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崔敏浩的反應,竇廠長心裏還是挺失望的:看來各國人口味不同,這腐乳想要出口的話,估計難嘍。


    劉青山也嚐嚐腐乳,感覺還不錯,沒什麽太大的異味,要是青方的話,也就是臭豆腐,那不喜歡的人,第一次吃,是真容易把人吃吐的。


    想想後世,辣條和老幹媽之類的,都能在國外走紅,劉青山覺得,腐乳作為一種佐餐,老外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國外那麽多華人呢,他們應該比較習慣吃這個的。


    比如吃麵包的時候,抹上點腐乳,味道還不錯,他以前上高中,食堂多數時候吃饅頭,就喜歡夾上腐乳一起吃。


    還有拌麵條的時候,也不錯。


    當然啦,這些指的都是紅方,也就是紅腐乳,不是臭豆腐。


    答應竇廠長,在廣交會上,一定會幫助他推銷,這頓飯自然也就吃得十分愉快。


    崔敏浩除了一開始吃腐乳的時候,稍稍有點不適應,剩下的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很高興的,品嚐到不少新奇的食物。


    尤其是那道九轉大腸,吃得他連連叫好。


    沒錯,南韓那邊,肉類價格居高,所以內髒什麽的,照吃不誤。


    第二天,胡蘿卜汁廠的開業慶典,隆重開始。


    劉青山跟著一起去了位於縣城東門外的這家工廠,首先入眼的就是書寫著廠名的那塊大牌子:金陽食品有限公司。


    “不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麽講究?”劉青山瞧著用兩國文字標注的招牌,就隨口問了一句。


    別說,這裏麵還真有講兒,隻聽崔敏浩侃侃而談:“胡蘿卜別名金筍,而且我們的社長也是金姓。”


    劉青山點點頭:“胡蘿卜還是比較有營養的,一會兒嚐嚐,生產的胡蘿卜汁味道怎麽樣。”


    大門口,不時有大卡車進進出出的,車裏運送的都是胡蘿卜。


    各個公社都有收購點兒,收上來的胡蘿卜都已經抹幹淨表麵的泥土,削去頂部,看起來十分鮮亮。


    這東西耐儲存,食品廠裏有專門保存胡蘿卜的地窖,至少可以保鮮半年以上。


    收購的價格,和當初承諾的一樣,而且不打白條,直接現金支付。


    這也受到廣大農戶的一致稱讚,當初種胡蘿卜的時候,還有種種擔心,難度著實不小,現在地裏的胡蘿卜換成一張張鈔票,大夥臉上才樂開花。


    各個公社的一把手,也都受邀前來,畢竟他們是最大的原料供應商嘛。


    這些人看到劉青山,一個個都眉開眼笑地打著招唿。


    要不是劉青山搞出來青儲飼料這一招,他們的胡蘿卜種植麵積肯定無法保障。


    現在秋後算賬,結果才發現,胡蘿卜產量高,價格也不低。


    當初承諾的是,最低八分錢一斤,實際上,大多都是按照一角錢來收購的。


    除非是那些品相太差,或者是起胡蘿卜的時候,趕上下雨,上邊沾著的泥土比較多,才算八分錢。


    最後算算,種植胡蘿卜的收益,居然比種植玉米黃豆什麽的,高了將近一倍。


    種了胡蘿卜的農戶喜氣洋洋,當初沒種的,腸子差點悔青,心裏憋著勁,來年一定要多種點。


    “哈哈,小劉同誌也來了,你可是這個食品廠的第一大功臣啊!”


    魏書記握住劉青山的手,十分親熱,他們公社,種植胡蘿卜的麵積比較多,所以收益也更大。


    “放手,趕緊撒手吧,你想把小劉拐你們公社咋滴!”


