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太陽落了山。
陸風看了看天色,是該迴家吃晚飯了,再遲一會怕是要走夜路,於是開始收拾魚線和魚餌,見道衍和尚沒點起身的意思,仍然穩坐泰山,不禁問了一句:“您老這是打算釣到晚上麽?”
“再釣一會兒吧,反正住的不遠。”道衍和尚看了看陸風今天的收獲,再看看自己木桶裏寥寥幾條魚,不禁苦笑:“怪事,最近這一兩個月一直都是這樣子,魚兒都不怎麽願意上鉤了。”
陸風瞥了眼道衍和尚的木桶,嘿嘿一笑:“搞不好是我搶了您生意。”
道衍和尚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小婉姑娘好笑。
“行,那您接著釣吧,我就先走了。”陸風拿著魚竿和幾條大魚起身。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繼續麵對著淮河。
小婉姑娘這時卻站了起來:“老鄉中午送來了飯,也不知道師傅什麽時候迴去,我得把這些食盒送迴去。”說完看了看道衍和尚,見道衍和尚點了點頭,又朝陸風一笑:“和陸先生一起走吧。”
“好啊。”陸風點頭。
上了河堤,兩人一起往前走。
讓陸風有點奇怪的是,在他身邊的人裏,除了陳留郡主之外,甚至連玉珠在大多數時候都落後他一些,但小婉姑娘卻十分自然的和他肩並肩走著,這反倒是讓陸風有點渾身不自在了。
“聽說陸先生弄出了可以增產的水稻?”小婉姑娘問。顯然,她是關心這件事的。
陸風點了點頭:“是啊,不過畢竟還隻是能看得出來而已,還沒到秋收呢。”
“那也基本上是成功了吧?”小婉姑娘沒當陸風謙虛,認真的問了之後見陸風點頭,才笑了笑道:“若有朝一日推廣到整個大明,必定造福全天下的百姓,這又是陸先生的生平一大功勞。”
“籍田園子裏可不止我一個人。”陸風笑了笑道。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也是。”然後看了一眼陸風,道:“先生向來不貪功,之前的戰車和大孔明燈做好很快功成身退,把封賞都給了別人,想必等到水稻增產成功,應該也是一樣吧?”
陸風不置可否。
“到時候朝廷應該會很積極的把改良後的水稻種子推廣到整個大明朝。”小婉姑娘低頭說道,之後想了一想,然後抬起頭來問陸風:“不過這件事上小婉有個問題,想請陸先生解答。”
“恩你說。”
“假設整個大明朝的水稻產量都能增加近一半,的確會讓很多人都能吃飽肚子。”小婉姑娘說完頓了一頓,看了下陸風的表情,然後才接著道:“但糧食一朵,似乎也可能發生些不好的事。”
陸風最近聽到的關於糧食增產的問題除了恭維基本都是躊躇滿誌的展望,人人都覺得整個大明朝的糧食能增加近一半的產量是絕對的好事,小婉姑娘這麽一說陸風自然很意外:“這話怎麽說?”
“一年前偶遇,小婉有幸請教過先生,先生當時講過一些經濟的問題,小婉一直銘記。”小婉姑娘道:“這件事上,小婉鬥膽想過,假設糧食忽然多起來,勢必會造成糧食不值錢的結果對嗎?”
陸風聽完一愣,然後點了點頭:“有這個可能。”
小婉姑娘這次沒有觀察陸風的表情,接著道:“而與此同時,大明朝的稅收,是用銀子來而非糧食來交的,如果糧食多了,變得不值錢了,百姓賣掉糧食所得到的銀子,是不是可能縮水?”
陸風想了想,卻也不得不讚同:“糧食忽然變多,價錢是控製不了的,如果有商人從中作怪,有可能一下變得非常不值錢,那時候增產的糧食失去意義,弄不好還會讓百姓吃虧。”
“那陸先生打算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小婉姑娘問道,然後卻也自己說了一個辦法:“或許到時候改變政策,直接用糧食來交稅,可以減少農戶承擔的風險,但這似乎還有些不夠。”
“當然。”陸風笑著點了點頭:“糧食增產本來就是為百姓謀福的,園子裏那麽多人辛辛苦苦,弄出了好的種子,隻是讓百姓不吃虧,那不是白白辛苦了嗎?所以隻那麽做是肯定不夠的。”
“那先生有什麽辦法呢?”小婉看著陸風。
陸風想了想道:“按你剛才說的,農戶直接用糧食來交稅,或許可以減少農戶所要承擔的風險,而糧食一多,緊接著必然會降價,但這種事情其實可以避免,而且很早就有人想出了辦法。”
小婉不解:“曾有過糧食大量增產,使糧食不值錢的先例麽?”
