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朔對薑尚說道:“北疆行省戰略地位非同尋常,兩位郡守人選還請內閣仔細斟酌一下,務必選調兩位得力之才赴任。”
“諾!”
薑尚心中了然,知道王上雖任命碔砆為北疆總督,卻也不會真的放任此人治理北疆行省,自然需安插兩名心腹主政兩郡。
此乃君王平衡之術,薑尚豈能不懂。
倘若薑尚真不懂,聽不出王上的弦外之音,揣摩不透王上心思,選錯了官吏,那也無法在內閣呆下去,還是自動請辭吧。
設立北疆行省,對行省境內的軍隊也需重新布置,歐陽朔看向軍務大臣杜如晦,問道:“對北疆行省的軍隊布置,樞密院是怎麽個意見?”
議事之前,薑尚作為內閣首輔,已然就跟杜如晦通過氣,略微提起此事,就是要讓杜如晦有個心理準備,不至在禦前奏對時臨時抱佛腳。
此乃內閣職責所在,歐陽朔就算知曉,也不會妄加幹涉。
故而杜如晦已經有了腹稿,迴道:“樞密院的意思,可參照摩洛哥行省以及索馬裏行省,在北疆行省單獨組建一個北疆兵團。”
歐陽朔皺眉說道:“常規兵團僅十萬大軍編製,可守不住諾大一個北疆。”
“兵團編製並無定製,微臣建議,將頑石軍團、豹韜軍第四軍團以及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悉數編入北疆兵團,整編為一個大兵團,鎮守北地。當然,濱海艦隊僅在戰時劃歸北疆兵團指揮,日常訓練仍然歸海軍司令部領導。”
歐陽朔讚賞地點了點頭,杜如晦的治軍思路倒是跟現代軍隊“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做法不謀而合,看來這位軍務大臣平時可沒少在兵法上下功夫。
大夏需要的也正是杜如晦這種懂得不斷學習,充實自我,與時俱進的治世能臣,而非那些固守傳統,抱著老一套頑固不化的腐朽之臣。
也正是如此,大夏相比曆朝曆代都決然不同,這不僅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王朝,也是一個與時俱進,海內百川的無比自信的王朝。
自建立領地初始,到如今之大夏,歐陽朔都不改初心。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已然由西南大學堂,擴散至大夏王朝的各個領域,成為王朝的精氣神以及內在特質。
唯有這種特質,才能真正支撐起這個不斷擴張的龐然大物。
將一種超然的特質漸漸滲透進整個王朝,跟著王朝共同進步,一步步淬煉自己,磨煉品質,與王朝同唿吸,這才是歐陽朔成功的秘訣。
歐陽朔稱之為“王道”,一種對舊有王道的全新闡述。
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真正看清大夏王朝迅速崛起於荒野的真正原因。
……
“這樣。”歐陽朔再次拍板,定下具體的改編方案,“原豹韜軍第四軍團,改編為北疆兵團第一軍團;原頑石軍團,改編為北疆兵團第二軍團。”
“原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陳玉成,擢升為北疆兵團兵團長;原豹韜軍第四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張郃,擢升為北疆兵團第一軍團軍團長;原頑石軍團軍團長桓衝,調任北疆兵團第二軍團軍團長。”
對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歐陽朔也有安排,“原崖山艦隊總兵蔡瑁,擢升為濱海艦隊水師副提督,署理濱海艦隊軍務。”
濱海艦隊的組建本就由蔡瑁負責,歐陽朔趁勢給這位大夏海軍功勳將領升了一級,至於蔡瑁將來能不能再次晉升為水師提督,還有待考察。
杜如晦一一記下,問道:“王上,豹韜軍那邊怎麽安排?”
