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能春耕,蒙古帝國卻隻能靠天吃飯。
在剛結束的凜冬,蒙古大草原哀嚎遍野,餓死的牛羊數以千萬計,牧民的日子已經接近極限,再不有所改善的話,怕是要出大事。
對蒙古人而言,所謂的改善,就是再次劫掠。
去年帝國攻打西夏,最終鬧得灰頭土臉,讓帝國上下清醒意識到,盤踞中原的大夏是何等強大的一個王朝,輕易招惹不得。
因此,帝國準備將目標轉向西麵。
在西麵,跟窩闊台汗國接壤的,正是波斯帝國。
對波斯帝國,蒙古人一點都不陌生,曆史上蒙古四大汗國之二的欽察汗國跟伊利汗國,共同瓜分了廣袤的波斯帝國疆域。
因此,此番蒙古帝國西征,不過是故技重施而已。
三月十五日,打著“收迴舊地”的旗號,六十萬蒙古鐵騎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西征旅途,必將在華夏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眼下之波斯帝國不可跟曆史同日而語,兵強馬壯,疆域遼闊,但成吉思汗還是非常有信心,在龐大的波斯帝國身上咬下一塊肥肉來。
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由此揭開帷幕。
…………
三月十八日,京師。
聽聞蒙古西征,歐陽朔還是有些意外的。
據黑蛇衛搜集到的情報顯示,遊戲世界波斯帝國的疆域無比廣闊,囊括整個中亞地區、一半的西亞地區以及南亞的巴基斯坦地區,橫跨三個亞洲板塊。
如果不算海外領地,大夏目前的疆域跟波斯帝國基本相當,僅此一點,就可稍稍窺視,波斯帝國是何等的強大。
整個中亞地區,包括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國的全部以及哈薩克斯坦的南部。
至於哈薩克斯坦的北部地區,則被羅曼諾夫王朝占據。
西亞地區,則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也門、阿曼、阿聯酋、卡塔爾以及巴林十六國。
除阿富汗跟伊朗歸屬波斯帝國,剩下的十四國均屬於阿拉伯帝國。
無論是波斯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他們的誕生,不是因為某個霸主一掃群撩,通過不斷滅國來實現疆域擴大,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聯盟。
因此在帝國的建立過程中,被滅之國少之又少,九成以上的玩家得以保留下來,王城禁軍也比較順利地一一轉化為帝國軍隊。
國與國之間,更多的是通過宗教跟文化紐帶,互相糅合在一起。
無論是波斯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實施的都是類似古希臘的城邦製,在推舉一位帝國之主的前提下,諸城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權。
阿拉伯帝國擁有玩家兩千萬,帝國軍隊總和達兩百七十萬。波斯帝國就更誇張了,擁有三千餘萬玩家,帝國軍隊總和接近四百萬之巨。
如果不是因為波斯帝國實施的是城邦製,成吉思汗根本不敢發兵波斯。
據悉,鑒於全球形勢日漸惡化,世界大戰隨時都可能爆發,兩大帝國內部也在加緊磨合,爭取建成一個完整帝國。
否則的話,必然要在未來被淘汰,或者成為炮灰。
歐陽朔判斷,隨著蒙古西征,在外力作用下,波斯帝國內部一定會加速磨合,先阿拉伯帝國一步,完成內部重組。
此番蒙古帝國為了生存,不得不發動西征,國內必然防禦空虛,按理來說,這是大夏攻打蒙古帝國的絕佳機會,畢竟不用考慮破壞春耕的問題。
已經有將領向朝廷上奏,請求出征蒙古。
比如鎮守遼金行動的鳳翔軍統領郭子儀,就上奏朝廷,請求趁蒙古帝國邊境防禦薄弱之時,主動發起進攻。
就算不能滅掉蒙古帝國,也能削弱敵人實力。
