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投入使用的巴克萊中心有17732個座位,加上vip包廂和加座,一場比賽能容納18000名左右觀眾觀看比賽。


    雖然座位數量比一些傳統球館要少,但更少的座位意味著更為合理的布局,更為寬敞的空間,更為現代化的設計,還有更多服務球迷的店鋪、設施。


    這座曾經讓籃網破產,陷入財政危機的場館,如今已經是全聯盟看球感受最好,服務最周到的球場。


    本賽季在拿下科比組建四巨頭以後,籃網隊季票大賣,日常套票、散票更是場場售賣一空,球隊的財政情況好轉,俄羅斯老板小賺一筆——以他的資產體量,籃網今年的利潤隻能算小賺。


    不過能賺錢已經很不錯了,說明籃網已經徹底從之前的財政泥潭中擺脫了出來,也說明科比的票房號召力是真的強。


    如果隻有皮爾斯、加內特,籃網恐怕很難達到現在的高度,論人氣和狀態,他們都不如科比,在今年的mvp評選中,科比能排在第三位。


    巴克萊中心的vip包廂,每一間的裝修都各具特色,因為是新的球館,所以顯得更為豪華。


    此刻,閔聰達正坐在包廂的皮沙發上,嘴裏叼著一根雪茄,等待著比賽的開始。


    快船和勇士的係列賽在前天就結束了,快船兵不血刃,相當輕鬆的擊敗對手殺入總決賽。


    閔聰達得以空下來,來到布魯克林觀看這第六戰,看看籃網是否能成為快船總決賽的對手。


    而坐在閔聰達旁邊的,是個滿頭銀發的小老頭,他雙手十指交叉端坐,靜靜地看著場地中央,顯得若有所思。


    這個小老頭正是大衛-斯特恩,和前兩年相比他瘦了一些,臉色沒有在任時那樣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相反人顯得有些幹巴,眼神也呆滯了不少。


    果然人一旦從最高權力的位置上退下來,就很容易衰老,另一方麵2011年停擺時的那次腦出血,對斯特恩的影響也不小,導致他身體比過去弱了不少。


    最近兩個賽季,大衛-斯特恩依舊是名義上的聯盟總裁,亞當-席爾瓦是代總裁,等到本賽季結束後,進入2014-2015賽季,斯特恩將徹底退休,席爾瓦總裁頭銜前的“代理”二字也將摘掉。


    在正式卸任前,斯特恩繼續在聯盟發光發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nba做事。


    在前段時間結束的新轉播合同談判中,斯特恩親自出馬主導談判,為nba爭取到了一份270億美元的超級大合同,從2016年開始執行。


    這對nba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這意味著nba的收入將提升一大截,工資帽也將往上攀升,nba將進入億元合同滿天飛的金元時代。


    這一切都離不開斯特恩30年的耕耘與積累,將聯賽打造成了最具知名度的商業體育品牌。


    他對nba這份事業有著超越生命的情感,是他畢生的心血,為此他殫精竭慮。


    今晚是斯特恩主動約閔聰達在巴克萊中心看比賽的。


    如果快船今年拿下三連冠,將是斯特恩時代的第三個王朝。


    30年,3個王朝,從商業角度來說,這是極具傳奇性的,對nba品牌是極大的加成。


    但高瞻遠矚的斯特恩,卻從快船的成功中聞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因為快船的成功是非美式的成功,如果未來要講述快船的故事,人們會驚訝的發現這並不是一出經典的“美式超級英雄”的傳奇,最典型的就是邁克爾-喬丹的芝加哥公牛。


    哪怕籃球不是世界第一運動,但喬丹的生涯傳奇,依舊鑄造了一座美式體育精神的神像,他的影響力、傳播力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斯特恩不指望再出現第二尊這樣的神像,詹姆斯曾經有這種可能,但這場比賽打完,勒布朗-詹姆斯很可能徹底退出追逐喬丹的行列。


    科比+奧尼爾,尤其是科比,在新時代的影響力無限接近喬丹。


    這也是為什麽2002年,聯盟無論如何都要托湖人一把,少一個冠軍美式英雄就不夠完美了。


    可是快船呢?這是一支什麽樣的球隊?


    理論上來說,斯蒂芬-庫裏應該是這個球隊的神,新時代的偶像。


    無論是他的狀元秀身份,入隊時間,數據,還有今年的mvp獎杯,以及他開創性的打法,都符合成神的要素。


    可雖然庫裏粉絲無數,尤其在年輕球迷中影響力極大,但他顯然不是喬丹式的超級英雄,他身上“神性”的地方太少了。


    什麽人能被“神化”,身上必然有許多普通人沒有的,難以企及的特質,而且這些特質要非常非常明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喬丹的身材、相貌,超群的身體素質,他打球的顛覆性,都是吹捧他神性的外衣。


