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如何知道,他們接觸到的寶物,隻是世家堪稱一般的貨色。
而真正的好東西,早就有新二師派遣部隊押送到京師,做大明皇家博物館做收藏品,供大明子民觀賞,了解大明文化了。
即便如此,也讓那些追隨徐梁腳步的商人,高唿此生無憾了。
徐梁的海軍將領與其他將領相比,確實不算出名,但也是最早追隨徐梁的將領,叫韓陽。
算起資曆,算是一代將領,後期之所以聲名不顯,是因為遵從徐梁的命令,去建設大明海軍去了。
而大明的大多數戰爭都在內陸發生,海軍偶爾有表現的機會,也隻是運兵、運糧,所以很多時候,韓陽的名聲甚至不如鄭家出名。
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敢小瞧,這位海軍中將的能量。
韓陽今日本來是奉命見駕,卻也湊了會兒熱鬧,買了些古籍,估計是想用來迴家教育孩子。
捧著一堆書籍的韓陽被徐梁召入奉先殿。
“你這廝也知道讀書?”徐梁詫異道。
“陛下從戎之時,亦是手不釋卷,對軍中行伍之人,影響頗深,如今不能識文斷字,怕是連個排長都做不到的。”韓陽恭謹的迴應道。
“我們的新式戰艦進展如何?”徐梁問道。
韓陽道:“陛下要求的新式戰艦與大明傳統的樓船、寶船大為不同,所以頗有些難度,至今尚未有多大的進展,不過鄭家的公子鄭成功卻有個主意,隻是末將覺得有些不符合陛下的宗旨。”
“哦?說來聽聽。”如今紅毛蠻子早就被徐梁在山東的時候,打跑了。
如今自然不存在鄭成功收複台灣之說,不過這不代表鄭成功沒有本事,要知道這位小爺,當年也是攪得半個江南天翻地覆的人物。
“鄭成功說,西洋的蓋倫船確實適合炮擊,在海上的航速非常快,而我天朝的福船寶船再種大,抗風能力強,這屬於各有所長,我們沒有必要將兩種優點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各取所長。”韓陽說道。
徐梁的確不願意就此放棄福船船型。
後世的艦船發展並非泰西炮艦,而是福船船式。
別看隻是一個船型問題,實際上影響的是熟練工的數量積累。直接影響一國戰艦建造質量和速度的大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並不遙遠,就算發展速度再慢,百年內也該出現蒸汽動力的航船了,那時候福船船型能占極大的優勢。
“韓將軍怎麽看?”徐梁開口問道。
“末將以為鄭成功所言有可取之處。”韓陽頓了頓,道:“若是我水師三十年內隻在南洋洋麵,就是福船都夠用了。而三十年後,早該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到時候他們若是還改變不了這般局麵,這水師也該裁汰了。”
“哦?”徐梁有些不解,當初說寫奏疏說福船該換的也是韓陽,如今說夠用的又是他。
韓陽連忙解釋道:“我大明的海戰還從未輸給過泰西戰艦。雖然泰西的戰艦,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但是並未形成太大的技術上的差距,而且東西方國力差距甚大,根據參謀部的估算,便是西方所有國家的海軍力量加起來,也未必比得過我大明的海軍,至於綜合國
力,更是無法比較。”
“所以西方國家的水軍不敢與我軍打硬仗。因為我們大明的水師,損失了可以迅速補充,他們的戰船損失了,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重新建造的。自我皇朝穩定,水師越來越強,現在泰西船來我朝的數量越發少了,而且他們一時也無從組建大艦隊遠航萬裏,故而臣以為三十年內是夠用的。”
這點徐梁也已經得到了數據,西班牙禁止金銀流出國內,泰西商船從隆慶時候的每年四十九船,下降到了如今的一二船。貿易幾乎斷絕。從這個數據上看,大明在最近數十年間的白銀流入速度已經放慢了許多。
“三十年後。該用通體打造的新式的鋼鐵戰艦了。”韓陽精神一振:“隻要我水師能裝備鋼鐵戰艦,不懼泰西艦炮,仍舊用福船船形,上設火炮一門,既能抗波,又能近身近戰。還可以重炮轟擊,根本不懼泰西炮艦。臣連名字都想好了,就要戰列艦。”
“你這個設想……”徐梁有些無語:“到底咱倆水師穿越者?”
