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火器一局
“大將軍,敢問這位老大人是?”對麵隻知道徐梁稱唿這位老大人為畢老爺子,但是畢老爺子到底是朝堂之上的哪一位,他們卻一點兒都不清楚。
“這位是京師大名鼎鼎的鑄造,畢懋康,畢老爺子。”徐梁迴應道。
“什麽,這位竟然是畢老爺子?”
提起畢懋康老爺子,不得不提起他的兄弟畢懋良,兩位都是晚明的明臣,有個很逗的外號,叫二畢。
不過明顯畢懋良老爺子退出朝堂比較早,名望明顯不如畢懋康老爺子叫得響。
至於這位畢懋康老爺子,可真有的說了,畢懋康,萬曆年間進士,自出道以老,曆任中書舍人,廣西道監察禦史、右僉都禦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禦史,後來崇禎年間戰亂,消失不見。
眾人都以為這位老人家早就以身殉國了,誰都沒有想到今日能夠在這裏見到這位老人家。
這位老人家最為人稱道的,不是他的履曆,也不是他的為官清廉,而是在崇禎年間對於火器的大肆推崇,以及在火器界的威望。
大明的官僚比起曆代王朝的官僚來說,還算是比較靠譜的。
雖然他們很多時候很腦殘,比如喜歡內鬥,喜歡自相殘殺。
但是他們一直堅持一個信念,那就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徐光啟這樣的內閣大臣,到畢懋康這種地方大佬都為發展火器盡心盡力。。
不過尊崇歸尊崇,但是聽到畢懋康老爺子的性命,這位工部兵器製造局主事的心確實猛然一跳,莫非大將軍準備取締自己的位置。
是啊,很明顯,畢懋康老爺子與自己比起來,優勢多太多了。
“黃主事,從今日起,你便發布命令,將各地散落的火器匠戶全部召集到南京,火器的生產必須即刻恢複,不然耽誤了陛下的北伐大業,縱然是本公也保不住你。”
“卑職遵命。”
“還有,本將軍想讓你給個明確的答複,對於火器生產,你了解多少?”徐梁很嚴肅的看著黃鐵爐。
“卑職略懂一些。”
徐梁知道中國文人喜歡謙虛的性格,他說他略懂,沒準兒實際上他非常精通。
所以當下追問了一句,“比之畢大人如何?”
畢懋康撫摸著頜下的和煦,笑意盎然的看著黃鐵爐。
黃鐵爐一臉鬱悶,心道:“我哪裏敢跟畢懋康比啊,我這不是班門弄斧嗎?”不敢胡說八道的他,隻能老實的迴答,“啟稟公爺,卑職的手藝切不敢與畢老大人媲美。”
畢懋康笑著點點頭,意思仿佛是說,算你子識相。
徐梁也點點頭,“本將軍迴府之後,會啟稟陛下,將兵器製造局一分為三,分為一局,二局,三局,一局主管火器,二局主管冷兵器,三局主管鎧甲的製造,一局和二局分別由畢老爺子和你主管,至於三局則另選他人,你意如何?”
黃鐵爐擦了擦冷汗,本以為自己會直接一無所有,誰曾想到最後還撈了個二局,當下非常配合的說道:“卑職遵命。”
徐梁要將工部的兵器製造局拆分的事情很快便傳到工部侍郎左思亮那裏,左思亮心裏一驚,立刻跑到朱慈烺那裏告狀。
朱慈烺其實已經得到了徐梁那邊兒的折子,隻是想看看手底下大臣的反應,所以故作疑惑。
“左大人,不知道你來此,所為何事?”
“陛下,微臣聽說,大將軍徐梁準備將兵器製造局一分為三,還要以火器製造局為主?”左思亮開門見山,還不避諱的說道。
“朕不曾知曉,不過聽左大人提起,這未嚐不是一個提高武器產量的辦法,畢竟術業有專攻,讓兵器製造局一局獨攬那麽多事情,確實有些忙不過來。”朱慈烺似乎恍然大悟一般道。
看著朱慈烺恍然大悟的模樣,左思亮心裏暗暗腹誹,心道,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跟徐梁在唱雙簧,可是我們哪能讓你們如願?
這江南是我們士大夫的天下!
早就不是你們朱家的天下了,你來這裏避難可以,但是不要隨便拿我們的權利好嗎?
