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李自成在大軍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即刻率部從廣元南下。馬科從保寧西進,兩路大軍並發攻打綿州。
張獻忠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對手,從綿陽退守德陽,然後又屁滾尿流的逃迴了成都,分散在各地的大西軍也紛紛趕往成都“勤王救駕。”
張獻忠稱帝之後,冊封他的四個義子為王,設立四十八營。
主力部隊稱為“皇兵”,民間三丁抽一,是為“裏兵”。戰時皇兵出征,裏兵守城。由此堆砌出二十萬兵馬,真正披甲作戰的兵士,最多也就十萬人。
李自成卻是積怒已久,又因為各方壓力,不得不在四川掙紮下一片生存之地。想想去年八月,張獻忠還帶兵攻打過漢中,此可謂遠日有冤,近日有仇,全軍上下齊喊“殺黃虎”的口號,氣勢難擋。
五月十三日。順軍馬科部進逼龍泉驛,占據了龍泉山。劉宗敏為李自成前鋒,走漢州,渡過青白江,成都在望。
張獻忠在成都皇宮之中,一夜三驚,再次爆發精神病,將自己的妻妾、兒子殺死,對義子孫可望——時名張可望。道:“咱老子也是一世英雄的人,不能留著妻兒受辱。從今而後,還是你做世子。”
孫可望知道大勢已去,連夜集結所部人馬,向東攻打馬科。馬科原本是明朝降將,在李自成的大清洗中整日惶惶不安。孫可望卻是西營四大名將之首,聲望甚至高於後來力挽狂瀾抗清二十年的李定國。
隻是一次交鋒,馬科便被孫可望擊破大營。又不敢迴到李自成營中,索性向東南逃竄。卻碰上了趕來勤王的劉文秀,隻得再往西南方向逃去。
孫可望與劉文秀見了張獻忠,三人很快定計,由劉文秀扼守龍泉山,孫可望護著張獻忠前往西充,整頓兵力。等待另外兩個義子:李定國、艾能奇來援。
劉文秀在龍泉守了一夜,遇到了突圍而出的提督皇城都指揮竇名旺。兩人會師之後,留下殿後部隊,向東追張獻忠而去。
就是這樣一場大敗,讓整個大西軍灰頭土臉。張獻忠甚至連妻小都殺了……結果李自成卻在進入成都之後,被個無名小卒用冷箭射死。
那人本是張獻忠的近衛,突圍時正巧不在營中,後來躲在皇城外一處塔樓之中。他原本也沒想過要刺殺李自成,隻是適逢其會,手裏正好有一張勁弩,而李自成又正好從他藏身處外經過。出於忠義道德的驅使,以及一腔難以發泄的怨憤,這個侍衛扣動了弩機。
弩箭從李自成左肋射入,直抵心髒。
李自成的親隨很快找到了這個嚇呆了的侍衛,一陣亂刀將之砍死,旋即在劉宗敏的指揮下開始清洗成都,但凡有兵杖者一律屠戮。
五月十五日,順軍徹底占據了成都和附近州縣,收服了原本效忠張獻忠的搖天動所部。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了主心骨——李自成。
張獻忠獲悉之後,從西充一路狂笑著逃往重慶,仿佛又迴到了當日車廂峽時候的情形。這種死裏逃生、柳暗花明、峰迴路轉的“奇跡”在他的一生中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讓他甘之若飴,甚至瘋狂地愛上了這種感覺。
張獻忠到了重慶之後,再次安頓下來,卻發現自己的處境仍舊缺少轉機。
重慶南麵的遵義有明軍王祥部,東麵有蒸蒸日上的楊展部。反倒是石柱、黎州等土司因為一心守成,對他的威脅不大。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好在順軍因為沒有了李自成這個靈魂人物,劉宗敏推舉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為首領,李自成皇後高氏聽政,等待陝北高一功南下四川,並沒有立刻追殺逃往重慶的張獻忠。