“為何叫戰列艦呢?”
韓陽有些興奮的手舞足蹈,“陛下且想想看,既然重炮,肯定要布置在船頭,到時候與敵方交鋒,我們的新式戰艦,肯定要以列式布局,是故臣將其命名為戰列艦。”
戰列艦啊!
鋼鐵炮艦!大時代!
也不知道朕能不能活著看到這樣的盛況!
徐梁很想支撐到這個時代的,但是他也知道,巨艦大炮,是需要技術和工業走支撐的。
以明朝的技術能力可能鍛造出合格的鋼鐵龍骨麽?
“是宋應星的設計。”韓陽解釋道。
徐梁鬆了口氣:“那就先不要理會他,他還想著造一個基洛夫空艇呢。”
“但臣以為。若是國家公帑充沛,的確可以造這麽一艘鐵船啊。”韓陽道。
“這其中並非你們看到的那麽簡單。”徐梁對技術並不擅長,但起碼知道幾個關鍵節點:“首先是鋼材是否堪用。若是太硬容易折斷,太韌船體又會變形。其次是鍛造龍骨,得用多大的船塢?如今能否做到?再次,船身鉚接是否牢靠?最後,船身沉重,就算造好了,用何動力驅動?”
“陛下,我海軍大學工程院有學院提出以蒸汽為推動力設想,據說與蒸汽抽水機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稍稍複雜一些罷了。”韓陽低聲道。
徐梁很遺憾自己不是理工科出身,對於技術的發展隻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不過在道路選擇上,他具有無可比擬的客觀性,起碼知道各種技術路線的優缺點。好在他身為皇帝,用不著親自發明壓力計之類的小零碎,完全可以通過下達任務,然後砸銀子來解決。
“可以寫了奏疏,讓內閣討論一下,若是你們都有這方麵的意願,不妨建個課題小組,一起攻堅。”徐梁道。
韓陽從來沒有忘記先進的工具能帶來巨額的迴報。所以他與技術狗的往來越發頻繁,也就越發能感受到這股名為“技術”的力量。
如果能夠用強加強大的蒸汽之力,日後耕種土地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少了。
——解放出來的人手就可以去開墾更多的土地……
韓陽幻想著人人具
足無缺的大同世界,笑得十分歡暢。
徐梁結束了與韓陽的短暫會麵,也被真正的鐵甲船勾起了少年才有的雄心。如今所謂的鐵船,隻有日本人造過,那是用鐵皮在木船外麵蒙上一層護甲,實際作用有限得很,隻能在艦船對撞的時候占點便宜,真被火炮轟擊,一樣會被擊穿。
如果能夠用真正的鋼鐵鑄造船體,對現在的實心彈而言可謂無解。這樣即便不配裝重炮,隻要開過去撞也撞成對方了。
關鍵在於動力、鋼材和鍛造能力。
如今大明的鍛造能力最高體現是千鈞錨。鍛造工藝是先鍛成爪,然後鍛接在錨身上。
一千斤左右的大錨需要架設木棚,多人在木架上拉緊係錨的鐵鏈,把錨身吊起轉動,反複加熱錘鍛,同時使用“陳久壁土”做鍛接的“合藥”,以降低氧化鐵皮的熔點,保證鍛接的質量。
龍骨的鍛造與錨的鍛造難度相差大麽?是跨代的差距,還是隻要砸銀子擴大規模就能完成?
鋼材的供應是否充足?如今許家福主管著鋼鐵廠,的確能夠完成任務,但新鋼種的研發進度卻一直不容樂觀,是否有合適的鋼材也需要實驗數據的支撐。
最後是動力源,蒸汽機的發明到底需要幾年,十幾年,還是上百年?
