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此番南巡時日有限,是以在廣州府的行程很是短暫。僅僅兩日多的功夫兒,福臨一行便登船往江南去了。
“歆兒感覺如何?身子可有不適?”一行人在浙江境內的寧波府下了船。玄燁擔心梓歆重蹈暈船的覆轍,一路上不時的在她身邊問著。現下停船靠岸了,那更是要問上一問的。
“無事的。先前身子不適,想來也隻是因著第一迴坐船的緣故。這不,一迴生二迴熟嘛。我現下挺好的。”梓歆也不是不知好歹的。雖然惱怒玄燁輕薄了自己,可是玄燁對自己的關心,梓歆也是看在眼裏的。日後在宮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自己也不好一直擺臉色。算了,就當被狗狗咬了。心裏想通了,口氣上梓歆也恢複了以往的熟絡。
“嘖嘖,怪道說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呢。爺這不過就是在寧波港,還未到杭州府...這個景兒也是精致啊。”
“這就算精致了?那迴頭你見著杭州府、蘇州府的景兒,你打算如何?腳下生根,不挪腳了?”
“小四,這話怎麽說的?你幾時去到過杭州府、蘇州府了?”玄燁見博敦略有損人嫌疑的與蘇勒這般說,奇怪道。
“哪兒啊!弟弟離沒離過家三哥你又不是不曉得。這是弟弟在船上的時候,聽容若說的。”博敦騷包的打開了骨扇,扇了扇,“三哥你是不曉得。容若這年紀雖說隻比弟弟年長個三兩歲的。可是這見識,弟弟是自愧不如。這蘇杭,不過是容若去過的地兒裏的個中一二罷了。”
“哦?”玄燁驚訝的看向的納蘭成德,“容若,小四說的,當真?”
“當真當真。阿渾你在船上隻顧著照看表妹了。你是不曉得,容若和咱們說道了好些呢。耶布淳格和弟弟們可羨慕了呢!”不等納蘭成德說什麽,耶布淳格就興衝衝地替納蘭成德開了口。(.mhtxs無彈窗廣告)
“小姐過譽了。小的這些,不值當您羨慕的。”納蘭成德聽耶布淳格這般誇他,顯得極為不好意思。不單是他,耶布淳格方才的話,也讓梓歆的臉上染上了薄紅。
不過玄燁的注意力倒是沒在耶布淳格的某些話上停留。聽了耶布淳格,玄燁隻顧問道,“左右咱們現下也是走著。容若不妨說說這些年的閱曆吧。也好讓爺開開眼啊。”
“三少您就甭一道打趣兒小的了。小的也就是這些年跟著師父在東邊幾個州府停留過。若說時日最長的,也隻是那會去蘇州府那趟。就是同三少偶遇的那迴。”納蘭成德略顯窘迫的解釋著。
“原是這般。”玄燁這才了然的點點頭,“不過容若啊,既是到了寧波府,咱們也自然是要耽擱幾日的。這寧波府你可曾來過?有甚有趣兒的地兒沒有?”
“唔...”納蘭成德努力的翻找著腦子關於寧波的那一點點模糊的記憶。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小的記得這寧波府吃食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點心、糕餅、菜品三類。其中點心類有豬油湯團、蛋花圓子、酒釀圓子、白糖方糕、多肉小籠、八寶甜羹、鮮肉餛飩、蝦肉餛飩、雪菜大包、素包等上百個品種。但若說最出名的,那絕對是以豬油湯團為首的,包括龍鳳金團、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糖、鮮肉小籠包子、燒麥、水晶油包、鮮肉餛飩、三絲宴麵、豆沙圓子十大名點。再有就是糕餅類,似乎除了寧波府特色的一種糕點,還有寧波月餅、桃酥、酥餅、綠豆糕、白糖細糕、桂花軟糖、冰片糕、苔生片。至於菜品...三少見諒,小的隻記得有苔菜拖黃魚、網油包鵝肝、海瓜子、鹵汁田螺、烤泥鰍、絲粉麵結、牛肉粉絲、五香豆腐、三北鹽炒豆!”
