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皇登基,異人部隊,尤其是騎兵部隊就不斷地進出城門,不知在搞什麽名堂,時間一久,大家也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這還隻是明麵上的,每當黑夜來臨,長安城就肅殺無比。
在朝中文武百官的協助下,歐陽朔出動神武衛,在長安城中悄悄展開一場大清洗,盡可能地將安祿山在長安的眼線一一拔除。
奈何一則時間有限,二則神武衛也不是專業幹這個的,朝中大臣怕也都各懷心事,清洗行動並不怎麽順利。
長安城中必有漏網之魚。
歐陽朔無奈,隻能傳令石虎加強城門守衛,切斷內外聯絡渠道。
…………
戰役第四天,灞橋。
灞橋位於長安城東十裏處的灞河上,是長安城的東大門,連接著長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
一大早,歐陽朔悄悄趕到灞橋,為鳳囚凰一行送別。
連日兵馬進出長安城的把戲,不過是為了掩飾主力部隊撤離軍營。長安東郊的軍營中僅剩兩萬虎豹騎,由師團長馬休統領。
剩下的十萬精騎以冉閔為主將,馬超為副將,鳳囚凰隨行,一路北上,前往靈武城跟郭子儀統領的唐朝大軍匯合。
歐陽朔正是要以長安城為誘餌,吸引叛軍主力,為郭子儀部贏得時機,一舉殲滅史思明部,繼而直取安祿山的老巢範陽。
為了速戰速決,歐陽朔不惜冒險,調十萬精騎北上助陣。
有此精兵相助,以郭子儀之才幹,既無宦官監軍掣肘,又無同僚節度使相衝,定能不負眾望,一舉端掉叛軍老巢。
前提是,長安城要能在叛軍主力攻擊下存活下來。
新帝剛登基就向全國發出討剿檄文,號令天下勤王,擺出一副要與長安共存亡的架勢。倘若長安有失,那就一切完蛋。
為了守住長安城,除了招募新兵,歐陽朔還以兵馬大元帥的名義,著令劍南節度使率精兵三萬,北上支援長安城。
粗略算一下,鎮守長安的部隊包括三萬山蠻重裝步兵,兩萬虎豹騎,三萬劍南精兵,六萬臨時整編的新兵,合計十四萬大軍。
招募的青壯年,預計在十萬人上下。
有此大軍,歐陽朔有信心跟叛軍一戰。
************
一轉眼,一周時間轉瞬而逝。
長安城的備戰已經接近尾聲,叛軍的先鋒部隊也已在長安郊外現身。就在前一天,劍南節度使率領三萬精兵,日夜兼程,終於趕到長安。
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戰役第十天,叛軍主力終於抵達長安城外,浩浩蕩蕩。
此番出征,安祿山陣營除了三十萬異人部隊,還有十五萬叛軍,由安祿山之子安慶緒統領。
四十五萬精銳大軍,足以吞噬一切。
除此之外,隊伍中還有一群特殊來客,他們穿的破破爛爛,臉色惶恐,赫然便是普通百姓,被大軍像趕牛羊一樣驅趕著前進。
大軍在長安城外十裏處安營紮寨,再往前走,就是灞河。
帝塵等人騎馬越過灞橋,遠遠觀察著巍峨聳立的長安城,見到長安城外的道道壕溝,帝塵微微一笑,“我就知道老狐狸會玩這一招。”
牧野之戰,歐陽朔就曾利用壕溝贏了一場,現在又故技重施。
“黔驢技窮爾。”春申君自信一笑。
看了一會兒,帝塵策馬而迴。
“迴吧,明天正式攻城,我倒要看看老狐狸還有什麽本事。”
…………
次日一早,浩浩大軍越過灞河,兵臨城下。
長安城北麵跟東麵都有寬闊的護城河與溝渠拱衛,不易攻打,叛軍此番攻城,選定西城門跟南城門。
浩浩大軍繞過東麵,各就各位。
為了避免指揮混亂,帝塵跟安慶緒約定,三十萬異人部隊負責攻打南城門,十五萬叛軍負責攻打西城門。
僅大軍就位,就耗去兩個小時。
城牆上,剛整編的新軍望著城外浩浩大軍,眼中不覺流露出驚慌之意,他們剛學會隊列,就被投入殘酷的戰場。
為了磨煉新軍,歐陽朔將六萬新軍平均分配在西城牆跟南城牆,三萬劍南精兵與三萬山蠻重裝步兵也都布置在這兩麵。
此外,山蠻步兵還充當監軍角色。
真正的大戰是在上午十時打響的,但見一隊隊普通百姓在軍隊驅趕下,費力推著一輛輛攻城車、投石機、移動箭塔朝城牆挪去。
遇到壕溝,就臨時搭設棧橋。
這些百姓是在帝塵的建議下,由安慶緒自潼關周邊征調過來的,就是為了當炮灰,給大軍減少損失。
“這幫畜生,簡直喪心病狂!”
