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字奉孝,生於潁川陽翟即今日的河南禹州。
古時河南與河北之地,盡出才俊,都不知道後世的那幫人幹嘛去了。
公元170年,陽翟一戶頗有資產的家庭迎來了一個嬰兒的誕生。據《周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因此,這個嬰兒後來的名字就叫郭嘉。
隨著年齡的增長,詩書的閱讀,郭嘉小朋友異於常人之處也表現了出來。
當別的小朋友玩泥巴的時候,郭嘉在讀書;當別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郭嘉在請教長者問題;當別的小朋友請教長者問題的時候,郭嘉已經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謀士。
這世界的奇妙之處在於,總有一些人比你努力。而恐怖之處在於,那些比你努力的人比你還牛。郭嘉就屬於此類,我相信,他之所以喜歡跟長者交談,是為了汲取比詩書上更具現實意義的經驗。因此,少年的郭嘉目光銳利,麵貌清瘦卻不失俊朗。如此之人,當是我們心目中對於謀士最好的注腳。
飽讀詩書,少年老成的郭嘉,預感到了東漢的沒落,他不再猶豫,毅然選擇了..。歸隱。當然,這種有倒轉乾坤,翻雲覆雨之能的人是不會安分守己的。在以歸隱為幌子的前提下,他開始關注國家大事,並且結交當時的名士,田豐便是其中一個。
偷偷摸摸的始終不是一件雅事,於是在朋友田豐的幫助下,郭嘉來到了袁紹的帳下。袁紹非常重視來投奔自己的這些謀士們,也就是非常重視,而不非常重用。
一番交道打下來,郭嘉感覺袁紹這個人,並不符合自己想象的明主形象,於是決然離開。離開的時候,是袁紹最為風光的時候,離開的時候,郭嘉是二十一歲的年紀。
離開一個風光的人是一種艱難的選擇,而且是以二十一歲這個剛剛成年不久的年紀,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個時候的年輕人,除了一腔熱血,什麽都沒有。
但郭嘉就是離開了當時風光無限,勢力排擠第一的袁紹,而且是決絕的,不迴頭的離開了。那時候的郭嘉,應該是痛苦的,告別風光很簡單,而接近風光卻極難。他不確定自己的這次離開是幸福的開始,還是痛苦的開始,唯一確定的是,他為了自己的理想,隻能這麽做。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是他能夠安慰自己的理由,且是唯一的理由。
而後,他大踏步的找到了荀彧,並在荀彧的引薦下,看到了他此後經年一直在侍奉的明主——曹操。
此時的曹操剛當上兗州牧沒多久,正是思賢若渴的時候,經荀彧推薦,曹操決定見見這個年輕人。
這一見,決定了雙方以後近二十年的發展,不同程度上,郭嘉與曹操的見麵,影響了整個曆史進程。這些評語熟悉嗎?是的,當劉備和諸葛亮見麵的時候,後世大才者便以此而論。為何?我不說,讓郭嘉說。
四十三歲的曹操出城十裏相迎二十七歲的郭嘉,雖說有作秀的嫌疑,但能把秀做到這份上,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郭嘉很激動,於是他交給了曹操一張未來藍圖,在這張藍圖上,郭嘉為曹操勾勒了一副波瀾壯闊的畫麵,並且親自為之題跋。
“臣下曾做一夢。夢見東漢河山碎裂無形,重整舊河山隻在河北之地。河北之地,以袁紹最為強勁,而明公比之羸弱。何如太祖劉邦跟霸王項羽!”
曹操大為高興,拍馬屁拍的真舒服。可畢竟馬屁是讓人聽的,不是拿來用的。於是曹操抑製住內心的激動,狐疑的問道:“即便這樣,雙拳難敵四手,我也不能跟袁紹去爭啊。”
郭嘉心知曹操此話的含義,這是讓我繼續拍馬匹呢,拍的雄心崛起不就行了嘛。於是他清清有些幹涸的嗓子,說道:“臣下之夢並未做完。臣下還夢見,明公與袁紹比之優劣不同。
一,大道不同也。臣下曾做袁紹謀士數十日,深知其禮儀繁多,但卻如同夏之蟬體隻是軀殼,未曾得到天下,竟以天子之理據之。而明公之處,禮儀簡易,不重外表,隻為手下著想。道之所在,不惟禮儀也!隻知禮儀的袁紹,如同剛會走之弱嬰,卻偏偏想跑。明公卻深知,事必步步緊逼,不可急亦不能緩,更深知,此時天下大亂,不得倚靠禮儀而取天下之理。
此時天下已亂,各路軍閥不論大小,紛紛改旗易幟,自立為王。尤以袁紹者最甚!今天子所在,饑寒交迫當為之最急也,奈何,利令智昏,唯明公能奉天子,天下之民眾首首以盼以為歸順,即明公得天時之機!此為義勝也!
