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巍敏銳地感覺到,時代在變化,尤其,太子深受如今這些學問的影響,東宮詹事府的官員除了幾個混日子的,其他但凡有點野心誌氣的,都會開始學習如今已經被一些人私底下稱為新學的這些學問,而掌握得最好,最全麵的,無疑是顧衡。顧巍這輩子最看重的就是家族的存續,在發現一個不注意,家族就會被拋在身後之後,即便顧忌著自己的臉麵,顧巍還是跑過來找顧衡了。


    第62章


    顧巍的確可以私底下讓家學增加新學的教程, 但是,就像是科舉,識字之後你的確可以自學, 畢竟有句話叫做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但是一方麵,科舉需要讀的書籍很多, 甚至許多注解根本就是南轅北轍,出過幾代舉人進士的家族一般都會總結出一些科舉的經驗,若是有過真正做過主考學政的,更是在這方麵有著比較豐富的經驗,如此, 他們的子孫在參加科舉的時候, 會少走很多彎路。


    而新學的這些書籍,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比起那些晦澀難懂的經典要好懂一些, 而且這些都是循序漸進,有著一定關聯的,但是同樣, 若是沒有人帶著入門,除非真的是那種天縱奇才, 一看就懂,聞一知十, 才能靠著自學, 學出一些明堂來。問題是,這等天才,多少年才能遇到一個呢?


    何況,如今除了那些初級的可以靠著自學學會的新學知識在書店之類的地方出售之外, 更深層次的書籍除了皇家之外,也就是皇莊裏頭才有。一些對這些學問感興趣,想要進一步深造的,就得經常去皇莊上聽課。


    沒錯,顧衡如今已經開始搞講學了,他大概十天開一次課,一次上一天,正好選的也是休沐日,不僅是莊子上的那些道士還有工匠和跟著讀書學手藝的少年,便是京城附近許多對這些新鮮學問感興趣的人也會過來聽講。這也是近一年來才有的事情,來的主要是一些年輕人,他們算是少年得誌,對於科舉什麽的,也沒那麽深的執念,對於自然科學也存在不小的興趣,何況,並非隻有顧家才是聰明人,到了如今,誰都知道,新學的崛起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畢竟,讀所謂的聖賢書,你的前途最好的就是當官,但問題是,三年才兩三百個進士,就算是加上恩科,一個皇帝,在位三四十年,也頂多就是四五千個進士,而如今的中原,在冊人口的數量,都已經超過了一個億,何況還有一些奴仆和隱戶。如今,無論是糧食的產量還是醫學的發展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民間生育之風有開始盛行起來,隻怕接下來的二十年,人口還要上漲不少。


    如此,你算一算進士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大多數人是幹不了這行的,而學習新學呢,相對來說,出路就能多不少。新學之中,對外傳授的那些,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實用,新學裏頭有非常簡便的計算方法,還有非常嚴謹的記賬方法。江南那邊商業發達,記賬的本事也很是不錯,但是資深的賬房自然有本事將賬本記錄得比較嚴密,想要再查賬,也有些困難。而根據顧衡公布出去的借貸記賬法原則,即有借既有貸,借貸必相等。那些賬房想要再那麽容易將賬目抹平,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而一些簡單的力學,結構學的知識,也有助於幫助那些工匠更加省力地掌握原本比較複雜的工藝。像是如今,一些稍微高端一些的作坊,裏麵的工匠就需要學會簡單的新學知識,如此,能夠很好地提升他們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如今中原這邊,許多新鮮的東西,都蘊含著新學的學問,你若是不想要被這個時代拋棄,那麽,對新學有一定了解已經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顧巍在顧衡這裏,並沒有多少權威和父親的威嚴可言。顧衡很小的時候,顧巍就對顧衡不甚親近,在顧巍眼裏,顧衡就是遲早要被舍棄的,何況,顧巍又不缺兒子,小兒子對他來說,原本就是可有可無的。


    原本,顧巍根本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會求到這個兒子頭上,但是事到如今,顧巍也不能不低這個頭。


    顧衡並沒有跟顧巍計較從前之事的意思,顧巍對顧衡沒多少父子情,顧衡同樣也沒將顧巍當做是父親。顧衡對於所謂的父愛原本就沒有什麽期待,那麽,顧巍如何,他自然不在乎。既然不在乎,那麽,對於顧衡來說,顧巍就是個稍微有點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誰會對一個陌生人有多少情緒呢?


    在聽到顧巍想要讓顧家二房三房的幾個子弟來皇莊上讀書之後,顧衡神情就變得有些古怪:“我這邊讀書的多半都是莊子上的匠人和佃戶的孩子,他們願意跟這些人做同窗?”


    後世的同學之情其實也就是那樣,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數的同學,大概也就是結婚的時候邀請一下,混個份子錢,之後就很少會聯係了!但是這個時代,同窗之情那絕對是不同的。說白了,這年頭,教育原本就是被壟斷了的,別說是鄉試會試,就算是下麵的童子試也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考的。別的不說,要考童子試,就得找一個廩生作保,除非本來就是自家的長輩或者是親朋,否則的話,一個縣總共才幾個廩生,這就是個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要找他們作保,起碼也得好幾兩銀子,加上還有其他的花銷,有幾個人家出得起這個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從一開始的童生試,能夠參加的,起碼也得是自耕農,還得是那種家裏土地還算是不少的自耕農,條件都不會太差,而能稱得上同年,可不光是同年參加考試,而是同年考中才行,如此,便都是一個地方的精英。這個時代的人重視鄉黨,又是同鄉,又是同年,互相之間,自然就會產生畢家坳密切的聯係。誰要是手頭有些不趁手,找自家親戚未必借的到錢,但是,拉下臉去找自家同年打秋風,對方隻要不是困窘到一定的程度,都是得拿出點錢的,要不然,在同年之中的名聲可就要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雲煙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雲煙波並收藏[綜]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