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自然向往著白雲般的自由,可惜,現實就是現實。(..tw好看的小說)
說迴另一個人吧,另一個好久不見的人。
作為這個帝國真正的主人,劉協已經二十歲了。這個年齡,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知識的,要麽已經被抓了壯丁,要麽已經餓死了;學富五車的,要麽開始各種走動,期望獲得某個勢力強大軍閥的認可,要麽隱居山林就此老去了。可劉協不一樣,他是劉秀的子孫,他的工作,就是治理國家。當然,這是在名義上。
可劉協不想名義上治理國家,他想真正取得帝權。
這一微妙的變化,始於公元198年。
那一年,天地變色,政權易主,劉協成了漂泊無定的乞丐皇帝。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董卓,可董卓死了,對,是李傕,就是這廝!將他趕出城的,奪了他位子的,就是李傕。
這個仇,一定要報!
現在,段煨的出現,無疑給了他這個契機。
戰爭的魅力在於,誰贏了,就能殺掉任何人。蒼天待劉協不薄,段煨全方位獲勝,並將李傕的處決令交給了劉協。對於這個習慣了當傀儡的皇帝而言,這無疑是令他感到興奮的,不管怎麽說,掌握他人命運的時刻並不多。(..tw無彈窗廣告)這一次,皇帝的權威終於體現了出來,李傕被株連三族。權利跟床第之歡一樣,凡是第一次有了快感,便想要第二次。
比如現在,他已經二十歲了,想要獲得更多的權利快感。可是,擋在自己麵前的,是個叫曹操的人。
絆腳石一定要搬走!
而獻帝又很明白,真要進行一次權力交接,明確法人代表,那也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
因為,並沒有確鑿的史料表明曹操想要奪權——當然,也許是陳壽不敢寫。對於一個魏晉交替時的史官來說,陳壽的表現固然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精神,卻也無可奈何——太史公畢竟隻有一個。
獻帝劉協的生活、精神狀態、娛樂方式究竟是怎樣的,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加以說明。這也讓後人產生了一種潛移默化的認同,即獻帝是被曹操囚禁的。這不僅滿足了人們的一致想象,同時也證明了曹操之子篡漢的緣由。
可惜,這也隻是想象。
劉協如今已經到了二十歲,與同齡人相比,早已有了穩熟的心態。為了重新獲得足夠的權利——貌似原本就沒有——他召見了董承。
這是位老朋友了,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曹操。
召見的原因如同上述,要除掉曹操,重振皇權。
所以要董承來辦理這件事,說到底還是獻帝心態所致。我們知道,此時的皇家護衛是曹操,許都大小官員都是曹操的人,圍在獻帝身邊的那些忠臣,大都保持著原有的官位,可惜的是沒有實權。在這一點上,曹操做的可謂幹淨:諸位都看到了,我曹操的意思就是保護當今聖上,並無二心。你們也大可放心,原本的官職還是你們的,我曹操不動分毫。
這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生活中,是及其平常不過的事。
因此,獻帝若想重振皇權,必須要讓臣下明白一件事:我是皇帝。這麽說可能有點相悖,不管怎麽說,他現在真的是皇帝,有必要再次重申嗎?
