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選擇改變我也是想了很長時間,之所以做出改變不僅是因為想寫出點新意,還因為有更多一些思考。


    前段時間在看中晚唐的曆史,提到安史之亂的起因,為什麽安祿山早早死去,可是安史之亂還是持續了八年之久?


    很多研究就指出,安史之亂不僅僅是安祿山、史思明兩人野心的驅使,更是因為貫穿秦漢唐曆史的關西、關東兩地矛盾的總爆發,才讓動亂如此綿長、殘酷。


    所以,就算安祿山早早死去,他的手下,還有關東的士兵民眾依舊支持造反。


    因為矛盾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死去而消失。


    迴到籃球的話題,詹姆斯的確開啟了巔峰抱團的風氣之先,但詹姆斯如果在那個時間節點不選擇抱團,這種風氣就會消失嗎?


    我看不見得,因為詹姆斯抱團看似是個人選擇,但從後麵很多球星跟風就能看出,球員勞方群體和球隊資方群體的矛盾早就很大了。


    年輕一代球員渴望更多話語權,更自由更大額的合同,更多的輿論掌控,而不是被球隊當做純粹的資產,好用的時候捧著,沒用了就賣掉。


    這和社會發展,觀念變革,網絡崛起,市場做大,球員粉絲經濟等有直接關係。


    nba的文化已經從過去相對封閉時期的“敵我戰爭”,慢慢變成網絡時代的“場上對手場下朋友”。


    球星們越來越有錢,粉絲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已經不是單純的打工人,而是有資格和資本家叫板的資產階級預備役。


    你用對待打工人的要求去對待他們,個性越發自我的新一代球星是不會買賬的。


    詹姆斯屬於抱團時代的始作俑者和代表性人物,這源於他性格上的一些特點,屬於性格決定命運。


    但2010年那個環境,這些球星私下裏早就在勾勾搭搭,並不是隻有詹姆斯一個人想掌控自己,波什、韋德、小斯他們都一樣。


    即便沒有詹姆斯的抱團選擇,球星的抱團時代,對資方構建“忠誠文化”的反抗,依舊會如期而至。


    隻不過詹姆斯名頭太大,期待太多,萊利又過於狡詐,把詹姆斯的心態拿捏的死死的,率先拿下波什,才打動了詹姆斯,讓他做出震驚眾人的決定,並造成巨大影響。


    後來詹姆斯意識到和萊利並非一路人,也不願再留熱火。


    所以說,詹姆斯是加速了矛盾的爆發,一大後果就是2011-2012賽季聯盟停擺,這是矛盾的最大體現,那一年大量球員跑去別的聯賽打球,不知道現在的新球迷還有沒有印象。


    至於詹姆斯做決定的原因,我認為有很多,其中有一定的運氣因素,所以並非必然。


    因為根據《決定》節目10年後的紀錄片,詹姆斯有提到,當初他做決定真的就認為大家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喜歡他,愛他。


    他沒有意識到輿論上會有那麽大的反撲,導致他從完美的阿克倫之子跌落。


    後來詹姆斯重迴騎士,多少是帶有彌補決定一遺憾的心態,這也是他的性格決定,他要建設和彌補好自己的人設,讓自己盡可能看起來完美。


    當然,這隻是一方麵,騎士擁有好的陣容,也是決定性因素,這是他商人的一麵。


    我不算詹密,也不是詹黑,隻是寫籃球很多年,感覺詹姆斯身上確實充滿了戲劇性。


    他和科比、庫裏這樣的球員,在性格上真的是極為鮮明的對比,和他們的成長經曆非常契合。


    有時候,爭議點,往往也是看點,過去寫幾本隻是單純把老詹當做反派boss。


    這一本他當然還是反派boss,但我希望能寫出一個不太一樣,另一個時空選擇的詹姆斯。


    另,明天要四處拜年四處跑,不一定有空寫,大家不要等更新,隨緣,算請個假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