授鞠躬,然後又向索羅斯等人點頭致意,最後才來到羅傑斯身旁。


    羅傑斯還笑嗬嗬地站起來,和劉青山握手:“歡迎你,芒廷,我知道你現在承受很大的壓力,你還能撐得住吧?”


    劉青山也聳聳肩膀,瞧著對麵那三位,除了索羅斯之外,還有後來的股神巴菲特,以及設計出“純粹阿爾法”基金的達利歐,換成是誰,肯定都會感覺到壓力。


    不過,劉青山還是一臉平靜地說道:“羅傑斯先生,我國的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


    “好,勇氣可嘉。”羅傑斯帶頭拍起巴掌。


    可是下麵的學生卻不買賬:什麽,竟然看衰股市,那不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嗎?


    在座的這些大學生,畢業之後,可是都想去華爾街打拚的。


    等到劉青山在羅傑斯身旁坐下,彼得教授便開始主持,用幻燈片打出了今天論壇的題目:


    那是設計成一個蹺蹺板的模樣,一邊放著個錢袋子,一邊坐著一個漫畫形象的人。


    “今天我們在這裏要討論的主題是關於股市的,正方是索羅斯先生為代表的,看好股市的發展。”


    “反方是以羅傑斯先生為代表,看衰股市。”


    “今天,他們雙方要在這裏,進行一場辯論。”彼得教授簡短地進行開場白,然後便抬手向正方示意一下。


    下麵的學生,也都饒有興味地開始準備傾聽,有些還掏出小本子,準備記重點。


    他們想著,或許可以把零花錢節省出來,買一兩手股票,沒準能把給女朋友的聖誕禮物賺出來呢。


    而今天到場的幾位記者,也大感不虛此行:這種有爭議性的話題,最適合做新聞了。


    更何況,坐在台上的那些,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當然,那個叫芒廷的小家夥除外。


    索羅斯,巴菲特,達利歐,羅傑斯,這些大鱷,平時想采訪他們,人家分分鍾幾百幾千幾萬美金的,都沒時間搭理你。


    最先開始發言的是達利歐,他是橋水基金的創始人,一直想要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決策係統,就像武俠中的獨門秘籍,是學術派技術流的代表。


    達利歐不慌不忙地整理出幾頁紙:“我這裏有一份調查報告,是問卷形式的。”


    “在今年的1月23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先是猛跌115點,隨後又上升60點,我們可以把他稱為一次閃跌。”


    “但是在我隨後組織的調查問卷中,讓一千名股民,選擇那一天對市場的感覺,選擇‘恐懼’、‘下跌’、‘股災’等詞匯的,僅占百分之八。”


    “而選擇‘獲利’、‘瘋狂’、‘加倉’等詞匯的,占百分之九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屬於無效票。”


    達利歐用幻燈片出示這幾組數據,然後說道:“這說明了什麽,說明股民對股市是非常樂觀的,他們相信市場,絕對不會跟風拋售股票。”


    他最後總結道:“沒有大規模的拋售,所謂的大股災,當然不可能出現。”


    下麵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位達利歐先生,用數據說話,而不是那種所謂的“預測”,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坐在達利歐對麵的羅傑斯,笑吟吟地望著劉青山:“夥計,你準備怎麽反駁他?”


    既然是並肩戰鬥的夥伴,那當然就是夥計了,羅傑斯當然不會因為劉青山的年齡而輕視對方。


    劉青山搖搖頭:“時間會證明一切。”


    反正距離股災發生,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


    “時間確實是最好的答案,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說點什麽,不然的話,下不了台啊。”


    羅傑斯索性拿起劉青山的那篇論文,翻了幾頁,找到其中的一段文字讀起來:


    “這是芒廷先生的一篇論文,我摘錄一小段。”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們普遍具有一種從眾心理,當股市大漲的時候,人們會瘋狂地將資金投入進來。”