與此同時,滿清多鐸部占據了陝西,直逼漢中大門,被順軍賀珍部和明軍孫守法部擊退。
華夏西部三百年來未有過如此亂戰的時局,真是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徐梁拿到戰報之後,良久無語。他知道四川會亂很久,甚至平定天下之後還要亂上一段時間。卻沒想竟然能亂成這樣,尤其是李自成竟然會被弩箭射死。但換個角度想想,這種死法卻要比九宮山遇襲而死合理得多。
老天爺定死了李自成吃不上夏糧,誰也擋不住。
現在的關鍵是,不能讓順軍餘部就此散亂。否則他們一旦投清,無疑是極大的損失。
“哪怕他們隻是名義上遵從朝廷號令,咱們也得接下來。”徐梁對李岩道。
李岩附和道:“若是一紙詔書能夠收服闖逆餘部,自然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闖逆如果能夠投降,朝廷麵子上也能好看許多。到底這夥亂賊衝進了北京,要想徹底剿滅他們,非但耗費巨大,萬一再逼得他們流動作案,國家經濟就要受到更嚴重的破壞。
“不止是詔書。”徐梁搖頭道:“隻要他們真心願降,我還可以給駐地安置他們,核實兵員,按人頭發糧餉。”
李岩有刹那間的遲疑,提醒道:“陛下,當年二楊就是這麽做的。”
楊鶴、楊嗣昌父子在對農民軍的問題上,雖說是撫剿並重,實際上卻是更重安撫。結果就是耗費國帑數十萬,而亂軍撫而複叛,最終導致國家糜爛。
“這當然是有條件的。”徐梁笑著拿出一份連夜擬好的《招撫方略》。
這份方略之所以不交給總參謀部做,就是怕這些軍人太傾向於肉體消滅
按照《方略》中詳述的,隻要接受詔書的順軍將領,一律視作起義,非但赦免前罪,還可以給他們敘功。不過要想敘功的話,必須要有今年六月以後的戰功,比如滿清真夷的首級,或是從滿清勢力範圍內光複的州縣府道。
對於起義將領不願從軍者,可以準許其帶著護衛離開軍中,偽伯爵以上者分得起碼五百畝田地,用以安置不超過五十名親隨;如果願意接受朝廷軍令調動,會被派往朝鮮,牽製滿清後方,等到光複遼東之後,人給地三百畝,每高一爵多給地二百畝,其他軍功另算。
“對於李自成,朝廷可以允許其親族安葬。”徐梁道:“這個夠優待了吧?”
李岩點了點頭,旋即問道:“陛下以為派誰去比較好呢?”
“讓綿侯來吧。隻要能早一日平息兵火,大明的元氣也能多保存一分。”
袁宗第在協助光複太原之後,隨著行轅行動。後來陛下行轅遷往真定,卻把他留在了的太原。雖然門口有明軍站崗,貌若軟禁,但隻要他本人不出門,下人出去買賣物事,或有故人往來拜訪,都不會被刁難。
朝廷的確守諾赦免了袁宗第叛亂之罪,褫奪偽爵,但下人們稱他“侯爺”並沒人出來非難。有時候官麵上的人物前來,也有稱他“綿侯”的。這種時候,袁宗第隻能表示不敢,同時懺悔一番過去的所作所為。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那些稱他“綿侯”的人,其實並不把他當迴事,也不是有心要戳他的傷疤。
這種突然之間被人無視的感覺,讓袁宗第頗有軟綿綿的無力感。
終於,舊主李自成的死訊傳到了太原,袁宗第知道自己的平靜生活就要結束了。一想到再次身負重任,往來高山險峻,他頗有些小激動,日日倚門盼望陛下的聖旨。
終於,真定來的使者站在了袁宗第麵前,呈上陛下手書。