徐梁將這些問題一一羅列在紙上,最終咬咬牙做出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砸銀子。
南京勳戚貢獻的資產總值在三千萬兩以上,取其中五百萬兩用來賑濟災荒,加大從越南進口糧食的規模和速度。剩下的兩千五百萬兩,撥出兩千萬兩作為帝國銀行南京兌換點的準備金。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最後這五百萬兩,讓各部增報預算、項目,或者課題。”徐梁道:“酌情批發。”
柳如是終於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兩眼瞳孔中都是白花花的銀錠。她相信,這迴舍人科發出去的公函不會被人嫌棄了。
所有接到這份公函的部門,無不在興奮之後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他們得知五百萬兩的總額,很清楚自己的預算足夠獲批,但拿到錢之後就意味著要交出相應的進度報告,這不就是變相的增加工作負擔麽?
不過徐梁終究知道要讓馬兒跑,還得給馬兒吃草的道理,已經直接從次收獲的尾數中撥出一筆款項,作為崇禎十九年的年終獎。
雖然晚了三個月,但數額卻是不小。整個新官體係官員中拿到年終獎的比例為百分之百,原官吏中有成績斐然者,也得到了獎金。總獎金額度高達十三萬兩,堪稱大明立國以來最為豐厚的一次打賞。
“給我三千兩有什麽用?”
宋應星拿到了自己的獎金批條,告知他有三千兩白銀存在大明帝國銀行的戶頭上。這是因為宋應星成功解決了熱氣球課題,故而獎金額在整個經世大學中都排入了三甲。不過宋應星並不高興,他要的不是三千兩,而是三十萬兩。
“與其花銀子打造蒸汽機,不如讓我把大明無畏級空艇造出來。”宋應星道:“絕對比蒸汽轉輪機有用得多!”
官員實在被宋應星纏得無奈,隻好道:“你且報上去再說。”
宋應星點點頭,當即準備材料上報,由此也撬動了徐梁的進一步南巡。
而真正的好東西,早就有新二師派遣部隊押送到京師,做大明皇家博物館做收藏品,供大明子民觀賞,了解大明文化了。
即便如此,也讓那些追隨徐梁腳步的商人,高唿此生無憾了。
徐梁的海軍將領與其他將領相比,確實不算出名,但也是最早追隨徐梁的將領,叫韓陽。
算起資曆,算是一代將領,後期之所以聲名不顯,是因為遵從徐梁的命令,去建設大明海軍去了。
而大明的大多數戰爭都在內陸發生,海軍偶爾有表現的機會,也隻是運兵、運糧,所以很多時候,韓陽的名聲甚至不如鄭家出名。
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敢小瞧,這位海軍中將的能量。
韓陽今日本來是奉命見駕,卻也湊了會兒熱鬧,買了些古籍,估計是想用來迴家教育孩子。
捧著一堆書籍的韓陽被徐梁召入奉先殿。
“你這廝也知道讀書?”徐梁詫異道。
“陛下從戎之時,亦是手不釋卷,對軍中行伍之人,影響頗深,如今不能識文斷字,怕是連個排長都做不到的。”韓陽恭謹的迴應道。
“我們的新式戰艦進展如何?”徐梁問道。
韓陽道:“陛下要求的新式戰艦與大明傳統的樓船、寶船大為不同,所以頗有些難度,至今尚未有多大的進展,不過鄭家的公子鄭成功卻有個主意,隻是末將覺得有些不符合陛下的宗旨。”
“哦?說來聽聽。”如今紅毛蠻子早就被徐梁在山東的時候,打跑了。
如今自然不存在鄭成功收複台灣之說,不過這不代表鄭成功沒有本事,要知道這位小爺,當年也是攪得半個江南天翻地覆的人物。
