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在順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喪為由乞假南歸,此後不複出仕。
本來吳偉業在家裏呆的好好地,之所以成為了韓世琦的幕僚,就是因為這家夥不折手段的把吳偉業給弄來巡撫衙門,導致吳偉業不得不為他效力。
不過,吳偉業畢竟心中有氣,所以時不時的就陰陽一下韓世琦。
吳偉業名聲很大,韓世琦也不得不忍著。
況且,吳偉業說的很對。
所以,韓世琦隻能捏著鼻子道:“先生所言甚是。”
韓世琦想了想:“如今形勢危急,那太平軍極有可能趁此機會攻打各地州府,所以我意欲親自征伐,諸位以為可否?”
眾人都看向吳偉業,吳偉業老神在在:“撫台大人能夠親自率兵前往,自然是大善。”
吳偉業之所以如此說,心中有著自己的想法。
因為就在軍報來的頭一天,顧炎武的書信送到了吳偉業的手上。
大意就是告訴吳偉業,自己正在太平軍中,太平軍領袖正是大明山陰王朱陽,山陰王英明神武,定能率領大家光複大明,喊吳偉業快點一起來完成興複大明的偉業,流傳千古。
對於好友顧炎武,吳偉業是了解的。
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既然他說朱陽英明神武,那朱陽定然是有幾分本事。
不過,吳偉業不敢匆忙下決定,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所以,就有了今日的這一幕。
吳偉業是故意這麽說的。
果不其然,韓世琦上套了。
吳偉業這是陽謀。
因為他說的全部在理。
韓世琦這次十分重視,親自調遣三千正紅旗旗兵,有一千都是騎兵。
另外再從綠營哪裏調遣了兩萬兵力。
要知道綠營一共隻有三萬,先前已經讓陳彩葬送了五千,還剩兩萬五。
如此一來,整個蘇州就剩下一千五百正紅旗士兵和五千綠營兵守衛了。
這已經是最低的限度了,再少的話,就容易出事了。
要知道,張煌言這才死了幾年啊,要防止他的部下再度興風作浪。
張煌言可不是簡單人物,後世將他與嶽飛、於謙並列西湖三傑。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如何厲害的人物。
要不是鄭成功這家夥言而無信,說不定他們聯手就把南京拿下了。
點選好士兵,韓世琦馬不停蹄的就往常州府趕。
好在有一點,蘇州和常州挨著。
而且江陰也就和蘇州府挨著,而作為常州府衙所在的武進卻和鎮江相鄰。
不過江蘇府衙所在的吳縣想要到達江陰,需要經過無錫才能到達江陰。
本來韓世琦是直接想開往江陰的,但是吳偉業卻勸道:“太平軍此等逆賊,與流寇無二,即便是攻下江陰縣,沒有消滅他的有生力量,極有可能讓太平軍成為李自成之類的流寇,到時候說不定不僅要糜爛一個常州府,可能整個江蘇都要被糜爛,悔之晚矣。”
聽了吳偉業的勸言,韓世琦覺得十分有道理。
於是,便率軍直奔常州府治武進而來。
過無錫,走陽湖,便到了武進。
此時距離秦望山一戰,已然過去了四日。
而朱陽這個時候也正在往武進趕。
一開始他並不知道巡撫大軍已經開過來了,不過好在朱陽足夠小心,斥候偵查的距離足夠遠。
所以,當快趕到武進縣城的時候,斥候便報來了消息。
說有一股軍隊正在趕往武進縣。
一問人數足足三萬有餘。
朱陽頓時明白了,這是清廷派來的大軍了。
朱陽也明白,既然自己的斥候發現了對方,對方肯定有發現自己了。
這個時候再搞什麽計謀就沒什麽用了。
隻能真刀真槍的打一戰了。
這樣也好,正好以此戰作為太平軍正式崛起的磨刀石。
兩方主將都下定決心,以此戰定勝負。
於是,兩軍在距離大概三裏的時候,就各自停了下來。
武進縣內,基本上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高大的山丘,河流倒是有不少,不過都不是什麽大河,不存在什麽半渡而擊。
因此,兩方就在曠野之中擺開了陣勢。
說實話,對於布陣這個事情,朱陽並不是很擅長。