袁宗第早就準備好了行囊,與家人告別,次日一早城門才開,便帶著隨從護衛離開了太原,一路朝南疾馳而去。他的任務是四川聯絡劉宗敏、田文秀等等闖營主力。
張獻忠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對手,從綿陽退守德陽,然後又屁滾尿流的逃迴了成都,分散在各地的大西軍也紛紛趕往成都“勤王救駕。”
張獻忠稱帝之後,冊封他的四個義子為王,設立四十八營。
主力部隊稱為“皇兵”,民間三丁抽一,是為“裏兵”。戰時皇兵出征,裏兵守城。由此堆砌出二十萬兵馬,真正披甲作戰的兵士,最多也就十萬人。
李自成卻是積怒已久,又因為各方壓力,不得不在四川掙紮下一片生存之地。想想去年八月,張獻忠還帶兵攻打過漢中,此可謂遠日有冤,近日有仇,全軍上下齊喊“殺黃虎”的口號,氣勢難擋。
五月十三日。順軍馬科部進逼龍泉驛,占據了龍泉山。劉宗敏為李自成前鋒,走漢州,渡過青白江,成都在望。
張獻忠在成都皇宮之中,一夜三驚,再次爆發精神病,將自己的妻妾、兒子殺死,對義子孫可望——時名張可望。道:“咱老子也是一世英雄的人,不能留著妻兒受辱。從今而後,還是你做世子。”
孫可望知道大勢已去,連夜集結所部人馬,向東攻打馬科。馬科原本是明朝降將,在李自成的大清洗中整日惶惶不安。孫可望卻是西營四大名將之首,聲望甚至高於後來力挽狂瀾抗清二十年的李定國。
隻是一次交鋒,馬科便被孫可望擊破大營。又不敢迴到李自成營中,索性向東南逃竄。卻碰上了趕來勤王的劉文秀,隻得再往西南方向逃去。
孫可望與劉文秀見了張獻忠,三人很快定計,由劉文秀扼守龍泉山,孫可望護著張獻忠前往西充,整頓兵力。等待另外兩個義子:李定國、艾能奇來援。
劉文秀在龍泉守了一夜,遇到了突圍而出的提督皇城都指揮竇名旺。兩人會師之後,留下殿後部隊,向東追張獻忠而去。
就是這樣一場大敗,讓整個大西軍灰頭土臉。張獻忠甚至連妻小都殺了……結果李自成卻在進入成都之後,被個無名小卒用冷箭射死。
那人本是張獻忠的近衛,突圍時正巧不在營中,後來躲在皇城外一處塔樓之中。他原本也沒想過要刺殺李自成,隻是適逢其會,手裏正好有一張勁弩,而李自成又正好從他藏身處外經過。出於忠義道德的驅使,以及一腔難以發泄的怨憤,這個侍衛扣動了弩機。
弩箭從李自成左肋射入,直抵心髒。
李自成的親隨很快找到了這個嚇呆了的侍衛,一陣亂刀將之砍死,旋即在劉宗敏的指揮下開始清洗成都,但凡有兵杖者一律屠戮。
五月十五日,順軍徹底占據了成都和附近州縣,收服了原本效忠張獻忠的搖天動所部。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了主心骨——李自成。
張獻忠獲悉之後,從西充一路狂笑著逃往重慶,仿佛又迴到了當日車廂峽時候的情形。這種死裏逃生、柳暗花明、峰迴路轉的“奇跡”在他的一生中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讓他甘之若飴,甚至瘋狂地愛上了這種感覺。
張獻忠到了重慶之後,再次安頓下來,卻發現自己的處境仍舊缺少轉機。
重慶南麵的遵義有明軍王祥部,東麵有蒸蒸日上的楊展部。反倒是石柱、黎州等土司因為一心守成,對他的威脅不大。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好在順軍因為沒有了李自成這個靈魂人物,劉宗敏推舉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為首領,李自成皇後高氏聽政,等待陝北高一功南下四川,並沒有立刻追殺逃往重慶的張獻忠。
