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第一批抵達裏斯本的錦衣衛已經傳遞迴消息。因為人種等多方麵的原因,進展並不是非常順暢,短時間內我們難以接觸到對方的高層,隻買通了幾個商人做外線情報員,並且承諾了他們日後可以到大明經常、定居。”


    王興也是在複國戰爭中湧現出來的接觸情報人員,現在已經全麵接管錦衣衛。


    當然,如今的局麵比之前要好太多,他可以長時間呆在京師,一邊兒享受著京師優渥的環境,一麵從容對蒙古方麵進行布局,同時不忘記對南洋和陛下一直看中的泰西之地進行情報工作。


    從這一點,不論是情報局還是東廠,都顯得非常才大誌疏,他們固然有與錦衣衛爭一爭高地的想把,但是卻缺乏眼光和魄力。


    很多事情都要上麵下命令,而他們才會行動。


    而徐梁的位置和壓力,是不可能顧及到這個國家的方方麵麵的。


    比如在泰西布點,在徐梁的規劃中屬於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這類事想起來了會說一聲,更多情況是想不起來的。


    但對於大明的諜報工作而言,這事就屬於重要,但不緊急,所以王興不可能為此專門來征詢皇帝的意見,全靠他自己做出工作決策。


    徐梁需要的正是王興這樣的幹將。


    然而徐梁也清楚,像是王興這樣的得力幹將,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現實環境,已經不似先前那麽惡劣,很多人才,已經沒有了先前的成長機遇。


    所欲徐梁對此不得不慎重考慮選擇,去培養。


    根據徐梁學習得知,華夏經曆了許多個選才階段。


    三代時候以名望選才,選出了堯舜禹湯;先秦時以門閥貴族舉薦製度,商鞅、張儀等人皆是由此步入君侯廳堂;兩漢以舉孝廉選才能之士,其實也是名望和門閥舉薦的集合體;後來的九品中正製、科舉製,無不是為了一個的目的:選出國士為我用。


    可惜任何一種選才方式都有其優越性和局限性。照大明選擇聖人的科舉方式,能夠選出孫承宗、熊廷弼、盧象升等文武全才,可謂奇跡接連上演。


    徐梁是不相信奇跡的人,即便自己轉世重生,他也隻認為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所以他更偏向於培養合適的“螺絲釘”,而不是指望憑空掉下個天才救世主。


    因為徐梁很清楚,像是自己這樣憑空而降的人物,想要走到今天真的很難。他甚至有的時候覺得,所謂的穿越並沒有給自己太大的幫助。


    真正給予自己幫助是自己不屑的努力,還有積極對於這個時代的融入。


    到了最後,徐梁已經明確感覺得到,是自己的團隊,是自己的支持者再推著自己往前走。


    “東廠給了我一份調查表。”徐梁將目光投到了桌上的一卷文案上,略帶遺憾地說道:“是關於諜報學校的教材。”


    王興臉上沒有任何異常,但他知道事情恐怕並不簡單,否則皇帝陛下不會一句褒揚都沒有,硬生生地轉入另一樁事件。


    徐梁看著王興,道:“教材是你主筆


    ,我審核之後確定的,但現在發現了問題。”


    王興動了動喉結,還是鎮定地聽著。他知道,這個時候慌亂沒有任何意義。、


    “教材中有十八處提到了忠於大明,忠於大明皇帝。”


    徐梁也用低沉得近乎冷漠的聲音道:“另外還有五十二處提到了忠於錦衣衛,不得背叛錦衣衛。同時關於忠於大明和帝室的內容隻有陳述宣教,沒有任何案例。而忠於錦衣衛、不得背叛錦衣衛的內容之下則有八個不同案例,從正反兩方麵進行了解讀。”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大到足以讓我人頭落地。


    王興心中暗道,身體反倒放鬆了。如果皇帝相信自己有不臣之心。此刻就不是與皇帝兩人在書房說話了。


    東廠也有自己的拘留所。


    誠如徐梁自己說,諜報學院的教材是王興主筆,他親自審核。當然,審核重點放在了技術上,思想政治方麵隻是一掃而過。這主要是因為徐梁人並不是個政治敏感的人,也缺乏大興文字獄的天賦。


    同樣。東廠整理出來的數據看起來駭人聽聞,但將十八、五十二這等數字融入幾十萬言的“巨著”之中,其中還有大量圖畫、案例,就像是沙漠裏沙子,很容易被人忽略。


    “陛下,是微臣的過失。”王興當然不願意承認這是犯罪,而且他來就沒有任何貳心。同時他也極度厭惡東廠,他覺得這群人真的是做業務不行,但是背地裏捅刀子,一桶一個準兒。


    而且東廠的廠督還是陛下的女人,從這方麵他知道,自己天然處於劣勢。但是他又同時非常清楚,陛下不是那種分不清輕重,過分依賴女人的男人。


    “也是我的過失。”徐梁道:“這件事不可能簡單一句改教材就結束的。話說到這裏,你可明白?”