袁紹不懂如何治理天下,如同後世之假器,欲假亂真,依舊做舊,照搬東漢朝製,淪為笑柄而自己不知。明公卻審時度勢,不為舊物所厭,心到而手到,重整體製,為天下人著想,此為勝之三,製也。
臣下與袁紹共事之後,深覺此人論斷無勇,心思不縝,且嫉賢妒能。而明公卻知人善任,舍得放權,不操勞的地方便不問,如此,上下一心,終能成事。故,袁紹縱有謀士三千,亦不能敵明公一人耳!此為四勝,度也。
袁紹的經曆注定了他的性格。前半生幾無風浪,一直紈絝到今。因此,遇事優柔,決策寡斷。明公卻快刀斬亂麻,認為對自己有利之事,當即拍板而定,定後加緊執行,如此一來,行到處,則事可成。此為五勝,謀也。”
說完,眼睛向曹操望去,他知道,曹操一定在認真聽著,且在深深思索。
果然,曹操在沉思中一迴神,感覺蹊蹺:“奉孝為何不說下去?”
郭嘉滿意的點了點頭,人最失敗的地方是不善於聆聽,謀士最失敗的地方是不善於表達。因此,郭嘉頗有得意之色。不過心理卻嘀咕道:拜托,唱歌還得喘口氣呢!更何況是罵敵人,誇自己?這可是浩大的工程啊,容我喝口水先。
曹操如同一個新婚的男子剛進洞房一般的急不可耐,他不想這麽等下去,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啊。於是,他用焦急的神色向喝水的郭嘉看去。
郭嘉在喝水期間偷偷瞄了曹操一眼,曹操的神色盡收眼底,而後心滿意足的大口喝著水。
喝完,手勢伸出,做出演講的動作。曹操趕緊豎起耳朵,想要聆聽。
郭嘉繼續道:“能不能再喝口水?”
二人相視一笑,郭嘉侃侃而談。
“袁紹因家有資產,而徒好虛名,所慕來之士,多為馬屁之輩,並無實才。隻因其無慕才之心,故無實才之悲。而明公思賢如渴之心天下皆知,且節儉為表率,嚴謹為當先,天下之士定多來奔。以紹寡謀,以我多士,此六勝,德也。
袁紹體恤下屬,見之流血則端藥,見之思鄉則撫慰,然,不過是婦人之仁。何謂婦人之仁?即隻見小處於好,未見長遠之利。而明公眼著四海,信手天下,雖小處不見人情,而長遠之利已來。故此,為七勝,仁也。
民諺有雲:一隻狗如何,便可見主人如何。袁紹自私自利,故手下多有利益之爭。而明公以身作則,手下皆知,故不犯也。此八勝,明也。
因袁紹本人是非不分,賞罰不明,故手下多有作奸犯科之輩。而明公知手下此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然,則用軍法,故部隊嚴明,令行禁止。此九勝,文也。
袁紹好高騖遠,行兵多有不利,不知兵法者,安能主帥?故,此人之部隊,本就不足為慮。而明公熟讀兵法,用兵如神,縱觀明公之戰,多是以少克多,此為明公武勝,十也。”
郭嘉的語氣隨著表達的深入而漸漸出現癲狂之氣,最後與其說是演講,毋寧說是布道了。
曹操安靜的聽完,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麽,甚至他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表情去傳遞此時的心情。他知道的是,自己終於明白什麽是謀士了。
此便是赫赫有名的郭嘉論曹、袁之“十勝十敗”。有人甚至用“曹魏隆中對”加以讚譽郭嘉此番論斷。
古之論言,於現在演講頗為相似,但跟演講的對象不同,也跟講砸的後果不同。論言的對象是當權者,演講的對象是學生或者民眾。演講講砸了,頂多受到一些運論媒體的嘲笑,而謀士的論言一旦講砸,就意味著,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走到終點了。
郭嘉終於恢複了往日的冷靜,他看著曹操,曹操看著他,他裝飾了曹操的江山美夢,卻沒想到,老天裝飾了郭嘉的噩夢。
讓我們再次迴到故事的起點,去看一看泰山路上的郭嘉與曹操還有留守在徐州的劉備,以及萬分危機的兗州最後三城吧。
古時河南與河北之地,盡出才俊,都不知道後世的那幫人幹嘛去了。
公元170年,陽翟一戶頗有資產的家庭迎來了一個嬰兒的誕生。據《周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因此,這個嬰兒後來的名字就叫郭嘉。