等納蘭成德說完,他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玄燁幾個瞧他都瞧呆了。
“少爺小姐...你們這是...怎的了?”納蘭成德忐忑的問道。
“啊?哦...那什麽。容若啊,這些你是都吃過?”最先反應過來的玄燁問道。
“是啊是啊!容若你這不是糊弄爺麽!就你說了這麽些東西,你這叫停留了幾日?!”蘇勒滿懷羨慕嫉妒的咋唿起來。
“不曾不曾。”納蘭成德連連搖頭,“小的隻是聽人說的。這些,寧波府的百姓都曉得的。小的隻是把以往聽到的,記住了罷了。”
“...”眾人默!納蘭成德的話,著實讓人無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容若既也是聽來的。那咱們不妨去嚐嚐鮮。坐了小半日船,大夥兒想必也是有些餓了的。爺方才聽船家說,這港口附近便有一家湯團老店開的分鋪。爺叫上阿瑪額涅,和幾位大人。咱們瞧瞧去?”玄燁到底是被福臨磨練過的。冷了場什麽的,對他來說是極易的化於無形。
“好啊好啊。爺這就先同額涅阿瑪說去。”有了玄燁的話,蘇勒第一個挑起‘重’任!
在玄燁的提議,蘇勒的起哄下。一行人用過了寧波府地道的湯團,便往內城行去。打算著找家茶樓,喝喝茶,順道聽聽百姓這些年對朝廷的風評如何。
“小二,來壺西湖龍井。”在熱鬧的地方找了處茶樓,福臨一行並未在三樓要了雅間,而是在二樓找了張大桌,讓眾人全都坐下。
雖說是擱了道屏風,但屏風外的幾張桌子的談話,全都是能聽得一清二楚。
聽了一會兒,福臨摸了摸下巴。對著納蘭成德說道,“容若。那頭貌似都是些書生。你去和他們攀談攀談。”
“嗻。”納蘭成德雖也是自幼習武,可與生俱來的溫潤,加之後天墨水的浸染,讓他多了幾分出塵的書生氣息。
“這位兄弟。在下方才不巧聽見你與你朋友的談話。似乎說的是朝廷這些年的政績。恰巧在下也有一些淺見。不知可否與兄弟你閑談一二?”領著福臨交辦的差事,納蘭成德跨出了屏風,便找起了他需要的人。坐在一旁的角落觀察了一會兒,一個看似已到而立之年的人,入了他的眼。
送走了朋友,張敦複正喝著淡茶,見忽然出現在他桌邊的納蘭成德,張敦複打量了他一會兒。許是納蘭成德的書生之氣得了他的眼緣,一向不太主動與生人交談的張敦複難得沒有拒絕,“在下張英,字敦複。安徽桐城人。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唿?”
“敦複兄有禮了。小弟複姓納蘭,名成德。字容若。家住京城。敦複兄稱唿在下容若便可。”納蘭成德打著骨扇,說著話。一派儒雅,好不倜儻。
“納蘭?”張英已經隱隱猜到了納蘭成德的背景,“容若兄弟,令尊明珠大人,安好乎?”張英低聲問詢。
“...家父...一切安好。”納蘭成德驚訝的看著張英,頓了頓,還是迴答了他。
他就想不明白了,自個兒不過一個跟著太子爺的哈哈珠子,怎麽這般多的人曉得他的父親!還有這個張英,他究竟是誰?朝廷大員中自個兒並未記得有這麽個名兒。這臉...瞧著也生啊!
“容若兄弟莫驚訝。敦複乃順治二十四年進士。不才,如今在翰林院做個庶吉士。”
張英的解釋,讓納蘭成德明白緣故,“原是如此。那為何敦複兄如今人在這寧波府?”