石虎等將領見了,露出不忍之色,奈何這是生死決戰,容不得一絲仁慈。
“發射!”
一聲令下,布置在城牆上的一架架投石機開始運作。
一聲又一聲尖銳的唿嘯撕裂長空,城樓上騰起了黑點,仿佛是一片騰空而起的“麻雀”,密密麻麻的投石在視野中急速地擴大,上千顆磨盤大的石塊帶著可怕的衝勢從天而降,就如同密集的流星雨隕落在大海中,飛濺起血紅的浪花。成百上千的無辜百姓倒在血泊之中,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百姓臨死前的哀嚎響徹雲霄,讓人動容。城守將士見了,滿是不忍,那可是他們的同胞啊。可軍令如山,隻能一邊默默流淚,一邊發起進攻。
帝塵等人卻無一絲仁慈,掛掉一批,再派上一批。
“膽敢有後退者,殺無赦。”帝塵如此交待執法隊。
對百姓而言,前進尚有一線生機,後退百分百要被處死,他們沒得選,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亂世之中,命如草芥。
戰役地圖因為沒有副作用,因此更容易激起人性中的黑暗麵。歐陽朔在長安隨意行廢立之事,肆意動用國庫,征調勞役是如此;帝塵不將普通百姓的命放在眼裏,肆意踐踏,也是如此。
手握大軍,他們可以隨意修改戰役規則。
對戰役地圖的百姓而言,無論哪一方,其實都是來自異界的魔鬼。
交戰一開始,就是雙方的遠程比拚。叛軍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通過投石機跟移動箭塔,壓製城牆守軍的遠程火力,為步兵進攻掃清障礙。
短短不過一個小時,就有一萬餘名百姓葬身戰場,他們的屍體將壕溝填塞的滿滿當當,完成最後的使命。
帝塵滿意一笑,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他似乎已經看到大軍衝破城牆,殺進城中,生擒歐陽朔的那一刻。
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殺!”
一個個精銳師團,踩著百姓屍體,冒著箭雨,朝城牆發起衝鋒。
人潮如山如海,車聲轆轆,鐵甲鏗鏘,馬嘯長風,如此龐大的攻勢讓城頭的守軍難以抑製的心寒。
當黑壓壓的大軍距離城牆五百米時,守軍的反擊開始了。
“自由射擊!”