隨著年齡的增長,詩書的閱讀,郭嘉小朋友異於常人之處也表現了出來。
當別的小朋友玩泥巴的時候,郭嘉在讀書;當別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郭嘉在請教長者問題;當別的小朋友請教長者問題的時候,郭嘉已經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謀士。
這世界的奇妙之處在於,總有一些人比你努力。而恐怖之處在於,那些比你努力的人比你還牛。郭嘉就屬於此類,我相信,他之所以喜歡跟長者交談,是為了汲取比詩書上更具現實意義的經驗。因此,少年的郭嘉目光銳利,麵貌清瘦卻不失俊朗。如此之人,當是我們心目中對於謀士最好的注腳。
飽讀詩書,少年老成的郭嘉,預感到了東漢的沒落,他不再猶豫,毅然選擇了..。歸隱。當然,這種有倒轉乾坤,翻雲覆雨之能的人是不會安分守己的。在以歸隱為幌子的前提下,他開始關注國家大事,並且結交當時的名士,田豐便是其中一個。
偷偷摸摸的始終不是一件雅事,於是在朋友田豐的幫助下,郭嘉來到了袁紹的帳下。袁紹非常重視來投奔自己的這些謀士們,也就是非常重視,而不非常重用。
一番交道打下來,郭嘉感覺袁紹這個人,並不符合自己想象的明主形象,於是決然離開。離開的時候,是袁紹最為風光的時候,離開的時候,郭嘉是二十一歲的年紀。
離開一個風光的人是一種艱難的選擇,而且是以二十一歲這個剛剛成年不久的年紀,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個時候的年輕人,除了一腔熱血,什麽都沒有。
但郭嘉就是離開了當時風光無限,勢力排擠第一的袁紹,而且是決絕的,不迴頭的離開了。那時候的郭嘉,應該是痛苦的,告別風光很簡單,而接近風光卻極難。他不確定自己的這次離開是幸福的開始,還是痛苦的開始,唯一確定的是,他為了自己的理想,隻能這麽做。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是他能夠安慰自己的理由,且是唯一的理由。
而後,他大踏步的找到了荀彧,並在荀彧的引薦下,看到了他此後經年一直在侍奉的明主——曹操。
此時的曹操剛當上兗州牧沒多久,正是思賢若渴的時候,經荀彧推薦,曹操決定見見這個年輕人。
這一見,決定了雙方以後近二十年的發展,不同程度上,郭嘉與曹操的見麵,影響了整個曆史進程。這些評語熟悉嗎?是的,當劉備和諸葛亮見麵的時候,後世大才者便以此而論。為何?我不說,讓郭嘉說。
四十三歲的曹操出城十裏相迎二十七歲的郭嘉,雖說有作秀的嫌疑,但能把秀做到這份上,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郭嘉很激動,於是他交給了曹操一張未來藍圖,在這張藍圖上,郭嘉為曹操勾勒了一副波瀾壯闊的畫麵,並且親自為之題跋。
“臣下曾做一夢。夢見東漢河山碎裂無形,重整舊河山隻在河北之地。河北之地,以袁紹最為強勁,而明公比之羸弱。何如太祖劉邦跟霸王項羽!”
曹操大為高興,拍馬屁拍的真舒服。可畢竟馬屁是讓人聽的,不是拿來用的。於是曹操抑製住內心的激動,狐疑的問道:“即便這樣,雙拳難敵四手,我也不能跟袁紹去爭啊。”
郭嘉心知曹操此話的含義,這是讓我繼續拍馬匹呢,拍的雄心崛起不就行了嘛。於是他清清有些幹涸的嗓子,說道:“臣下之夢並未做完。臣下還夢見,明公與袁紹比之優劣不同。
一,大道不同也。臣下曾做袁紹謀士數十日,深知其禮儀繁多,但卻如同夏之蟬體隻是軀殼,未曾得到天下,竟以天子之理據之。而明公之處,禮儀簡易,不重外表,隻為手下著想。道之所在,不惟禮儀也!隻知禮儀的袁紹,如同剛會走之弱嬰,卻偏偏想跑。明公卻深知,事必步步緊逼,不可急亦不能緩,更深知,此時天下大亂,不得倚靠禮儀而取天下之理。
此時天下已亂,各路軍閥不論大小,紛紛改旗易幟,自立為王。尤以袁紹者最甚!今天子所在,饑寒交迫當為之最急也,奈何,利令智昏,唯明公能奉天子,天下之民眾首首以盼以為歸順,即明公得天時之機!此為義勝也!