    可庫裏,偏偏將神性的外衣脫了下來,他看起來身體素質平平,長了一張娃娃臉,扣籃都費勁,喜歡扔三分球,感覺是一個身體素質平庸的人為了在競爭激烈的nba生存所采取的一種投機取巧的生存方式——雖然這種印象是不正確的,但它確實普遍存在,知道現在這種偏見都無法消除。


    這就導致庫裏有海量的年輕球迷,但聯盟很難對他造神,他不是超級英雄,而是一個平民英雄,一個瘦弱的小個子逆襲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可以是nba傳奇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很難成為主旋律。


    作為可能是體育史上最優秀的真人秀導演兼編劇,斯特恩意識到了故事新主角的問題,但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麵,那就是洛杉磯快船這支球隊。


    現在的快船,讓斯特恩聯想到了那個曾經壟斷總冠軍的綠色巨無霸,波士頓凱爾特人。


    一縷青煙飄到了斯特恩的鼻子跟前,斯特恩咳嗽了幾下,轉頭對閔聰達道:“別抽雪茄了,我最近咳嗽。”


    閔聰達這段時間剛迷上雪茄,感覺這玩意兒比抽煙過癮,而且很有範。


    他將雪茄燃燒的一頭在煙灰缸熄滅,掏出雪茄剪將那頭剪掉,收進了雪茄盒裏。


    “你什麽時候開始抽這該死的玩意兒了。”斯特恩問道,他對雪茄、香煙這類東西說不上深惡痛絕,但也絕對沒什麽好感。


    作為一個心腦血管病人,他平時是絕不會碰這些東西的。


    “在我開始習慣拿總冠軍的時候,總裁先生。”閔聰達迴道。


    自從他不再沉迷於讓快船破產後,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比得精神病之前更精神了。


    斯特恩聽到閔聰達話,內心一陣不適,不是因為閔聰達的話冒犯了他,而是他的話讓斯特恩想到了一個人——裏德-奧爾巴赫。


    那個手裏攥了十幾枚戒指,差點將nba變成綠衫軍後花園遊戲的人。


    可以這麽說,斯特恩在1984年上台後,工作的一大重心就打擊奧爾巴赫為首的凱爾特人係對聯盟的侵蝕和壟斷,最終斯特恩成功了,讓凱爾特人變成了一個普通的nba球隊,而不是壟斷聯盟資源的巨無霸。


    為此,斯特恩還豢養了另外一個巨無霸,洛杉磯湖人。


    當然,這隻是表麵上斯特恩和奧爾巴赫的爭鬥,是對聯盟權力、人脈、資源還有規則的博弈,但本質上是理念之爭,往大了說是意識形態的爭鬥。


    如果非要將nba曆史一刀切兩段的話,1984年絕對會是很多人下刀的那一年。


    在斯特恩上台之前,nba是一個區域性質的,帶有濃厚地域對抗色彩,具備傳統美國體育精神(這種精神發源於奈史密斯、美國大學籃球和nbl)的籃球聯盟,奧爾巴赫是這套規則體係中的佼佼者,是最成功的一個。


    當斯特恩上台後,他的格局更大,眼光更為長遠,看到了北美大陸之外,放眼全球,他具備的是國際化的視野,致力於將nba打造成一個統一的、規則明確完善,能向全美乃至全世界推廣的商業品牌。


    前者鬆散,強調差異化、地域化,後者緊密,強調平衡、利益共同體。


    最後格局更大的斯特恩獲得了勝利,徹底改變了nba的風貌,打造了一套全新的遊戲規則,籃球還是那個籃球,但nba不是那個nba了,紅頭玩轉的那一套,完全不管用,新老交替,他徹底敗了。


    不過,斯特恩在閔聰達身上隱約看到了一個新主教的影子。


    在斯特恩看來,閔聰達和波波維奇、傑克遜、萊利這些成功的教練、經理人截然不同,有著本質的區別。


    傑克遜、波波維奇、萊利都是“斯特恩規則”下獲得成功的產物,他們的成功是對規則最好的完善與背書。


    斯特恩推崇巨星戰略,所以傑克遜、萊利、波波維奇都靠巨星成功;斯特恩不斷製定複雜的交易規則,限製一家獨大,所以傑克遜三連冠是極限,萊利兩連,波波沒有連冠;斯特恩打開國際市場,波波維奇、傑克遜都在國際球員身上大受裨益。


    而閔聰達不同,他走向成功的路,和斯特恩規則沒有任何關係。


    他的球員都是選秀和普通交易拿到的,而且庫裏完全不是鄧肯、魔術師這樣眾望所歸的巨星,反而是個極度不被看好,可能成為水貨的球員。


    複雜的cba交易條款,對快船是一點作用都沒起,這個球隊現在根本就不交易,核心球員不動就算了,角色球員也都養著,“一潭死水”。


    至於什麽國際市場,他倒是著力於開發亞洲市場,但是以快船的名義開辦亞洲青少年籃球基金,用nba球隊的名頭,用了部分nba的資源,但實際上和nba沒關係。


    你到底想幹什麽?