於是他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許定川。
整個戰場都交給許定川來指揮,而他自己則是進行遊擊,關鍵時刻開光環。
金光神咒的三倍增幅光環一開,朱陽相信,此戰必勝。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鍛煉一下自己的太平軍。
要知道,以後自己肯定不能隨時都能跟著大軍出征。
不能說,太平軍沒有了自己的三倍光環就不會打仗了。
那這樣的軍隊要來何用。
三倍光環隻不過是用來兜底的,不能經常開,不能讓自己麾下士兵形成依賴。
許定川接過指揮權,沒有絲毫猶豫,便開始了排兵布陣。
盾牌兵在前,狼筅手和長槍兵在後,弓箭手再後,這邊是典型的鴛鴦陣。
是的,許定川會鴛鴦陣。
原因很簡單,許定川的爺爺當年是戚家軍的一員,還當上了百戶。
因此,便把這鴛鴦陣傳了下來。
其實應該還要配上火槍兵,也就是火銃兵。
隻不過,綠營之中火銃兵很少,根本沒辦法形成戰力。
還好,弓箭手足夠。
韓世琦也是個有見識的,看到對麵居然擺上了鴛鴦陣,不由的笑了。
對左右道:“看來對麵這叛軍也有點本事,居然還知道鴛鴦陣,但是他們難道不知道,我大清士兵專破鴛鴦陣嗎?”
這話就純粹是吹牛逼了。
當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把女真人打的不要太慘。
隻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戚家軍風流雲散,鴛鴦陣雖然依然厲害,但是士兵質量不行,上層將領也是熊的很,還能打出什麽效果。
再打之前,韓世琦決定要跟對麵的反賊頭子聊一聊。
如果能夠勸降,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再能像當年諸葛武侯一樣,將對麵的主將罵死,跌落馬前,那就更完美了。
每一個文臣都有一個做諸葛亮的心。
陳彩如是,韓是琦如是,就是顧炎武、吳偉業也未免沒有這樣的心。
畢竟,諸葛武侯給世人樹立的這個標杆實在太標準了。
本來吳偉業在家裏呆的好好地,之所以成為了韓世琦的幕僚,就是因為這家夥不折手段的把吳偉業給弄來巡撫衙門,導致吳偉業不得不為他效力。
不過,吳偉業畢竟心中有氣,所以時不時的就陰陽一下韓世琦。
吳偉業名聲很大,韓世琦也不得不忍著。
況且,吳偉業說的很對。
所以,韓世琦隻能捏著鼻子道:“先生所言甚是。”
韓世琦想了想:“如今形勢危急,那太平軍極有可能趁此機會攻打各地州府,所以我意欲親自征伐,諸位以為可否?”
眾人都看向吳偉業,吳偉業老神在在:“撫台大人能夠親自率兵前往,自然是大善。”
吳偉業之所以如此說,心中有著自己的想法。
因為就在軍報來的頭一天,顧炎武的書信送到了吳偉業的手上。
大意就是告訴吳偉業,自己正在太平軍中,太平軍領袖正是大明山陰王朱陽,山陰王英明神武,定能率領大家光複大明,喊吳偉業快點一起來完成興複大明的偉業,流傳千古。
對於好友顧炎武,吳偉業是了解的。
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既然他說朱陽英明神武,那朱陽定然是有幾分本事。
不過,吳偉業不敢匆忙下決定,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所以,就有了今日的這一幕。
吳偉業是故意這麽說的。
果不其然,韓世琦上套了。
吳偉業這是陽謀。
因為他說的全部在理。
韓世琦這次十分重視,親自調遣三千正紅旗旗兵,有一千都是騎兵。
另外再從綠營哪裏調遣了兩萬兵力。
要知道綠營一共隻有三萬,先前已經讓陳彩葬送了五千,還剩兩萬五。
如此一來,整個蘇州就剩下一千五百正紅旗士兵和五千綠營兵守衛了。
這已經是最低的限度了,再少的話,就容易出事了。
要知道,張煌言這才死了幾年啊,要防止他的部下再度興風作浪。
張煌言可不是簡單人物,後世將他與嶽飛、於謙並列西湖三傑。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如何厲害的人物。