投石機被叛軍壓製,守軍還有強弓勁弩。
密密麻麻的箭雨傾瀉而下,帶來無法計數的死亡與恐懼。
沒有命令,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叛軍將士也不敢後退一步,他們踏著前路方陣的血跡,發起一輪接一輪的衝鋒。
越接近城牆,守軍的反擊就越淩厲,箭矢如暴雨般傾瀉,石塊如同飛鳥般大批大批飛落。那落地是巨石是如此沉重,砸的地麵都在發抖。
石頭落在軍陣中,在地麵砸出大大的坑洞,叛軍士兵被成片成片地掃倒,哭喊尖叫聲不絕於耳。
叛軍將士隻管猛撲向前,不顧傷亡,一往無前。
此時此刻,西、南兩城牆百米之內,已成地獄。裝在城樓上的數百台大型床子弩同時發射,弩箭一片又一片地掃除,箭矢遮天蔽日,所到之處便是一片血肉橫飛。
在這可怕的金屬風暴中,血肉之軀猶如紙糊一般脆弱,前排士兵連喊一聲“救命”都來不及,瞬間就被絞的粉碎。
慘叫、呻吟、鮮血、死亡,慌亂的人馬互相踐踏,箭雨如蝗蟲般飛來,破空的尖銳風聲充斥著空間,令人窒息。
箭矢橫飛,滾石如冰雹般密集地落下,叛軍不敢抬頭、不敢邁步,有士兵企圖躺到地上裝死,立即就被跟上來的後續部隊踩成了肉泥。
士兵們尖叫、哭嚎,你撞我推地擠成一團,互相踐踏。有人臥倒躲避,卻給驚慌的戰馬踩過腦袋,一片淒慘的嚎叫聲遠遠地傳迴,不像是戰場,倒像是屠宰場傳來的聲響。
陣頭上,帝塵等人臉色凝重。
開戰之前,他們絕想不到,長安守軍的反擊會如此淩厲。
“不是說老狐狸帶來的都是騎兵嗎?他從哪裏招來的守城部隊?”帝塵不解,心中首次升起一絲不安。
炮灰戰術開了一個好頭,卻沒帶給帝塵想要的好結果。
此戰立下頭功的,正是歐陽朔臨時招募的十萬青壯年,短兵相接,這些連新兵都算不上的男子確實起不到什麽作用。
可操作弩機,丟石塊,仍原木,搬運守城物資,他們還是非常稱職的。在家國危難之際,這些人展現了唐朝男子的血性跟勇猛,一個個悍不畏死。
為了守護城中的妻兒,他們不惜血戰到底。
大唐雄風,一覽無遺。
這還隻是明麵上的,每當黑夜來臨,長安城就肅殺無比。
在朝中文武百官的協助下,歐陽朔出動神武衛,在長安城中悄悄展開一場大清洗,盡可能地將安祿山在長安的眼線一一拔除。
奈何一則時間有限,二則神武衛也不是專業幹這個的,朝中大臣怕也都各懷心事,清洗行動並不怎麽順利。
長安城中必有漏網之魚。
歐陽朔無奈,隻能傳令石虎加強城門守衛,切斷內外聯絡渠道。
…………
戰役第四天,灞橋。
灞橋位於長安城東十裏處的灞河上,是長安城的東大門,連接著長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
一大早,歐陽朔悄悄趕到灞橋,為鳳囚凰一行送別。
連日兵馬進出長安城的把戲,不過是為了掩飾主力部隊撤離軍營。長安東郊的軍營中僅剩兩萬虎豹騎,由師團長馬休統領。
剩下的十萬精騎以冉閔為主將,馬超為副將,鳳囚凰隨行,一路北上,前往靈武城跟郭子儀統領的唐朝大軍匯合。
