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曾有舞樂,可是宮宴上依舊十分的熱鬧,時辰時定在午時初刻,下了早朝,與宴的大臣就都陸陸續續地三五成群說著話往保和殿去了。【風雲閱讀網.】


    謝炳初依舊稱病不曾來早朝,可是既然他答應了與宴,魏明煦還是派了李淼生前去相請,打算先禮後兵。


    謝炳初對李淼生的忽然造訪有些詫異,即便是讓人來請他,也至少該是個親王或是閣老,李淼生官職不高,資曆也不厚,讓他過來實在突兀。可是當初,先皇立魏延顯為太子,李家又對先皇忠心耿耿,兩家也還算有些私交,況且有些話,隻能李淼生來說。


    謝炳初卻不解其意,問了進來傳話的小廝:“他身上可有帶聖旨,或是傳旨的太監?”


    小廝答著:“不曾,是輕車簡從來的。”


    謝炳初在堂中踱了兩圈步子,終於站定,道了一個請字。


    謝炳初二人相見,行禮,客套一番,他在外征戰兩年有餘,再加上年事已高,憑著這股疲憊,讓人瞧著麵色蒼白許多,若說他當真有病,倒也可信。


    瞧著天色尚早,謝炳初請李淼生先喝盞茶,歇歇腳,容他去更衣,李淼生卻道有話要說。


    謝炳初坐定,李淼生示意屏退眾人。


    瞧著堂中人散盡,謝炳初才道:“不知李大人有何賜教。”


    李淼生對謝炳初拱了拱手,道:“賜教不敢當,老夫是來跟謝侯爺賠罪的。”


    謝炳初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含笑道:“本侯倒不曾知道李大人何處得罪過我。”


    李淼生肅然問道:“謝侯爺可曾聽說過血滴子。”


    謝炳初眼眸微眯,他自然聽說過,這可是先皇手中的利器,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顯然,謝炳初屬於那為數不多的少數。


    李淼生緩緩道出了去年,他們在西北即將取勝之時,先皇派人先暗殺魏明煦,後派血滴子去西北刺殺謝炳初和謝文良之事。


    謝炳初大驚失色,陣前殺將,他才替他守住了江山!他瘋了!


    先皇最忌憚的兩個人,一個是年富力強又赫赫軍功的太祖嫡子魏明煦,另一個就是軍權在握,即將大勝而歸的太子外家。


    魏明煦之事還難辦些,卻也可推脫病逝。而謝炳初得死完全可以嫁禍給蒙古人,反而能激起全軍鬥誌,驅逐韃子。


    謝炳初驚疑不定,這樣驚世駭俗的話,他不敢相信,可細思魏明泰的為人,他的確是能做出這樣事的人。


    “李大人不要胡言亂語,本侯與靖王爺都安然無恙,本侯也不曾遭受過刺殺,此事從何說起?”


    李淼生瞧著強自鎮定的謝炳初,繼續道:“但是靖王爺當初卻是九死一生。脫離險境之後,靖王爺派人殲滅了去暗殺他的那一夥血滴子,並查出,也有二十人早已日夜兼程去了西北,打算伺機而動。


    當時國難當頭,謝侯爺為守大周百年基業,在糧草不濟之時依舊身先士卒,拚死抗敵,其中艱苦哪是我們這些在京城安享富貴的人可以想見的。可王爺也是久經沙場之人,自然知道侯爺的難處。


    當時聽說了血滴子的人去了西北,比他自己遭人暗算更加憤慨。即刻派了親信一路奔襲,替侯爺和世子解去了後顧之憂。”


    謝炳初瞪著李淼生,半晌一言不發。


    李淼生起身,對謝炳初躬身行了一禮:“謝侯爺或許不信臣所言,這樣機密之事,以臣的身份如何得知。實不相瞞,掌管血滴子的一直是我們李家。”


    謝炳初更加震驚地看著李淼生,怪不得先皇從前那般器重李家,李家也不曾有女在宮中為妃,也不曾有多大的權勢,卻深得先皇信賴,有什麽朝廷機密要大臣商討,李梓安從來都能列席其中。


    原來,李家之榮竟然是因為暗中替皇上經營著血滴子這樣一把利刃。


    謝炳初不敢相信,可是此時卻已經信了大半,這樣新奇的胡話,一般人編不出來。


    李淼生對謝炳初行了一禮,道:“血滴子之鋒利,想來謝侯爺定然有所耳聞,如今靖王爺貴為攝政王,若是他有痛先皇一樣之想,怕是謝侯爺已經迴不了京城。


    但是王爺大義,像侯爺這種肱骨之臣,定國安邦,替大周朝二定邊關,定然要留名青史,以為後人稱頌,怎能以那樣汙穢下作的手段,折損英豪。


    侯爺也該知道,如今我們李家願替靖王爺鞍前馬後,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血滴子在手,王爺別說攝政王之位,就是黃袍加身也並不是難事。


    可是,那樣的代價太大了。若是王爺退一步,能保大周朝安定,王爺欣然退位。其高風亮節,彪炳千古。多少賢臣越是見慣了朝中的y詭伎倆,越是對王爺誓死效忠。”


    李淼生對謝炳初躬身行了一禮:“如今因西北大軍駐紮城外,鬧得整個京城人心惶惶,大周朝才好容易安穩了小半年,臣請謝侯爺為家國天下計,且各退一步吧。”


    謝炳初怔怔地看著李淼生,越是見慣了朝廷中的y詭伎倆,聽了他方才這番出自肺腑的話,越令謝炳初震動:“王爺想讓老夫如何退?”


    李淼生趕緊道:“侯爺加封一等公,暫且交出城郊的十二萬大軍,統攝朝廷軍務。世子加封鎮北侯,統掌十萬西北大軍。”


    謝炳初的手死死地抓住太師椅的扶手,他顯然動了心。謝炳初心中波濤洶湧,在沙場上,他可以拍著胸脯當仁不讓地與天下道,他是個英雄。可是在朝堂上,他卻不得不承認,他不如魏明煦。


    不如的不是y謀手段,而是心胸,是格局。


    若是將大周朝握到自己手中,謝炳初相信,以自己之能,定然也能使朝局安穩,可彈撥朝臣,平衡勢力,坐穩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


    可是或許,大周朝隻有在魏明煦的手中,才能真的實現像欽天監監正說的那般萬國來朝。


    李淼生一直躬身立在謝炳初身前,沒有起身,他是來替大周朝,跟謝炳初請命的。這一番舌燦蓮花,能否說動謝炳初,他一點把握都沒有。


    謝炳初這樣的人,即使能讓他一時心神具動,可是,若想讓他當真放棄,怕是沒那麽容易。


    謝炳初的眸子由波濤洶湧,漸漸歸於平寂:“李大人,時辰不早了,咱們進宮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清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清露並收藏嫡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