“原豹韜軍第三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曹洪,擢升為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第四軍團的兵額,待西南戰場全部結束之後再統一配置。”
張郃、曹洪兩位三國將領,此番一一得到晉升。
三國將領中真正頂尖的名將,尤其是擅長指揮作戰的確實沒幾位,可架不住三國將領勝在數量龐大,著實解了大夏的燃眉之急。
可以預見,三國係將領必將在大夏軍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這種趨勢會隨著大夏不斷擴軍,而變得越發明顯。
聽王上說統一配置兵額,杜如晦臉上的表情著實不輕鬆。杜如晦粗略統計了一下,數輪大戰下來,大夏預計將一次性收獲數十萬大軍。
東川郡一戰,最終收攏的戰俘在七萬左右。
蜀地眼下已經收押了十五萬戰俘,待平定漢中郡,怕是又有一批新戰俘。
川北行省既有歸附大夏領地的領地大軍,又有攻打其餘領地的戰俘,具體數額還沒統計出來,預計在十八萬上下。
再就是湘南行省,除彩雲城的兩個野戰軍團,還有李牧統領的十一萬大軍,再算上歸附的領地大軍以及戰俘,總數怕是在三十萬以上。
再有就是六萬羌族大軍,也要納入大夏軍體係。
整個算下來怕是要新增七十餘萬大軍,抵得上兩個集團軍,這就非常恐怖了。就算扣除各部戰損,最終的數目也將非常可觀。
如何整編這支數目驚人的部隊,已然成了樞密院眼下最核心的工作。
想到這,杜如晦又怎麽輕鬆的起來。
當然,薑尚領導的內閣同樣不輕鬆,此番一次性拿下三大行省,且不說幾次官吏,僅三位總督、十五位郡守,數量更大龐大的知府、縣令,以及其餘重要屬官,總數就在一千人上下。
僅此一次,怕是就要將大夏好不容易儲備起來的後備官吏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內閣還要主持對三大行省的行政區劃以及官員考核工作。選哪座城池為行省治所,哪座為郡、府、縣治所,各府如何規劃,都是一個係統工程。再加上對原有官吏的篩選、考核以及重新任命,一項項工作焦頭爛額。
眼下的內閣已經會同四大院,天天忙的連軸轉,每每工作到深夜。
此番拿下三大行省,雖不至於說是蛇吞象,兼且大夏人才儲備也已頗有底蘊,可一番擴張下來,大夏也不得不停一停,好好消化一番,否則後患無窮。
別的不說,僅是要消除【炎黃盟】在三大行省的暗線就要下一番大工夫。蜀地就不用說了,諾大的風家在蜀地經營數載,內裏關係盤根錯節。
風家雖然撤了,可風家的影響力依然無處還在。
昨天前線就來報,張遼軍團掃蕩巴東郡過程中可沒少遇到反抗,或是明目張膽,或是口蜜腹劍,各種手段不一而足。
故而真要理順蜀地,絕非一件輕鬆之事。
川北行省跟湘南行省同樣不簡單,兩大行省早早組建了城邦,無論是【炎黃盟】還是大夏,都在其間長期展開滲透行動。
眼下明麵上的毒刺是拔除了,可暗地裏的毒瘤卻沒那麽容易清除幹淨。
再加上城邦以及諸位領主或大或小的影響力,兩個行省表麵風平浪靜,暗地裏也不知還藏著多少洶湧暗流。
不將這些隱患一一剪除,大夏在三大行省的統治就不算穩固。
毫無疑問,這將是一項極為龐大的係統工程,既要山海衛在暗中發力,也要朝廷任命的總督、郡守、知府等官員配合,更要朝廷製定一係列惠民措施,施民以利,以安民心。
隻有穩固了民心,朝廷才能真正放手施為。
在此期間大夏王朝將以穩定為先,不宜再起幹戈,再生事端,需要安安穩穩地休養一段時間,完成內部的消化與整合。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歐陽朔沒有同意韓信繼續攻打丹陽城的計劃。
十月十八日,幾乎就在邯鄲城大軍撤離彰武郡的同時,丹陽城侵入湘南行省的兩個野戰軍團也連夜撤離湘南行省,迴到領地。
等於是說,春申君已然將湘南行省拱手相讓,不願再涉足其中。
丹陽城的奇怪舉動,自然引起歐陽朔的注意,如此果斷的撤軍完全不像春申君的風格,其中必定有什麽緣故。
歐陽朔原本還打算趁彩雲城投降的消息還沒傳出去,密令韓信率部越過寶慶郡,直取長沙郡,配合李牧大軍將丹陽城大軍留下。
丹陽城總計就四個野戰軍團,一旦損失兩個,歐陽朔就有信心讓豹韜軍繼續北上,一舉掃滅丹陽城,再斬去【炎黃盟】一臂。
哪裏想到,還沒等歐陽朔擬定的計劃實施下去,丹陽城大軍就先撤了。
這不得不讓歐陽朔起疑。
歐陽朔首先懷疑的,就是彩雲之南在背後通風報信。無怪歐陽朔這般想,彩雲城投降之事本就機密,春申君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該這麽快就知悉。
隻是眼下歐陽朔還沒掌握令人信服的證據,不好立即發作彩雲之南,以免引起其他投誠領主諸如西門大官人、古痕蕭等人的誤會。
歐陽朔可不願落下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壞名聲。
隻是對彩雲之南的防備是少不了的了,歐陽朔已經準備將彩雲之南調到一個無關緊要的郡去任職,再安排山海衛秘密調查此事。
一旦查明真相,就是彩雲之南伏法之時,歐陽朔斷不能容許王朝之內還有懷有二心者。
“諾!”
