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人生有趣
長生萬古:苟在天牢做獄卒 作者:不吃飯的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年沒有當值,張武迴天牢點卯時,發現換了不少新麵孔。
獄卒這個鐵飯碗並不是誰都能吃的。
整日虐待犯人,心理扭曲,做事會下意識的狠辣沒有底線。
對囚犯狠,對同僚狠,對親人也會狠,最終變得無情無義。
結果便是遭同僚排擠,在牢裏待不下去,遭家人唾棄,變成鄰裏鄉親口中的不孝子。
不過大部分人都會在受不了的時候盡早離開。
張武沒見到周鐵柱來點卯。
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已於三月前辭工了。
憑借當獄卒攢下的幾百兩銀子,在城南開了一家酒樓,生意還挺紅火。
對這孩子,張武還是很有好感的,做事挺靠譜。
而司獄也不再是程狗,他如願升任提牢主事。
wap.8
韓江則調去大川府治下某地當縣令去了。
天牢經過幾番動蕩,蠻夷圍城前的老獄卒,僅剩下兩人。
六年的交情,自然要比旁人親近得多。
點卯結束,楊三自然而然走到張武身邊,閑聊道:
“武哥兒,你還記得那個柳提牢嗎?”
“自然記得。”
張武點頭問道:
“他怎麽了?”
“嗨,當時真是看走了眼,人家說海水不可鬥量,我還不信,當年的小廚子,如今已成了永安知府。”
“他去年不還是縣令嗎?”
張武蹙起眉頭。
七品直接升五品,皇帝的小舅子去當官都不敢這麽提拔。
朝廷有朝廷的規章製度,所有人都要遵守,規矩壞掉,下場便是吏治腐敗,天下大亂。
楊三搖頭歎道:
“誰讓人家傍上了劉太保呢,永安知府的位置空著,管他之前幾品,隻要是劉太保舉薦的出缺人選,朝廷必允,九品小吏也能做知府。”
“……”
張武無言以對。
永安府在劉青收複的九郡之外,與他接壤,管自己治下還不夠,竟還把手往外伸。
更離奇得,朝堂大佬們竟會同意。
難道不該想著法子遏製他嗎?
這時楊三說道:
“我聽聞朝廷本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蠻兵懼於劉太保的威名,不敢在他治下的九郡搞事,而是長途奔襲,深入大坤腹地,屢次劫掠永安府,一年多殺了兩任知府,朝廷無奈,隻得任命劉太保舉薦的人。”
“好手段。”
張武心裏暗讚一聲,這劉青真不愧是曠世梟雄。
這麽玩下去,用不了幾年,他這九郡之地就得變成二十郡。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你們知道我想吞朝廷的地盤,也拿我沒辦法。
不給我便放蠻兵進來殺掠,誰當知府也是個死。
唯一的破局之法,便是朝廷再興兵戈,二次南征。
蠻兵退去才六年,各地皆需修生養息,十九萬大軍已抽幹大坤的骨髓,朝廷哪還有力氣組織兵馬?
如今能做得也隻有拖,穩住劉青,免得他造反。
要錢給錢,要官給官,為了江山社稷,打斷骨頭也得忍著這口屈辱。
然而真正讓劉青肆無忌憚的原因,主要還是朝廷內部不平靜,暗流湧動。
二皇子和三皇子迴京,直接將奪嫡之爭推進到白熱化階段。
太子本該監國,卻借病閉門不出,門前冷清無比。
朝政大權落在兩位閣老身上,這兩人站隊明顯,各自支持二皇子和三皇子,拉幫結派,暗暗謀劃,府中每日有幾百人出入。
隆慶帝已大半年不理朝政,也不見幾位皇子和妃子,一切詔令皆由鎮撫司傳達。
不少大臣都暗中懷疑,隆慶帝已病亡,隻是秘不發喪。
朝臣們抨擊最多的,便是鎮撫司有謀逆之心,妄圖顛覆大坤。
朝局動蕩成這副鬼樣子,恐怕劉太保看著都想笑,豈能不出手占便宜。
“這段時間牢裏光景怎麽樣?”
楊三明白張武問得是打錢,搖頭苦笑說:
“清湯寡水,上個月的例錢也就三兩。”
“這麽少?”
