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子承父業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邁克-馬龍在2012年聖誕節之前失業了,他和騎士隊解除了合約,不再是這支球隊的助理教練。
聖誕節前失業實在不是什麽好消息,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能和家人提前團聚,不用跟著球隊去打聖誕大戰了。
馬龍在騎士隊已經工作了7年時間,2005年他跟隨邁克-布朗一道入主騎士,見證了騎士隊曆史最為輝煌的一段時間。
2007、2011、2012殺入總決賽,可惜始終铩羽而歸。
今年新賽季開始之前,邁克-馬龍已經預感到邁克-布朗在騎士隊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總決賽連續失利,球隊不可能隨便替換球員,更不會交易詹姆斯,那能動的隻有主教練了。
邁克-馬龍猜的沒錯,騎士隊在開季經曆了糟糕的戰績後,果然在12月份選擇了換帥。
但邁克-馬龍猜的也不全對,那就是邁克-布朗並沒有離開騎士,而是成為了球隊的球員發展主管。
更讓邁克-馬龍沒想到的是,騎士隊竟直接空降來了快船隊的助理教練科爾,由他來擔任球隊主教練。
其實邁克-馬龍本來心裏是盤算著,如果邁克-布朗下課,他這個第一助理教練能上位暫替主教練職務。
如果騎士隊的表現不錯,他說不定能坐穩主教練的位置,從此轉正,正式踏入nba教練的行業。
萬萬沒想到,科爾的到來打亂了馬龍的算盤,在騎士官宣科爾成為主教練的那天,邁克-馬龍就知道自己在騎士的助理教練生涯已經進入倒計時。
他不是沒信心和科爾合作,他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對籃球的熱愛還是很自信的。
隻是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團隊,有趁手的合作者,新的主教練到來,清理老人是必然的。
這個賽季不清理,穩住局麵,到了休賽季,下個賽季開始前,也是一定會清理的。
早走晚走的區別而已。
史蒂夫-科爾的能力的確很強,來到騎士後用幾天時間逐漸適應了球隊的工作氛圍。
接著開始逐步對球隊進行改造,釋放球隊的進攻,從邁克-布朗時期偏防守的球隊,朝著偏進攻方向改進。
邁克-布朗從傳承上來說,屬於波波維奇那一係,而波波維奇再往上追溯,是拉裏-布朗。
一個極致的防守型教練,學院派代表,教練控製球員的典型。
史蒂夫-科爾雖然也和波波維奇合作過,但他顯然受菲爾-傑克遜的影響更深。
傑克遜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追求攻守均衡,同時強調要發掘球員的能動性,讓球員決定場上的比賽。
所以來到騎士隊後,科爾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讓球員們大膽的投射三分,二是嚐試讓詹姆斯打五號位,三是在隊內營造更為寬鬆、和睦的氛圍。
他沒有像有些新官上任的教練那樣,急於樹立自己的權威,喜歡拿球員開刀,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
相反,他給其他球員們更多自主權,反倒是對球隊的權力核心詹姆斯,顯得不是很“尊重”。
今天讓訓練中讓他打五號位,明天讓他在訓練裏去防守內線做護筐。
等到了比賽的時候,還批評詹姆斯持球時間長,要試著練習一下無球的打法。
馬龍從05年就開始和詹姆斯合作了,親眼見證了這位聯盟的“小皇帝”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的。
兩人私下關係其實不錯,因為從場下性格來說,詹姆斯其實更像一個普通人,比較好相處。
他不像那些曆史上的超級巨星,場上領袖氣質絕倫,意誌力堅定球迷偶像,場下並不是很討人喜歡。
詹姆斯是反過來,他在球場上,有時候會略顯做作,有時候會為了配合耐克、聯盟在場下進行一些作秀。
私下裏,詹姆斯比較很好相處。
但一旦涉及到球場,涉及到詹姆斯賽場形象的塑造,詹姆斯和他的團隊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在騎士隊,籃球場上詹姆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實力的確很強,球隊從上到下都聽他的。
邁克-布朗在騎士隊經營了7年,本質上他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沒有根基,因為他的一切都是依附詹姆斯而來。
如果詹姆斯在2010年的時候離開了騎士隊轉投其他球隊,那麽邁克-布朗一定會緊跟著離開騎士。
相反,有些球隊,再大牌的球員出走,教練的位置還是會穩如泰山。
因為教練和球員一樣,也有自家人和雇傭兵之分。
邁克-馬龍是沒有想到,史蒂夫-科爾這樣的空降雇傭兵型教練,敢對著詹姆斯的打法進行開刀。
尤其是他試圖讓詹姆斯去打內線的想法,讓邁克-馬龍覺得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詹姆斯竟然從頭到尾都配合科爾的戰術試驗。
在訓練中打五號位,哪怕時不時抱怨幾句,下一場訓練還是這麽玩。
甚至到了比賽的時候,科爾也嚐試讓詹姆斯打得更靠裏,更多參與到內線防守中。
後來詹姆斯也是被練疲了,幹脆在更衣室和科爾說,“你還是讓我打四號位吧,五號位我吃不消!”
