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麵到現在,夏源隻能說史書上對弘治皇帝的記載還是很靠譜的,朱佑樘可能不是個多有作為的皇帝,但他是個寬和仁厚的賢君。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夏源對他目前的印象就是個很有親和力的大叔,作為一代帝王,他似乎沒有那種讓人不敢直視王霸之氣。
他身上有的隻是平易近人的隨和,相比起來,帝王的威儀反而淡了不少,也或許是被他刻意收斂起來。
而現在麵對這個友善大叔拋過來的選擇題,夏源遲疑片刻,大著膽子提議道:“陛下,學生以為要不就廢程朱?”
朱佑樘對此並不意外,而是溫聲問道:“可否說說原因?”
“......”
夏源有些被問住了,事實上,明朝從正德年間之後,心學就成功躋身於主流意識形態,可以和理學分庭抗爭,甚至發展到隆慶萬曆年間,有了壓倒理學之勢。
許多官員紛紛成了心學的信徒,考生作八股時也將心學思想融入八股文和策論中,心學一片欣欣向榮,理學可謂是遭到重創。
就這,還是官方沒有廢程朱,名義上一直以程朱為宗的情況下發生的。
但這是幾十年後發生的事情,總不能說,陛下,學生其實會算命,我掐指一算,算出了理學在未來主動會被心學打敗,所以咱們不如讓這個事兒提前。
思來想去的,夏源終於開口問道:“不知陛下對理學所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是何看法?”
“朕....”朱佑樘張口欲言,又忽的頓住,這個問題涉及到理學的根本,他雖然也學儒家經典,讀孔孟之言,那些翰林經筵時也是按照程朱的注釋去為他解讀聖人之言。
但他和這個時代大多數讀孔孟,學程朱的讀書人一樣,隻知道按部就班的去學,卻從未去剖析過理學的本質,因此一時不知該怎麽迴答這個問題。
見狀,夏源又接著問道:“學生鬥膽再問,陛下以為世上可有人能做到存天理,滅人欲?”
“天下人何其多也,想來應該是有的。”
“不。”夏源搖搖頭,斬釘截鐵道:“學生敢斷言,無人能做到,這句話從誕生伊始就是個偽命題。”
“偽命題?”
“沒錯,人本身就有欲望,比如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當然,程朱所說的人欲並不包括這些正當欲望,指的是私欲。
可私欲是人性,人性是無法避免的,和學習多少知識,獲得多少理無關,滅人欲,既是在壓抑乃至滅絕人性,但人性又如何能被消滅?換句話說,若人沒有了人性,還是人嗎?”
說到這,夏源看了皇帝一眼,低聲道:“我大明自建立以來,迄今百餘年,期間出過多少貪官汙吏,這些貪官都是科舉上來的,都是讀過理學的,也都是尊崇存天理滅人欲的,但他們仍然無法壓抑自己的私欲,該貪腐還是貪腐。
由此可見,存天理滅人欲隻是一句口號而已,隻是一個美好的向往,可以拿出來喊一喊,但卻無人能做到。”
聽完這些,朱佑樘不禁陷入沉思,他不得不承認,夏源說的有道理,存天理滅人欲或許真的隻是個美好向往,確實很難做到,起碼他自問做不到。
但是...
他開口問道:“可卿說了這麽多,與朕問你的為何要廢程朱之間有何關係?”
“......”
夏源默然,自己雖然扯了一大堆,但好像真沒什麽關係。
“...陛下可不可以再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
朱佑樘聞言有些莞爾,笑著道:“卿這次想選什麽,廢新學?”
“不是,學生這次也不說廢哪個,隻是想說此事陛下其實沒必要憂慮。”
“沒必要憂慮?”
朱佑樘對此有些不敢苟同,但仍是靜靜的等他往下說。
“陛下,學生的意思就是哪個都不廢,就順其自然發展,天下人學程朱,奉程朱為圭臬,是由於國朝規定科舉答題時以程朱理學的注釋為準則,這才是天下士子都學程朱,並以程朱為正統的原因所在。”
“學生說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話,要不是科舉,可能沒人把程朱看得那麽重。”
“而陛下想廢程朱也很容易,隻消頒布詔令,說從此之後科舉答題不準以程朱注釋為準,天下肯定沒人再去讀程朱。”
夏源說了一堆,末了才問道:“但這樣做的後果,不知陛下可曾想過?”
“朕當然想過,若如此做,恐怕天下士子要群情激憤,聚眾上書,公然指責朕是個昏君,暴君。”
朱佑樘顯然是個在意名聲的皇帝,不,應該說極少有皇帝不在意名聲。
而一道詔令確實很容易頒布下去,但頒布容易,想推動卻是極難,更不用說此事是改弦更張,更改百多年的國策。
那時,整個天下還不得炸了窩子。
“因此朕才想是不是要廢新學....”
朱佑樘對此很是犯難,廢新學絕對是最優解,他是皇帝,他不在乎哪個學問優劣,他隻在意江山社稷的穩定,不要出什麽亂子。
可讓他心存顧慮的是,創導出新學之人在教太子讀書,幫自己解決了最頭疼的難題。
若是把新學廢了,總覺得心裏過意不去。
何況就算自己現在廢了,等以後太子登基,為新學正名,繼而廢程朱,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此次召夏源進宮,說的直白點就是想打個商量。
於是弘治皇帝用一種商議的口吻道:“依朕來看,若不然卿就別鑽研那個新學了如何?也別給太子教導什麽新學的內容,就讓天下安穩下去,你看可好?”