張武吃驚。
這連以前十分之一都沒有,不怪獄卒們走人。
自己半年沒來,也沒人送銀子,眼瞅著修煉要大肆吃肉,花錢如流水,就指著例錢養家呢。
本以為是程狗不厚道,貪了銀子,如今看來,隻怕是這仨瓜倆棗,他沒臉送上門。
“到底怎麽迴事,上麵全吃了,還是又有哪個硬派人物,不允許打錢?”
“說來話長,各方麵原因都有。”
楊三愁眉解釋道:
“武哥兒你休息後,少了你這武閻王壓場子,刑訊手段不行,打的錢自然也就少了。”
張武點頭,表示理解。
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牢裏也一樣,動刑是門技術活,比練武還難研究。
“還有這半年六爺總來天牢看那蔣天河,每次都是晌午,他如今清廉得厲害,兄弟們送飯時哪還敢給囚犯吃泔水,萬一讓六爺看見,發飆起來……這慢慢的錢也打不下去了。”
“……”
張武蹙眉問道:
“那也不至於隻有三兩銀子吧?”
“牢裏越是打不下錢,上頭抽得越厲害,不然程狗沒法交差。”
楊三指著天上苦逼說道: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蔣天河。”
“他?”
張武眉心擰緊,莫不是自己不在牢裏,獄卒們壓不住這廝,被人家喧賓奪主了?
楊三說道:
“我以前不信有聖人、大儒之流的存在,三言兩語便可教化眾生,讓人棄惡從善,如今卻是信了,走掉那些獄卒都和蔣天河長談過,迴頭便舍了這肮髒差使,說是要洗心革麵。”
“……周鐵柱也是嗎?”
楊三點頭。
張武無語,講不出話了。
之前他也不信“人格魅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此刻卻是信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一手維持的打錢秩序,自以為升官發財的真諦,竟被一個階下囚破了。
隻怕此刻的武閻王,在與蔣天河親近的獄卒們眼中,已變成黑暗秩序的守護者……大反派!
張武突然覺得很好笑。
長生路上多寂寞,有這些人陪著,總不至於太無趣。
不然多少年以後,經曆過無數的人和事,你變得麻木不仁時,迴想這一生,竟連一個值得多看幾眼的人物都沒有,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既然我早已扮了黑臉,那便一直扮下去,給這蔣天河增加點障礙。”
張武暗暗思索著修理這家夥的方法。
你若能讓我服氣,以後沒有例錢,那也認了。
獄卒這個鐵飯碗並不是誰都能吃的。
整日虐待犯人,心理扭曲,做事會下意識的狠辣沒有底線。
對囚犯狠,對同僚狠,對親人也會狠,最終變得無情無義。
結果便是遭同僚排擠,在牢裏待不下去,遭家人唾棄,變成鄰裏鄉親口中的不孝子。
不過大部分人都會在受不了的時候盡早離開。
張武沒見到周鐵柱來點卯。
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已於三月前辭工了。
憑借當獄卒攢下的幾百兩銀子,在城南開了一家酒樓,生意還挺紅火。
對這孩子,張武還是很有好感的,做事挺靠譜。
而司獄也不再是程狗,他如願升任提牢主事。
wap.8
韓江則調去大川府治下某地當縣令去了。
天牢經過幾番動蕩,蠻夷圍城前的老獄卒,僅剩下兩人。
六年的交情,自然要比旁人親近得多。
點卯結束,楊三自然而然走到張武身邊,閑聊道:
“武哥兒,你還記得那個柳提牢嗎?”
“自然記得。”
張武點頭問道:
“他怎麽了?”
“嗨,當時真是看走了眼,人家說海水不可鬥量,我還不信,當年的小廚子,如今已成了永安知府。”
“他去年不還是縣令嗎?”
張武蹙起眉頭。
七品直接升五品,皇帝的小舅子去當官都不敢這麽提拔。
朝廷有朝廷的規章製度,所有人都要遵守,規矩壞掉,下場便是吏治腐敗,天下大亂。
楊三搖頭歎道:
“誰讓人家傍上了劉太保呢,永安知府的位置空著,管他之前幾品,隻要是劉太保舉薦的出缺人選,朝廷必允,九品小吏也能做知府。”
“……”
張武無言以對。
永安府在劉青收複的九郡之外,與他接壤,管自己治下還不夠,竟還把手往外伸。
更離奇得,朝堂大佬們竟會同意。
難道不該想著法子遏製他嗎?