“鄭成功說,西洋的蓋倫船確實適合炮擊,在海上的航速非常快,而我天朝的福船寶船再種大,抗風能力強,這屬於各有所長,我們沒有必要將兩種優點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各取所長。”韓陽說道。
徐梁的確不願意就此放棄福船船型。
後世的艦船發展並非泰西炮艦,而是福船船式。
別看隻是一個船型問題,實際上影響的是熟練工的數量積累。直接影響一國戰艦建造質量和速度的大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並不遙遠,就算發展速度再慢,百年內也該出現蒸汽動力的航船了,那時候福船船型能占極大的優勢。
“韓將軍怎麽看?”徐梁開口問道。
“末將以為鄭成功所言有可取之處。”韓陽頓了頓,道:“若是我水師三十年內隻在南洋洋麵,就是福船都夠用了。而三十年後,早該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到時候他們若是還改變不了這般局麵,這水師也該裁汰了。”
“哦?”徐梁有些不解,當初說寫奏疏說福船該換的也是韓陽,如今說夠用的又是他。
韓陽連忙解釋道:“我大明的海戰還從未輸給過泰西戰艦。雖然泰西的戰艦,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但是並未形成太大的技術上的差距,而且東西方國力差距甚大,根據參謀部的估算,便是西方所有國家的海軍力量加起來,也未必比得過我大明的海軍,至於綜合國
力,更是無法比較。”
“所以西方國家的水軍不敢與我軍打硬仗。因為我們大明的水師,損失了可以迅速補充,他們的戰船損失了,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重新建造的。自我皇朝穩定,水師越來越強,現在泰西船來我朝的數量越發少了,而且他們一時也無從組建大艦隊遠航萬裏,故而臣以為三十年內是夠用的。”
這點徐梁也已經得到了數據,西班牙禁止金銀流出國內,泰西商船從隆慶時候的每年四十九船,下降到了如今的一二船。貿易幾乎斷絕。從這個數據上看,大明在最近數十年間的白銀流入速度已經放慢了許多。
“三十年後。該用通體打造的新式的鋼鐵戰艦了。”韓陽精神一振:“隻要我水師能裝備鋼鐵戰艦,不懼泰西艦炮,仍舊用福船船形,上設火炮一門,既能抗波,又能近身近戰。還可以重炮轟擊,根本不懼泰西炮艦。臣連名字都想好了,就要戰列艦。”
“你這個設想……”徐梁有些無語:“到底咱倆水師穿越者?”
“為何叫戰列艦呢?”
韓陽有些興奮的手舞足蹈,“陛下且想想看,既然重炮,肯定要布置在船頭,到時候與敵方交鋒,我們的新式戰艦,肯定要以列式布局,是故臣將其命名為戰列艦。”
戰列艦啊!
鋼鐵炮艦!大時代!
也不知道朕能不能活著看到這樣的盛況!
徐梁很想支撐到這個時代的,但是他也知道,巨艦大炮,是需要技術和工業走支撐的。
以明朝的技術能力可能鍛造出合格的鋼鐵龍骨麽?
“是宋應星的設計。”韓陽解釋道。
徐梁鬆了口氣:“那就先不要理會他,他還想著造一個基洛夫空艇呢。”
“但臣以為。若是國家公帑充沛,的確可以造這麽一艘鐵船啊。”韓陽道。
“這其中並非你們看到的那麽簡單。”徐梁對技術並不擅長,但起碼知道幾個關鍵節點:“首先是鋼材是否堪用。若是太硬容易折斷,太韌船體又會變形。其次是鍛造龍骨,得用多大的船塢?如今能否做到?再次,船身鉚接是否牢靠?最後,船身沉重,就算造好了,用何動力驅動?”