    “同理,當股市大跌的時候,恐慌就會像瘟疫一般蔓延,所有人隻想著拋拋拋。”


    “這種投資的心理,我們姑且可以將其稱之為羊群效應,頭羊往哪裏走,後麵的羊群就會跟著往哪裏走。”


    “所以達利歐先生的調查問卷,雖然是真實的,但是不一定有效。”


    羅傑斯輕輕合上論文,還在手裏揚了一下,很是滿意地樣子。


    台下的那些學生,也發出了低低的議論聲,羊群效應,這會兒還沒流行開,所以大家聽了,都感覺很新奇。


    許多人在腦海中構思出一群綿羊,在草原上漫無目的地行進,一會兒被頭羊領著往東,一會兒又被頭羊領著往北,那畫麵還真有點搞笑。


    不過卻非常形象,那些股民在從眾心理地暗示下,可不就像一群沒有頭腦的綿羊嗎?


    而前麵坐著的索羅斯巴菲特等人,不就是領頭羊嗎?


    很顯然,索羅斯那邊的三個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三個人相互望望,然後都聳聳肩膀。


    索羅斯還童心忽起,嘴裏發出咩咩的叫聲,整個報告廳裏的氣氛,倒是輕鬆許多。


    這時候,巴菲特朝著羅傑斯說話了:“吉姆,芒廷先生的論文,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可以給我看看嗎?”


    “不,等到辯論結束,我可以給你複印一份,但是現在,它是我的武器。”羅傑斯半開玩笑地說道。


    他真的很看重這篇論文,那是一種俞伯牙遇到鍾子期的感覺。


    巴菲特點點頭:“好吧,希望你的武器,不會被引爆,否則的話……”


    他沒有繼續說出答案,但是這些學經濟的,都是研究過1929年米國大股災的,引發了長達十幾年的經濟危機,威力堪比蘑菇彈。


    反正也該輪到巴菲特發言了,他就繼續說道:“我想說的,是在股票交易模式上的變革,大家都知道,傳統的股票交易,是專門有人在交易所的交易版上,按順序寫下股票的報價。”


    “但是進入到八十年代之後,這一切都被電腦取代,電腦更加及時,更加迅速,這無疑讓股票市場充滿活力。”


    “而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或許幾年之後,坐在自己家裏的電腦前麵,就可以買賣股票……”


    聽得劉青山都暗暗服氣:大牛就是大牛,對未來的預測十分精準。


    隻是現在的巴菲特,估計還沒有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到“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那種境界。


    否則的話,現在他就應該感覺到恐懼,而不是坐在這裏侃侃而談了。


    巴菲特還在繼續:“依據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可以提前計算出股市的所有風險,比如我,就為電腦設計了自動交易。”


    “當股價降到我設定的風險區之後,就會自動出售,這樣一來,哪裏還有什麽風險……”


    等到股神說完自己的觀點,下麵的同學,自然是心悅誠服地送上掌聲。


    這一次,羅傑斯索性直接拿起劉青山的那篇論文,裝模作樣地翻了幾頁:“噢,這是一個很棒的武器庫,總能拿出恰當的武器來進行反擊。”


    “請聽這一段的論述,也恰恰提到了電腦的應用。”


    “噢,這些專業的數據,在我看來簡直是天書,我隻能直接說結論,芒廷先生認為,現在的電腦運行速度太慢,當數據太多的時候,就會像公路上堵車一樣,造成延時。”


    羅傑斯讀完之後,又笑著望向劉青山:“那樣的話,恐怕還得麻煩芒廷先生,再去演奏一下那首《最後的莫西幹人》。”


    台下一陣笑聲,不過許多人都在搖頭:電腦的運行速度,他們都是知道的,怎麽可能堵車呢?