這時楊三說道:
“我聽聞朝廷本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蠻兵懼於劉太保的威名,不敢在他治下的九郡搞事,而是長途奔襲,深入大坤腹地,屢次劫掠永安府,一年多殺了兩任知府,朝廷無奈,隻得任命劉太保舉薦的人。”
“好手段。”
張武心裏暗讚一聲,這劉青真不愧是曠世梟雄。
這麽玩下去,用不了幾年,他這九郡之地就得變成二十郡。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你們知道我想吞朝廷的地盤,也拿我沒辦法。
不給我便放蠻兵進來殺掠,誰當知府也是個死。
唯一的破局之法,便是朝廷再興兵戈,二次南征。
蠻兵退去才六年,各地皆需修生養息,十九萬大軍已抽幹大坤的骨髓,朝廷哪還有力氣組織兵馬?
如今能做得也隻有拖,穩住劉青,免得他造反。
要錢給錢,要官給官,為了江山社稷,打斷骨頭也得忍著這口屈辱。
然而真正讓劉青肆無忌憚的原因,主要還是朝廷內部不平靜,暗流湧動。
二皇子和三皇子迴京,直接將奪嫡之爭推進到白熱化階段。
太子本該監國,卻借病閉門不出,門前冷清無比。
朝政大權落在兩位閣老身上,這兩人站隊明顯,各自支持二皇子和三皇子,拉幫結派,暗暗謀劃,府中每日有幾百人出入。
隆慶帝已大半年不理朝政,也不見幾位皇子和妃子,一切詔令皆由鎮撫司傳達。
不少大臣都暗中懷疑,隆慶帝已病亡,隻是秘不發喪。
朝臣們抨擊最多的,便是鎮撫司有謀逆之心,妄圖顛覆大坤。
朝局動蕩成這副鬼樣子,恐怕劉太保看著都想笑,豈能不出手占便宜。
“這段時間牢裏光景怎麽樣?”
楊三明白張武問得是打錢,搖頭苦笑說:
“清湯寡水,上個月的例錢也就三兩。”
“這麽少?”
張武吃驚。
這連以前十分之一都沒有,不怪獄卒們走人。
自己半年沒來,也沒人送銀子,眼瞅著修煉要大肆吃肉,花錢如流水,就指著例錢養家呢。
本以為是程狗不厚道,貪了銀子,如今看來,隻怕是這仨瓜倆棗,他沒臉送上門。
“到底怎麽迴事,上麵全吃了,還是又有哪個硬派人物,不允許打錢?”
“說來話長,各方麵原因都有。”
楊三愁眉解釋道:
“武哥兒你休息後,少了你這武閻王壓場子,刑訊手段不行,打的錢自然也就少了。”
張武點頭,表示理解。
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牢裏也一樣,動刑是門技術活,比練武還難研究。
“還有這半年六爺總來天牢看那蔣天河,每次都是晌午,他如今清廉得厲害,兄弟們送飯時哪還敢給囚犯吃泔水,萬一讓六爺看見,發飆起來……這慢慢的錢也打不下去了。”
“……”
張武蹙眉問道:
“那也不至於隻有三兩銀子吧?”
“牢裏越是打不下錢,上頭抽得越厲害,不然程狗沒法交差。”
楊三指著天上苦逼說道: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蔣天河。”
“他?”
張武眉心擰緊,莫不是自己不在牢裏,獄卒們壓不住這廝,被人家喧賓奪主了?
楊三說道:
“我以前不信有聖人、大儒之流的存在,三言兩語便可教化眾生,讓人棄惡從善,如今卻是信了,走掉那些獄卒都和蔣天河長談過,迴頭便舍了這肮髒差使,說是要洗心革麵。”
“……周鐵柱也是嗎?”
楊三點頭。
張武無語,講不出話了。
之前他也不信“人格魅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此刻卻是信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一手維持的打錢秩序,自以為升官發財的真諦,竟被一個階下囚破了。
隻怕此刻的武閻王,在與蔣天河親近的獄卒們眼中,已變成黑暗秩序的守護者……大反派!
張武突然覺得很好笑。
長生路上多寂寞,有這些人陪著,總不至於太無趣。
不然多少年以後,經曆過無數的人和事,你變得麻木不仁時,迴想這一生,竟連一個值得多看幾眼的人物都沒有,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既然我早已扮了黑臉,那便一直扮下去,給這蔣天河增加點障礙。”
張武暗暗思索著修理這家夥的方法。
你若能讓我服氣,以後沒有例錢,那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