“家父二十四年十月過世,敦複丁憂迴了桐城。如今時日已滿,原是打算直接迴京的。奈何朋友相邀一聚,敦複也不好推辭。”
“那想來這一兩年,敦複兄是在桐城了。不知桐城如今可有新式官學?”納蘭成德此番是帶著差事的,自然沒那般多閑聊的功夫兒。
“敦複這兩年雖不在京,但朝廷的政策,敦複還是略有耳聞的。桐城地雖小,不似蘇杭、寧波這些地兒。但新式官學還是有的。隻是桐城辦的新式官學僧多粥少了些。據敦複所知的看來,還有許多百姓子女無法進入官學。”張英搖頭感慨。
“怎麽?這官學皇上不是下了明旨,不收百姓一分一毫的錢財麽?難不成底下的官員陽奉陰違,中飽私囊?”納蘭成德皺眉問道。
“那倒是沒有。”張英笑著擺手,“這蘇杭、寧波,敦複不曉得是否也是這般。隻是這桐城...不滿容若你說,朝廷在桐城隻辦了一所官學。可桐城學子說多不多,說少那也是不少。一所官學,一年能收教的學子,數量太有限。倒也不是官學裏的官員拿喬,人家說的沒錯,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不是?如此一來,晚了些的學子,到頭來還是得去那些私塾。這得花銀兩去私塾並不是最緊要的,隻是如今官學與私塾所授課業相去甚遠,私塾隻是教教國學和孔家之言。其他的課業哪裏是私塾先生能勝任!”
“咳咳。”納蘭成德將張英的話記在了心上,打算將這話迴頭上報福臨知曉。這時,屏風後傳出他熟悉的輕咳,“敦複兄,那邊還有容若的幾位朋友。敦複兄與容若一道過去聊聊可好?”聽到了暗示,納蘭成德便準備將張英引過去。
“容若既是相邀,敦複如何能不給你這個麵子。”張英謙和的說道。
“敦複兄也乃性情中人也。敦複兄請。”
“請。”張英跟著納蘭成德站起身來。
作者有話要說:吧唧吧唧~曆史上著名的賢臣張英出場啦~
“歆兒感覺如何?身子可有不適?”一行人在浙江境內的寧波府下了船。玄燁擔心梓歆重蹈暈船的覆轍,一路上不時的在她身邊問著。現下停船靠岸了,那更是要問上一問的。
“無事的。先前身子不適,想來也隻是因著第一迴坐船的緣故。這不,一迴生二迴熟嘛。我現下挺好的。”梓歆也不是不知好歹的。雖然惱怒玄燁輕薄了自己,可是玄燁對自己的關心,梓歆也是看在眼裏的。日後在宮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自己也不好一直擺臉色。算了,就當被狗狗咬了。心裏想通了,口氣上梓歆也恢複了以往的熟絡。
“嘖嘖,怪道說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呢。爺這不過就是在寧波港,還未到杭州府...這個景兒也是精致啊。”
“這就算精致了?那迴頭你見著杭州府、蘇州府的景兒,你打算如何?腳下生根,不挪腳了?”
“小四,這話怎麽說的?你幾時去到過杭州府、蘇州府了?”玄燁見博敦略有損人嫌疑的與蘇勒這般說,奇怪道。
“哪兒啊!弟弟離沒離過家三哥你又不是不曉得。這是弟弟在船上的時候,聽容若說的。”博敦騷包的打開了骨扇,扇了扇,“三哥你是不曉得。容若這年紀雖說隻比弟弟年長個三兩歲的。可是這見識,弟弟是自愧不如。這蘇杭,不過是容若去過的地兒裏的個中一二罷了。”
“哦?”玄燁驚訝的看向的納蘭成德,“容若,小四說的,當真?”
