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科爾在剛接手快船進攻時,也想過讓庫裏打得更“規矩”一些。


    在他原先的設想中,庫裏應該是公牛邁克爾-喬丹那樣的角色。


    沒錯,科爾對庫裏的設定是邁克爾-喬丹,堪稱天花板級別的要求了。


    雖然喬丹因為他無與倫比的單打技巧被人稱道,以至於有人說“三角進攻就是喬丹單打”。


    但這顯然是對喬丹和三角進攻的一種誤解。


    喬丹的單打的確是曆史天花板級別的,三連冠公牛時期喬丹貢獻了很多極為精彩的單打進攻,用他的技巧影響了一代球員,靠一己之力開啟了21世紀“單打收益最高”的時代。


    可喬丹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團隊球員,除了早期他被人批評太獨之外,在他步入成熟的階段,喬丹從來都是完美的團隊球員。


    他的無球跑動,空切,轉移球,空間拉扯,戰術意識都是非常出色的。


    在比賽強度不那麽大的常規時間,喬丹在場上的“存在感”其實很低。


    不是因為他不得分,而是他觸球時間並不多,很多球都是跑戰術找機會,然後接球就出手得分。


    如果不特意盯著喬丹看,可能三節比賽過去,觀眾會覺得喬丹怎麽沒怎麽打呢?


    可是一看數據統計,喬丹已經拿25分,甚至30分了。


    隻有在高強度的季後賽,或者關鍵時間,才會出現喬丹“聚光燈打法”的時刻。


    外線長時間持球,讀秒進攻,和對方的外線防守人進行騎士單挑,一個打兩個甚至三個。


    喬丹這樣的特質,給科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內心從此有了完美球員的標準。


    庫裏看似和喬丹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且是風格截然不同的球員,科爾卻認為庫裏可以朝著喬丹的方向去發展。


    他出色的無球跑位能力和戰術素養,高超的投射能力,讓他在常規賽時間能成為優秀的團隊球員。


    到了比賽關鍵時刻,高強度的階段,庫裏也能用一對一的單打解決問題。


    當然,庫裏現在一對一單吃的能力,比喬丹那是差遠了,但可以培養。


    可是等到庫裏複出,打了幾場比賽後,科爾就發現庫裏是個很不一樣的球員。


    他的確有很強的團隊性,會無球,懂戰術,尤其是他的跑位能力一流。


    跑位能力不僅在於你會不會跑,還在於你能不能跑。


    籃球是一個需要不停奔跑的運動,奔跑才能出機會,奔跑才能跟上防守。


    庫裏奔跑的能力被低估,他的體能槽比一般球員要強大很多。


    防守球員有時候不是被庫裏的技巧給騙到的,而是被庫裏的體能給耗死的。


    擁有如此出色團隊特質的庫裏,在比賽中卻時不時做出一些很匪夷所思的選擇。


    比如在行進中突然三分出手,比如在應該傳橫向球的時候,突然一個背傳給另外一個人,再比如喜歡快攻直接扔三分,或者在底角這種“死地”和防守人糾纏,硬要拉開空間扔一個三分。


    這些不合理的選擇在喬丹身上是不會出現的。


    喬丹看似有很多強打、硬打,也有天馬行空的出手。


    但他很少有那種不管進不進,事後都讓人覺得“他怎麽這麽打”的球。


    因為喬丹在大學時的恩師是查帕爾山教皇迪恩-史密斯,他那樣打球會被罵死。


    他的不合理,往往也是合理的無奈之舉,他不這麽打沒人能打了。


    庫裏在大學的經曆不同,他在戴維森學院打了三年,那是一隻真正的魚腩。


    他的教頭不是迪恩-史密斯,他前麵也沒有詹姆斯-沃西壓著,他擁有絕對的自由。


    在這種絕對的自由下,庫裏養成了一些不合理的打球方式。


    一開始科爾和鄧利維一樣,希望庫裏能改一改,發揮他的團隊性,把過多的個性收斂一下。


    結果邁克-鄧利維卻說,“你不要讓他改,沒有這個可能的。斯瑪特先生希望他自由自在,野蠻生長。伱還是別費這個勁了,他可是狀元秀。”


    科爾覺得這麽做對團隊太不負責了吧,把庫裏當魔術師約翰遜、科比或者詹姆斯那樣慣著嗎?


    太慣著球員可不一定是好事,本來這些天才可以取得更大成就,但為什麽不如喬丹?就是差了那麽一點點。


    可是打了一段時間後,科爾逐漸發現,庫裏的任性與不合理並非不可接受。


    原因很簡單,他的不合理,綜合效果來看,其實也是合理的,因為他能進啊!


    籃球場上,不孝有三,不進為大,隻要你能進,都不是問題。


    偶爾進一個那是運氣,但如果總是能進,說明這個選擇就是合理的。


    當科爾放棄改造庫裏的想法後,看著庫裏在場上極有想象力的打法,他很多次在內心欽佩閔聰達,欽佩他的先見之明。


    科爾是個自視甚高,野心勃勃的人。


    全聯盟他能看的上的管理層人員沒有多少。


    波波維奇算一個,傑裏-韋斯特算一個,安吉算半個。


    唯有閔聰達,科爾覺得自己看不透他,真是看不透。


    除了對庫裏的培養之外,快船其他方方麵麵,都顯得與眾不同。


    每當科爾覺得,“怎麽能這麽幹”的時候,過段時間他就被打臉,“原來這麽做是有道理的,且長遠來看很有意義…”


    尤其快船在管理層上的一些工作,快船員工沒有一個不對閔聰達豎大拇指的,掃地阿姨都說好。


    讓做了三年太陽總經理的科爾是自愧不如,實在是有差距啊,還是安心做個助理教練吧。


    比賽還在繼續。


    第一節開始四次進攻,快船四中四,已經拿下了10分。


    而灰熊依靠格裏芬命中2球,隻拿到4分,這進攻效率的差別一下就顯現出來了。


    華萊士看著開局灰熊的局麵,很是坐立不安。


    其實灰熊的進攻沒什麽問題,都50%的成功率了。


    關鍵還是防守,根本防不住快船的進攻。


    他們的防守明明很堅固,華萊士也很自信。


    可在快船麵前就如黃油一般,熱刀子一捅就穿了。


    看到華萊士著急的樣子,閔聰達道:“你們要提升一下三號位的防守能力。三號位最重要的是移動能力,身高、籃板什麽的不是很重要,記住,移動力,還有一對一單防能力,不要看身高。”


    “把托尼-阿倫放到三號位去吧,相信我,效果會不錯的,讓他堅決的換防。”


    “還有你們防擋拆問題很大,還是以沉退為主吧,不要讓小喬丹、格裏芬沒完沒了去延誤了,沒有意義的,浪費體力。”


    閔聰達一番指點,華萊士連忙拿出小本本記錄了下來。


    記完華萊士突然道:“斯瑪特,你為什麽要告訴我這些呢?”


    閔聰達笑了笑,道:“因為我們是朋友嘛,朋友當然要互相幫助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