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習慣了白天的人們,如果猛然從夢中驚醒,在尋找光明的時候總會感覺到一陣的黢黑,讓人無名膽戰。
可當你閉上眼睛習慣了黑暗,再次睜開眼時,總會看到光明,哪怕是微弱的、遙遠的、孤獨的光,也足以讓你獲得一絲安全感。
撲棱棱——
一隻夜梟從東麵的山巒滑翔而下,落在了何鋒眼前不遠處的榆樹上,伴隨著幾聲咕咕的叫聲,給夜路上隻有蟲鳴的獨奏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看來——咱的酒品還行,要不然早被兩個猛男給扔河裏了。”何鋒小聲地自語著,臉上帶著得意的笑。
那是一種“存在感”被認可的笑,兩個和何父差不多年紀的長輩聽他說酒話,還不生氣?這要換成何鋒他爹,早一巴掌幹暈了,省得丟人現眼!
“唉!就是不記得說了些什麽了?”
當何鋒從酒醉中醒來,趙啟元、趙靈兒、何成超都在山洞口打起了坐,沒敢打擾,於是趁著天色尚明便獨自踏上了迴家的路。
——————
小安村坐落在九峰觀西南十五裏,官道東側,平時步行隻需一個時辰。
今日何鋒酒醉,卻走了近一個半時辰。
村落的輪廓在何鋒的眼前逐漸放大,空氣中陣陣麥香,夾雜著西南獨有泥土芬芳,借著南來的微風向北邊飄散著,仿佛在提醒著縣城的官兵,戰爭就要來了。
五州並約:收獲季節停戰。
眼看到家,耳邊卻傳來刷刷刷收割小麥的聲音。
“這個時節就有人割麥子了?”懷著好奇,何鋒循聲望去“那裏好像是我們家的地,難道有人在偷麥子?”想到此處,何鋒隨意地撿起地上一塊兒鵝蛋大小的石頭,急匆匆地衝了過去。
“玲兒!?”及至近前何鋒正要大聲唿喊,卻見路邊田埂上捧著粗瓷碗喝水的妹妹。
“嗯?二哥!你怎麽知道今晚要割麥子呢?”何玲稚嫩的俏臉上滿是開心,仰著頭瞪著懵懂的大眼睛,一副很好奇的模樣。
黑暗中,一聲微不可察的刀鞘碰撞聲響起。
緊接著,一抹倩影縱身一躍,消失在了何鋒的身後。
“是咱爹讓割的嗎?”何鋒眉頭緊鎖,心中想到“難道是家裏急需用錢?難道爺爺病重了?又或是?”
大周的農作物都是一年一季,老百姓並不知道小麥晚收會減產,反而都認為小麥幹透了才是成熟,所以他們一般都是等到末伏初才會收割。
“如今剛剛入中伏,怎麽就痛下殺手呢?以老爹的固執,不到最後肯定不會收割,其中肯定有蹊蹺!難道老爹知道晚收會減產?”何鋒心中想著,招唿妹妹跟上,便朝著田裏而去。
“爹說今年麥子早熟,趁著涼快趕緊收了,等我生辰的時候給我買身新衣服,也給你買幾本書看……”
一邊走著,十五歲的何玲牽著何鋒的手高興地訴說著。
何玲的話,讓何鋒更加疑惑,腳下不由加快了速度,而穿著襦裙的何玲隻能撩起裙擺跑了起來。
“爹,出什麽事兒了?別人家可都還沒割呢?”說著何鋒從懷裏掏出九十大錢遞向眼前正在揮汗如雨的農夫。
“你那點兒錢頂什麽用,沒喝死就少說話,你‘母親’的鐮刀在地尾。”農夫沒有停下,隻是重複機械般的動作。
“喝個水這麽長時間,養個女兒有什麽用,讓你幫你娘裝車,你還在這站著幹什麽?還不趕緊去碼垛!”