“沒有,但有商人從中作梗,在豐收之年壓低糧價。”陸風笑了笑道:“而前人的做法是,那種情況下隻能由官府出麵,低價時用大量資金買入糧食囤積,穩定好量價,而在高價時再低價賣出。”
小婉聽完想了一想,恍然大悟道:“有官府的資金,大量買入糧食,的確能穩住量價的繼續下跌,而大量囤積之後,民間的糧食不多,必然會反彈漲價,這時候再低價賣出,又遏製了量價暴漲。”
陸風點了點頭:“就是簡單的買入和放出就能穩定住市場。”
小婉姑娘若有所思。
陸風笑了笑:“不過真到了那個時候,能拿出那麽大一筆錢,而且能很快行動的,我覺得官府不如錢莊,一來錢莊有大量閑置的資金,而來錢莊在各地就有,能在當時很快做出反應。”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陸風一笑,然後問:“對了,測繪地圖的事情進行的怎麽樣了?”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南下南嶺的這支隊伍才剛剛迴來,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沿途的標注做好整理,至於地圖的繪製,還要等接下來的其他隊伍陸續迴來之後,再統一資料統一繪製。”
“這樣也好。”
小婉姑娘一笑:“倒是隨行的兩隻大孔明燈,一路上都挺好,其他各支隊伍也沒傳迴消息說出現什麽問題,前幾天在南嶺分手的兩隻大孔明燈,安安全全到了安南,很快就要投入戰場了。”
“是麽?”陸風還是剛剛聽說。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那大孔明燈,一路上我也算熟悉,在不同的地形,飛起來的高度都不受影響,在安南投入戰場方麵,應該能和北上蒙古的那幾隻,依地形不同發揮不同的效果。”
“你倒是懂。”陸風一笑:“不過說起來,大孔明燈到了大漠裏,主要還是起到偵查的作用,而到了安南的那兩隻大孔明燈,偵查的作用會更大,必要的時候,還能成為空軍,從高空打擊敵人。”
“空軍?”小婉姑娘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匯。
陸風於是解釋:“就是從空中攻擊的人。”
“這倒是隨著大孔明燈誕生和推廣後必然會產生的。”小婉姑娘恍然大悟,然後道:“不過先生說到從空中打擊,應該是利用火器一類的東西,以較小的存在,造成最大的破壞,對嗎?”
陸風這下對小婉姑娘有點刮目相看了:“對,不過那種東西,大明朝還沒弄出來。”
“的確,槍炮一類顯然不合適,有類似作用的也不一定能用,還得像先生所說的空軍一樣,隨著大孔明燈的推廣而慢慢出現。”小婉姑娘一笑:“不過以英國公的智慧,戰場上一定會隨機應變。”
“恩,隻要發揮出大孔明燈的優勢就行。”
小婉姑娘一笑,這時走到了一處橋邊,她看了看淮河對岸,停下腳步朝陸風道:“送飯的人就住在對岸,我得將這飯盒給人送過去,然後要迴到釣魚台那邊,全師傅他老人家迴家去了。”
陸風也站定,看了看對岸道:“那行,你先走吧,過河沒問題吧?”
“小婉連南嶺都走過去了。”小婉姑娘一笑,見陸風也笑了起來,又欠了錢身道:“今天又得了先生指點,小婉受益良多,隻盼將來還有機會再請教先生,希望先生不要嫌小婉麻煩。”
“不會不會。”
“那小婉就先謝過先生了。”
看著小婉通過長橋,走向對岸的身影,陸風皺著眉頭思索起來。
這算是第二次和這個不同尋常的少女正麵交流了。第一次小婉問了錢莊的很多事,這一次問到糧食、大孔明燈以及火器和軍事,不可否認這姑娘似乎真的很好奇這些問題,但顯而易見,她並非為道衍和尚而問。
幾個月的相處,讓陸風知道道衍和尚其實對政事毫無興趣,這或許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家已經退休。但小婉姑娘一個女人家,整天琴棋詩書,卻總愛了解這些問題,還真是和常人不同。
“就是不知道她是否其他國家大事也感興趣了。”陸風撇了撇嘴,隨即離開。
所幸,迴到家還沒天黑。
但讓陸風挺意外的是,進了門之後看到很多下人,正在一箱子一箱子的搬東西,而且仔細一看之後發現,裏麵好些東西是後院的,甚至是自己和玉珠每天都要用到的東西,這是幹嗎?
