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裏,劉青山見到了西單菜市場的劉副主任,是個稍稍有些發福的中年人,正在屋裏搖電話呢,白淨的麵皮上也是一層汗珠。


    如今程控電話還沒實施,打電話確實夠費勁的。


    好不容易,等劉副主任打完電話,拿出手絹擦汗的時候,那名工作人員才湊上去:“主任,找你的。”


    劉副主任瞥了劉青山他們一眼,不認識,於是就有些不耐煩地問道:“條子呢?”


    能來這走後門的,肯定都是有批條的,或者是一些關係單位,或者是一些能量比較大的主兒。


    劉青山笑了笑:“劉主任,您好,我叫劉青山,這是我師叔和我二姐,我們老家那邊,有一批新鮮蔬菜,需要銷售,所以就找到您這裏。”


    劉副主任聽了,暗暗鬆了一口氣:不是來走後門的就好。


    等等,他說什麽,上我們這來推銷蔬菜?


    這個倒是好事,春節前這段,有多少蔬菜都不夠賣的。


    不過劉主任皺了皺眉:“關鍵是沒有采購計劃呀,到時候沒法結算。”


    這個確實比較麻煩,不像劉青山把蔬菜賣給汽車廠,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聽了這話,劉青山跟著說道:“我們也不是個體,是縣裏統一組織,而且,蔬菜的量也特別大。”


    “噢,你們是哪個郊區的?”


    劉副主任點點頭,如果是縣裏蔬菜公司的話,那還可以。


    “我們是吉省的……”


    劉青山當然要據實相告。


    劉副主任一驚:“好嘛,兩千多裏呢,最少跑兩天,小同誌,你開玩笑呢?”


    這大冬天的,運送鮮菜,長途奔波兩千裏,確實有點難度,主要是交通運輸太不方便。


    劉青山當然最清楚這個情況,他們第一批大棚蔬菜,就運到幾百裏之外的春城。


    於是他說道:“我們有專用的保溫設備,縣裏也有專門的運輸大隊,劉主任,隻要你們要,我們保證就把蔬菜送來!”


    都成熟的蔬菜,當然不能爛在大棚裏。


    劉青山太清楚種植戶現在的心情:就算用牛車拉著,也一定能拉來!


    至於什麽運輸隊啥的,雖說還沒正式成立,但不是已經準備立項了嗎?


    劉主任思索一下:這樣還差不多,聽著好像還挺專業的。


    於是他又詢問道:“都有什麽品種的蔬菜,具體數額是多少?”


    有門!


    劉青山對這些當然也了如指掌:“蔬菜品種比較多,芹菜韭菜黃瓜的數量最多,其次還有西紅柿和茄子之類的,具體數量,我現在就可以打電話迴縣裏詢問。”


    “好,你現在就打!”


    劉副主任也喜上眉梢,這批蔬菜年前上市的話,還真能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劉青山很快就撥通了鄭紅旗的電話,他並沒有叫鄭大哥,而是直接稱唿鄭縣長:


    “鄭縣長,是我,我現在就在西單菜市場,市場的劉主任就在旁邊,需要詢問咱們縣蔬菜的品種和數量……”


    “好的,我拿筆記一下,芹菜三十五噸、韭菜將近三十噸,黃瓜五十噸……”


    劉青山嘴裏不停地蹦著一個個數字,而旁邊傾聽的劉副主任,那眼睛則隨著一個個數字,而越變越大。


    等劉青山放下電話,劉副主任連連擺手:“這數量太多了啊,集中運過來的話,我們西單也吃不下,主要是蔬菜保鮮期比較短。”


    說完他又略帶質疑地問了一句:“小同誌,你們縣的蔬菜產量,真有這麽多嗎?”


    劉青山點點頭:“這還是已經向周邊地區銷售一部分呢。劉主任,您看這樣成不成,您幫幫忙,能不能幫著聯係其它菜市場。”


    “我們縣長剛才說了,他會押車一起過來,到時候肯定會登門致謝的。”


    最後這句話,顯然還是有點作用的,劉副主任斟酌一陣之後,就又開始搖電話。


    一連打了一個多小時,估計電話都快燙手了,劉副主任這才結束了溝通,樂嗬嗬地向劉青山說道:“都聯係好了,告訴你們縣裏發貨吧。”


    “不過咱們醜話說到前麵,因為這是計劃外調撥,蔬菜要是凍了或者爛了,那部分損失你們自己負責。”


    “還有價格方麵,就按照商定的辦。”


    劉青山一顆心也放到肚子裏,痛痛快快應了一聲“沒問題”,然後就再次給鄭紅旗打電話。


    鄭紅旗顯然就守著電話等消息呢,很快接通,聽到劉青山這邊的好消息之後,鄭紅旗都差點喜極而泣。


    要是這些蔬菜賣不出去,種植戶遭受的損失就大了,作為主導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都不用農民朝他扔爛蔬菜,他自己都想挖個坑把自己給埋嘍。


    “青山,等我去了,咱們再詳談,這次,大哥要好好請你喝一頓!”