    青山公社的孫書記,露出防賊一般的眼神,惹得那些公社書記都一陣哄笑。


    心裏是真羨慕啊,青山公社種植胡蘿卜的麵積是最多的,老孫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小劉同誌,你們那個青儲玉米的品種,來年一定要介紹給我們,那玩意當飼料,還真是好東西。”


    魏書記算是嚐到甜頭了,雖然他有點搞不懂,同樣的苞米秸稈,怎麽到秋天之後,牛羊都不愛吃,而青儲之後,就哢哢造呢,而且長膘還賊快。


    “種子都是從農大購買的。”劉青山也不藏著掖著,整個碧水縣的養殖業要是搞起來,那才能更好地發展。


    大夥正熱聊著呢,地區的領導和南韓那邊的外商,在碧水縣一幹領導的陪同下,也來到廠門口,典禮也隨之開始。


    開始的環節,自然是代表們講話了,地區領導講完了縣裏講,中方這邊講完了,南韓那邊講。


    講得劉青山都有點犯困,昨天晚上,下棋下得有點晚,主要是崔敏浩那個臭棋簍子,輸了不甘心。


    正站在那直磕頭兒呢,就聽到熱烈的掌聲響起,估計是哪位剛講完話,劉青山也就跟著拍了兩下巴掌。


    “青山,該你啦,剛才金先生講完,誠摯地邀請你致辭!”


    劉青山覺得自己的後背被人輕輕推了一下,就稀裏糊塗地走上前台。


    這令他有點不大滿意:你們不按套路出牌啊,明明按照程序,沒我啥事啊?


    一名精神矍鑠的老者,帶頭鼓掌,他就是金會長了。


    望著眼前這個陽光帥氣的年輕人,金會長滿眼的欣賞,他想起了華夏的一句諺語:英雄出少年。


    他們試生產的胡蘿卜汁,運迴本島之後,竟然出乎意料地受到民眾的歡迎,訂單也雪片一般飛來,他們公司這是要起飛的節奏啊。


    連媒體都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健康而且方便的食品,將來必定能成為,僅次於高麗參的第二大補品。


    至於想奪第一,那就別想了,高麗參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那絕對是無法撼動的。


    而提出這個創意,並且推進合作的,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真不知道,他的腦子裏,還有多少好創意?


    所以在今天這種隆重的場合,金會長想要抬一抬這個年輕人,拉進彼此的關係。


    劉青山卻是不大樂意,他提出搞胡蘿卜汁,又不是為了你南韓企業的發展,主要是為碧水縣的廣大農民,提供一條新的財路。


    順便為縣裏出口創匯,至於金會長的株式會社發展壯大,那就是捎帶的事。


    畢竟這種合作是互利互惠的,金會長那邊越強,碧水縣這邊也越能夠受益。


    既然登台,那當然要說兩句,怯場什麽的,對於劉青山來說,那是不存在的。


    他先是感謝金會長和在場的領導一番,然後就暢談起兩國源遠流長的友誼,最後提出了合作、發展、共贏的理念。


    這一套一套的,把下麵的人都聽傻了,這高度,還有這理念,甩出他們好幾道街啊。


    地區來的那位馮領導,跟鄭紅旗低語幾句,詢問劉青山的情況,然後也點點頭,心裏算是對這號人物,有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祝願我們的合作領域愈發寬廣,祝願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謝謝諸位!”


    劉青山躬身致謝,結束了自己的致辭,算算時間,好像比剛才那些發言的都還長呢。


    “劉先生,你的理念,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期待更大的合作。”金會長也躬身致謝,算是給足了麵子。


    等講話完畢,就該剪彩了,中方這邊要放鞭炮,而金會長那邊,也有一套本民族的開業習俗。


    看著用木頭方盤抬上來一個烀熟的大頭豬,還有一大方盤,裏麵裝得好像是年糕之類的,大夥都有點發蒙:怎麽感覺有點古代用三牲上供的架勢呢。


    其實還真差不多,把供品擺好,金會長和他們公司的人,都依次叩拜。


    而且金會長還拿出韓元鈔票,卷成一個紙筒,塞進豬頭的鼻孔裏。


    搞得在場的不少人,都覺得自己的鼻子眼有點發癢,想要打噴嚏。


    搞了好一陣,這場融合了兩國不同習俗的典禮才算是正式結束,來賓們還分享了那個大豬頭和年糕。


    上供人吃,這個習俗,看來是通用的。


    隨後來賓們興致勃勃的,開始在工廠裏參觀。


    大夥也終於嚐到了期盼中的金陽胡蘿卜汁。


    這是軟包裝的袋裝食品,每一袋的容量,大概五百毫升左右。


    裏麵都是汁液,並沒有渣子之類的,色澤還挺漂亮,開袋即食。


    劉青山用吸管吸了一口,有點胡蘿卜的味道,還稍稍有點鹹味,喝起來稍微感覺有點怪怪的。


    估計是兩國人的口味不同吧。


    不過眼下就算是難喝也不能瞎嚷嚷啊,大夥都搜腸刮肚的,讚美了一番,畢竟都指望這個賺錢呢。


    參觀完畢,一起到工廠的會客室裏休息,一會中午的時候,還有豐盛的晚餐呢。


    大夥便坐著閑聊,這時候,金會長忽然開口說道:


    “諸位,這次合作的成功,給我們雙方都增加了信心,我這裏還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期待和諸位的繼續合作。”


    啥,還有新項目!