“當真當真。阿渾你在船上隻顧著照看表妹了。你是不曉得,容若和咱們說道了好些呢。耶布淳格和弟弟們可羨慕了呢!”不等納蘭成德說什麽,耶布淳格就興衝衝地替納蘭成德開了口。(.mhtxs無彈窗廣告)
“小姐過譽了。小的這些,不值當您羨慕的。”納蘭成德聽耶布淳格這般誇他,顯得極為不好意思。不單是他,耶布淳格方才的話,也讓梓歆的臉上染上了薄紅。
不過玄燁的注意力倒是沒在耶布淳格的某些話上停留。聽了耶布淳格,玄燁隻顧問道,“左右咱們現下也是走著。容若不妨說說這些年的閱曆吧。也好讓爺開開眼啊。”
“三少您就甭一道打趣兒小的了。小的也就是這些年跟著師父在東邊幾個州府停留過。若說時日最長的,也隻是那會去蘇州府那趟。就是同三少偶遇的那迴。”納蘭成德略顯窘迫的解釋著。
“原是這般。”玄燁這才了然的點點頭,“不過容若啊,既是到了寧波府,咱們也自然是要耽擱幾日的。這寧波府你可曾來過?有甚有趣兒的地兒沒有?”
“唔...”納蘭成德努力的翻找著腦子關於寧波的那一點點模糊的記憶。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小的記得這寧波府吃食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點心、糕餅、菜品三類。其中點心類有豬油湯團、蛋花圓子、酒釀圓子、白糖方糕、多肉小籠、八寶甜羹、鮮肉餛飩、蝦肉餛飩、雪菜大包、素包等上百個品種。但若說最出名的,那絕對是以豬油湯團為首的,包括龍鳳金團、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糖、鮮肉小籠包子、燒麥、水晶油包、鮮肉餛飩、三絲宴麵、豆沙圓子十大名點。再有就是糕餅類,似乎除了寧波府特色的一種糕點,還有寧波月餅、桃酥、酥餅、綠豆糕、白糖細糕、桂花軟糖、冰片糕、苔生片。至於菜品...三少見諒,小的隻記得有苔菜拖黃魚、網油包鵝肝、海瓜子、鹵汁田螺、烤泥鰍、絲粉麵結、牛肉粉絲、五香豆腐、三北鹽炒豆!”
等納蘭成德說完,他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玄燁幾個瞧他都瞧呆了。
“少爺小姐...你們這是...怎的了?”納蘭成德忐忑的問道。
“啊?哦...那什麽。容若啊,這些你是都吃過?”最先反應過來的玄燁問道。
“是啊是啊!容若你這不是糊弄爺麽!就你說了這麽些東西,你這叫停留了幾日?!”蘇勒滿懷羨慕嫉妒的咋唿起來。
“不曾不曾。”納蘭成德連連搖頭,“小的隻是聽人說的。這些,寧波府的百姓都曉得的。小的隻是把以往聽到的,記住了罷了。”
“...”眾人默!納蘭成德的話,著實讓人無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容若既也是聽來的。那咱們不妨去嚐嚐鮮。坐了小半日船,大夥兒想必也是有些餓了的。爺方才聽船家說,這港口附近便有一家湯團老店開的分鋪。爺叫上阿瑪額涅,和幾位大人。咱們瞧瞧去?”玄燁到底是被福臨磨練過的。冷了場什麽的,對他來說是極易的化於無形。
“好啊好啊。爺這就先同額涅阿瑪說去。”有了玄燁的話,蘇勒第一個挑起‘重’任!