剛剛還一臉笑容的何玲瞬間誇下了臉,用無助的眼神看向身旁的哥哥,她不明白,為什麽剛剛還好好的父親,為什麽一見哥哥迴來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我爺呢?”何鋒剛要拉著妹妹一起碼垛,卻沒發現爺爺的身影,順嘴問道。
“不該管的少操心,連個道觀的測試都過不了,還天天想著金榜題名!明年你要是真沒那個能耐就幹脆迴家種地,要不就去當兵去,把你哥換迴來!”
何鋒本能地想要還嘴,可一時卻無言以對,隻能按捺下心中的無名之火,徑直拉著何玲去碼垛。
“爺爺去何家莊了”何玲小聲地嘀咕著。
“怎麽?我還指揮不動你了?”農夫居然停了下來,佝僂著身子,右手拿著鐮刀,左手擦著汗漬,一臉嚴肅地朝何鋒吼道。
何鋒鬆開了妹妹冰涼的小手,略過她明眸中的無奈和幽怨,麵無表情地朝著地尾走去。
看了看一眼不見盡頭的麥田,何鋒拾起母親插在田埂上的鐮刀,開始了並不熟練的收割……
月上中天,時間在緩緩流逝,戌時已經過半。
寂靜的夜空下隻有重複的刷刷聲,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空氣也開始變得更加濕潤,何鋒的動作也變得漸漸平穩,此時眼角滴落的和正在匯聚的已經分不清是汗珠還是皎月的眼淚。
————————
大何鄉,何家莊。
一幢本不該出現在小山村裏的建築群,此刻正燈火通明地彰顯著它的權勢與地位。
亥時,這個大多數人本該進入夢鄉的時辰,在一片暗淡的村落裏,那幢建築成了最耀眼的存在。
何成軒一眼便認出了此行的目的地,他曾經住了十三年的地方——何府。
雖然目標明確,但是何成軒卻突然止住了腳步,陷入了片刻的迴憶。
即便再刻骨銘心的情緒,在歲月的撫平下,也隻剩下古井無波和佝僂的身軀,以及那背影中透出油盡燈枯的“淒涼”之感。
“祖樓人依在,不見當年人……”
“你對著何家的列祖列宗好生想清楚,你是娶那個勾欄女子還是要你的姓氏?”
“你給我滾出何家,我何三奇就當沒養過、沒教過你這個逆子!”
“從今往後,何全明一支不再屬於何家,你們誰都不要跟他來往……”
“二弟,你這又是何必呢?”
往日依稀在目,那時才年僅十三歲的何成軒,親眼看著父親被爺爺除名族譜,哪有什麽血肉親情!
母親在何成軒八歲便撒手人寰,大兩歲的哥哥也相繼夭折,父親整日飲酒度日,直到在勾欄遇到和母親長相極度相似的二娘……
可那卻是一出悲劇的開始!
“金榜題名日,我兒還家時。一定要認祖歸宗……”,秉承著父親的執念,何成軒若不是為了最有希望金榜題名的何鋒,是絕對不會來到這個傷心地的。
何成軒深吸了一口氣,捋了捋稀疏的蒼發,整理一下深褐色的長袍,彎下腰用路旁的野草擦拭了一下腳上的布鞋,身形一改佝僂,六十五歲的他卻走出了意氣風發、慷慨赴義的氣勢。
————————
而此時同樣推杯換盞的還有賈家莊的賈泉,隻是他所在的場所相比何府,就如陋室比作豪宅了。
“那大師可說了,我大哥大嫂之所以早早仙逝,還有咱們家年輕一輩的夭折,那都是因為泄了風水。隻要把何家的十畝地弄到手,加上咱家的三十畝,那就成功了一半兒了。”
燭影搖曳中,中年人靠著椅背,一副胸有成竹地數落著對麵的侄子。
“所謂四平八穩出高官,遷了墳,你表哥的公職也能沾沾光,反正宜早不宜遲,遷墳的日子我都選好了,七月初三,明天給觀裏簽份契約,將中間的一畝地買下來,到時就萬事大吉了。”
胖嘟嘟的賈泉早已喝得爛醉,隻是不停地傻笑,嘴裏囈語著“嘿嘿,今天,今天小娘子……”
“那能成嗎?聽說何家小子也在九峰觀呢?”身後轉出一豐腴美婦,手裏拎著一個酒壺。
“去去去!一個娘們兒家家的懂個甚,我都打聽好了,何家小子還隻是乙等,你侄子賈泉可是甲等,觀裏的師父都沒說不行,你少在這兒烏鴉嘴昂!”