歐陽朔也一直視蒙古為勁敵,蒙古帝國更是大夏皇朝一統華夏區的最大障礙之一,雖如此,歐陽朔還是忍住了這個巨大的誘惑。
不管怎麽說,蒙古帝國都是華夏的一部分,如此乘人之危,實在有損大夏形象,而且也太過短視。
無論是蒙古帝國,還是波斯帝國,都是大夏勁敵,這一對死磕在一起,互相消耗,正是大夏坐山觀虎鬥的良機。
歐陽朔實在沒理由說,這時介入其中。
如果此時大夏向蒙古帝國宣戰,隻會讓蒙古西征之路半途而廢,最大的受益者是波斯帝國。
而蒙古帝國西征失敗,等於是被逼入絕境,唯有將兵鋒指向中原大地,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一群沒有退路的草原之狼,是非常恐怖的。
如此,等於是損人不利己。
鑒於此,歐陽朔這才下定決心,在蒙古帝國跟波斯帝國暫未分出勝負之前,對蒙古帝國采取守勢,作壁上觀。
雖如此,蒙古帝國西征,還是給大夏創造了戰爭機會。
蒙古西征,等於暫時放棄了對吐蕃王朝的壓迫,這卻是大夏攻克吐蕃的一個絕佳機會。
一方麵,蒙古西征,大大減輕了大夏北境防守壓力;二則如果此時大夏攻打吐蕃,蒙古絕不可能參和其中,沒了後顧之憂。
兼且吐蕃王朝跟蒙古帝國一樣,以放牧為主,農耕為輔,此時發起進攻,也不影響春播,沒有什麽顧忌。
凡此種種,給大夏出征吐蕃王朝,創造了絕佳機會。
在西夏國歸附大夏之後,吐蕃王朝一直端著,既不向蒙古帝國低頭,也不向大夏低頭,想夾在兩者之間,玩平衡之術。
如此作為,早就讓歐陽朔不滿。
眼下所謂的平衡缺失,看吐蕃王朝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
想到這,歐陽朔不再猶豫,傳令西北戰區,著李靖親率飛熊軍出征吐蕃王朝,李牧率鷹揚軍駐守,隨時準備策應。
吐蕃王朝僅四十萬大軍,根本不是飛熊軍的對手,能依仗的便是高原地形,容易給大夏軍造成障礙。
這卻難不倒大夏。
曆史上,李靖就曾率部遠征吐穀渾,有類似的作戰經驗,兼且李靖率部駐紮蜀地邊境兩年有餘,早就將吐蕃王朝情況摸的爛熟。
此時出征,可謂天時地利人合。
在剛結束的凜冬,蒙古大草原哀嚎遍野,餓死的牛羊數以千萬計,牧民的日子已經接近極限,再不有所改善的話,怕是要出大事。
對蒙古人而言,所謂的改善,就是再次劫掠。
去年帝國攻打西夏,最終鬧得灰頭土臉,讓帝國上下清醒意識到,盤踞中原的大夏是何等強大的一個王朝,輕易招惹不得。
因此,帝國準備將目標轉向西麵。
在西麵,跟窩闊台汗國接壤的,正是波斯帝國。
對波斯帝國,蒙古人一點都不陌生,曆史上蒙古四大汗國之二的欽察汗國跟伊利汗國,共同瓜分了廣袤的波斯帝國疆域。
因此,此番蒙古帝國西征,不過是故技重施而已。
三月十五日,打著“收迴舊地”的旗號,六十萬蒙古鐵騎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西征旅途,必將在華夏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眼下之波斯帝國不可跟曆史同日而語,兵強馬壯,疆域遼闊,但成吉思汗還是非常有信心,在龐大的波斯帝國身上咬下一塊肥肉來。
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由此揭開帷幕。
…………
三月十八日,京師。
聽聞蒙古西征,歐陽朔還是有些意外的。
據黑蛇衛搜集到的情報顯示,遊戲世界波斯帝國的疆域無比廣闊,囊括整個中亞地區、一半的西亞地區以及南亞的巴基斯坦地區,橫跨三個亞洲板塊。
如果不算海外領地,大夏目前的疆域跟波斯帝國基本相當,僅此一點,就可稍稍窺視,波斯帝國是何等的強大。
整個中亞地區,包括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國的全部以及哈薩克斯坦的南部。
至於哈薩克斯坦的北部地區,則被羅曼諾夫王朝占據。
西亞地區,則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也門、阿曼、阿聯酋、卡塔爾以及巴林十六國。