    “臣願一力承擔。”王興道:“不過臣希望能夠流放遼東。主要是臣實在受不了潮熱的天氣。”


    徐梁扯動嘴角,道:“錦衣衛與東廠隻有業務監督和權力製衡,不存在個人恩怨。這點你放心,朕可以給你保證。”


    聽到這個定性。王興放下了心:起碼死不了了。


    “他們這麽做的目的,說穿了隻是眼熱諜報班。”徐梁起身踱步,道:“你怎麽說。”


    “與東廠往來增多之後,臣也發現東廠業務能力低下,原就有共享諜報班的打算。”王興在退步時仍然不忘坑一把東廠,真是將“蛇蠍心腸”演繹到了極處。


    徐梁點了點頭,卻見王興繼續道:“不過當時臣想單獨開班幫助東廠培養人才,既然這教材不妥。此事自然不該如此操作。”


    “說來聽聽。”


    “陛下,”王興腦中運轉如飛。“如今收羅情報的衙門在大明共有四家。我錦衣衛、東緝事廠、總參軍情司、兵部職方司。雖然各有偏重,但許多基知識卻可以共通,而且個別特長在四衙門都有用處。臣以為,可以諜報班為骨幹,建立一所大學堂,專門培養各種人才。然後由四家各自選拔,各取所需。”


    “教材也是由四家共同出


    人力編寫,教員就從四家抽調。”王興道。


    徐梁聞言一聽,也不由佩服王興的反應和果決。


    如此一來,錦衣衛看似失去了一個固定的人力寶庫。實際上卻將影響力擴張到了四個情報部門。無論怎麽說,諜報班仍舊是骨幹,而教員肯定也都是錦衣衛出身——東廠如果能有足夠的教員,也不用眼紅錦衣衛了。


    從名聲上看,兵部職方司和總參軍情司都勝於錦衣衛和東廠,但兵部職方司更需要地圖繪製方麵的人才,軍情司需要情報分析方麵的人才,與錦衣衛、東廠需要的諜報人才基不重疊。


    隻比較錦衣衛和東廠的話,恐怕更多人願意選擇天子親軍的錦衣衛。


    王興這招退避三舍之中,還蘊藏著以退為進的意思。


    徐梁沒有理由扼殺內部競爭。隻要能夠拿出成績說話,無論他們誰贏誰輸,都是大明獲益。


    徐梁裝作沒有看透王興的心思,道:“你能如此息事寧人,正是我所樂見。”


    王興微微躬身,道:“若是能夠因此彌補累臣之過,臣也安心了。”


    徐梁點了點頭。


    這所學校因為性質問題,並不能像武備大學那樣明目張膽地喊出“諜報”兩字。在徐梁前世,人們常用“無線電報培訓班”或者“速成班”之類的名字打掩護,而現在肯定是不能用的。


    “校名就叫:皇明國安大學吧。”徐梁道:“我過些日子會題寫好校訓送去錦衣衛。”


    校訓就是:衛國安民。


    “謝陛下。”王興謝道。


    徐梁看了看座鍾,客氣地端茶送客。


    的確一如屬下們對他的評價,對事嚴厲得乃至嚴苛,對人卻溫柔地乃至於溺愛。


    ……


    建興四年下半年,天下越發安定了,但戰時製度的後遺症卻越來越多地浮現出來。


    對人類社會而言,任何製度都像是一種新的病毒。這種“病毒”如果能夠適用。就會成為疫苗,幫助維持更健康的文明狀態。一旦失控,就可能對整個社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曆史上的改革家都可以算是醫生,有些人成功了,比如製定周禮的周公,堅定推廣郡縣製的李斯。也有些人失敗了。結果就是給整個文明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疤痕。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徐梁在在無數屬下、臣民眼中戴著層層光環,但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作為一個在後世勉強巡警,徐梁並沒有偉人們的高瞻遠矚和奇思異想,更沒有毀掉一代人的人生也要付諸實踐的魄力。


    他隻是個學習者。


    所有推行的政策製度就像是有實驗數據的配方,唯一需要的就是根據“體質”控製劑量。


    即便如此,社會調整期引發的治安案件,思想變革引起的倫理爭議,後國變時代引起的刑事問題,都牽涉了徐梁大量的精力。在很多時候。徐梁隻能作為一個觀察者靜靜看著,似乎什麽事都沒做,但實際上卻是繃緊了精神,緊跟實驗進度。


    報紙就是他的顯微鏡,都察院就是他的手術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