“抄家啊?”陸風一手魚竿一手魚大聲問。
忙前忙後的老管家這時候急忙走過來,朝陸風道:“小侯爺您迴來了,今天收獲還成吧?”
“還成。”陸風隨意迴了一句,然後指著這一團忙碌問:“這是幹嗎呢?”
“哦,夫人說要避暑,今天晚上準備好,明天一早出發,出去住一段時間。”
“出去住?”陸風不解:“去哪?”
“去福祿園啊。”
“福祿園?”陸風想想沒聽說過啊:“那是哪裏?”
“小侯爺怎麽還不知道呢?”老管家嗬嗬一笑:“陸家的外宅,前幾天剛置辦下的,說是冬暖夏涼,夫人這不是也懷著身孕嘛,就想著過去住上一段時間,把這三伏天過去了再迴來。”
陸風眨了眨眼,然後點頭:“原來是這樣,好我知道了。”
“那老漢去忙了。”
“恩。”
老管家走後,陸風一邊往後院走一邊黑著個臉,暗想這也太過分了,忽然買了個外宅那麽大的事情,自己居然都不知道,玉珠要去那個園子避暑,自己居然也毫不知情,都學會先斬後奏了?
不過在這能把人熱成烤豬的時候能去避避暑,陸風其實是挺滿意的……
但原則問題就是原則問題,帶上自己的大褲衩去度假之前,得好好教育教育玉珠,先斬後奏是不對的,作為男主人就算沒有決策權也至少也該有知情權啊,不知道情況問老管家就太沒麵子了。
得教育!
陸風看了看天色,是該迴家吃晚飯了,再遲一會怕是要走夜路,於是開始收拾魚線和魚餌,見道衍和尚沒點起身的意思,仍然穩坐泰山,不禁問了一句:“您老這是打算釣到晚上麽?”
“再釣一會兒吧,反正住的不遠。”道衍和尚看了看陸風今天的收獲,再看看自己木桶裏寥寥幾條魚,不禁苦笑:“怪事,最近這一兩個月一直都是這樣子,魚兒都不怎麽願意上鉤了。”
陸風瞥了眼道衍和尚的木桶,嘿嘿一笑:“搞不好是我搶了您生意。”
道衍和尚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小婉姑娘好笑。
“行,那您接著釣吧,我就先走了。”陸風拿著魚竿和幾條大魚起身。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繼續麵對著淮河。
小婉姑娘這時卻站了起來:“老鄉中午送來了飯,也不知道師傅什麽時候迴去,我得把這些食盒送迴去。”說完看了看道衍和尚,見道衍和尚點了點頭,又朝陸風一笑:“和陸先生一起走吧。”
“好啊。”陸風點頭。
上了河堤,兩人一起往前走。
讓陸風有點奇怪的是,在他身邊的人裏,除了陳留郡主之外,甚至連玉珠在大多數時候都落後他一些,但小婉姑娘卻十分自然的和他肩並肩走著,這反倒是讓陸風有點渾身不自在了。
“聽說陸先生弄出了可以增產的水稻?”小婉姑娘問。顯然,她是關心這件事的。
陸風點了點頭:“是啊,不過畢竟還隻是能看得出來而已,還沒到秋收呢。”
“那也基本上是成功了吧?”小婉姑娘沒當陸風謙虛,認真的問了之後見陸風點頭,才笑了笑道:“若有朝一日推廣到整個大明,必定造福全天下的百姓,這又是陸先生的生平一大功勞。”
“籍田園子裏可不止我一個人。”陸風笑了笑道。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也是。”然後看了一眼陸風,道:“先生向來不貪功,之前的戰車和大孔明燈做好很快功成身退,把封賞都給了別人,想必等到水稻增產成功,應該也是一樣吧?”