有,大有必要。
那麽,他召見董承的意思就很清楚了:除了董承名為車騎將軍外,重要的是他是獻帝的大舅哥。
自己人,放心。
一件在當時並不起眼的奪權戰,在被後人無數次評說、寫作、翻新、山寨之後,成了濃墨重彩的一出大戲。生旦淨末醜悉數登場,宮商角徵羽輪番上陣,徹底滿足了國人對於宮廷內鬥的一切想象。
然而,事件本身又該是怎麽樣呢?這還要將鏡頭對準六年前的長安城。
六年前,長安亂,十四歲的劉協成為李傕等人的傀儡,居住在長安城。
有錢人家的孩子,跟窮人家的孩子,大抵童年結束的都早。前者因為得到太多,後者因為得到太少。劉協自從獲得帝位,便一直碾轉各地,小小年紀,便要對身邊的人加以防範、謹言慎行。頗有些“何苦生在帝王家”的感慨。
然而,感慨歸感慨,在做傀儡期間,劉協也不是什麽事情都交由他人的。
因為,他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就算是一條內褲,都對國家有用,更何況他還是皇帝。
比如,他遏製了災荒。
當時的長安城由於外部人禍,內部天災,造成糧食吃緊,一斛米竟然賣出了五十萬錢的天價!劉協不忍百姓受苦,勒令開倉放糧。可他驚訝的發現,源源不斷的糧食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物價的高昂。
此時劉協才意識到,囤積居奇的應該不僅僅是豪紳這些蒼蠅,還應該有政府官員這些老虎。
蒼蠅要拍,老虎要打!
於是,不久之後,劉協召見了一個人——負責發放糧食的禦史候汶。
“卿知天下難乎?”
候汶匍匐在地,答:“臣知曉。”
劉協點了點頭,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隨即,問道:“禦史候汶,為朕欽點賑災。不僅沒有將糧食全額發放,還中飽私囊,讓天下之民怨聲載道!可知罪?”
候汶還沒來得及迴答,又聽這位少年天子吩咐左右道:“給我杖責五十,以作效觀!”潛台詞便是:我知道克扣糧食的不隻有你一人,可誰讓你是我欽點的?不打你打誰?打!狠狠地打!
殺雞儆猴。
候汶挨了棍子,果然長安城的糧食發放開始正常。而劉協的聲名,也迅速得到了普羅大眾的認可。從這個時候起,更多的人開始知道皇帝是誰,他能幹些什麽。
借著窗外的月光,二十歲的劉協麵龐有些圓潤。的確,饑饉的感覺自從遇到曹操,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現在的雙手在顫抖,腳下的路在走,是重獲天下,還是一無所有,就看董承的忽悠功底了。
這是一個重要的夜晚,無論對劉協還是對董承。這也是個無足輕重的夜晚,無論對曹操還是劉備。
說迴另一個人吧,另一個好久不見的人。
作為這個帝國真正的主人,劉協已經二十歲了。這個年齡,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知識的,要麽已經被抓了壯丁,要麽已經餓死了;學富五車的,要麽開始各種走動,期望獲得某個勢力強大軍閥的認可,要麽隱居山林就此老去了。可劉協不一樣,他是劉秀的子孫,他的工作,就是治理國家。當然,這是在名義上。
可劉協不想名義上治理國家,他想真正取得帝權。
這一微妙的變化,始於公元198年。
那一年,天地變色,政權易主,劉協成了漂泊無定的乞丐皇帝。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董卓,可董卓死了,對,是李傕,就是這廝!將他趕出城的,奪了他位子的,就是李傕。
這個仇,一定要報!
現在,段煨的出現,無疑給了他這個契機。
戰爭的魅力在於,誰贏了,就能殺掉任何人。蒼天待劉協不薄,段煨全方位獲勝,並將李傕的處決令交給了劉協。對於這個習慣了當傀儡的皇帝而言,這無疑是令他感到興奮的,不管怎麽說,掌握他人命運的時刻並不多。(..tw無彈窗廣告)這一次,皇帝的權威終於體現了出來,李傕被株連三族。權利跟床第之歡一樣,凡是第一次有了快感,便想要第二次。
比如現在,他已經二十歲了,想要獲得更多的權利快感。可是,擋在自己麵前的,是個叫曹操的人。
絆腳石一定要搬走!