袁紹不懂如何治理天下,如同後世之假器,欲假亂真,依舊做舊,照搬東漢朝製,淪為笑柄而自己不知。明公卻審時度勢,不為舊物所厭,心到而手到,重整體製,為天下人著想,此為勝之三,製也。
臣下與袁紹共事之後,深覺此人論斷無勇,心思不縝,且嫉賢妒能。而明公卻知人善任,舍得放權,不操勞的地方便不問,如此,上下一心,終能成事。故,袁紹縱有謀士三千,亦不能敵明公一人耳!此為四勝,度也。
袁紹的經曆注定了他的性格。前半生幾無風浪,一直紈絝到今。因此,遇事優柔,決策寡斷。明公卻快刀斬亂麻,認為對自己有利之事,當即拍板而定,定後加緊執行,如此一來,行到處,則事可成。此為五勝,謀也。”
說完,眼睛向曹操望去,他知道,曹操一定在認真聽著,且在深深思索。
果然,曹操在沉思中一迴神,感覺蹊蹺:“奉孝為何不說下去?”
郭嘉滿意的點了點頭,人最失敗的地方是不善於聆聽,謀士最失敗的地方是不善於表達。因此,郭嘉頗有得意之色。不過心理卻嘀咕道:拜托,唱歌還得喘口氣呢!更何況是罵敵人,誇自己?這可是浩大的工程啊,容我喝口水先。
曹操如同一個新婚的男子剛進洞房一般的急不可耐,他不想這麽等下去,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啊。於是,他用焦急的神色向喝水的郭嘉看去。
郭嘉在喝水期間偷偷瞄了曹操一眼,曹操的神色盡收眼底,而後心滿意足的大口喝著水。
喝完,手勢伸出,做出演講的動作。曹操趕緊豎起耳朵,想要聆聽。
郭嘉繼續道:“能不能再喝口水?”
二人相視一笑,郭嘉侃侃而談。
“袁紹因家有資產,而徒好虛名,所慕來之士,多為馬屁之輩,並無實才。隻因其無慕才之心,故無實才之悲。而明公思賢如渴之心天下皆知,且節儉為表率,嚴謹為當先,天下之士定多來奔。以紹寡謀,以我多士,此六勝,德也。
袁紹體恤下屬,見之流血則端藥,見之思鄉則撫慰,然,不過是婦人之仁。何謂婦人之仁?即隻見小處於好,未見長遠之利。而明公眼著四海,信手天下,雖小處不見人情,而長遠之利已來。故此,為七勝,仁也。
民諺有雲:一隻狗如何,便可見主人如何。袁紹自私自利,故手下多有利益之爭。而明公以身作則,手下皆知,故不犯也。此八勝,明也。
因袁紹本人是非不分,賞罰不明,故手下多有作奸犯科之輩。而明公知手下此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然,則用軍法,故部隊嚴明,令行禁止。此九勝,文也。
袁紹好高騖遠,行兵多有不利,不知兵法者,安能主帥?故,此人之部隊,本就不足為慮。而明公熟讀兵法,用兵如神,縱觀明公之戰,多是以少克多,此為明公武勝,十也。”
郭嘉的語氣隨著表達的深入而漸漸出現癲狂之氣,最後與其說是演講,毋寧說是布道了。
曹操安靜的聽完,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麽,甚至他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表情去傳遞此時的心情。他知道的是,自己終於明白什麽是謀士了。
此便是赫赫有名的郭嘉論曹、袁之“十勝十敗”。有人甚至用“曹魏隆中對”加以讚譽郭嘉此番論斷。
古之論言,於現在演講頗為相似,但跟演講的對象不同,也跟講砸的後果不同。論言的對象是當權者,演講的對象是學生或者民眾。演講講砸了,頂多受到一些運論媒體的嘲笑,而謀士的論言一旦講砸,就意味著,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走到終點了。
郭嘉終於恢複了往日的冷靜,他看著曹操,曹操看著他,他裝飾了曹操的江山美夢,卻沒想到,老天裝飾了郭嘉的噩夢。
讓我們再次迴到故事的起點,去看一看泰山路上的郭嘉與曹操還有留守在徐州的劉備,以及萬分危機的兗州最後三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