——————
何府門前
“殺人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但是它卻是最無能的體現!不過,它卻是最有效、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最麻煩的是‘斬草除根’。”
在何成軒十歲的時候,其實何府請過一個武術教習,專門傳授一些強身健體以及一些自保的手段。
而何成超之所以能成為統領,何成軒自小體弱多病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那個武師教習主要是為了何成軒,隻是何成超天生好鬥又體格健碩,才走上了殺伐之路。
何成軒有能力殺死一個或者三四個普通人,但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慷慨赴義的身姿並沒有改變家丁的態度,即便他心知何成超迴來了,但是讀書人的尊嚴讓他無法呐喊出來。
直到天色微明,何成軒像泄了氣的皮球般,朝著小安村而去。
公雞尚未報曉,一片靜謐的初晨,朦朧中一輛滿載小麥的牛車穿梭在田裏與山村之間。
咯吱,咯吱的刺耳聲,雖然驚醒了許多酣睡的人,但是大家都選擇了沉默,沒有幫忙,也沒有抱怨……
直到東方泛紅,何鋒和何玲在家裏的床上睡去,田地裏還有兩個挺拔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向前方蠕動著。
鮮紅的朝陽,映得東方的雲彩都像是殷出了血,兩個彎著腰,一手拿著口袋,一手拾撿著汗水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遮住了這世間所有的雞湯。
(本章完)
習慣了白天的人們,如果猛然從夢中驚醒,在尋找光明的時候總會感覺到一陣的黢黑,讓人無名膽戰。
可當你閉上眼睛習慣了黑暗,再次睜開眼時,總會看到光明,哪怕是微弱的、遙遠的、孤獨的光,也足以讓你獲得一絲安全感。
撲棱棱——
一隻夜梟從東麵的山巒滑翔而下,落在了何鋒眼前不遠處的榆樹上,伴隨著幾聲咕咕的叫聲,給夜路上隻有蟲鳴的獨奏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看來——咱的酒品還行,要不然早被兩個猛男給扔河裏了。”何鋒小聲地自語著,臉上帶著得意的笑。
那是一種“存在感”被認可的笑,兩個和何父差不多年紀的長輩聽他說酒話,還不生氣?這要換成何鋒他爹,早一巴掌幹暈了,省得丟人現眼!
“唉!就是不記得說了些什麽了?”
當何鋒從酒醉中醒來,趙啟元、趙靈兒、何成超都在山洞口打起了坐,沒敢打擾,於是趁著天色尚明便獨自踏上了迴家的路。
——————
小安村坐落在九峰觀西南十五裏,官道東側,平時步行隻需一個時辰。
今日何鋒酒醉,卻走了近一個半時辰。
村落的輪廓在何鋒的眼前逐漸放大,空氣中陣陣麥香,夾雜著西南獨有泥土芬芳,借著南來的微風向北邊飄散著,仿佛在提醒著縣城的官兵,戰爭就要來了。
五州並約:收獲季節停戰。
眼看到家,耳邊卻傳來刷刷刷收割小麥的聲音。
“這個時節就有人割麥子了?”懷著好奇,何鋒循聲望去“那裏好像是我們家的地,難道有人在偷麥子?”想到此處,何鋒隨意地撿起地上一塊兒鵝蛋大小的石頭,急匆匆地衝了過去。
“玲兒!?”及至近前何鋒正要大聲唿喊,卻見路邊田埂上捧著粗瓷碗喝水的妹妹。
“嗯?二哥!你怎麽知道今晚要割麥子呢?”何玲稚嫩的俏臉上滿是開心,仰著頭瞪著懵懂的大眼睛,一副很好奇的模樣。
黑暗中,一聲微不可察的刀鞘碰撞聲響起。
緊接著,一抹倩影縱身一躍,消失在了何鋒的身後。
“是咱爹讓割的嗎?”何鋒眉頭緊鎖,心中想到“難道是家裏急需用錢?難道爺爺病重了?又或是?”