不瞎折騰我們還是好朋友,您還是好皇帝,我們還是好臣子。
你們若是再瞎折騰,可別怪我們不配合了。
雖然心裏這麽想,但是嘴上不能這麽說,所以左思亮說的多少有些拐彎抹角,而且將自己撇的幹幹淨淨,“陛下生命,可是我們現在居於大明一隅之地,物資生產本身就跟不上,再加上財政稅收甚少,如果著重生產火器,必然會占據大量的資源,那麽我們如何武裝更多的士兵對抗外敵,更何況這些年來,火器在對抗騎兵中,也不甚占據什麽優勢。所以大將軍以一個軍人的身份認為火器該大肆生產,但是陛下您作為總攬大局之人,切莫被軍方所左右,壞了我大明中興之大事啊!”
朱慈烺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道:“這些讀書人真的是辦事不成,說壞話一個比一個厲害哈。”
“嗬嗬,缺不缺錢,應該是戶部說了算,你一個工部侍郎操什麽心?”
說話間,一個宦官匆忙進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慈烺訓斥道:“慌什麽?”
那宦官道:“戶部尚書將烏紗帽扔到宮門前,坐著牛車迴家了。”
“這個老家夥!”朱慈烺握著拳頭,狠狠的罵道,至於左思亮則一臉震驚的看著朱慈烺,他如何也沒有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會和民間的凡夫俗子一般開口罵人。
不過這無所謂,起碼他知道戶部表明了屬於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沒錢給你折騰。
朱慈烺看著表情有些得意的左思亮,冷冷的說道:“你們沒錢,無所謂,朕從內帑裏出!”朱慈烺看過徐梁的奏折,奏折裏寫的明明白白,這錢東林黨人肯定不會出的,所以這錢最終隻能靠從山東那邊兒帶來的錢,以及繳獲的劉良佐和劉澤清的錢。
隻是東林黨人因為太過於多心,以至於做出了過激的反應。
這不僅對於局勢沒有什麽幫助,反而激怒了朱慈烺。
聽說朱慈烺動用內帑,那左思亮知道自己如果再說什麽,就有些過分了,隻能老老實實的說道:“那微臣告退!”
有了朱慈烺的聖旨以及工部的全力配合,所有關於火器製造的作坊迅速剝離了出來,獨立成為一個製造局。
隨原先的工匠全部被召集迴來,火器局即將重新開始恢複生產,朱慈烺傳召徐梁和畢懋康進宮詢問。
“畢大人,所有的工匠已經全部被召迴來了嗎?”
畢懋康搖了搖頭道:“經微臣了解,火器已經全麵停工了近兩年,工匠隻召迴了大約七成,有三千多人的樣子,不過有皇上的詔令在,這些天還陸續有工匠來報道,微臣預計最多能召迴八成多的樣子,剩下的人有的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去世了,有的則身在賊寇所占之地,無法接到皇上的詔令。”
朱慈烺點了點頭,畢竟已經停工了這麽久,能詔迴八成多的工匠已經令朱慈烺很滿意了,有這些人在,火器局要恢複生產應該不成問題。
“依畢老看,火器局何時能恢複生產?”朱慈烺想確認開工的時間。
“最多半月即可。”畢懋康說道。
“有勞陳老了。”朱慈烺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道:“待火器局恢複生產之後,原先的火繩槍就不要生產了,全力生產最新式的燧發槍,由大將軍全權負責,這是重中之重,有任何要求都可以跟朕提,朕的內努無限支撐生產所需的銀兩,你們隻管督促工人盡全力的生產,不必擔心費用的問題。”
“是皇上,微臣等遵旨。”
朱慈烺點了點頭,笑著走下去,給畢懋康行了一禮,:“畢大人,好好幹,若將來你製造的燧發槍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朕親自為你記功,並賞你一座大大的府邸。”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微臣謝皇上隆恩。”被朱慈烺如此看重,畢懋康顯得有些羞澀,更多的是激動。
曹化淳,把東西拿過來。”
“奴婢在。”曹化淳趕緊捧著一個托盤走了上來,上麵有一塊紅布蓋住了托盤內的東西,看不出裏麵放的是什麽東西。
朱慈烺揭開蓋著的紅布,赫然是徐梁曾經使用過的步槍,也就是那把步槍,在戰場上立下了一次次的赫赫戰功。
徐梁臉色有些迴憶,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
“這把燧發槍乃是大明的第一支燧發槍,意義重大,曾立過大功,朕不忍毀之,火器局恢複生產之前,你們盡量將其修複。”朱慈烺說道。
朱慈烺不知道該如何稱唿這把火槍,再他看來,這應該是燧發槍,所以一直以燧發槍稱唿這把火槍。
畢懋康將這把步槍拿了起來,看了看後,歎了口氣說道:“皇上,大將軍這把火槍工藝之先進,縱然是給老臣十年十年,也沒有辦法修複,並進行推廣的。”
“沒事,你們盡量修複就行了,朕不是要使用,而是要將他的名字刻在上麵,並且將它永久陳列在火器局,以供後代瞻仰。”朱慈烺笑著說道。
“大將軍,敢問這位老大人是?”對麵隻知道徐梁稱唿這位老大人為畢老爺子,但是畢老爺子到底是朝堂之上的哪一位,他們卻一點兒都不清楚。
“這位是京師大名鼎鼎的鑄造,畢懋康,畢老爺子。”徐梁迴應道。
“什麽,這位竟然是畢老爺子?”