而獻帝又很明白,真要進行一次權力交接,明確法人代表,那也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
因為,並沒有確鑿的史料表明曹操想要奪權——當然,也許是陳壽不敢寫。對於一個魏晉交替時的史官來說,陳壽的表現固然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精神,卻也無可奈何——太史公畢竟隻有一個。
獻帝劉協的生活、精神狀態、娛樂方式究竟是怎樣的,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加以說明。這也讓後人產生了一種潛移默化的認同,即獻帝是被曹操囚禁的。這不僅滿足了人們的一致想象,同時也證明了曹操之子篡漢的緣由。
可惜,這也隻是想象。
劉協如今已經到了二十歲,與同齡人相比,早已有了穩熟的心態。為了重新獲得足夠的權利——貌似原本就沒有——他召見了董承。
這是位老朋友了,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曹操。
召見的原因如同上述,要除掉曹操,重振皇權。
所以要董承來辦理這件事,說到底還是獻帝心態所致。我們知道,此時的皇家護衛是曹操,許都大小官員都是曹操的人,圍在獻帝身邊的那些忠臣,大都保持著原有的官位,可惜的是沒有實權。在這一點上,曹操做的可謂幹淨:諸位都看到了,我曹操的意思就是保護當今聖上,並無二心。你們也大可放心,原本的官職還是你們的,我曹操不動分毫。
這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生活中,是及其平常不過的事。
因此,獻帝若想重振皇權,必須要讓臣下明白一件事:我是皇帝。這麽說可能有點相悖,不管怎麽說,他現在真的是皇帝,有必要再次重申嗎?
有,大有必要。
那麽,他召見董承的意思就很清楚了:除了董承名為車騎將軍外,重要的是他是獻帝的大舅哥。
自己人,放心。
一件在當時並不起眼的奪權戰,在被後人無數次評說、寫作、翻新、山寨之後,成了濃墨重彩的一出大戲。生旦淨末醜悉數登場,宮商角徵羽輪番上陣,徹底滿足了國人對於宮廷內鬥的一切想象。
然而,事件本身又該是怎麽樣呢?這還要將鏡頭對準六年前的長安城。
六年前,長安亂,十四歲的劉協成為李傕等人的傀儡,居住在長安城。
有錢人家的孩子,跟窮人家的孩子,大抵童年結束的都早。前者因為得到太多,後者因為得到太少。劉協自從獲得帝位,便一直碾轉各地,小小年紀,便要對身邊的人加以防範、謹言慎行。頗有些“何苦生在帝王家”的感慨。
然而,感慨歸感慨,在做傀儡期間,劉協也不是什麽事情都交由他人的。
因為,他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就算是一條內褲,都對國家有用,更何況他還是皇帝。
比如,他遏製了災荒。
當時的長安城由於外部人禍,內部天災,造成糧食吃緊,一斛米竟然賣出了五十萬錢的天價!劉協不忍百姓受苦,勒令開倉放糧。可他驚訝的發現,源源不斷的糧食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物價的高昂。
此時劉協才意識到,囤積居奇的應該不僅僅是豪紳這些蒼蠅,還應該有政府官員這些老虎。
蒼蠅要拍,老虎要打!
於是,不久之後,劉協召見了一個人——負責發放糧食的禦史候汶。
“卿知天下難乎?”
候汶匍匐在地,答:“臣知曉。”
劉協點了點頭,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隨即,問道:“禦史候汶,為朕欽點賑災。不僅沒有將糧食全額發放,還中飽私囊,讓天下之民怨聲載道!可知罪?”
候汶還沒來得及迴答,又聽這位少年天子吩咐左右道:“給我杖責五十,以作效觀!”潛台詞便是:我知道克扣糧食的不隻有你一人,可誰讓你是我欽點的?不打你打誰?打!狠狠地打!
殺雞儆猴。
候汶挨了棍子,果然長安城的糧食發放開始正常。而劉協的聲名,也迅速得到了普羅大眾的認可。從這個時候起,更多的人開始知道皇帝是誰,他能幹些什麽。
借著窗外的月光,二十歲的劉協麵龐有些圓潤。的確,饑饉的感覺自從遇到曹操,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現在的雙手在顫抖,腳下的路在走,是重獲天下,還是一無所有,就看董承的忽悠功底了。
這是一個重要的夜晚,無論對劉協還是對董承。這也是個無足輕重的夜晚,無論對曹操還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