    地區領導,包括碧水縣的王書記和鄭紅旗等人,也都眼睛一亮。


    這不僅僅代表著政績,更是能夠給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當然是多多益善。


    一瞧這些人的反應,金會長心中就更有數了:“大家都知道,高麗參在我國是非常受歡迎的補品,無論男女老幼,每年都會服用各種高麗參補品。”


    高麗參在座的當然都知道,他們這邊也產,隻不過叫人參,其實都是一個品種。


    一聽說南韓那邊,拿老山參當補品吃,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吃完不流鼻血的嗎?


    隻聽金會長繼續侃侃而談:“我們那邊大多是加工成紅參來食用,也有許多種植人參的農莊,隻是土地麵積有限,所以價格比較高。”


    原來是種植的人參啊,大夥這才恍然大悟,也有人表示奇怪:人參不都是野生的嗎,還能人工種植嗎?


    隻聽金會長繼續道:“我們和貴地相鄰,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也極為相似,所以我的下一個合作計劃就是,我們出資金出技術,在貴地合作種植高麗參,相信這個項目創造的利潤,一定比胡蘿卜汁更大!”


    聽到這裏,在座的那些領導都覺得唿吸急促起來: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


    我們別的沒有,就是地多!


    隻有劉青山,漸漸皺起眉頭,最後實在忍不住,起身詢問道:“金會長,你的意思是要毀林種參嗎?”


    金會長點了點頭:“因為高麗參需要的種植條件比較特殊,最好是砍伐後的林地,腐殖質比較豐富,才能適合人參生長。”


    果然,劉青山瞬間神色嚴肅,鄭重說道:“金會長,這種合作,我們是不會答應的!”


    金會長也是一愣:剛才明明是你說的,合作越來越寬廣,還什麽友誼地久天長之類的,怎麽剛說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呢?


    “青山。”


    鄭紅旗輕聲示意了一下,這種場合,有地區的領導,還有外商,他不希望劉青山這麽衝動。


    劉青山卻絲毫不在意,他又不想在仕途上發展,像毀林種參這種事,堅決不能忍。


    以資源換發展,從來都是最低端的,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資源或者短期內難以恢複的資源,一旦毀了,那就是真的毀了!


    受到時代所限,說是短視也好,還是因為貧窮落後,無奈之舉也罷,這些都不能成為借口。


    地區的馮領導,也有些麵色不虞:剛才還誇這位小同誌有膽有識呢,現在看來,還是太年輕,這膽子也太大啦。


    你一個不屬於體製內的年輕人,有什麽資格,代表地區,代表縣裏做出決定?


    年輕人自信是好事,但是自信過頭,就是自大嘍。


    一時間,地區領導的不悅,縣領導的關切,還有金會長那略帶玩味的眼神,劉青山盡收眼底。


    他逐一向眾人點頭示意了下,然後緩緩開了口:


    “沒錯,種植人參,或許會讓我們在短期內受益,能夠增長經濟,種植戶也能夠受益,可是請大家想一想,我們付出的是什麽?”


    休息室裏一片寂靜,大家都望著這個敢作敢為的青年,也在靜靜地思考。


    忽然有人弱弱地說了一句:“既然能夠種植胡蘿卜,那麽為什麽不能種植人參,而且種人參的收益更高?”


    說話的是一名公社書記,他們公社,今年種植的胡蘿卜是最少的,有點不甘心,好不容易又有了新項目,當然想要抓住。


    劉青山望了望他:“陳書記,這兩樣,有著根本的區別,您想一想,種植胡蘿卜,在現有耕地上就可以完成,種植人參呢,卻需要先砍伐林地。”


    “而林地一旦遭到破壞,那就不是幾十年或者幾百年能夠恢複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8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為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為者並收藏你好,198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