提起畢懋康老爺子,不得不提起他的兄弟畢懋良,兩位都是晚明的明臣,有個很逗的外號,叫二畢。
不過明顯畢懋良老爺子退出朝堂比較早,名望明顯不如畢懋康老爺子叫得響。
至於這位畢懋康老爺子,可真有的說了,畢懋康,萬曆年間進士,自出道以老,曆任中書舍人,廣西道監察禦史、右僉都禦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禦史,後來崇禎年間戰亂,消失不見。
眾人都以為這位老人家早就以身殉國了,誰都沒有想到今日能夠在這裏見到這位老人家。
這位老人家最為人稱道的,不是他的履曆,也不是他的為官清廉,而是在崇禎年間對於火器的大肆推崇,以及在火器界的威望。
大明的官僚比起曆代王朝的官僚來說,還算是比較靠譜的。
雖然他們很多時候很腦殘,比如喜歡內鬥,喜歡自相殘殺。
但是他們一直堅持一個信念,那就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徐光啟這樣的內閣大臣,到畢懋康這種地方大佬都為發展火器盡心盡力。。
不過尊崇歸尊崇,但是聽到畢懋康老爺子的性命,這位工部兵器製造局主事的心確實猛然一跳,莫非大將軍準備取締自己的位置。
是啊,很明顯,畢懋康老爺子與自己比起來,優勢多太多了。
“黃主事,從今日起,你便發布命令,將各地散落的火器匠戶全部召集到南京,火器的生產必須即刻恢複,不然耽誤了陛下的北伐大業,縱然是本公也保不住你。”
“卑職遵命。”
“還有,本將軍想讓你給個明確的答複,對於火器生產,你了解多少?”徐梁很嚴肅的看著黃鐵爐。
“卑職略懂一些。”
徐梁知道中國文人喜歡謙虛的性格,他說他略懂,沒準兒實際上他非常精通。
所以當下追問了一句,“比之畢大人如何?”
畢懋康撫摸著頜下的和煦,笑意盎然的看著黃鐵爐。
黃鐵爐一臉鬱悶,心道:“我哪裏敢跟畢懋康比啊,我這不是班門弄斧嗎?”不敢胡說八道的他,隻能老實的迴答,“啟稟公爺,卑職的手藝切不敢與畢老大人媲美。”
畢懋康笑著點點頭,意思仿佛是說,算你子識相。
徐梁也點點頭,“本將軍迴府之後,會啟稟陛下,將兵器製造局一分為三,分為一局,二局,三局,一局主管火器,二局主管冷兵器,三局主管鎧甲的製造,一局和二局分別由畢老爺子和你主管,至於三局則另選他人,你意如何?”
黃鐵爐擦了擦冷汗,本以為自己會直接一無所有,誰曾想到最後還撈了個二局,當下非常配合的說道:“卑職遵命。”
徐梁要將工部的兵器製造局拆分的事情很快便傳到工部侍郎左思亮那裏,左思亮心裏一驚,立刻跑到朱慈烺那裏告狀。
朱慈烺其實已經得到了徐梁那邊兒的折子,隻是想看看手底下大臣的反應,所以故作疑惑。
“左大人,不知道你來此,所為何事?”
“陛下,微臣聽說,大將軍徐梁準備將兵器製造局一分為三,還要以火器製造局為主?”左思亮開門見山,還不避諱的說道。
“朕不曾知曉,不過聽左大人提起,這未嚐不是一個提高武器產量的辦法,畢竟術業有專攻,讓兵器製造局一局獨攬那麽多事情,確實有些忙不過來。”朱慈烺似乎恍然大悟一般道。
看著朱慈烺恍然大悟的模樣,左思亮心裏暗暗腹誹,心道,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跟徐梁在唱雙簧,可是我們哪能讓你們如願?
這江南是我們士大夫的天下!
早就不是你們朱家的天下了,你來這裏避難可以,但是不要隨便拿我們的權利好嗎?
