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陽這邊想著如何改革內政,以革除明朝的各種弊病。


    不改革不行啊,因為不改革就算朱陽橫壓當世,也沒用啊。


    因為如果老百姓活不下去,管你什麽武力通天,都是死,一樣會造反的。


    一千多年前,陳勝吳廣就迴答了這個問題。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朱陽忙著準備改革,他的敵人們也沒有閑著。


    朱陽的敵人是誰?


    自然是滿清狗韃子、漢奸以及以峨眉為首的正道修行者了。


    滿清京城,乾清宮,正大光明殿中。


    康麻子坐於龍椅之上,下麵站著一溜的滿漢大臣,腦袋後麵都掛著一個醜陋的小辮子。


    此時,乾清宮中的氣氛是非常凝重的。


    因為江蘇大敗的軍情報過來了。


    這一次一共損失了十八萬的大軍,最讓康麻子和滿族大臣心痛的是那些八旗兵。


    八旗人數本來就不多,這一下子損失了幾萬出去。


    前前後後在朱陽這裏,一共折進去得快有五萬八旗兵了。


    如今整個滿清八旗可能也就是二十萬左右,這都快損失了四分之一了。


    這不僅僅是心痛的問題,更是危急整個滿清統治的問題了。


    所以康麻子這個時候也沒心情再跟鼇拜鬥了,眼前的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太平軍給剿滅了。


    康熙看著滿朝的文武,臉色難看的道:“諸位愛卿,都說說吧,這太平軍該如何才能剿了。”


    有人道:“陛下,太平逆賊如今已然勢大,我建議發二十萬大軍一舉蕩平之。”


    有人道:“陛下,太平賊勢大,三藩也勢大,不如挑撥兩方,坐山觀虎鬥。”


    又有人道:“陛下,聽聞太平賊打出平分土地的口號,不如我們拉攏賊境之內的士紳,想必他們可定非常仇恨太平賊,到時候裏外溝通,必能一舉破賊。”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有不少人提出了建議。


    有靠譜的,有不靠譜的,但是沒有一個定論。


    鼇拜掃了眾人一眼,然後冷哼一聲。


    頓時,乾清宮就安靜了下來。


    這讓坐在上麵的康熙忍不住眼角直跳。


    不知道的,還以為鼇拜是皇帝呢。


    雖然鼇拜可能沒有這個想法,但是他威望確實太高了,又獨斷專行,朝堂之上眾位大臣沒有不怕他的。


    連蘇克薩哈都被鼇拜給整死了,要知道蘇克薩哈可是輔政大臣之一啊。


    鼇拜覺得這樣議不出什麽,於是鼇拜便對康熙道:“陛下,不如請八王議政吧。”


    所謂八王議政,又叫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


    滿清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即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因參與議政的宗室貴族除親王、郡王以外,還有貝勒等人,故又稱“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


    這個八王議政顯然是對皇權的一種削弱,康麻子當然不會高興了。


    可是,這個時候,康麻子還沒有掌握大權,即便是想要否決也沒有合適的理由。


    所以,無奈之下,隻能召開八王議政會議。


    在八王議政會議之上,那些旗主可沒少抱怨。


    聽到這些旗主抱怨,康麻子心裏的怒火越燒越旺。


    要知道先前損失的xhq,那可是皇帝親領的八旗之一。


    皇帝親自統領的為xhq和正/黃/旗。


    損失了這麽多,康麻子哪裏會不憤怒。


    要不是因為穆裏瑪是鼇拜的弟弟,康麻子早就想把穆裏瑪抄家滅族了。


    不過,最終還是定下了策略。


    對於朱陽,撫自然是不可能撫的,大明宗室,不共戴天之仇,必須剿。


    一是征發大軍,這一次由鼇拜親自統領大軍前去鎮壓。


    這一次出動八旗兵五萬,綠營十萬,共計十五萬大軍。


    另外還給三藩送去詔書,讓他們也各自出兵五萬,圍困江蘇。


    還有調配三薩滿和五個黃教大喇嘛隨軍而行。


    反正這一次幾乎是動用了半數的國力,必須一舉剿滅太平逆賊。


    隻不過,還沒等給三藩的詔書發出去,一個驚天霹靂直接砸在了滿清的腦袋上。


    吳三桂造反了。


    是的,吳三桂這個家夥提前造反了。


    實際上,吳三桂從來就沒有被滿清朝廷信任過,這一點吳三桂自己也很清楚。


    吳三桂和滿清朝廷的矛盾由來已久。


    康熙二年,清廷即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理由,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接著,又“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


    康熙六年,又乘其疏辭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之機,下令兩省督撫聽命於中央。


    同時,還剝奪了他的司法特權,“平西藩下逃人,俱歸有司審理,章京不得幹預”。


    吳三桂則以“構釁苗蠻,借事用兵”,擴軍索餉相報複。


    吳三桂反心早就鑄就。


    隻不過是一直等待時機罷了。


    所以,當祖永烈屁滾尿流的逃到雲南,痛哭流涕的請吳三桂收留的時候,吳三桂在了解了具體情況之後,那顆造反的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好言安撫了一番祖永烈之後,吳三桂把平西王府的心腹大臣召集了過來,商議大事。


    吳三桂如今已經有五十多歲,快六十歲了。


    不過,依然身體雄壯,紅光滿麵,氣勢不凡。


    吳三桂端坐於寶座之上,望向自己的這幾個心腹之臣。


    夏國相、方光琛、劉玄初還有胡國柱、馬寶等人。


    這些人軍師吳三桂的心腹大臣,其中夏國相和胡國柱還是他的女婿。


    這裏麵夏國相是能力最強的人,文武雙全,已經是平西王府實際上的二號人物。


    而方光琛和劉玄初是謀士,這兩人均是極為難得的人才。


    方光琛是明朝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善謀略。


    劉玄初就更了不得了,乃是一個戰略大師。


    曆史上,如果吳三桂能夠聽劉玄初的話,說不定還真能讓吳三桂造反成功了。


    隻可惜,曆史如沒有如果。


    “諸位,今天下形勢陡轉,大明有複起之勢,我平西王府該當如何,爾等可有教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氣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氣的鹹魚並收藏人在蜀山,反清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