夏源臉頰一抽。
這個你跟我說沒用,你得和王守仁說去。
心學是他搞出來的,教導太子也是他在做的事情。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夏源對他目前的印象就是個很有親和力的大叔,作為一代帝王,他似乎沒有那種讓人不敢直視王霸之氣。
他身上有的隻是平易近人的隨和,相比起來,帝王的威儀反而淡了不少,也或許是被他刻意收斂起來。
而現在麵對這個友善大叔拋過來的選擇題,夏源遲疑片刻,大著膽子提議道:“陛下,學生以為要不就廢程朱?”
朱佑樘對此並不意外,而是溫聲問道:“可否說說原因?”
“......”
夏源有些被問住了,事實上,明朝從正德年間之後,心學就成功躋身於主流意識形態,可以和理學分庭抗爭,甚至發展到隆慶萬曆年間,有了壓倒理學之勢。
許多官員紛紛成了心學的信徒,考生作八股時也將心學思想融入八股文和策論中,心學一片欣欣向榮,理學可謂是遭到重創。
就這,還是官方沒有廢程朱,名義上一直以程朱為宗的情況下發生的。
但這是幾十年後發生的事情,總不能說,陛下,學生其實會算命,我掐指一算,算出了理學在未來主動會被心學打敗,所以咱們不如讓這個事兒提前。
思來想去的,夏源終於開口問道:“不知陛下對理學所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是何看法?”
“朕....”朱佑樘張口欲言,又忽的頓住,這個問題涉及到理學的根本,他雖然也學儒家經典,讀孔孟之言,那些翰林經筵時也是按照程朱的注釋去為他解讀聖人之言。
但他和這個時代大多數讀孔孟,學程朱的讀書人一樣,隻知道按部就班的去學,卻從未去剖析過理學的本質,因此一時不知該怎麽迴答這個問題。
見狀,夏源又接著問道:“學生鬥膽再問,陛下以為世上可有人能做到存天理,滅人欲?”
“天下人何其多也,想來應該是有的。”
“不。”夏源搖搖頭,斬釘截鐵道:“學生敢斷言,無人能做到,這句話從誕生伊始就是個偽命題。”
“偽命題?”
“沒錯,人本身就有欲望,比如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當然,程朱所說的人欲並不包括這些正當欲望,指的是私欲。
可私欲是人性,人性是無法避免的,和學習多少知識,獲得多少理無關,滅人欲,既是在壓抑乃至滅絕人性,但人性又如何能被消滅?換句話說,若人沒有了人性,還是人嗎?”
說到這,夏源看了皇帝一眼,低聲道:“我大明自建立以來,迄今百餘年,期間出過多少貪官汙吏,這些貪官都是科舉上來的,都是讀過理學的,也都是尊崇存天理滅人欲的,但他們仍然無法壓抑自己的私欲,該貪腐還是貪腐。
由此可見,存天理滅人欲隻是一句口號而已,隻是一個美好的向往,可以拿出來喊一喊,但卻無人能做到。”
聽完這些,朱佑樘不禁陷入沉思,他不得不承認,夏源說的有道理,存天理滅人欲或許真的隻是個美好向往,確實很難做到,起碼他自問做不到。
但是...
他開口問道:“可卿說了這麽多,與朕問你的為何要廢程朱之間有何關係?”
“......”
夏源默然,自己雖然扯了一大堆,但好像真沒什麽關係。
“...陛下可不可以再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
朱佑樘聞言有些莞爾,笑著道:“卿這次想選什麽,廢新學?”
“不是,學生這次也不說廢哪個,隻是想說此事陛下其實沒必要憂慮。”
“沒必要憂慮?”
朱佑樘對此有些不敢苟同,但仍是靜靜的等他往下說。
“陛下,學生的意思就是哪個都不廢,就順其自然發展,天下人學程朱,奉程朱為圭臬,是由於國朝規定科舉答題時以程朱理學的注釋為準則,這才是天下士子都學程朱,並以程朱為正統的原因所在。”
“學生說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話,要不是科舉,可能沒人把程朱看得那麽重。”
“而陛下想廢程朱也很容易,隻消頒布詔令,說從此之後科舉答題不準以程朱注釋為準,天下肯定沒人再去讀程朱。”
夏源說了一堆,末了才問道:“但這樣做的後果,不知陛下可曾想過?”
“朕當然想過,若如此做,恐怕天下士子要群情激憤,聚眾上書,公然指責朕是個昏君,暴君。”
朱佑樘顯然是個在意名聲的皇帝,不,應該說極少有皇帝不在意名聲。
而一道詔令確實很容易頒布下去,但頒布容易,想推動卻是極難,更不用說此事是改弦更張,更改百多年的國策。
那時,整個天下還不得炸了窩子。
“因此朕才想是不是要廢新學....”
朱佑樘對此很是犯難,廢新學絕對是最優解,他是皇帝,他不在乎哪個學問優劣,他隻在意江山社稷的穩定,不要出什麽亂子。
可讓他心存顧慮的是,創導出新學之人在教太子讀書,幫自己解決了最頭疼的難題。
若是把新學廢了,總覺得心裏過意不去。
何況就算自己現在廢了,等以後太子登基,為新學正名,繼而廢程朱,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此次召夏源進宮,說的直白點就是想打個商量。
於是弘治皇帝用一種商議的口吻道:“依朕來看,若不然卿就別鑽研那個新學了如何?也別給太子教導什麽新學的內容,就讓天下安穩下去,你看可好?”
夏源臉頰一抽。
這個你跟我說沒用,你得和王守仁說去。
心學是他搞出來的,教導太子也是他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