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號太平洋時間晚上七點半,波特蘭開拓者和快船的比賽在斯坦普斯中心進行。


    這是洛杉磯快船新賽季的首場比賽,主場揭幕戰,不用說,18997個座位全部坐滿。


    不僅普通座位坐滿,vip包廂全部售出,場邊要競價的座位竟也都高價拍了出去。


    而拍下這些座位的是以貝克漢姆、坎耶-韋斯特為首的洛杉磯名流,快船的場邊終於也有了星光。


    閔聰達看到這些明星們穿著靚麗的出現在場邊,心裏那叫一個氣啊,誰讓你們來引流的?


    尤其是坎耶這個小黑子,你還笑,牙齒白了不起啊?tm的被你害死了。


    經過坎耶-韋斯特的一番炒作,快船在洛杉磯的人氣可以說急劇上升。


    很多年輕人也是厭倦了年複一年占據頭條的湖人,需要一個年輕、有朝氣、有活力的球隊充當新的喜愛對象。


    快船毫無疑問非常符合這個要求,隊中年輕球員多,實力不俗,打球也很好看。


    看看今晚到場邊觀戰的球迷,穿30號的,穿13號的,穿50號的都有,都是人氣的證明。


    閔聰達忿忿地想:“這些人氣都是炒作帶來的泡沫,不足為懼。隻要球隊開始連續輸球,這些泡沫就會消散。nba大部分人還是贏球蜜,球隊老輸球誰會支持伱啊。”


    閔聰達的想法是沒錯的,贏球是人氣的基礎。


    球星再多的球隊,如果老是輸球也聚不住人氣的。


    今晚快船的對手開拓者,正是季前賽的第一個對手。


    他們昨天剛剛擊敗了菲尼克斯太陽,客場背靠背到洛杉磯打快船。


    還賽季剛剛開始,球員們的體能儲備很充裕,不會影響今晚的比賽。


    揭幕戰,快船的開場儀式做的非常酷炫,啦啦隊更是吸引眼球,一水的大美女。


    洛杉磯這個地方,是真的不缺美女,閔聰達看著,覺得真好。


    雙方的首發球員,開拓者非常標準板正的五人,普爾茲比拉、阿德、巴圖姆、羅伊、米勒。


    可以說每個球員都是各自位置上很標準的球員,不存在不三不四、後衛搖擺、內線搖擺這種說法。


    快船這邊稍有不同,內線小加索爾、蘭多夫,三號位裏基-戴維斯,後場庫裏+巴郎-戴維斯。


    除了倆內線很標準外,快船的後場就很曖昧和模糊。


    裏基-戴維斯是打得分後衛出身,現在被頂到了小前鋒位置。


    巴郎-戴維斯明明是純正的控球後衛,上個賽季後半段開始經常打得分後衛。


    庫裏雖然是控衛,可他就像艾弗森那樣,有時候也能充當得分後衛。


    矮小的後場,讓快船的防守看起來很脆弱,實際上的確不算太好。


    鄧利維在比賽開始前和球員們強調了,要提升防守的專注度。


    尤其是裏基-戴維斯,要彌補好後場和前場之間的防守漏洞。


    隻是他不知道,球員們到底聽進去多少。


    新賽季訓練營這段時間,鄧利維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自己對球隊的掌控力在下滑。


    其實從上個賽季後半段已經過開始了,因為放任球員們各種搭配組合在場上打,加上斯瑪特老是橫插一腳搗亂,導致鄧利維的一些布置大家並不實打實執行。


    尤其是庫裏這小子,上賽季本來就有斯瑪特撐腰,這個夏天去了趟美國國家隊更不得了了。


    球技、心理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場上有更加不聽話的趨勢。


    內線小加索爾也是個非常聰明且有想法的球員。


    很多戰術他都可以直接和隊友交流而不用教練指揮。


    雙戴維斯、蘭多夫更是老球皮了,知道該怎麽打球。


    至於哈登和保羅-喬治這倆睡不醒的東西都在板凳上坐著。


    先睡吧,什麽時候醒了讓你們上場遛遛,看看成色。


    比賽開始,中圈跳球,快船率先獲得球權,開始了賽季第一次進攻。


    開場的前三次進攻,一般是最能體現球隊戰術意圖的攻防迴合。


    今晚球隊的戰術先手是主打內線,還是外線擋拆,還是空切跑位。


    基本上前三個進攻迴合都能看出來,對方的防守戰略也能展現。


    屬於雙方過招的試探階段。


    快船的控球人是巴郎-戴維斯,庫裏打無球。


    這麽打不是因為庫裏持球不好,而是巴郎無球太差。


    小加索爾上線過來接球,庫裏溜底線,尋找空切的機會。


    開拓者開局人盯人防的很死,小加沒有傳給庫裏。


    庫裏跑開帶走防守,籃下讓給蘭多夫。


    蘭多夫低位卡位頂住了阿德,小加高低位的直塞內線。


    蘭多夫接球頂開阿德,左手的轉身上籃得手拿下兩分。


    快船拿下了比賽的第一分。


    閔聰達看到這球直點頭,心想:“老鄧還是聽我話的,主打蘭多夫這個點。蘭胖子雖然是個叛徒,但他叛變的能量比較小,每場也就20+10標準數據,不足為懼!”


    蘭多夫在上個賽季提前續約後,表現非常穩定,根本沒有出現下滑。


    還好,在閔聰達看來蘭多夫上限就這樣了,每場20+10。


    到了季後賽打湖人,麵對大加索爾、拜納姆這種高人打得很吃力。


    還有就是他的防守不好,身高、移動能力是硬傷。


    開拓者迴合,剛簽下大合同的阿德低位接球,轉身的直臂跳投出手。


    兩分命中!


    阿德本來身高臂展就占優勢。


    還用直臂跳投這種投籃方法。


    蘭多夫根本就沒法防守。


    兩邊都是從內線開始打起。


    不過第一個迴合,快船的進攻更有層次。


    庫裏的跑位是第一手,帶走防守後蘭多夫的地位卡位是第二手。


    遇到包夾的話,側翼的裏基和高位的巴郎是第三手。


    再不濟,小加索爾的持球突破和高位跳投是第四手。


    也就是說,麵對不同的防守策略和場上突然狀況。


    快船的一次進攻配合有至少四種後手做準備。


    相較而言,開拓者的低位進攻戰術就單調很多。


    1-4拉開,遇包夾分球,打不進衝籃板。


    並且開拓者的站位明顯內收,依舊是較為傳統的站位習慣。


    這種站位習慣,是從芝加哥公牛那成功的三角進攻延續下來的。


    為的是讓球員保持合適的距離,不遠不近,既能傳球不失誤,又能不被輕易包夾。


    快船的站位要更加開闊一些,因為庫裏有著更遠的射程。


    蘭多夫和庫裏高位的一個簡單擋拆,庫裏正麵直接三分出手。


    命中!


    這球合理嗎?


    顯然不合理。


    可是進了,就是好球。


    “媽的,開局就進三分球,這不是個好兆頭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