歐陽朔正是要以長安城為誘餌,吸引叛軍主力,為郭子儀部贏得時機,一舉殲滅史思明部,繼而直取安祿山的老巢範陽。
為了速戰速決,歐陽朔不惜冒險,調十萬精騎北上助陣。
有此精兵相助,以郭子儀之才幹,既無宦官監軍掣肘,又無同僚節度使相衝,定能不負眾望,一舉端掉叛軍老巢。
前提是,長安城要能在叛軍主力攻擊下存活下來。
新帝剛登基就向全國發出討剿檄文,號令天下勤王,擺出一副要與長安共存亡的架勢。倘若長安有失,那就一切完蛋。
為了守住長安城,除了招募新兵,歐陽朔還以兵馬大元帥的名義,著令劍南節度使率精兵三萬,北上支援長安城。
粗略算一下,鎮守長安的部隊包括三萬山蠻重裝步兵,兩萬虎豹騎,三萬劍南精兵,六萬臨時整編的新兵,合計十四萬大軍。
招募的青壯年,預計在十萬人上下。
有此大軍,歐陽朔有信心跟叛軍一戰。
************
一轉眼,一周時間轉瞬而逝。
長安城的備戰已經接近尾聲,叛軍的先鋒部隊也已在長安郊外現身。就在前一天,劍南節度使率領三萬精兵,日夜兼程,終於趕到長安。
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戰役第十天,叛軍主力終於抵達長安城外,浩浩蕩蕩。
此番出征,安祿山陣營除了三十萬異人部隊,還有十五萬叛軍,由安祿山之子安慶緒統領。
四十五萬精銳大軍,足以吞噬一切。
除此之外,隊伍中還有一群特殊來客,他們穿的破破爛爛,臉色惶恐,赫然便是普通百姓,被大軍像趕牛羊一樣驅趕著前進。
大軍在長安城外十裏處安營紮寨,再往前走,就是灞河。
帝塵等人騎馬越過灞橋,遠遠觀察著巍峨聳立的長安城,見到長安城外的道道壕溝,帝塵微微一笑,“我就知道老狐狸會玩這一招。”
牧野之戰,歐陽朔就曾利用壕溝贏了一場,現在又故技重施。
“黔驢技窮爾。”春申君自信一笑。
看了一會兒,帝塵策馬而迴。
“迴吧,明天正式攻城,我倒要看看老狐狸還有什麽本事。”
…………
次日一早,浩浩大軍越過灞河,兵臨城下。
長安城北麵跟東麵都有寬闊的護城河與溝渠拱衛,不易攻打,叛軍此番攻城,選定西城門跟南城門。
浩浩大軍繞過東麵,各就各位。
為了避免指揮混亂,帝塵跟安慶緒約定,三十萬異人部隊負責攻打南城門,十五萬叛軍負責攻打西城門。
僅大軍就位,就耗去兩個小時。
城牆上,剛整編的新軍望著城外浩浩大軍,眼中不覺流露出驚慌之意,他們剛學會隊列,就被投入殘酷的戰場。
為了磨煉新軍,歐陽朔將六萬新軍平均分配在西城牆跟南城牆,三萬劍南精兵與三萬山蠻重裝步兵也都布置在這兩麵。
此外,山蠻步兵還充當監軍角色。
真正的大戰是在上午十時打響的,但見一隊隊普通百姓在軍隊驅趕下,費力推著一輛輛攻城車、投石機、移動箭塔朝城牆挪去。
遇到壕溝,就臨時搭設棧橋。
這些百姓是在帝塵的建議下,由安慶緒自潼關周邊征調過來的,就是為了當炮灰,給大軍減少損失。
“這幫畜生,簡直喪心病狂!”
石虎等將領見了,露出不忍之色,奈何這是生死決戰,容不得一絲仁慈。
“發射!”