“陛下,我海軍大學工程院有學院提出以蒸汽為推動力設想,據說與蒸汽抽水機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稍稍複雜一些罷了。”韓陽低聲道。
徐梁很遺憾自己不是理工科出身,對於技術的發展隻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不過在道路選擇上,他具有無可比擬的客觀性,起碼知道各種技術路線的優缺點。好在他身為皇帝,用不著親自發明壓力計之類的小零碎,完全可以通過下達任務,然後砸銀子來解決。
“可以寫了奏疏,讓內閣討論一下,若是你們都有這方麵的意願,不妨建個課題小組,一起攻堅。”徐梁道。
韓陽從來沒有忘記先進的工具能帶來巨額的迴報。所以他與技術狗的往來越發頻繁,也就越發能感受到這股名為“技術”的力量。
如果能夠用強加強大的蒸汽之力,日後耕種土地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少了。
——解放出來的人手就可以去開墾更多的土地……
韓陽幻想著人人具
足無缺的大同世界,笑得十分歡暢。
徐梁結束了與韓陽的短暫會麵,也被真正的鐵甲船勾起了少年才有的雄心。如今所謂的鐵船,隻有日本人造過,那是用鐵皮在木船外麵蒙上一層護甲,實際作用有限得很,隻能在艦船對撞的時候占點便宜,真被火炮轟擊,一樣會被擊穿。
如果能夠用真正的鋼鐵鑄造船體,對現在的實心彈而言可謂無解。這樣即便不配裝重炮,隻要開過去撞也撞成對方了。
關鍵在於動力、鋼材和鍛造能力。
如今大明的鍛造能力最高體現是千鈞錨。鍛造工藝是先鍛成爪,然後鍛接在錨身上。
一千斤左右的大錨需要架設木棚,多人在木架上拉緊係錨的鐵鏈,把錨身吊起轉動,反複加熱錘鍛,同時使用“陳久壁土”做鍛接的“合藥”,以降低氧化鐵皮的熔點,保證鍛接的質量。
龍骨的鍛造與錨的鍛造難度相差大麽?是跨代的差距,還是隻要砸銀子擴大規模就能完成?
鋼材的供應是否充足?如今許家福主管著鋼鐵廠,的確能夠完成任務,但新鋼種的研發進度卻一直不容樂觀,是否有合適的鋼材也需要實驗數據的支撐。
最後是動力源,蒸汽機的發明到底需要幾年,十幾年,還是上百年?
徐梁將這些問題一一羅列在紙上,最終咬咬牙做出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砸銀子。
南京勳戚貢獻的資產總值在三千萬兩以上,取其中五百萬兩用來賑濟災荒,加大從越南進口糧食的規模和速度。剩下的兩千五百萬兩,撥出兩千萬兩作為帝國銀行南京兌換點的準備金。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最後這五百萬兩,讓各部增報預算、項目,或者課題。”徐梁道:“酌情批發。”
柳如是終於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兩眼瞳孔中都是白花花的銀錠。她相信,這迴舍人科發出去的公函不會被人嫌棄了。
所有接到這份公函的部門,無不在興奮之後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他們得知五百萬兩的總額,很清楚自己的預算足夠獲批,但拿到錢之後就意味著要交出相應的進度報告,這不就是變相的增加工作負擔麽?
不過徐梁終究知道要讓馬兒跑,還得給馬兒吃草的道理,已經直接從次收獲的尾數中撥出一筆款項,作為崇禎十九年的年終獎。
雖然晚了三個月,但數額卻是不小。整個新官體係官員中拿到年終獎的比例為百分之百,原官吏中有成績斐然者,也得到了獎金。總獎金額度高達十三萬兩,堪稱大明立國以來最為豐厚的一次打賞。
“給我三千兩有什麽用?”
宋應星拿到了自己的獎金批條,告知他有三千兩白銀存在大明帝國銀行的戶頭上。這是因為宋應星成功解決了熱氣球課題,故而獎金額在整個經世大學中都排入了三甲。不過宋應星並不高興,他要的不是三千兩,而是三十萬兩。
“與其花銀子打造蒸汽機,不如讓我把大明無畏級空艇造出來。”宋應星道:“絕對比蒸汽轉輪機有用得多!”
官員實在被宋應星纏得無奈,隻好道:“你且報上去再說。”
宋應星點點頭,當即準備材料上報,由此也撬動了徐梁的進一步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