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裏的確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首發的打法,和替補完全不一樣。


    首先防守上的要求提高了,不管對手是什麽爛隊,nba的首發都不會弱。


    庫裏第一節主防克裏斯-杜洪,巴郎-戴維斯去應對加裏納利。


    但防守中難免會出現錯位的情況,還有防守輪轉,對手也會針對你設計錯位戰術。


    不可能你盯誰,就能一直盯誰,在沒有特定保護的情況下,防守壓力比打替補大很多。


    一旦防守壓力增加,在進攻中的精力難免受到牽扯。


    而且打首發,庫裏和巴郎-戴維斯搭檔,球就不在他手中了。


    做第六人的時候,庫裏可以自己拿球決定怎麽打。


    首發登場就要跑戰術,做戰術棋子。


    快船的戰術體係還是以蘭多夫和卡曼為核心。


    低位兩肋的進攻是快船戰術的基礎。


    庫裏在這個戰術體係中更多充當一個配角。


    用來拉開空間,命中三分球,給內線喂球。


    第一節,庫裏在慢慢適應這種角色的變化。


    尼克斯維持著5分左右的領先優勢,結束了第一節的比賽。


    22:27,快船落後。


    “尼克斯的防守策略做的還不錯,對卡曼和蘭多夫不停的進行繞前防守,限製他們接球。而我們快船在內線喂球上做的並不是很好,不管庫裏還是巴郎,都不是給內線喂球的好角色。更重要的是,索頓沒法做中軸點……以後三號位可不能找個會傳球能投籃的家夥過來。”


    閔聰達看完第一節,給出了很精準的評價。


    尼克斯在內線頂防能力不強的情況下,果斷用鋒線繞前的方式防守蘭多夫和卡曼。


    繞前防守,對外線的吊球能力要求很高。


    而巴郎和庫裏恰好在這方麵不太行。


    庫裏身高一般,又是刺客型打法,讓他往裏吊球不是他擅長的。


    巴郎-戴維斯在勇士奔放慣了,哪會練傳球破繞前啊,一旦對手繞前他更多選擇持球往裏衝。


    而破繞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外線有一個高塔傳球手,能傳能投,視野寬闊,繞前很快就會變成送分。


    比如上個賽季魔術的土耳其彎刀特科格魯,有他在對手但凡想繞前霍華德都要付出代價。


    當年火箭姚明,經常被對手繞前防守,就是沒有一個好的外線傳球高點來破對手的防。


    尼克斯第一節的防守無疑是成功的,讓快船的內線優勢沒有發揮出來。


    閔聰達感覺放心了很多,尼克斯這場是有希望的。


    “奧爾謝這貨一直讓我交易好的三號位,那種能傳能投的,幸好我把他拒絕了,可不能換那樣的球員過來。”


    “不過以後選秀大會,該選小前鋒還是要選的,不能要內線,庫裏這種也要pass掉。就挑那種,投籃不行,動作僵硬,一看就沒什麽進攻天賦,傻大黑粗,最好還麵無表情的的。”


    閔聰達在心裏給自己默默完善了未來選秀的標準。


    玩2k10定了要拿小個子鋒線的策略,如今不僅要小鋒線,還要投籃不行的,沒進攻天賦的。


    至於為什麽要麵無表情的,因為閔聰達覺得愛笑的球員會有進攻天賦。


    他這套理論不知道是怎麽想出來的,但還真有那麽點道理。


    攻擊力強的球員多半性格外向,情緒豐富,充滿想象力,場上場下笑容滿麵。


    典型的就是魔術師約翰遜。


    而防守大閘型球員性格沉悶的多一些,話少,內向,表情僵硬像別人都欠他幾百萬。


    典型的是大本鍾華萊士。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能決定他在球場上的打法和風格。


    而斯蒂芬-庫裏在球場上的性格和他開的車一樣,有著不為人知的狂野。


    第一節,庫裏的發揮很平庸,2分,三分球1中0,1次助攻2次失誤。


    如果換成普通新秀,這時候心裏肯定會想著,我要怎樣才能融入首發的戰術體係裏。


    我要改變打替補時的打法,多傳球,多組織,多策應,減少失誤,增加空位命中。


    如果換成科比,多半會想,其他人太菜了,不是我的問題,我還是自己來吧。


    如果換成詹姆斯,可能會想,這些人不行,換一個,這裏也換一個……


    而庫裏是庫裏,他不是普通新秀,也不是科比和詹姆斯,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不會認為其他人不行,快船這套戰術還是很強的,蘭多夫、卡曼都很有實力。


    但庫裏也不會認為自己一定要妥協,乖乖做輔助打配合,把自己的個性完全壓下去。


    他不是性格極端的人,而是追求一種更加平衡,對大家都好的做法。


    外柔內剛,先禮後兵,庫裏未來的球場作風,在新秀時期就已顯現。


    “第二節,我會繼續配合蘭多夫和巴郎,多打一些戰術,但隻要有機會,我該出手一定會出手的!”


    節間休息的時候,庫裏已經下定決心,該出手時要出手。


    迴想賽季第一場比賽,庫裏麵對一些機會時還甚為猶豫。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他已經對自己更有信心了。


    這和閔聰達的“悉心培養”自然是離不開的。


    此時,閔聰達還呱呱呱吃著爆米花,等待第二節比賽開始呢。


    第二節,庫裏充當首發後,第六人的角色就來到裏基-戴維斯身上了。


    上一場打森林狼,鄧利維讓裏基首發,裏基的發揮中規中矩。


    他願意服從鄧利維的安排,從防守做起,去蹲底角了。


    他從那個狂妄自大,為了刷三雙往自家籃筐投籃的奇葩,慢慢朝著一個角色球員方向轉變。


    這個過程無疑的艱難而痛苦,不過一旦開始,新的道路也就出現。


    以替補角色登場後,裏基-戴維斯並沒有因此變迴之前持球的打法。


    球還是在巴郎-戴維斯、馬迪-柯林斯的手中,他依舊蹲底角,專心防守。


    他的轉變得益於閔聰達的“肆意放縱”,讓他能安下心思考未來的道路。


    這段時間酒色財氣四人組出去浪蕩的次數越來越少。


    因為蘭多夫戒酒了,他告訴裏基-戴維斯,“我想好好打球。”


    從蘭多夫的續約上,裏基-戴維斯有了感觸,閔聰達也說了,“放心,我不會交易你的。”


    加上鄧利維親口說斯瑪特先生要增加伱的上場時間,那他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打球呢?


    庫裏,21歲,初出茅廬,誓要打出一片新天地。


    裏基-戴維斯,31歲,年過而立,決心痛改前非,好好打球。


    閔聰達,吃著爆米花,還什麽都不知道,自以為擺爛,擺爛擺的很開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