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大都督府剛剛成立,就準備有所作為。


    沈廷揚不敢猶豫,第一時間以海軍總參謀部的名義提了屬於海軍的《關於各大艦隊構架的提議》,讓大都督府的大佬們驚訝的連下巴都差點掉下來砸下來。


    第一反應,就是這幫畜生太快了。


    第二反應,你們海軍不是來要錢的,你們是來砸鍋的。


    照你們這個要法,全國的軍費都不夠你們折騰的。


    錢都給你們,我們陸軍,人家空軍花什麽?


    那熱氣球想上天也是要花錢的。


    “北海艦隊要大小福船將近二百艘,各種輔助船隻一千艘,還有這各火船是怎麽迴事兒?消耗品也要一千艘?”尤世威看著一臉認真的沈廷揚不像是在說謊,感覺很頭大,最後搖搖頭道:“沈督,你們水軍也太能吹了,漫天要價,太沒誠意,迴去重新核算。”


    沈廷揚搖了搖頭,道:“尤督恐怕不清楚。如今我朝海船在海戰中的確落入了下風。基本戰術就是四麵圍困敵艦,放出火船縱火,所以火船其實是消耗品,就跟你們陸軍的彈丸一樣。”


    尤世威臉上一黯:“我們連射出去的箭簇都撿迴來。”


    沈廷揚順口接道:“是啊,可惜火船燒了就沒了,撿不迴來,你要是較這個真,我可以派人去撈浮木。”他又道:“大福船是我軍的主力戰艦,但是火炮數量遠不如泰西船,所以隻能靠船數取勝。按照陛下的原則……”


    “不對啊,朝鮮以東哪有泰西船?”尤世威露出一副識破謊言的不屑。


    “的確沒有,但隻有大福船才能載足夠多的戰兵。”沈廷揚道:“否則倭寇今天來騷擾一番,明天再來晃蕩一圈,我們不需要直搗黃龍麽?”


    “這事,”尤世威道,“完全可以交給陸軍辦。”


    “陸軍要過去也得有大船載運吧。”


    “總之這數量太離譜,而且北海艦隊在朝鮮以東,防禦我國遼海、東海的是……東海艦隊?”


    “對,從遼海一直到舟山,都是東海艦隊的防區。”沈廷揚道:“因為這一帶主要是對付海盜,所以大福船的數量可以少些,不過小福船還得加點。”


    尤世威在海船上知之甚少,繼續往下看,卻見舟山到台灣海域還有台海艦隊,各項數量都更少,總算眉頭紓解了些許。


    “台海艦隊是支援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的,所以運載為主,火力較弱。”沈廷揚估算著尤世威的閱讀速度,適時解釋道。


    尤世威看到南海艦隊的時候,吸了口氣:“沈督,為何南海艦隊的規模竟然這麽大!”


    大福船百艘,小福船三百,各類輔助船隻數量過千,水手三萬人……


    “這樣搞法,大明就別做其他事了,都圍著你們海軍轉吧。”尤世威放下海軍的報告:“我們跟禮部、吏部爭預算的事沈督大約也知道,每一兩銀子都來之不易啊。


    “陸軍現在都是花小錢辦大事,譬如征兵這個問題,沈督也知道陛下是一直強調精兵悍將的。現在迫於形勢,我們在朝鮮用朝鮮人,在蒙古用蒙古人,都不算大明正式戰兵,就跟以前闖逆獻賊挾裹流民,東虜用包衣一樣性質!何其可悲啊!”


    尤世威說著,痛心疾首,雙手重重按著桌麵抬不起頭來。


    “我能理解,”沈廷揚輕聲安慰道,“這個計劃也不是今年就要完成的,而且舊有水師的船隻可以先行補充南海艦隊。那邊還有敵國,不能不謹慎啊。其他地方先緩緩,大不了讓宵小囂張幾日。而且即便如尤督所言,海軍隻負責轉運,


    由陸軍登陸作戰,但船總得造吧,難不成讓陸軍兄弟們遊水打仗?”


    “咱們的船不如泰西人,為何就不能改進一下戰船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尤世威換了個角度。


    沈廷揚嗬嗬一笑,從官袍袖子裏掏出另外一卷厚厚的卷軸:“也行。”


    尤世威一愣,感覺自己似乎跌入了深不見底的陷阱。


    卷軸裏就是蒸汽機鐵甲船的科研計劃,也是一個要持續往裏扔銀子,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見到收益的買賣。


    而且這種鐵甲船就跟之前的蒸汽機衝車一樣都是吞金巨獸。陸軍自己都一直嚷著經費不足,禮部又不願意再繼續承擔全部科研費用,現在海軍又插了一腳進來。


    尤世威覺得頭有點痛。


    海軍提出的大造戰船計劃當然是不可能被大明皇帝徐梁支持的。


    明知道如今全世界的戰船都處於過渡時期,恐怕過個三五十年就隻有拋錨海邊當博物館了,徐梁怎麽可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建造。


    更何況現在能夠威脅到大明的海上力量隻有荷蘭人,而荷蘭人寧可委曲求全賠付軍費,也要換取貿易額度,這無疑說明他們無心與大明作戰。


    沈廷揚的聲東擊西策略對尤世威很是奏效,皇帝陛下也樂得不點破,順著尤世威的意思,同意將鐵甲船並入軍方的重點研究項目。


    尤世威總覺得自己似乎被坑了,隻能以陸海軍有同樣需要為理由安慰自己。


    不過這也不算錯,改進了發動機效能之後,無論是蒸汽衝車還是鐵甲船都能用。而且鋼鐵配方的改進除了對製造大海船很重要,對陸軍一樣很重要。


    誰都需要更輕便更堅固的盔甲,以及更鋒銳的冷熱兵器。


    除此之外,陸海兩軍也都需要更強大的火藥,以及火藥之外的發射藥。在發明連珠銃後,大明的軍工匠人發現要想真正解決氣體泄漏的問題,僅靠鋼材咬合密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種微縮的“弗朗機”。


    弗朗機炮的發射機理和構造可以視作一枚粗糙的子彈,隻有將其內部徹底封閉,發射藥的力量才會最大化推動彈丸,保證衝擊力和射程。而這種發射藥顯然不能用需要明火引燃的火藥,那麽出路在哪裏呢?