薑尚心中了然,知道王上雖任命碔砆為北疆總督,卻也不會真的放任此人治理北疆行省,自然需安插兩名心腹主政兩郡。
此乃君王平衡之術,薑尚豈能不懂。
倘若薑尚真不懂,聽不出王上的弦外之音,揣摩不透王上心思,選錯了官吏,那也無法在內閣呆下去,還是自動請辭吧。
設立北疆行省,對行省境內的軍隊也需重新布置,歐陽朔看向軍務大臣杜如晦,問道:“對北疆行省的軍隊布置,樞密院是怎麽個意見?”
議事之前,薑尚作為內閣首輔,已然就跟杜如晦通過氣,略微提起此事,就是要讓杜如晦有個心理準備,不至在禦前奏對時臨時抱佛腳。
此乃內閣職責所在,歐陽朔就算知曉,也不會妄加幹涉。
故而杜如晦已經有了腹稿,迴道:“樞密院的意思,可參照摩洛哥行省以及索馬裏行省,在北疆行省單獨組建一個北疆兵團。”
歐陽朔皺眉說道:“常規兵團僅十萬大軍編製,可守不住諾大一個北疆。”
“兵團編製並無定製,微臣建議,將頑石軍團、豹韜軍第四軍團以及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悉數編入北疆兵團,整編為一個大兵團,鎮守北地。當然,濱海艦隊僅在戰時劃歸北疆兵團指揮,日常訓練仍然歸海軍司令部領導。”
歐陽朔讚賞地點了點頭,杜如晦的治軍思路倒是跟現代軍隊“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做法不謀而合,看來這位軍務大臣平時可沒少在兵法上下功夫。
大夏需要的也正是杜如晦這種懂得不斷學習,充實自我,與時俱進的治世能臣,而非那些固守傳統,抱著老一套頑固不化的腐朽之臣。
也正是如此,大夏相比曆朝曆代都決然不同,這不僅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王朝,也是一個與時俱進,海內百川的無比自信的王朝。
自建立領地初始,到如今之大夏,歐陽朔都不改初心。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已然由西南大學堂,擴散至大夏王朝的各個領域,成為王朝的精氣神以及內在特質。
唯有這種特質,才能真正支撐起這個不斷擴張的龐然大物。
將一種超然的特質漸漸滲透進整個王朝,跟著王朝共同進步,一步步淬煉自己,磨煉品質,與王朝同唿吸,這才是歐陽朔成功的秘訣。
歐陽朔稱之為“王道”,一種對舊有王道的全新闡述。
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真正看清大夏王朝迅速崛起於荒野的真正原因。
……
“這樣。”歐陽朔再次拍板,定下具體的改編方案,“原豹韜軍第四軍團,改編為北疆兵團第一軍團;原頑石軍團,改編為北疆兵團第二軍團。”
“原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陳玉成,擢升為北疆兵團兵團長;原豹韜軍第四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張郃,擢升為北疆兵團第一軍團軍團長;原頑石軍團軍團長桓衝,調任北疆兵團第二軍團軍團長。”
對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歐陽朔也有安排,“原崖山艦隊總兵蔡瑁,擢升為濱海艦隊水師副提督,署理濱海艦隊軍務。”
濱海艦隊的組建本就由蔡瑁負責,歐陽朔趁勢給這位大夏海軍功勳將領升了一級,至於蔡瑁將來能不能再次晉升為水師提督,還有待考察。
杜如晦一一記下,問道:“王上,豹韜軍那邊怎麽安排?”