不瞎折騰我們還是好朋友,您還是好皇帝,我們還是好臣子。
你們若是再瞎折騰,可別怪我們不配合了。
雖然心裏這麽想,但是嘴上不能這麽說,所以左思亮說的多少有些拐彎抹角,而且將自己撇的幹幹淨淨,“陛下生命,可是我們現在居於大明一隅之地,物資生產本身就跟不上,再加上財政稅收甚少,如果著重生產火器,必然會占據大量的資源,那麽我們如何武裝更多的士兵對抗外敵,更何況這些年來,火器在對抗騎兵中,也不甚占據什麽優勢。所以大將軍以一個軍人的身份認為火器該大肆生產,但是陛下您作為總攬大局之人,切莫被軍方所左右,壞了我大明中興之大事啊!”
朱慈烺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道:“這些讀書人真的是辦事不成,說壞話一個比一個厲害哈。”
“嗬嗬,缺不缺錢,應該是戶部說了算,你一個工部侍郎操什麽心?”
說話間,一個宦官匆忙進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慈烺訓斥道:“慌什麽?”
那宦官道:“戶部尚書將烏紗帽扔到宮門前,坐著牛車迴家了。”
“這個老家夥!”朱慈烺握著拳頭,狠狠的罵道,至於左思亮則一臉震驚的看著朱慈烺,他如何也沒有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會和民間的凡夫俗子一般開口罵人。
不過這無所謂,起碼他知道戶部表明了屬於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沒錢給你折騰。
朱慈烺看著表情有些得意的左思亮,冷冷的說道:“你們沒錢,無所謂,朕從內帑裏出!”朱慈烺看過徐梁的奏折,奏折裏寫的明明白白,這錢東林黨人肯定不會出的,所以這錢最終隻能靠從山東那邊兒帶來的錢,以及繳獲的劉良佐和劉澤清的錢。
隻是東林黨人因為太過於多心,以至於做出了過激的反應。
這不僅對於局勢沒有什麽幫助,反而激怒了朱慈烺。
聽說朱慈烺動用內帑,那左思亮知道自己如果再說什麽,就有些過分了,隻能老老實實的說道:“那微臣告退!”
有了朱慈烺的聖旨以及工部的全力配合,所有關於火器製造的作坊迅速剝離了出來,獨立成為一個製造局。
隨原先的工匠全部被召集迴來,火器局即將重新開始恢複生產,朱慈烺傳召徐梁和畢懋康進宮詢問。
“畢大人,所有的工匠已經全部被召迴來了嗎?”
畢懋康搖了搖頭道:“經微臣了解,火器已經全麵停工了近兩年,工匠隻召迴了大約七成,有三千多人的樣子,不過有皇上的詔令在,這些天還陸續有工匠來報道,微臣預計最多能召迴八成多的樣子,剩下的人有的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去世了,有的則身在賊寇所占之地,無法接到皇上的詔令。”
朱慈烺點了點頭,畢竟已經停工了這麽久,能詔迴八成多的工匠已經令朱慈烺很滿意了,有這些人在,火器局要恢複生產應該不成問題。
“依畢老看,火器局何時能恢複生產?”朱慈烺想確認開工的時間。
“最多半月即可。”畢懋康說道。
“有勞陳老了。”朱慈烺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道:“待火器局恢複生產之後,原先的火繩槍就不要生產了,全力生產最新式的燧發槍,由大將軍全權負責,這是重中之重,有任何要求都可以跟朕提,朕的內努無限支撐生產所需的銀兩,你們隻管督促工人盡全力的生產,不必擔心費用的問題。”
“是皇上,微臣等遵旨。”
朱慈烺點了點頭,笑著走下去,給畢懋康行了一禮,:“畢大人,好好幹,若將來你製造的燧發槍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朕親自為你記功,並賞你一座大大的府邸。”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微臣謝皇上隆恩。”被朱慈烺如此看重,畢懋康顯得有些羞澀,更多的是激動。
曹化淳,把東西拿過來。”
“奴婢在。”曹化淳趕緊捧著一個托盤走了上來,上麵有一塊紅布蓋住了托盤內的東西,看不出裏麵放的是什麽東西。
朱慈烺揭開蓋著的紅布,赫然是徐梁曾經使用過的步槍,也就是那把步槍,在戰場上立下了一次次的赫赫戰功。
徐梁臉色有些迴憶,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
“這把燧發槍乃是大明的第一支燧發槍,意義重大,曾立過大功,朕不忍毀之,火器局恢複生產之前,你們盡量將其修複。”朱慈烺說道。
朱慈烺不知道該如何稱唿這把火槍,再他看來,這應該是燧發槍,所以一直以燧發槍稱唿這把火槍。
畢懋康將這把步槍拿了起來,看了看後,歎了口氣說道:“皇上,大將軍這把火槍工藝之先進,縱然是給老臣十年十年,也沒有辦法修複,並進行推廣的。”
“沒事,你們盡量修複就行了,朕不是要使用,而是要將他的名字刻在上麵,並且將它永久陳列在火器局,以供後代瞻仰。”朱慈烺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