大周的農作物都是一年一季,老百姓並不知道小麥晚收會減產,反而都認為小麥幹透了才是成熟,所以他們一般都是等到末伏初才會收割。
“如今剛剛入中伏,怎麽就痛下殺手呢?以老爹的固執,不到最後肯定不會收割,其中肯定有蹊蹺!難道老爹知道晚收會減產?”何鋒心中想著,招唿妹妹跟上,便朝著田裏而去。
“爹說今年麥子早熟,趁著涼快趕緊收了,等我生辰的時候給我買身新衣服,也給你買幾本書看……”
一邊走著,十五歲的何玲牽著何鋒的手高興地訴說著。
何玲的話,讓何鋒更加疑惑,腳下不由加快了速度,而穿著襦裙的何玲隻能撩起裙擺跑了起來。
“爹,出什麽事兒了?別人家可都還沒割呢?”說著何鋒從懷裏掏出九十大錢遞向眼前正在揮汗如雨的農夫。
“你那點兒錢頂什麽用,沒喝死就少說話,你‘母親’的鐮刀在地尾。”農夫沒有停下,隻是重複機械般的動作。
“喝個水這麽長時間,養個女兒有什麽用,讓你幫你娘裝車,你還在這站著幹什麽?還不趕緊去碼垛!”
剛剛還一臉笑容的何玲瞬間誇下了臉,用無助的眼神看向身旁的哥哥,她不明白,為什麽剛剛還好好的父親,為什麽一見哥哥迴來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我爺呢?”何鋒剛要拉著妹妹一起碼垛,卻沒發現爺爺的身影,順嘴問道。
“不該管的少操心,連個道觀的測試都過不了,還天天想著金榜題名!明年你要是真沒那個能耐就幹脆迴家種地,要不就去當兵去,把你哥換迴來!”
何鋒本能地想要還嘴,可一時卻無言以對,隻能按捺下心中的無名之火,徑直拉著何玲去碼垛。
“爺爺去何家莊了”何玲小聲地嘀咕著。
“怎麽?我還指揮不動你了?”農夫居然停了下來,佝僂著身子,右手拿著鐮刀,左手擦著汗漬,一臉嚴肅地朝何鋒吼道。
何鋒鬆開了妹妹冰涼的小手,略過她明眸中的無奈和幽怨,麵無表情地朝著地尾走去。
看了看一眼不見盡頭的麥田,何鋒拾起母親插在田埂上的鐮刀,開始了並不熟練的收割……
月上中天,時間在緩緩流逝,戌時已經過半。
寂靜的夜空下隻有重複的刷刷聲,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空氣也開始變得更加濕潤,何鋒的動作也變得漸漸平穩,此時眼角滴落的和正在匯聚的已經分不清是汗珠還是皎月的眼淚。
————————
大何鄉,何家莊。
一幢本不該出現在小山村裏的建築群,此刻正燈火通明地彰顯著它的權勢與地位。
亥時,這個大多數人本該進入夢鄉的時辰,在一片暗淡的村落裏,那幢建築成了最耀眼的存在。
何成軒一眼便認出了此行的目的地,他曾經住了十三年的地方——何府。
雖然目標明確,但是何成軒卻突然止住了腳步,陷入了片刻的迴憶。
即便再刻骨銘心的情緒,在歲月的撫平下,也隻剩下古井無波和佝僂的身軀,以及那背影中透出油盡燈枯的“淒涼”之感。
“祖樓人依在,不見當年人……”
“你對著何家的列祖列宗好生想清楚,你是娶那個勾欄女子還是要你的姓氏?”