與此同時,滿清多鐸部占據了陝西,直逼漢中大門,被順軍賀珍部和明軍孫守法部擊退。
華夏西部三百年來未有過如此亂戰的時局,真是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徐梁拿到戰報之後,良久無語。他知道四川會亂很久,甚至平定天下之後還要亂上一段時間。卻沒想竟然能亂成這樣,尤其是李自成竟然會被弩箭射死。但換個角度想想,這種死法卻要比九宮山遇襲而死合理得多。
老天爺定死了李自成吃不上夏糧,誰也擋不住。
現在的關鍵是,不能讓順軍餘部就此散亂。否則他們一旦投清,無疑是極大的損失。
“哪怕他們隻是名義上遵從朝廷號令,咱們也得接下來。”徐梁對李岩道。
李岩附和道:“若是一紙詔書能夠收服闖逆餘部,自然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闖逆如果能夠投降,朝廷麵子上也能好看許多。到底這夥亂賊衝進了北京,要想徹底剿滅他們,非但耗費巨大,萬一再逼得他們流動作案,國家經濟就要受到更嚴重的破壞。
“不止是詔書。”徐梁搖頭道:“隻要他們真心願降,我還可以給駐地安置他們,核實兵員,按人頭發糧餉。”
李岩有刹那間的遲疑,提醒道:“陛下,當年二楊就是這麽做的。”
楊鶴、楊嗣昌父子在對農民軍的問題上,雖說是撫剿並重,實際上卻是更重安撫。結果就是耗費國帑數十萬,而亂軍撫而複叛,最終導致國家糜爛。
“這當然是有條件的。”徐梁笑著拿出一份連夜擬好的《招撫方略》。
這份方略之所以不交給總參謀部做,就是怕這些軍人太傾向於肉體消滅
按照《方略》中詳述的,隻要接受詔書的順軍將領,一律視作起義,非但赦免前罪,還可以給他們敘功。不過要想敘功的話,必須要有今年六月以後的戰功,比如滿清真夷的首級,或是從滿清勢力範圍內光複的州縣府道。
對於起義將領不願從軍者,可以準許其帶著護衛離開軍中,偽伯爵以上者分得起碼五百畝田地,用以安置不超過五十名親隨;如果願意接受朝廷軍令調動,會被派往朝鮮,牽製滿清後方,等到光複遼東之後,人給地三百畝,每高一爵多給地二百畝,其他軍功另算。
“對於李自成,朝廷可以允許其親族安葬。”徐梁道:“這個夠優待了吧?”
李岩點了點頭,旋即問道:“陛下以為派誰去比較好呢?”
“讓綿侯來吧。隻要能早一日平息兵火,大明的元氣也能多保存一分。”
袁宗第在協助光複太原之後,隨著行轅行動。後來陛下行轅遷往真定,卻把他留在了的太原。雖然門口有明軍站崗,貌若軟禁,但隻要他本人不出門,下人出去買賣物事,或有故人往來拜訪,都不會被刁難。
朝廷的確守諾赦免了袁宗第叛亂之罪,褫奪偽爵,但下人們稱他“侯爺”並沒人出來非難。有時候官麵上的人物前來,也有稱他“綿侯”的。這種時候,袁宗第隻能表示不敢,同時懺悔一番過去的所作所為。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那些稱他“綿侯”的人,其實並不把他當迴事,也不是有心要戳他的傷疤。
這種突然之間被人無視的感覺,讓袁宗第頗有軟綿綿的無力感。
終於,舊主李自成的死訊傳到了太原,袁宗第知道自己的平靜生活就要結束了。一想到再次身負重任,往來高山險峻,他頗有些小激動,日日倚門盼望陛下的聖旨。
終於,真定來的使者站在了袁宗第麵前,呈上陛下手書。
袁宗第早就準備好了行囊,與家人告別,次日一早城門才開,便帶著隨從護衛離開了太原,一路朝南疾馳而去。他的任務是四川聯絡劉宗敏、田文秀等等闖營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