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如惠在史雲虹幫自己診治後,被送迴了驛館中休息。


    剛吃完晚飯後,下人便通報說是有客人來訪。


    來者不是他人,正是正四品下壯武將軍、時任班直侍衛副統領兼金槍班都指揮使的王行。


    王行一進屋,就立即挺胸並肩,行了個標準的軍禮,說道:“後進末將,見過魯老將軍。”


    “王將軍,老夫有傷在身,就不給你迴禮了。還是快坐吧。”魯如惠從床榻上坐了起來,笑眯眯的指著一張椅子說道。


    “謝魯老將軍。”王行坐到了椅子上,依然身姿筆挺。


    “王將軍是將門嬌子,家風淳厚啊!”魯如惠感喟了一下,但隨即又笑道:“不過私下裏,和老夫不用行這麽多禮。何況論說起來,今天你還算是老夫的救命恩人呢,老夫應該先向你行禮致謝的。”


    “末將隻是在盡自己的本份。先前末將一時糊塗,若非有魯老將軍對末將一番棒喝,末將早已身陷迷途而不知返,又焉有今日?所以隻要能報答魯老將軍大恩於萬一,末將是縱死不辭的。”盡管魯如惠渾沒有一點架子,但王行還是迴答的很恭敬謙卑。


    這一方麵是因為魯如惠德高爵顯,在大宋朝的軍旅中素有威望,另一方麵,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王行與魯如惠也算是有過“故交”。


    約四年前,當時還是太上皇趙惇在位,不過朝政大權卻是盡被前李皇後一黨所把持著,政局昏暗、國家積弱,百姓怨聲載道,而讀書人們就更是疾唿不斷。時有正在嶽麓書院讀書的宋君鴻和劉羽排演戲曲《桃花扇》,針貶時弊,獲得人們的稱讚和追捧,卻著實是犯了前李皇後的大忌,所以便派出了當時不得不投靠於她的王行來嶽麓書院刺殺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讀書人,卻不想為兄長王矢和當時正任嶽麓書院山長的魯如惠所阻,並終於勸得王行番然悔悟、浪子迴頭。後來,在趙措聯合黃龍黨鏟除前李皇後的兵變之中他先是臥底然後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為趙措的登基立下了大功勞,所以現在才會官職迅速升遷至四品將軍的高位。


    政局有時就是這麽的險惡,一個選擇,有時可以讓你雞犬升天,一個選擇,有時也可以讓你禍及滿門。王行是個幸運兒,他的選擇,讓他在這幾年的政治大風波有隻驚不險,更是飛黃騰達,所以對於當初幫過自己的魯如惠也就分外的尊敬了。


    但魯如惠卻對這些小事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唯一感到開心的就是,王行也算是個不錯的人材,總算沒有被毀掉了,這也算是替大宋軍旅又多留了一絲元氣。


    可魯如惠越是不想居功,就越是讓王行尊崇。


    魯如惠卻沒有一點架子,命人給端來了一些熱茶湯後,兩人就開始邊喝邊聊了起來。


    這一老一中都是廝混大宋軍旅中已久的人物,話題自然也就圍繞著軍旅話題扯了開來。話題越聊越輕鬆,越聊越寬泛。從大宋軍製的優缺點,扯到了前不久發生的宋金大戰中顯現出來的各種得失,從軍中各派係的情況,扯到了目前大宋中一些戰將的成名典故,慢慢的,話題扯到了王行的兄長王矢的身上,最後,終於牽扯到了一個關鍵的人物————宋君鴻。


    “魯老將軍的這位得意門生,現在可是變成了一號人物哩,連我都曾聽說過他的大名。”王行說道。


    “他將來要走的路還長著哩。”魯如惠淡淡的說。盡管嘴上說的輕鬆,可當有人誇自己心愛的學生時,魯如惠心中還是有著一絲暗美的。


    他卻不知,王行此話,卻並非全是誇獎之辭。


    猶豫了一下後,王行決定還是把話說出來:“魯老將軍,據末將所猜測,宋小將軍目下可不一定能過的安省,說不定正處在風口刀尖上哩。”


    “此話怎講?”魯如惠問道。王行突然蹦出來的這句話,有點讓他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


    “宋小將軍,或許是無意中得罪了人也說不定。”王行淡淡的說。


    可魯如惠不敢置信的問:“宋君鴻不過是個新晉的年輕小將,為人素為低調,又從不參加什麽朝內派係的紛爭,怎麽會這麽快就得罪人呢?”


    “怕是他不僅得罪了人,還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王行說道。


    “得罪了誰?”