在玄燁的提議,蘇勒的起哄下。一行人用過了寧波府地道的湯團,便往內城行去。打算著找家茶樓,喝喝茶,順道聽聽百姓這些年對朝廷的風評如何。
“小二,來壺西湖龍井。”在熱鬧的地方找了處茶樓,福臨一行並未在三樓要了雅間,而是在二樓找了張大桌,讓眾人全都坐下。
雖說是擱了道屏風,但屏風外的幾張桌子的談話,全都是能聽得一清二楚。
聽了一會兒,福臨摸了摸下巴。對著納蘭成德說道,“容若。那頭貌似都是些書生。你去和他們攀談攀談。”
“嗻。”納蘭成德雖也是自幼習武,可與生俱來的溫潤,加之後天墨水的浸染,讓他多了幾分出塵的書生氣息。
“這位兄弟。在下方才不巧聽見你與你朋友的談話。似乎說的是朝廷這些年的政績。恰巧在下也有一些淺見。不知可否與兄弟你閑談一二?”領著福臨交辦的差事,納蘭成德跨出了屏風,便找起了他需要的人。坐在一旁的角落觀察了一會兒,一個看似已到而立之年的人,入了他的眼。
送走了朋友,張敦複正喝著淡茶,見忽然出現在他桌邊的納蘭成德,張敦複打量了他一會兒。許是納蘭成德的書生之氣得了他的眼緣,一向不太主動與生人交談的張敦複難得沒有拒絕,“在下張英,字敦複。安徽桐城人。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唿?”
“敦複兄有禮了。小弟複姓納蘭,名成德。字容若。家住京城。敦複兄稱唿在下容若便可。”納蘭成德打著骨扇,說著話。一派儒雅,好不倜儻。
“納蘭?”張英已經隱隱猜到了納蘭成德的背景,“容若兄弟,令尊明珠大人,安好乎?”張英低聲問詢。
“...家父...一切安好。”納蘭成德驚訝的看著張英,頓了頓,還是迴答了他。
他就想不明白了,自個兒不過一個跟著太子爺的哈哈珠子,怎麽這般多的人曉得他的父親!還有這個張英,他究竟是誰?朝廷大員中自個兒並未記得有這麽個名兒。這臉...瞧著也生啊!
“容若兄弟莫驚訝。敦複乃順治二十四年進士。不才,如今在翰林院做個庶吉士。”
張英的解釋,讓納蘭成德明白緣故,“原是如此。那為何敦複兄如今人在這寧波府?”
“家父二十四年十月過世,敦複丁憂迴了桐城。如今時日已滿,原是打算直接迴京的。奈何朋友相邀一聚,敦複也不好推辭。”
“那想來這一兩年,敦複兄是在桐城了。不知桐城如今可有新式官學?”納蘭成德此番是帶著差事的,自然沒那般多閑聊的功夫兒。
“敦複這兩年雖不在京,但朝廷的政策,敦複還是略有耳聞的。桐城地雖小,不似蘇杭、寧波這些地兒。但新式官學還是有的。隻是桐城辦的新式官學僧多粥少了些。據敦複所知的看來,還有許多百姓子女無法進入官學。”張英搖頭感慨。
“怎麽?這官學皇上不是下了明旨,不收百姓一分一毫的錢財麽?難不成底下的官員陽奉陰違,中飽私囊?”納蘭成德皺眉問道。
“那倒是沒有。”張英笑著擺手,“這蘇杭、寧波,敦複不曉得是否也是這般。隻是這桐城...不滿容若你說,朝廷在桐城隻辦了一所官學。可桐城學子說多不多,說少那也是不少。一所官學,一年能收教的學子,數量太有限。倒也不是官學裏的官員拿喬,人家說的沒錯,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不是?如此一來,晚了些的學子,到頭來還是得去那些私塾。這得花銀兩去私塾並不是最緊要的,隻是如今官學與私塾所授課業相去甚遠,私塾隻是教教國學和孔家之言。其他的課業哪裏是私塾先生能勝任!”
“咳咳。”納蘭成德將張英的話記在了心上,打算將這話迴頭上報福臨知曉。這時,屏風後傳出他熟悉的輕咳,“敦複兄,那邊還有容若的幾位朋友。敦複兄與容若一道過去聊聊可好?”聽到了暗示,納蘭成德便準備將張英引過去。
“容若既是相邀,敦複如何能不給你這個麵子。”張英謙和的說道。
“敦複兄也乃性情中人也。敦複兄請。”
“請。”張英跟著納蘭成德站起身來。
作者有話要說:吧唧吧唧~曆史上著名的賢臣張英出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