    之前閔聰達接受采訪時說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言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他四年時間裏處處和聯盟對著幹,動輒批評聯盟,而且對罰款毫不在意,幾年下來罰了幾百萬,已經成功樹立了一個“我和nba官方對著幹”的人設。


    還有就是快船隊的紀錄片,目前已經四部紀錄片,其中兩部院線上映,第四部《天啟》已經獲得了大量讚譽。


    一個球隊啊,每年獨自出紀錄片,宣傳球隊獨特的文化價值,這又是什麽操作?


    更讓斯特恩擔心的是,亞當-席爾瓦和其他高層還暗地裏自持閔聰達,當然,席爾瓦和閔聰達之間是有嫌隙的,因為快船老板變動的事,但總體來說,席爾瓦希望有快船王朝,希望庫裏成為新時代的旗幟。


    可是大衛-斯特恩知道,這個新時代的旗幟無比危險,萬一有一天這麵旗比nba這旗還要大呢?


    斯特恩今年已經70多歲,大部分人到這個年紀,都是“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了,而斯特恩還在深謀遠慮。


    此時,籃網和騎士隊的比賽已經開始了。


    開局籃網進攻的火力就相當兇猛,皮爾斯和科比兩人外線連續命中投籃,而騎士隊進攻都不中,籃網開局取得了6:0的領先,占據了先機。


    “斯瑪特,我聽說,係列賽的時候,你有和科比聯係,教了他一些,方法?”斯特恩問道。


    “伱聽誰說的?你在球員身邊放間諜啊?還是你又動用fbi的力量了?你何必呢?”


    “我就是問問,你迴答我就是了,消息本來就傳的很快!”


    “好吧,是,我是教了他一些方法。讓他挑撥歐文和詹姆斯之間的關係。不過這是很正常的手段,兵不厭詐嘛。再說,換成別人挑釁效果不會太好,科比去,絕對好用。”


    歐文是把科比視作偶像的,當然希望在比賽中徹底擊敗科比。


    不過歐文這個人腦迴路確實清奇,他為了完成自己的想法,很難猜出他能做出什麽樣的事來。


    為了迴應科比,打敗科比,好像騎士隊的輸贏就不重要了,以至於他在比賽中的很多做法,都傷害了球隊。


    不過閔聰達能猜出歐文的邏輯:他希望像個球隊老大那樣去率領球隊勝利,並且他堅信自己可以做老大,隻是缺少一個機會。


    不得不說,精神病的思維,隻有精神病能理解。


    在騎士隊進攻陷入困境的情況下,歐文連續突破上籃得手。


    從第三場開始,歐文的直接對位人變成了科比,這更加激發了歐文的鬥誌。


    騎士連續追分,而籃網的進攻很平穩,科比擔當控衛對他而言是巨大的挑戰,因為他的眼鏡和籃筐會自動鎖定配對,如何解鎖是個難題。


    幸好籃網的主教練是基德,基德對如何做一個好的隱形控衛,有著極深的理解,他可以幫助科比解決這一難題。


    第一節,籃網隊26:22,領先騎士隊4分。


    歐文首節砍下12分,得分超過全隊一半,詹姆斯隻貢獻了2分。


    詹姆斯完全沒有打出2012年半決賽,那種舍我其誰的比賽。


    相反,他在第一節賭氣似的,把進攻核心地位交給了歐文,仿佛在說:“球給你,看你怎麽帶隊。”


    但坐在板凳席上,隻有詹姆斯自己知道,一種恐慌環繞著他。


    當他在場上拿球,看著籃筐的時候,他心裏就會浮現一種感覺:


    “你投不進的。”


    這種感覺揮之不去,就像科比的那句話。


    其實到現在他都沒弄明白,剛剛開場的時候,科比到底說那句話了沒有?


    vip包廂裏,斯特恩知曉了閔聰達如何與科比交流,讓科比對騎士、詹姆斯、歐文進行攻心的事。


    “你為什麽要這麽做?”斯特恩問道。


    “我想達成和科比的夏天的承諾,這不是一件好事麽?多具有傳奇性啊。nba難道不喜歡這樣的故事?”


    “喜歡,但最好不要用這樣的方式。渾然天成的故事才是最動人的,聯盟正負責搭台,唱戲的是你們,我們無法控製一切。”


    “那是你們,我又不代表聯盟,我就想讓科比進總決賽,打詹姆斯對我們來說,沒有太大挑戰性。騎士隊的潛力已經到頭了,這是一塊墳墓。你們當初不該為了俄亥俄的市場,讓勒布朗去克利夫蘭的。”


    “我說了,我們無法控製一切!”


    “得了吧~不過也要謝謝你們對快船的支持。”


    斯特恩換了個姿勢,不再端坐,而是躺在了沙發靠背上。


    他轉頭望著閔聰達,道:“斯瑪特,你有沒有考慮過,以後做nba總裁?”


    “什麽?”


    “我說,你有沒有考慮過,以後做nba總裁。”


    “做nba總裁?我能自己罰自己錢麽?”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