    “當今朝中最顯赫的兩大豪門——”王行伸出兩根手指頭數道:“高家、韓家。”


    “啊?”魯如惠大吃一驚,對小小的宋君鴻而言,這兩家無疑是哪一家都招惹不起的。


    “這倒底是怎麽一迴事?”魯如惠不解的問。


    “這…….”王行遲疑了一下,說道:“末將也隻是道聽途說,或許是當不得真的。”


    “無妨!先說來與老夫聽聽。”魯如惠答。


    “那好吧。”王行就敘述了起來。


    其實王行在這臨安城中也算是一號人物。一方麵,他是將門王家在臨安城裏的代表和話事人,另一方麵,他還是皇帝趙措的帖身近臣,所以,很多朝局上和秘辛出現後,普通的老百姓不會知道,一般的朝庭官員也不會知道,但王行卻或許能窺得一些蛛絲馬跡。


    這不僅得益於他現在的身份優勢,更是因為他在政治上本就是個敏感的人。相較起一心軍務的兄長王矢,王行卻更格外的注意朝堂政局上諸多變化。


    排兵布陣,王行或許不及王矢,但政堂起伏,王矢卻比乃兄更勝一籌。


    隻是因為了家門的延續,王行曾不得不忍辱投靠前李皇後一黨,這段經曆,讓他為原黃龍黨諸將和韓家所不恥,所以,他唯有全力效忠新帝趙措,成為皇帝的帖身心腹後,才能在臨安城這風雲變幻的政治之都中有一個立足之地。


    而要搏浪政治,則首先要關注政治。而要關注政治,則首先要關注別人都不曾關注過的小事開始。像一些已經人人皆知的國策大事,實則已無多少關注的必要了。


    所以,王行格外關注各類小事,包括高、韓兩家對宋君鴻的暗中聯手打壓,他都敏感的嗅出了其中的味道。


    實際上,當初東安王去藩國遇襲之事,趙措就曾命符天來暗中進行調查,而王行就是奉秘令實施調查行動中的一員。


    當然,這些秘辛,本不足以為外人道。此時,他將之寅夜告訴魯如惠,也是有他的打算的。


    一方麵,魯如惠現在聖眷正隆,就算是宋金之戰大出風頭和韓樞使和種太尉也趕之不上。隻要魯如惠不倒,那麽和魯如惠沾邊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另一方麵,自己的兄長王矢,才是王氏一族的真正族長。而王矢卻是一直和魯如惠捆綁在一起的,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這個道理。要讓王家光大,便要護得魯如惠穩固,而從魯如惠對宋君鴻的刻意栽培之情來看,此時對魯如惠提個醒、賣個人情是絕對值得的。


    魯如惠靜靜的聽完了王行講述宋君鴻與高、韓兩家關係的揣測,攢著眉對此並沒有一句話的輟評。


    這一切本都隻是王行個人的猜測,無憑無據。隻是魯如惠也相信,王行絕不會閑著無聊刻意編這瞎話兒來騙自己,對誰都沒有一丁點好處的。


    可若這一切都是真的,那自己可則能會害了宋君鴻。


    原因為他,因為淮南東路還有個高雲。


    高雲此人確也有些才幹,再加上自身又是高皇後的親叔,所以在戰後的淮南東路的軍旅中便坐到了魯如惠一人之下,千軍之上的位置。而高雲,卻是素來對高行極其維護、對高皇後言聽計從的。


    偏偏自己又在這時骨斷難行,淮南東路的軍界,已變成了高雲一人的獨立王國。宋君鴻等人的安危浮沉,也全拿捏在高雲的一念之間罷了。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後,魯如惠便作出了一些疲態,機靈的王行立即起身告辭了。


    王行離開後,魯如惠立即命人拿來了文房四寶,修書一封,讓親信乘快馬遞送迴了淮南東路,交到了王矢的手裏。


    在書信中,魯如惠隻是用春秋筆法簡單的交待了下自己受傷需要留臨安靜養的事,對於受傷的詳情隻字未提,更沒有一字的著急或委屈。隻是在信中簡單的交待王矢:宋君鴻等人年輕氣盛,到了淮南東路後要加以管束,莫要讓其和‘上峰’間起衝突。


    有道是“說話說聲兒,聽琴聽音兒。”魯如惠這封乍一看似是普通簡單的書信,到了王矢手裏卻是自能看出其中的門道兒來。


    他歎息了一聲,對宋君鴻說:“子燁,看來你要在黃城軍中多待上一陣子了。”


    種依尚聽完了宋君鴻對信件內容的轉述,皺著眉說道:“這傷筋動骨一百天,再加上魯老宣相迴程路上的時間,子燁豈非最少要在廂軍中待上四個多月?”


    “四個月就四個月吧!一轉眼也就過去了。”宋君鴻突然笑了笑,事到如今也沒有辦法,與其愁眉苦臉,不如灑脫一點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頭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並收藏迴頭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