要不是鄭成功這家夥言而無信,說不定他們聯手就把南京拿下了。
點選好士兵,韓世琦馬不停蹄的就往常州府趕。
好在有一點,蘇州和常州挨著。
而且江陰也就和蘇州府挨著,而作為常州府衙所在的武進卻和鎮江相鄰。
不過江蘇府衙所在的吳縣想要到達江陰,需要經過無錫才能到達江陰。
本來韓世琦是直接想開往江陰的,但是吳偉業卻勸道:“太平軍此等逆賊,與流寇無二,即便是攻下江陰縣,沒有消滅他的有生力量,極有可能讓太平軍成為李自成之類的流寇,到時候說不定不僅要糜爛一個常州府,可能整個江蘇都要被糜爛,悔之晚矣。”
聽了吳偉業的勸言,韓世琦覺得十分有道理。
於是,便率軍直奔常州府治武進而來。
過無錫,走陽湖,便到了武進。
此時距離秦望山一戰,已然過去了四日。
而朱陽這個時候也正在往武進趕。
一開始他並不知道巡撫大軍已經開過來了,不過好在朱陽足夠小心,斥候偵查的距離足夠遠。
所以,當快趕到武進縣城的時候,斥候便報來了消息。
說有一股軍隊正在趕往武進縣。
一問人數足足三萬有餘。
朱陽頓時明白了,這是清廷派來的大軍了。
朱陽也明白,既然自己的斥候發現了對方,對方肯定有發現自己了。
這個時候再搞什麽計謀就沒什麽用了。
隻能真刀真槍的打一戰了。
這樣也好,正好以此戰作為太平軍正式崛起的磨刀石。
兩方主將都下定決心,以此戰定勝負。
於是,兩軍在距離大概三裏的時候,就各自停了下來。
武進縣內,基本上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高大的山丘,河流倒是有不少,不過都不是什麽大河,不存在什麽半渡而擊。
因此,兩方就在曠野之中擺開了陣勢。
說實話,對於布陣這個事情,朱陽並不是很擅長。
於是他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許定川。
整個戰場都交給許定川來指揮,而他自己則是進行遊擊,關鍵時刻開光環。
金光神咒的三倍增幅光環一開,朱陽相信,此戰必勝。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鍛煉一下自己的太平軍。
要知道,以後自己肯定不能隨時都能跟著大軍出征。
不能說,太平軍沒有了自己的三倍光環就不會打仗了。
那這樣的軍隊要來何用。
三倍光環隻不過是用來兜底的,不能經常開,不能讓自己麾下士兵形成依賴。
許定川接過指揮權,沒有絲毫猶豫,便開始了排兵布陣。
盾牌兵在前,狼筅手和長槍兵在後,弓箭手再後,這邊是典型的鴛鴦陣。
是的,許定川會鴛鴦陣。
原因很簡單,許定川的爺爺當年是戚家軍的一員,還當上了百戶。
因此,便把這鴛鴦陣傳了下來。
其實應該還要配上火槍兵,也就是火銃兵。
隻不過,綠營之中火銃兵很少,根本沒辦法形成戰力。
還好,弓箭手足夠。
韓世琦也是個有見識的,看到對麵居然擺上了鴛鴦陣,不由的笑了。
對左右道:“看來對麵這叛軍也有點本事,居然還知道鴛鴦陣,但是他們難道不知道,我大清士兵專破鴛鴦陣嗎?”
這話就純粹是吹牛逼了。
當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把女真人打的不要太慘。
隻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戚家軍風流雲散,鴛鴦陣雖然依然厲害,但是士兵質量不行,上層將領也是熊的很,還能打出什麽效果。
再打之前,韓世琦決定要跟對麵的反賊頭子聊一聊。
如果能夠勸降,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再能像當年諸葛武侯一樣,將對麵的主將罵死,跌落馬前,那就更完美了。
每一個文臣都有一個做諸葛亮的心。
陳彩如是,韓是琦如是,就是顧炎武、吳偉業也未免沒有這樣的心。
畢竟,諸葛武侯給世人樹立的這個標杆實在太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