陸風不置可否。
“到時候朝廷應該會很積極的把改良後的水稻種子推廣到整個大明朝。”小婉姑娘低頭說道,之後想了一想,然後抬起頭來問陸風:“不過這件事上小婉有個問題,想請陸先生解答。”
“恩你說。”
“假設整個大明朝的水稻產量都能增加近一半,的確會讓很多人都能吃飽肚子。”小婉姑娘說完頓了一頓,看了下陸風的表情,然後才接著道:“但糧食一朵,似乎也可能發生些不好的事。”
陸風最近聽到的關於糧食增產的問題除了恭維基本都是躊躇滿誌的展望,人人都覺得整個大明朝的糧食能增加近一半的產量是絕對的好事,小婉姑娘這麽一說陸風自然很意外:“這話怎麽說?”
“一年前偶遇,小婉有幸請教過先生,先生當時講過一些經濟的問題,小婉一直銘記。”小婉姑娘道:“這件事上,小婉鬥膽想過,假設糧食忽然多起來,勢必會造成糧食不值錢的結果對嗎?”
陸風聽完一愣,然後點了點頭:“有這個可能。”
小婉姑娘這次沒有觀察陸風的表情,接著道:“而與此同時,大明朝的稅收,是用銀子來而非糧食來交的,如果糧食多了,變得不值錢了,百姓賣掉糧食所得到的銀子,是不是可能縮水?”
陸風想了想,卻也不得不讚同:“糧食忽然變多,價錢是控製不了的,如果有商人從中作怪,有可能一下變得非常不值錢,那時候增產的糧食失去意義,弄不好還會讓百姓吃虧。”
“那陸先生打算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小婉姑娘問道,然後卻也自己說了一個辦法:“或許到時候改變政策,直接用糧食來交稅,可以減少農戶承擔的風險,但這似乎還有些不夠。”
“當然。”陸風笑著點了點頭:“糧食增產本來就是為百姓謀福的,園子裏那麽多人辛辛苦苦,弄出了好的種子,隻是讓百姓不吃虧,那不是白白辛苦了嗎?所以隻那麽做是肯定不夠的。”
“那先生有什麽辦法呢?”小婉看著陸風。
陸風想了想道:“按你剛才說的,農戶直接用糧食來交稅,或許可以減少農戶所要承擔的風險,而糧食一多,緊接著必然會降價,但這種事情其實可以避免,而且很早就有人想出了辦法。”
小婉不解:“曾有過糧食大量增產,使糧食不值錢的先例麽?”
“沒有,但有商人從中作梗,在豐收之年壓低糧價。”陸風笑了笑道:“而前人的做法是,那種情況下隻能由官府出麵,低價時用大量資金買入糧食囤積,穩定好量價,而在高價時再低價賣出。”
小婉聽完想了一想,恍然大悟道:“有官府的資金,大量買入糧食,的確能穩住量價的繼續下跌,而大量囤積之後,民間的糧食不多,必然會反彈漲價,這時候再低價賣出,又遏製了量價暴漲。”
陸風點了點頭:“就是簡單的買入和放出就能穩定住市場。”
小婉姑娘若有所思。
陸風笑了笑:“不過真到了那個時候,能拿出那麽大一筆錢,而且能很快行動的,我覺得官府不如錢莊,一來錢莊有大量閑置的資金,而來錢莊在各地就有,能在當時很快做出反應。”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陸風一笑,然後問:“對了,測繪地圖的事情進行的怎麽樣了?”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南下南嶺的這支隊伍才剛剛迴來,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沿途的標注做好整理,至於地圖的繪製,還要等接下來的其他隊伍陸續迴來之後,再統一資料統一繪製。”
“這樣也好。”
小婉姑娘一笑:“倒是隨行的兩隻大孔明燈,一路上都挺好,其他各支隊伍也沒傳迴消息說出現什麽問題,前幾天在南嶺分手的兩隻大孔明燈,安安全全到了安南,很快就要投入戰場了。”
“是麽?”陸風還是剛剛聽說。
小婉姑娘點了點頭:“那大孔明燈,一路上我也算熟悉,在不同的地形,飛起來的高度都不受影響,在安南投入戰場方麵,應該能和北上蒙古的那幾隻,依地形不同發揮不同的效果。”
“你倒是懂。”陸風一笑:“不過說起來,大孔明燈到了大漠裏,主要還是起到偵查的作用,而到了安南的那兩隻大孔明燈,偵查的作用會更大,必要的時候,還能成為空軍,從高空打擊敵人。”
“空軍?”小婉姑娘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匯。
陸風於是解釋:“就是從空中攻擊的人。”
“這倒是隨著大孔明燈誕生和推廣後必然會產生的。”小婉姑娘恍然大悟,然後道:“不過先生說到從空中打擊,應該是利用火器一類的東西,以較小的存在,造成最大的破壞,對嗎?”