“原豹韜軍第三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曹洪,擢升為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第四軍團的兵額,待西南戰場全部結束之後再統一配置。”
張郃、曹洪兩位三國將領,此番一一得到晉升。
三國將領中真正頂尖的名將,尤其是擅長指揮作戰的確實沒幾位,可架不住三國將領勝在數量龐大,著實解了大夏的燃眉之急。
可以預見,三國係將領必將在大夏軍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這種趨勢會隨著大夏不斷擴軍,而變得越發明顯。
聽王上說統一配置兵額,杜如晦臉上的表情著實不輕鬆。杜如晦粗略統計了一下,數輪大戰下來,大夏預計將一次性收獲數十萬大軍。
東川郡一戰,最終收攏的戰俘在七萬左右。
蜀地眼下已經收押了十五萬戰俘,待平定漢中郡,怕是又有一批新戰俘。
川北行省既有歸附大夏領地的領地大軍,又有攻打其餘領地的戰俘,具體數額還沒統計出來,預計在十八萬上下。
再就是湘南行省,除彩雲城的兩個野戰軍團,還有李牧統領的十一萬大軍,再算上歸附的領地大軍以及戰俘,總數怕是在三十萬以上。
再有就是六萬羌族大軍,也要納入大夏軍體係。
整個算下來怕是要新增七十餘萬大軍,抵得上兩個集團軍,這就非常恐怖了。就算扣除各部戰損,最終的數目也將非常可觀。
如何整編這支數目驚人的部隊,已然成了樞密院眼下最核心的工作。
想到這,杜如晦又怎麽輕鬆的起來。
當然,薑尚領導的內閣同樣不輕鬆,此番一次性拿下三大行省,且不說幾次官吏,僅三位總督、十五位郡守,數量更大龐大的知府、縣令,以及其餘重要屬官,總數就在一千人上下。
僅此一次,怕是就要將大夏好不容易儲備起來的後備官吏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內閣還要主持對三大行省的行政區劃以及官員考核工作。選哪座城池為行省治所,哪座為郡、府、縣治所,各府如何規劃,都是一個係統工程。再加上對原有官吏的篩選、考核以及重新任命,一項項工作焦頭爛額。
眼下的內閣已經會同四大院,天天忙的連軸轉,每每工作到深夜。
此番拿下三大行省,雖不至於說是蛇吞象,兼且大夏人才儲備也已頗有底蘊,可一番擴張下來,大夏也不得不停一停,好好消化一番,否則後患無窮。
別的不說,僅是要消除【炎黃盟】在三大行省的暗線就要下一番大工夫。蜀地就不用說了,諾大的風家在蜀地經營數載,內裏關係盤根錯節。
風家雖然撤了,可風家的影響力依然無處還在。
昨天前線就來報,張遼軍團掃蕩巴東郡過程中可沒少遇到反抗,或是明目張膽,或是口蜜腹劍,各種手段不一而足。
故而真要理順蜀地,絕非一件輕鬆之事。
川北行省跟湘南行省同樣不簡單,兩大行省早早組建了城邦,無論是【炎黃盟】還是大夏,都在其間長期展開滲透行動。
眼下明麵上的毒刺是拔除了,可暗地裏的毒瘤卻沒那麽容易清除幹淨。
再加上城邦以及諸位領主或大或小的影響力,兩個行省表麵風平浪靜,暗地裏也不知還藏著多少洶湧暗流。
不將這些隱患一一剪除,大夏在三大行省的統治就不算穩固。
毫無疑問,這將是一項極為龐大的係統工程,既要山海衛在暗中發力,也要朝廷任命的總督、郡守、知府等官員配合,更要朝廷製定一係列惠民措施,施民以利,以安民心。
隻有穩固了民心,朝廷才能真正放手施為。
在此期間大夏王朝將以穩定為先,不宜再起幹戈,再生事端,需要安安穩穩地休養一段時間,完成內部的消化與整合。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歐陽朔沒有同意韓信繼續攻打丹陽城的計劃。
十月十八日,幾乎就在邯鄲城大軍撤離彰武郡的同時,丹陽城侵入湘南行省的兩個野戰軍團也連夜撤離湘南行省,迴到領地。
等於是說,春申君已然將湘南行省拱手相讓,不願再涉足其中。
丹陽城的奇怪舉動,自然引起歐陽朔的注意,如此果斷的撤軍完全不像春申君的風格,其中必定有什麽緣故。
歐陽朔原本還打算趁彩雲城投降的消息還沒傳出去,密令韓信率部越過寶慶郡,直取長沙郡,配合李牧大軍將丹陽城大軍留下。
丹陽城總計就四個野戰軍團,一旦損失兩個,歐陽朔就有信心讓豹韜軍繼續北上,一舉掃滅丹陽城,再斬去【炎黃盟】一臂。
哪裏想到,還沒等歐陽朔擬定的計劃實施下去,丹陽城大軍就先撤了。
這不得不讓歐陽朔起疑。
歐陽朔首先懷疑的,就是彩雲之南在背後通風報信。無怪歐陽朔這般想,彩雲城投降之事本就機密,春申君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該這麽快就知悉。
隻是眼下歐陽朔還沒掌握令人信服的證據,不好立即發作彩雲之南,以免引起其他投誠領主諸如西門大官人、古痕蕭等人的誤會。
歐陽朔可不願落下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壞名聲。
隻是對彩雲之南的防備是少不了的了,歐陽朔已經準備將彩雲之南調到一個無關緊要的郡去任職,再安排山海衛秘密調查此事。
一旦查明真相,就是彩雲之南伏法之時,歐陽朔斷不能容許王朝之內還有懷有二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