    鄭紅旗電話裏的聲音顯得格外激動。


    劉青山則哈哈幾聲:“少來,你這哪是來找我啊,我都聽說了,你過年迴來是準備向俺老姐提親的。”


    他也能理解鄭紅旗背負的壓力,所以才說幾句玩笑,幫著這位鄭大哥緩解一下壓力。


    電話那邊,也傳來鄭紅旗的笑罵聲,然後又開始說正經事:


    “青山,你再幫著問問,那邊市場需要豬肉和白條雞之類的不?”


    劉副主任也一直支棱著耳朵聽呢,直接就嚷嚷起來:“要要要,有多少都運過來!”


    過年嘛,雞鴨魚肉之類的,當然最是緊俏,沒看到他們菜市場外麵,五更半夜就有人開始排隊的嗎?


    這次都不用劉青山轉達,鄭紅旗在那邊就聽清楚了。


    像豬肉半子和白條雞之類,運輸起來就比較方便,反正都是凍的,裝車上就成。


    劉青山琢磨了一下,又對著電話說道:“鄭大哥,叫我們村兒也幫著運點大米和雞蛋過來,我送給京城這邊的朋友。”


    “你們還有鮮蛋,運過來運過來,我們全都要啦!”


    劉副主任又吼了起來,這一次,甚至比剛才的聲音都大。


    這大冬天的,雞蛋可是好東西,絕對是供不應求。


    “這個雞蛋的數量,肯定沒多少,盡量運吧。”


    劉青山都不用向鄭紅旗詢問,就給了劉副主任答複。


    劉副主任顯然也知道這個情況:“無論如何,也得弄個千八百斤過來,跑跑關係單位也是好的。”


    事情總算是談妥,剩下的,就沒劉青山啥事了,隻需要安心等待運送蔬菜的車隊到來。


    估計起碼得三四天的時間,到時候正好是臘月二十七、八左右,是銷售的最高峰。


    劉副主任也心情大好,打開辦公桌的抽屜,拿出一些票證,塞進劉青山手裏:


    “小同誌,這些你先用著,對了,剛才都忙活忘了,還沒請教你的姓名,實在失禮。”


    劉青山也很正式地伸出手:“劉主任,咱們是一家子,我也姓劉,劉青山。”


    握了握手,劉副主任想了想,念叨了幾句,然後猛的一拍大腿:“劉青山,我說剛才怎麽瞧著有點眼熟呢,你就是萬元村的那個劉青山吧?”


    看著劉青山微笑點頭,劉副主任頓時更加熱情:“我說怎麽一下子能調集這麽多的蔬菜,你們村裏和縣裏的事跡,我還真仔細讀過,青山同誌,你們很了不起!”


    花花轎子人人抬,劉青山也就捧了一句:“還多虧劉副主任這樣的領導多支持,要不然的話,我們這次的蔬菜就要受損失了。”


    哈哈,劉副主任也心情大好,又從抽屜裏抓出一把票證遞過來。


    “那,這是采購一些特殊物品的,到時候給縣裏的同誌帶迴去,算是首都人民的問候。”


    劉青山瞥了一眼,也被驚到了:好家夥,都是茅台酒的酒票,一張一百瓶,瞧這樣子,足有五六張,那就是五六百瓶啊。


    他一直想存一些茅台呢,畢竟現在出產的茅台,那才叫貨真價實呢。


    這個倒不是為了以後賣錢,主要是細水長流,留著慢慢喝。


    隻是像茅台這樣的商品,對普通人來說,都是限購的,有錢也買不到那麽多。


    想不到,這位劉副主任出手還真夠大方的。


    再次致謝之後,劉青山他們這才告辭。


    本來還想到菜市場裏逛逛,結果瞧見裏麵人山人海的,幾個人瞧著都眼暈。


    從菜市場出來,才發現在西單體育場那邊,還增添了不少露天的臨時攤位,分門別類的,主要是出售各種凍貨。


    每個攤位前麵,也都排著長龍。


    一路走過去,看到賣牛羊肉的櫃台前麵,人倒是不多。


    劉青山把那些票兒都給二姐了,就叫她找找,看有沒有牛羊肉的肉票。


    這兩年,豬肉越來越豐富,倒是牛羊肉,還比較稀少,平時對普通人是不供應的。


    隻有春節前,才會有少量供應。


    劉銀鳳找了一陣,還真找出來肉票:五斤羊肉,十斤牛肉,還真不少。


    正好排隊的人也不多,就直接排了幾分鍾,割了兩大塊肉,老帽兒師叔樂嗬嗬地用三輪拉了迴去。


    明天小年兒,正好包餃子。


    等到臘月二十三早上,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老四的小喇叭就開始廣播:


    “哥,在首都過年,一點都不好玩,等到來年,咱們還是在老家過年算啦。”


    來了十多天,過了新鮮勁兒,小老四這是想家了,也想村裏的那些小夥伴兒。


    其實不僅僅是老四,劉青山看到爺爺奶奶、母親還有大姐他們,也都跟著點頭,看來都是一般心思。


    首都雖然繁華,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夾皮溝那個小山村,才更難割舍,因為,那裏才是他們的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8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為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為者並收藏你好,198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