一聲令下,布置在城牆上的一架架投石機開始運作。
一聲又一聲尖銳的唿嘯撕裂長空,城樓上騰起了黑點,仿佛是一片騰空而起的“麻雀”,密密麻麻的投石在視野中急速地擴大,上千顆磨盤大的石塊帶著可怕的衝勢從天而降,就如同密集的流星雨隕落在大海中,飛濺起血紅的浪花。成百上千的無辜百姓倒在血泊之中,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百姓臨死前的哀嚎響徹雲霄,讓人動容。城守將士見了,滿是不忍,那可是他們的同胞啊。可軍令如山,隻能一邊默默流淚,一邊發起進攻。
帝塵等人卻無一絲仁慈,掛掉一批,再派上一批。
“膽敢有後退者,殺無赦。”帝塵如此交待執法隊。
對百姓而言,前進尚有一線生機,後退百分百要被處死,他們沒得選,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亂世之中,命如草芥。
戰役地圖因為沒有副作用,因此更容易激起人性中的黑暗麵。歐陽朔在長安隨意行廢立之事,肆意動用國庫,征調勞役是如此;帝塵不將普通百姓的命放在眼裏,肆意踐踏,也是如此。
手握大軍,他們可以隨意修改戰役規則。
對戰役地圖的百姓而言,無論哪一方,其實都是來自異界的魔鬼。
交戰一開始,就是雙方的遠程比拚。叛軍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通過投石機跟移動箭塔,壓製城牆守軍的遠程火力,為步兵進攻掃清障礙。
短短不過一個小時,就有一萬餘名百姓葬身戰場,他們的屍體將壕溝填塞的滿滿當當,完成最後的使命。
帝塵滿意一笑,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他似乎已經看到大軍衝破城牆,殺進城中,生擒歐陽朔的那一刻。
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殺!”
一個個精銳師團,踩著百姓屍體,冒著箭雨,朝城牆發起衝鋒。
人潮如山如海,車聲轆轆,鐵甲鏗鏘,馬嘯長風,如此龐大的攻勢讓城頭的守軍難以抑製的心寒。
當黑壓壓的大軍距離城牆五百米時,守軍的反擊開始了。
“自由射擊!”
投石機被叛軍壓製,守軍還有強弓勁弩。
密密麻麻的箭雨傾瀉而下,帶來無法計數的死亡與恐懼。
沒有命令,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叛軍將士也不敢後退一步,他們踏著前路方陣的血跡,發起一輪接一輪的衝鋒。
越接近城牆,守軍的反擊就越淩厲,箭矢如暴雨般傾瀉,石塊如同飛鳥般大批大批飛落。那落地是巨石是如此沉重,砸的地麵都在發抖。
石頭落在軍陣中,在地麵砸出大大的坑洞,叛軍士兵被成片成片地掃倒,哭喊尖叫聲不絕於耳。
叛軍將士隻管猛撲向前,不顧傷亡,一往無前。
此時此刻,西、南兩城牆百米之內,已成地獄。裝在城樓上的數百台大型床子弩同時發射,弩箭一片又一片地掃除,箭矢遮天蔽日,所到之處便是一片血肉橫飛。
在這可怕的金屬風暴中,血肉之軀猶如紙糊一般脆弱,前排士兵連喊一聲“救命”都來不及,瞬間就被絞的粉碎。
慘叫、呻吟、鮮血、死亡,慌亂的人馬互相踐踏,箭雨如蝗蟲般飛來,破空的尖銳風聲充斥著空間,令人窒息。
箭矢橫飛,滾石如冰雹般密集地落下,叛軍不敢抬頭、不敢邁步,有士兵企圖躺到地上裝死,立即就被跟上來的後續部隊踩成了肉泥。
士兵們尖叫、哭嚎,你撞我推地擠成一團,互相踐踏。有人臥倒躲避,卻給驚慌的戰馬踩過腦袋,一片淒慘的嚎叫聲遠遠地傳迴,不像是戰場,倒像是屠宰場傳來的聲響。
陣頭上,帝塵等人臉色凝重。
開戰之前,他們絕想不到,長安守軍的反擊會如此淩厲。
“不是說老狐狸帶來的都是騎兵嗎?他從哪裏招來的守城部隊?”帝塵不解,心中首次升起一絲不安。
炮灰戰術開了一個好頭,卻沒帶給帝塵想要的好結果。
此戰立下頭功的,正是歐陽朔臨時招募的十萬青壯年,短兵相接,這些連新兵都算不上的男子確實起不到什麽作用。
可操作弩機,丟石塊,仍原木,搬運守城物資,他們還是非常稱職的。在家國危難之際,這些人展現了唐朝男子的血性跟勇猛,一個個悍不畏死。
為了守護城中的妻兒,他們不惜血戰到底。
大唐雄風,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