陸風這下對小婉姑娘有點刮目相看了:“對,不過那種東西,大明朝還沒弄出來。”
“的確,槍炮一類顯然不合適,有類似作用的也不一定能用,還得像先生所說的空軍一樣,隨著大孔明燈的推廣而慢慢出現。”小婉姑娘一笑:“不過以英國公的智慧,戰場上一定會隨機應變。”
“恩,隻要發揮出大孔明燈的優勢就行。”
小婉姑娘一笑,這時走到了一處橋邊,她看了看淮河對岸,停下腳步朝陸風道:“送飯的人就住在對岸,我得將這飯盒給人送過去,然後要迴到釣魚台那邊,全師傅他老人家迴家去了。”
陸風也站定,看了看對岸道:“那行,你先走吧,過河沒問題吧?”
“小婉連南嶺都走過去了。”小婉姑娘一笑,見陸風也笑了起來,又欠了錢身道:“今天又得了先生指點,小婉受益良多,隻盼將來還有機會再請教先生,希望先生不要嫌小婉麻煩。”
“不會不會。”
“那小婉就先謝過先生了。”
看著小婉通過長橋,走向對岸的身影,陸風皺著眉頭思索起來。
這算是第二次和這個不同尋常的少女正麵交流了。第一次小婉問了錢莊的很多事,這一次問到糧食、大孔明燈以及火器和軍事,不可否認這姑娘似乎真的很好奇這些問題,但顯而易見,她並非為道衍和尚而問。
幾個月的相處,讓陸風知道道衍和尚其實對政事毫無興趣,這或許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家已經退休。但小婉姑娘一個女人家,整天琴棋詩書,卻總愛了解這些問題,還真是和常人不同。
“就是不知道她是否其他國家大事也感興趣了。”陸風撇了撇嘴,隨即離開。
所幸,迴到家還沒天黑。
但讓陸風挺意外的是,進了門之後看到很多下人,正在一箱子一箱子的搬東西,而且仔細一看之後發現,裏麵好些東西是後院的,甚至是自己和玉珠每天都要用到的東西,這是幹嗎?
“抄家啊?”陸風一手魚竿一手魚大聲問。
忙前忙後的老管家這時候急忙走過來,朝陸風道:“小侯爺您迴來了,今天收獲還成吧?”
“還成。”陸風隨意迴了一句,然後指著這一團忙碌問:“這是幹嗎呢?”
“哦,夫人說要避暑,今天晚上準備好,明天一早出發,出去住一段時間。”
“出去住?”陸風不解:“去哪?”
“去福祿園啊。”
“福祿園?”陸風想想沒聽說過啊:“那是哪裏?”
“小侯爺怎麽還不知道呢?”老管家嗬嗬一笑:“陸家的外宅,前幾天剛置辦下的,說是冬暖夏涼,夫人這不是也懷著身孕嘛,就想著過去住上一段時間,把這三伏天過去了再迴來。”
陸風眨了眨眼,然後點頭:“原來是這樣,好我知道了。”
“那老漢去忙了。”
“恩。”
老管家走後,陸風一邊往後院走一邊黑著個臉,暗想這也太過分了,忽然買了個外宅那麽大的事情,自己居然都不知道,玉珠要去那個園子避暑,自己居然也毫不知情,都學會先斬後奏了?
不過在這能把人熱成烤豬的時候能去避避暑,陸風其實是挺滿意的……
但原則問題就是原則問題,帶上自己的大褲衩去度假之前,得好好教育教育玉珠,先斬後奏是不對的,作為男主人就算沒有決策權也至少也該有知情權啊,不知道情況問老管家就太沒麵子了。
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