    華爾街應用電腦已經好幾年了,人們隻見識了它的方便快捷,還真沒發生堵車的事故。


    這位芒廷先生,明明就是危言聳聽嘛。


    要不是劉青山坐在台上,一直沒開口,隻怕迎接他的,就是一片噓聲了。


    學生們對那些大佬能保持足夠的尊敬,但是對於劉青山這個剛剛入學的菜鳥,可不會客氣。


    索羅斯最後進行陳述總結:“我們的經濟在複蘇,股市在上漲,這一切,都是那麽蒸蒸日上。”


    “大家都知道,有人給我取的綽號,是華爾街的做空大王,連我都對股市充滿信心,那你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他的話極具煽動力,引來下麵如潮的掌聲,而且經久不息。


    顯然,下麵的學生和絕大部分股民,也都抱著相同的看法。


    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羅傑斯身上,等待他進行最後陳述的時候,羅傑斯又揚揚手裏的論文:


    “下麵我列舉論文中提到的幾組數字,八五年和八六年,經濟增長分別是百分之二點八和二點五。”


    “而消費卻是以每年百分之四的速度增長,居民的住宅固定投資,則每年增長百分之十。”


    “先生們,我們都是搞經濟的,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所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不是盲目樂觀。”


    說完之後,站起身鞠了一躬。


    下麵的聽眾,當然也報以禮貌性的掌聲,隻是和剛才相比,熱烈程度要差了許多。


    羅傑斯坐下之後,嘴裏又抱怨了一句:“夥計,你還真不是一位稱職的隊友,坐在這裏之後,就一言未發。”


    劉青山索性也就配合他,依舊沒說話,而是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那篇論文。


    羅傑斯這才以手扶額:“噢,差點忘了,我引用的觀點,其實全是你的,這麽說,你才是真正的主力。”


    說完他朝著彼得教授豎豎大拇指:“教授,您培養出來一名很棒的學生。”


    “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彼得教授可不這麽看。


    他也準備進行最後的陳詞,然後就進入到自由討論的環節,相信下麵的學生們,會有許多話,想要和台上的幾位大鱷交流。


    可是羅傑斯卻不準備放過他:“教授,時間會證明一切,事實勝於雄辯。”


    “不,吉姆,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我不會去進行任何假設,當然,如果劉的預測是正確的話,那麽我會考慮提前幫他結束本科學業,跟著我讀博的。”


    彼得教授也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他嚴肅地開始最後的陳述:“剛才的辯論很精彩,也很激烈。”


    “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所以真正的答案,在未來。”


    “股市和股票,隻是經濟分類中很小的一個分支,大家可以研究它,但是我不希望任何人沉迷於他。”


    “好了,下麵是自由提問時間。”


    報告廳裏,立刻熱鬧起來,下麵的學生紛紛舉起手。


    劉青山見狀,就向台上的幾個人點點頭,然後遛到台下,結果卻還是被幾位記者給圍住。


    和那些學生們不同,記者們顯然更關注劉青山,因為這樣才有料爆。


    沒法子,劉青山隻能和記者周旋一陣,說些車軲轆話。


    一名記者不死心:“芒廷先生,您預測股市大跌,是想用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來吸引眼球嗎?”


    劉青山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不,這是警告,我想對所有的股民強調一句,提高警惕,保衛錢包。”


    那記者聳聳肩膀:“那麽芒廷先生,您能告訴我,股災發生的具體時間嗎?”


    劉青山眨眨眼:“也許就在下周一。”


    說完,他便分開人群,離開報告廳。


    至於他說的那些話,就算在報紙上刊登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的,說不定還會遭受無數人的嘲諷。


    事實和劉青山的預料差不多,第二天,有幾家報紙,都在經濟版麵,刊登了這場高端峰會的報道。


    隻不過,大家提的都是羅傑斯和索羅斯這些名字,像劉青山這種經濟領域的小卒子,幹脆都沒提。


    倒是有一家偏娛樂性的小報兒,對劉青山進行了報道,調侃他選擇錯了專業。


    對此,劉青山隻是一笑置之,他心平氣和地等待著黑色風暴的開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8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為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為者並收藏你好,198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