除阿富汗跟伊朗歸屬波斯帝國,剩下的十四國均屬於阿拉伯帝國。
無論是波斯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他們的誕生,不是因為某個霸主一掃群撩,通過不斷滅國來實現疆域擴大,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聯盟。
因此在帝國的建立過程中,被滅之國少之又少,九成以上的玩家得以保留下來,王城禁軍也比較順利地一一轉化為帝國軍隊。
國與國之間,更多的是通過宗教跟文化紐帶,互相糅合在一起。
無論是波斯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實施的都是類似古希臘的城邦製,在推舉一位帝國之主的前提下,諸城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權。
阿拉伯帝國擁有玩家兩千萬,帝國軍隊總和達兩百七十萬。波斯帝國就更誇張了,擁有三千餘萬玩家,帝國軍隊總和接近四百萬之巨。
如果不是因為波斯帝國實施的是城邦製,成吉思汗根本不敢發兵波斯。
據悉,鑒於全球形勢日漸惡化,世界大戰隨時都可能爆發,兩大帝國內部也在加緊磨合,爭取建成一個完整帝國。
否則的話,必然要在未來被淘汰,或者成為炮灰。
歐陽朔判斷,隨著蒙古西征,在外力作用下,波斯帝國內部一定會加速磨合,先阿拉伯帝國一步,完成內部重組。
此番蒙古帝國為了生存,不得不發動西征,國內必然防禦空虛,按理來說,這是大夏攻打蒙古帝國的絕佳機會,畢竟不用考慮破壞春耕的問題。
已經有將領向朝廷上奏,請求出征蒙古。
比如鎮守遼金行動的鳳翔軍統領郭子儀,就上奏朝廷,請求趁蒙古帝國邊境防禦薄弱之時,主動發起進攻。
就算不能滅掉蒙古帝國,也能削弱敵人實力。
歐陽朔也一直視蒙古為勁敵,蒙古帝國更是大夏皇朝一統華夏區的最大障礙之一,雖如此,歐陽朔還是忍住了這個巨大的誘惑。
不管怎麽說,蒙古帝國都是華夏的一部分,如此乘人之危,實在有損大夏形象,而且也太過短視。
無論是蒙古帝國,還是波斯帝國,都是大夏勁敵,這一對死磕在一起,互相消耗,正是大夏坐山觀虎鬥的良機。
歐陽朔實在沒理由說,這時介入其中。
如果此時大夏向蒙古帝國宣戰,隻會讓蒙古西征之路半途而廢,最大的受益者是波斯帝國。
而蒙古帝國西征失敗,等於是被逼入絕境,唯有將兵鋒指向中原大地,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一群沒有退路的草原之狼,是非常恐怖的。
如此,等於是損人不利己。
鑒於此,歐陽朔這才下定決心,在蒙古帝國跟波斯帝國暫未分出勝負之前,對蒙古帝國采取守勢,作壁上觀。
雖如此,蒙古帝國西征,還是給大夏創造了戰爭機會。
蒙古西征,等於暫時放棄了對吐蕃王朝的壓迫,這卻是大夏攻克吐蕃的一個絕佳機會。
一方麵,蒙古西征,大大減輕了大夏北境防守壓力;二則如果此時大夏攻打吐蕃,蒙古絕不可能參和其中,沒了後顧之憂。
兼且吐蕃王朝跟蒙古帝國一樣,以放牧為主,農耕為輔,此時發起進攻,也不影響春播,沒有什麽顧忌。
凡此種種,給大夏出征吐蕃王朝,創造了絕佳機會。
在西夏國歸附大夏之後,吐蕃王朝一直端著,既不向蒙古帝國低頭,也不向大夏低頭,想夾在兩者之間,玩平衡之術。
如此作為,早就讓歐陽朔不滿。
眼下所謂的平衡缺失,看吐蕃王朝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
想到這,歐陽朔不再猶豫,傳令西北戰區,著李靖親率飛熊軍出征吐蕃王朝,李牧率鷹揚軍駐守,隨時準備策應。
吐蕃王朝僅四十萬大軍,根本不是飛熊軍的對手,能依仗的便是高原地形,容易給大夏軍造成障礙。
這卻難不倒大夏。
曆史上,李靖就曾率部遠征吐穀渾,有類似的作戰經驗,兼且李靖率部駐紮蜀地邊境兩年有餘,早就將吐蕃王朝情況摸的爛熟。
此時出征,可謂天時地利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