    鋼鐵、火藥同時指向了另一個關鍵點:化工。


    非但化學需要進一步發育。還要形成化工。


    徐梁知道化工產業的重要性,但也知道自己的斤兩。連揠苗助長的資格都沒有,隻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手法:建學、砸錢、辦期刊。


    十一月,帝國化工大學正式在風景如畫的西子湖畔建校招生。這所與經世大學同樣規格的新大學,涵蓋了從錢塘江到西湖南岸的廣大西湖風景區,請了江南最負盛名的園林大家進行校園設計。


    宋應星出任帝國化工大學祭酒,同時兼任物理和化學係教授。


    與經世大學不同,帝國化工大學從籌建以來就受到了各方關注,多有鄉紳和浙省勢家捐贈。他們倒沒想過借大學斂財獲利。單純是因為帝國化工大學離著家鄉近。同時也因為帝國化工大學的化學係和醫學院對他們的生活有極大影響。


    在他們看來,化學多半是依據設立的金丹之學,是解決死後的問題。


    醫學院則匯聚了江南許多國醫聖手,是解決生前的問題。


    這兩點可要比京師大學的技工之學重要得多。


    初生的化學其實並不需要研究者特別高的天賦,它更像是科學王國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的人手進行實驗。進而將實


    驗過程和結果形成理論,以公式方程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明代,道士們已經發明了製取硫酸的方法,並將之用於藥物。利瑪竇和湯若望也帶來了西方製取硝酸的方法,與明朝道士們的方式有異,結果卻是一樣。可以說。在無機酸的製取上,大明已經有了足夠的實驗室基礎。


    宋應星在消化了前人的知識基礎之後,通過定義命名,總算開始了新的征途,帶領著三百學生開始研究人工製取純堿和燒堿的方法。同時也安排人手研究如何提高產能。


    徐梁因為化學的進步也不得不設立皇明定名學會,對各種單位、元素、產品名稱進行定名。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名正也是儒家追求的目標,故而對這個定名學會的期待極高。非但內閣以次輔孫傳庭加入學會,同時還廣邀海內名儒,如黃道周、劉宗周等人也都入內供事。他們都是學富五車的大儒,博覽群書,就算是新的事物也能找到與三代時舊事物的聯係,正適合做這種工作。


    徐梁則主要是學習。


    即便他是皇帝,也不可能強迫天下人改變來適應自己,否則就成了暴君。徐梁並沒有當暴君的欲望,所以他還是決定在大方向上隨大流。比如現在,他也習慣了用“陽作”來表示氧化反應,用“陰消”來表示還原反應。


    當然,這與徐梁當年化學成績平平也有關係。


    在徐梁實行“劫富濟貧”之後七年,大明世家家們終於學會了照章納稅,申報財產。對他們而言,納稅是義務,申報財產則是自保。隻有讓大家都知道他們有多少錢,才能免去無妄之災,更不用擔心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落在自己頭上。


    至於通過宗族捐贈來逃避稅款的事,在大明境內屢有發生,不過在見識了朝廷“舉族流放”之後,這種行徑已經頗為收斂。到底逃的是一家之財,而宗族中仍舊有廣大的“無辜族人”。他們可不願意為了這點事就被官府流放到河套、海西、大明利亞這些萬裏之外的地方。


    在擴大使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時候,徐梁還懷有一絲謹慎,但等他嚐到了舉族流放的甜頭之後,徹底將“現代法治思想”拋諸腦後,根本無視了無辜者的哭喊,隻關注於河套地區的漢蒙人口比例,以及大明利亞、海西的人口增長速度。


    法製、稅製的改革,讓大明的國庫勉強能夠支撐國家各項開銷,但數以百萬兩的軍費、科研費用,仍舊讓大明掌舵者們過得心驚膽戰。


    “陛下,如果繼續擴大官吏人數,不控製行政開銷,國庫入不敷出隻在明後兩年之間。”紅娘子終於扶正了戶部堂官的位置,成了華夏曆史上的第一位女尚書。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徐梁聽紅娘子這麽說,就知道這位女尚書還是站在自己一邊。


    否則她就不會直接要求控製禮部、吏部的經費,而不提軍費的事。這種忠誠是徐梁變法的支柱,也是文官再次抱團形成整體官僚集團的阻力。


    “開源呢?還有什麽開源的法子可以想?”徐梁問道。


    紅娘子麵露糾結,放緩了語速,低聲道:“陛下,若說開源,或許以戰養戰可以一試。”


    她又道:“臣看報紙上有人提出以‘西南之戰,養西北之戰’,或許可行。現在海外購糧是我朝最大的外貿開支,而且安南、暹羅的米價日益漸長。如果能夠收伏暹羅、安南,降低采糧成本,於國家有莫大好處。”


    徐梁咧嘴笑了笑,暗中感歎農耕文明的思維慣性。歐洲人殖民全球,要的是市場、特產、貴金屬和勞動力,而大明還是更看重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