“你給我滾出何家,我何三奇就當沒養過、沒教過你這個逆子!”
“從今往後,何全明一支不再屬於何家,你們誰都不要跟他來往……”
“二弟,你這又是何必呢?”
往日依稀在目,那時才年僅十三歲的何成軒,親眼看著父親被爺爺除名族譜,哪有什麽血肉親情!
母親在何成軒八歲便撒手人寰,大兩歲的哥哥也相繼夭折,父親整日飲酒度日,直到在勾欄遇到和母親長相極度相似的二娘……
可那卻是一出悲劇的開始!
“金榜題名日,我兒還家時。一定要認祖歸宗……”,秉承著父親的執念,何成軒若不是為了最有希望金榜題名的何鋒,是絕對不會來到這個傷心地的。
何成軒深吸了一口氣,捋了捋稀疏的蒼發,整理一下深褐色的長袍,彎下腰用路旁的野草擦拭了一下腳上的布鞋,身形一改佝僂,六十五歲的他卻走出了意氣風發、慷慨赴義的氣勢。
————————
而此時同樣推杯換盞的還有賈家莊的賈泉,隻是他所在的場所相比何府,就如陋室比作豪宅了。
“那大師可說了,我大哥大嫂之所以早早仙逝,還有咱們家年輕一輩的夭折,那都是因為泄了風水。隻要把何家的十畝地弄到手,加上咱家的三十畝,那就成功了一半兒了。”
燭影搖曳中,中年人靠著椅背,一副胸有成竹地數落著對麵的侄子。
“所謂四平八穩出高官,遷了墳,你表哥的公職也能沾沾光,反正宜早不宜遲,遷墳的日子我都選好了,七月初三,明天給觀裏簽份契約,將中間的一畝地買下來,到時就萬事大吉了。”
胖嘟嘟的賈泉早已喝得爛醉,隻是不停地傻笑,嘴裏囈語著“嘿嘿,今天,今天小娘子……”
“那能成嗎?聽說何家小子也在九峰觀呢?”身後轉出一豐腴美婦,手裏拎著一個酒壺。
“去去去!一個娘們兒家家的懂個甚,我都打聽好了,何家小子還隻是乙等,你侄子賈泉可是甲等,觀裏的師父都沒說不行,你少在這兒烏鴉嘴昂!”
——————
何府門前
“殺人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但是它卻是最無能的體現!不過,它卻是最有效、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最麻煩的是‘斬草除根’。”
在何成軒十歲的時候,其實何府請過一個武術教習,專門傳授一些強身健體以及一些自保的手段。
而何成超之所以能成為統領,何成軒自小體弱多病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那個武師教習主要是為了何成軒,隻是何成超天生好鬥又體格健碩,才走上了殺伐之路。
何成軒有能力殺死一個或者三四個普通人,但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慷慨赴義的身姿並沒有改變家丁的態度,即便他心知何成超迴來了,但是讀書人的尊嚴讓他無法呐喊出來。
直到天色微明,何成軒像泄了氣的皮球般,朝著小安村而去。
公雞尚未報曉,一片靜謐的初晨,朦朧中一輛滿載小麥的牛車穿梭在田裏與山村之間。
咯吱,咯吱的刺耳聲,雖然驚醒了許多酣睡的人,但是大家都選擇了沉默,沒有幫忙,也沒有抱怨……
直到東方泛紅,何鋒和何玲在家裏的床上睡去,田地裏還有兩個挺拔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向前方蠕動著。
鮮紅的朝陽,映得東方的雲彩都像是殷出了血,兩個彎著腰,一手拿著口袋,一手拾撿著汗水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遮住了這世間所有的雞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