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靠著擺爛拿到狀元簽,摘得鄧肯後,馬刺就鹹魚翻身,成為了西部的霸主。


    他們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排在湖人之後第二成功的球隊,3進總決賽3奪總冠軍,從未缺席季後賽,且常規賽年年至少50勝。


    西部的主旋律就是湖馬爭霸,小牛、太陽偶爾有點聲音。


    和大城市光環閃耀,營收常年前三不差錢的湖人相比,老板賣拖拉機的馬刺就摳門很多了。


    因為鄧肯在,加上低位淘寶拿到托尼-帕克和吉諾比利,馬刺一直都是比較摳搜。


    三位核心球員幾乎都沒有拿過真正的頂薪,隻有鄧肯在新秀合同結束後的續約是一份7年1.22億的頂薪。


    雖然是頂薪,但7年的超長年限也意味著隨著工資帽的增長,鄧肯的薪水到後麵也不算特別高。


    凱文-加內特在1997年的時候,就已經簽下6年1.26億的超級長約了,04年他的薪水就達到了2800萬。


    而上個賽季,鄧肯合同的最後一年,薪水也不過是2200萬。


    07年他已經和馬刺提前續約,10-12年,簽了一分2年4000萬的合同。


    可以說性價比不能用高來形容,因為像鄧肯這樣的球員,在他身上出現“性價比”這個詞時,已經是對他能力的一種侮辱了。


    至於帕克和吉諾比利,以他們05年和07年的表現,放在別的球隊都值得一份頂薪。


    但在馬刺是不要想的,不會給,給不起,為了團隊,為了更多冠軍,要降薪留隊。


    這既是馬刺良好團結團隊精神的體現,也是馬刺摳門的底氣,可以不用交奢侈稅。


    同時進一步展現出歐洲、南美球員和美國本土球員的不同,他們更希望留在一個地方一直打球。


    並且他們背後也沒有太多商業利益的牽扯,不用為了曝光率、廣告等商業價值上趕子往大城市跑。


    正因為如此,馬刺隊在挑人、選人上,既看中能力,也看中性格、背景。


    吃到歐洲淘寶紅利的他們,很喜歡使用歐洲球員,便宜,容易撿到寶,隻有自己有使用說明書,續約時不是很擔心其他球隊爭奪。


    而且歐洲球員因為從小教育的關係,普遍更加團隊,更加聽話,軍人出身的波波維奇好拿捏。


    美國球員,尤其是黑人球員,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更濃厚,容易不服管成為刺頭,一旦拿捏不住波波維奇不會像禪師傑克遜那樣耐心安撫,而是直接踢出去。


    羅德曼,史蒂芬-傑克遜都是例子。


    10賽季,馬刺雖然依靠經驗成功黑七了小牛,可硬實力不足的他們馬上在半決賽被老對手太陽隊4:0橫掃出局。


    波波維奇作為名帥,他已經嗅到了聯盟要發生改變的跡象。


    10年為一個界限,一個時代就要結束了。


    1999年拿到總冠軍後,馬刺堅決圍繞鄧肯這唯一的大腿構建攻防陣容。


    極致的精密輪轉防守,進攻以鄧肯為絕對核心,搭配外線強力的突破手和一群老將打造陣容。


    除了科比和德克之外,馬刺的奪冠道路上基本沒有遇到無法逾越的阻礙。


    這幾個賽季,隨著鄧肯的快速下滑,進攻端的核心支柱消失了。


    繼續讓鄧肯在低位硬打,對球隊的進攻效率,和鄧肯的膝蓋都是一種傷害。


    之前幾次打太陽,馬刺打得都相對輕鬆,把納什和德安東尼拿捏的死死的。


    你玩快攻,玩七秒進攻,沒關係,我和你一起攻,我的進攻效率比你更高。


    所以,那時候的太陽不是被馬刺防死的,而是防不住馬刺活生生被攻死的。


    10年太陽做出了改變,他們變得攻守更加均衡,並且替補被激活。


    金特裏可不是德安東尼那種死板八人輪換到底的教練,10人輪換替補一樣火力十足。


    於是馬刺開始防不住攻不進,0:4被橫掃,每一場都輸的沒有懸念。


    鄧肯在係列賽中統治力不再,其實從07年開始他的統治力就顯著下滑。


    以他為核心的半場陣地進攻套路越發低效,麵對聯盟越來越多的三分球和快速反擊,這個套路正在逐漸被淘汰。


    當然,馬刺隊是不可能放棄鄧肯的,無論從榮譽、實力的角度,還是從經濟、商業的角度,鄧肯依舊是馬刺的根基。


    就算他在逐步退化,波波維奇和馬刺管理層的想法還是逐步改造利用好鄧肯,重新更換球隊的體係和配置,用舊的核心,新的打法,在新的時代,開創新的局麵。


    10年的夏天,對馬刺來說很關鍵,一個轉型的關口。


    波波維奇第一個聯係的球員就是馬特-邦納。


    像邦納這樣的球員,早年間並不在波波維奇簽約的首選名單中。


    一個身高不太夠,移動速度慢,還跑出去投三分的內線,作用有多大?


    波波維奇要的是能在鄧肯身邊,為鄧肯保駕護航,提供幫助的傳統內線。


    比如內斯特洛維奇,穆罕默德,麥克戴斯等,都是波波維奇酷愛的角色球員。


    可是隨著球隊戰術整體加速,三分球越來越多,對球場空間要求越來越高。


    這種兩個傳統內線戳在陣中的體係,進攻效率越發低下,波波維奇早已開始嚐試一大四小的陣容,讓鄧肯來到5號位上。


    08-09賽季邦納開始出任球隊首發,隻是季後賽效果不好,那年馬刺首輪早早出局。


    今年季後賽輸給太陽隊後,波波維奇聽說教練圈裏流傳一篇文章,叫《空間與球權的勝利》,是nba-batman發的不知名作者的賽後評論。


    一向對這些媒體東西不感興趣的波波維奇,得知裏克-卡萊爾看了都說好,便偷偷上網閱讀了這篇洛杉磯湖人和洛杉磯快船的賽後。


    看完這篇文章後,波波維奇就將快船和湖人第四場、第五場的錄像拿來反複觀看,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之前一直拒絕使用網絡社交媒體的波波維奇,忍不住偷偷創建了一個推特賬號,然後向nba-batman發送私信:“我是馬刺隊的總經理兼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伱有沒有興趣到馬刺來工作。”


    這條私信自然是石沉大海沒有得到迴應,但戰術改革的種子已經在波波維奇的內心深深種下並準備發芽。


    邦納成為了波波維奇心中一個重要的棋子,前幾個賽季他的戲份已經越來越多了。


    可是,聯係完邦納的波波維奇過了幾天得到了邦納經紀人的迴複:“對不起格雷格,邦納已經決定和洛杉磯快船簽約了。”


    波波維奇不敢置信,我改革的種子還沒發芽就被掐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