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以助理教練的身份加盟快船隊在聯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當科爾決定離開太陽總經理崗位的時候,很多球隊希望他去擔任總經理或者主教練。


    但科爾卻毅然決定迴到電視評論員的崗位,做一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


    畢竟遊戲的旁觀者,比遊戲的參與者要輕鬆多了。


    可是僅僅小半年時間,科爾就改變了主意選擇做助理教練。


    而且去了這一年多來爭議巨大的流量隊洛杉磯快船。


    這無疑又給了人們巨大的想象空間。


    部分媒體給出的猜測是科爾將在下個賽季繼承快船主教練的職位。


    這半個賽季,他是以鄧利維繼承者的身份,先到球隊來適應環境的。


    還有部分媒體認為科爾真正要接替的不是鄧利維而是閔聰達。


    斯瑪特-閔在快船的位置並非那麽穩固,一旦球隊翻船,科爾就會頂上。


    而知名nba推特自媒體、神秘爆料人nba-batman給出的答案是:史蒂夫-科爾在快船食堂吃了香煎魚覺得很好吃,為了能長久的在這裏吃魚,決定簽約快船。


    這nba-batman關於快船的八卦傳聞是越來越離譜了。


    快船的球迷對史蒂夫-科爾的到來充滿了期待,認為科爾能快速改變快船目前進攻別扭的狀態。


    結果,1月14號,快船在奧克蘭112:121輸給了金州勇士隊。


    1月16號,快船主場99:91擊敗了陣容不整的洛杉磯湖人。


    1月17號背靠背作戰,快船110:117輸給印第安納步行者。


    1月19號,快船主場119:106戰勝森林狼。


    依舊是贏一場,輸一場,球隊狀態還是起伏不定。


    這種情況,閔聰達已經很滿意了,輸輸贏贏不穩定。


    總比一波又一波的連勝來的強吧?


    而且科爾上任有一段時間,球隊的進攻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所謂的傳切進攻,快船的高位策應和溜底線確實越來越多了。


    可是從進攻效率上來說,並沒有質的提升。


    而且因為傳球多導致的失誤增多,讓快船的防守質量下滑。


    本來快船防守經過一番調教,陣地戰麵對擋拆的效果好多了。


    可三號位運動能力的不足,後衛線老的老小的小,以及內線兩個較為遲緩的大個,讓快船防快速反擊的能力一直不好。


    失誤少的時候快船能控節奏,失誤一旦多起來,快船就麻煩了。


    輸掉的幾場比賽都是失誤較多,被對手抓反擊打快攻。


    上個賽季快船打勇士十拿九穩,本賽季卻已經輸了兩次。


    除了庫裏缺席之外,主要是被勇士抓反擊,讓盧比奧把他的快攻反擊組織能力給發揮了出來。


    這種局麵對快船來說幾乎是無解的,除非交易提升三號位,但閔聰達怎麽可能做這樣的交易。


    看到科爾沒有給快船帶來什麽立竿見影的變化,閔聰達可以放心的去釣魚了。


    而科爾來到快船後也覺得很奇怪,斯瑪特這個人身為總經理,就這麽無所事事的嗎?


    每天見不到人,中午出現吃個飯,下午人又沒了,晚上偶爾看看比賽,賽後罵罵聯盟。


    交易不做,薪資空間不處理,商務談判不參加,媒體專訪不安排,每天就釣魚、泡吧。


    他還以為斯瑪特在快船每天都在做些什麽了不起的變革呢,原來就是“擺爛”!


    不過在快船工作一段時間後,科爾很快也發現了這個球隊和其他球隊的不同。


    首先是球隊氛圍,從上到下都透著一股輕鬆感,不是散漫,而是輕鬆。


    每個人都在各盡其職完成自己的工作,互相之間鼓勵、合作,沒有壓迫和爭鬥。


    後來一問才知道,快船員工的工資比隔壁湖人還要高,而且斯瑪特上任後沒有裁汰過任何一名員工。


    其次是工作量少,所有人從教練到職員,每天的工作內容都不多,而且到點下班絕不加班。


    科爾在太陽隊工作時,感覺每天有幹不完的活,員工加班是常事。


    尤其是涉及到球員交易的時候,大量的事情需要溝通,文件需要處理。


    每個賽季牽動人心的大交易就那麽幾個,很多球隊看似不作為。


    實際上小的交易、簽約、選人是一刻不停的,製服組忙的很。


    除了籃球事務之外,商務事務更是讓科爾頭疼的領域。


    可是沒辦法,球隊光戰績好沒用,你要能賺錢能變現。


    不然光戰績好,錢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要會包裝、合作。


    這些讓科爾每天殫精竭慮的事,在快船好像不存在一樣。


    交易?斯瑪特先生不喜歡交易。


    商務?讓他們自己找上門來。


    球探?犯不著,斯瑪特先生選人從來不看球探報告……


    就這樣,快船能做出今天的成績真是不可思議。


    而最讓科爾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快船教練組和球員竟然都沒有贏球壓力,這在職業球隊簡直無法想象。


    就好像農民不指望收成,銀行不指望利息,詹姆斯不指望命中率一樣,不可能的事。


    但這種不可能的事在快船就發生了。


    邁克-鄧利維在科爾工作的第一天就提醒他,“你不要有太大壓力,我們不會要求立刻贏球,我們的目標是著眼長遠。”


    老鄧經過閔聰達的反複熏陶,終於變成了他曾經鄙視的樣子。


    科爾日常和快船球員的交流中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隻不過球員們都年輕氣盛,發自內心想要贏球,總是輸球很不痛快。


    針對這樣的情況,科爾沒有著急上火給球員們安排大量戰術訓練。


    而是著力於安撫球員們的情緒,告訴他們球隊戰術體係的改革是一個長遠的計劃。


    “現在隻是過度階段,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從比賽到訓練,慢慢領會傳切戰術體係的含義和作用。”


    科爾擔當進攻教練後所做的第一項工作不是馬上畫很多戰術圖讓球員們去背,這是沒有意義的。


    他要首要工作,是將分享球,傳球的理念傳達給這些年輕人。


    讓這種理念深入到球員們的反射神經中去,讓他們在球場上比賽時一旦看到機會,會毫不猶豫分享給隊友。


    這個理念和閔聰達“人人有球打”的想法有高度重合的地方。


    不過要完成這個理念的浸潤,十幾場比賽肯定是不夠的。


    還好,科爾發現閔聰達給了自己充足的耐心。


    在洛杉磯媒體發文質疑科爾能否給快船帶來進攻改觀時,閔聰達發言力挺。


    廢話,球隊一直沒啥“起色”,閔聰達能不力挺麽?


    “半個賽季,一個夏天,給我這點時間,我會給伱一個驚喜的,斯瑪特。”


    “不對,賽季末期庫裏會複出,到那時候,就會有驚喜給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