於是,科爾開始將詹姆斯往四號位安排,小前鋒的位置讓給肖恩-巴蒂爾,讓巴蒂爾首發。
這個改動顯然效果相當不錯,進入12月中旬,騎士隊開始連戰連捷。
12月11日對陣洛杉磯湖人隊,騎士隊主場111:107,4分的優勢拿下這場焦點之戰。
詹姆斯本場砍下27分11個籃板10次助攻的三雙數據。
之後,他們又連克步行者、雄鹿、尼克斯。
尤其是12月15號,背靠背挑戰如日中天的紐約尼克斯隊。
這一戰騎士新的陣型、戰法,在戰術上的優勢體現的非常明顯。
麵對擁有基德後,尼克斯隊流暢的進攻,騎士隊打出了更為出色的進攻,在麥迪遜花園廣場下起了三分雨。
騎士隊用一場119:107的高得分大勝,取得了5連勝,球隊的東部排名也提升到了第三的位置。
這下史蒂夫-科爾在騎士隊的帥位一下就坐的穩穩當當的了。
隻不過當科爾位置坐穩後,邁克-馬龍等一幹舊臣,離開騎士的日子就不遠了。
聖誕節前夕,已經做好新團隊組建準備的史蒂夫-科爾和騎士隊管理層開始了清洗。
第一助理教練邁克-馬龍被解除職務,他將離開騎士,去新的地方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一直到離開,邁克-馬龍都沒有弄明白,為什麽詹姆斯能接受科爾這樣隨便拿捏呢?
難道詹姆斯有什麽把柄被科爾捏在手上?不可能吧。
因為兩人私下關係不錯,所以詹姆斯第一時間給馬龍發送短信表示遺憾。
馬龍則問出了心中潛藏已久的疑惑,問詹姆斯:“勒布朗,為什麽在史蒂夫-科爾這裏,你願意做這麽大的改變?”
說實話,這話問的多少有點冒犯,你意思是在邁克-布朗那裏老子不肯改變,別的人為我變?
不過馬龍也管不了那麽多了,這疑問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無法散去,現在走了,總要問個清楚。
可詹姆斯的迴答更像是打哈哈,“我覺得為了勝利,我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這完全就是場麵話,客套話,什麽為了勝利做出改變,做出犧牲,廢話。
在離開騎士幾天內,有好幾支球隊向馬龍發來的工作邀請。
比如黃蜂隊,勇士隊,國王隊,都許諾給第一助教的位置,甚至說可以培養他成為主教練。
邁克-馬龍暫時都沒有答應,他要緩一緩,觀察一下,伺機而動。
在nba工作這麽多年,馬龍在聯盟還是有些人脈的,不太用為工作發愁。
他老爹布蘭登-馬龍在nba已經當了快30年教練了,1986-1987賽季就在紐約尼克斯隊做助理教練。
之後在底特律活塞輔佐過查克-戴利,在紐約尼克斯輔佐過傑夫-範甘迪,在魔術隊輔佐過斯坦-範甘迪,4次和球隊進入總決賽,2次拿到總冠軍,可以說是一位金牌助理教練。
2004-2005賽季他也在騎士隊幹過助理教練,就是那時候他把兒子帶進了騎士,子承父業繼承了教練工作。
可以說,現在的nba已經是個封閉、講人情關係的小圈子,外人能進入這個圈子的方法隻有兩個:無疑倫比的天賦和足夠的運氣。
父親在得知馬龍失業後,也打電話過來,希望他的下一份工作要好好考慮。
邁克-馬龍已經做了將近10年的助理教練,而且已經是第一助理教練。
再往前一步就是主教練,如果沒有這個野心,那就和他爹一樣,安安穩穩一輩子做助理教練。
布蘭登-馬龍在電話裏和兒子說:“邁克,主教練是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上精神壓力最大,最不是人做的工作,如果你考慮好要做主教練的話,那你應該選一個很需要你才華,尊重你才華的地方。如果你想和你老爹一樣,一輩子就踏踏實實做個助理教練,那你就去一個適合生活的城市,讓家人更加舒適一些。”
“我知道,我知道爸爸,我在考慮,我會好好考慮的。”
邁克-馬龍明白父親的苦口婆心。
他的確想接受國王、黃蜂這類弱隊的邀請。
這些球隊實力弱,隊內關係簡單,主教練沒什麽名氣。
邁克-馬龍有自信,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瘋狂內卷的敬業精神,短時間內一定可以爬到主教練的位子。
可他的內心始終有一些疑惑在盤旋,像烏雲遮擋了陽光,讓他看不清楚方向。
這片烏雲不僅僅是詹姆斯對史蒂夫-科爾的順從,還有史蒂夫-科爾從洛杉磯快船隊所帶來的一切。
在和科爾短暫的合作中,邁克-馬龍能感覺到,科爾的很多執教、管理理念都是從快船帶來的。
有那麽一兩次,史蒂夫-科爾說漏了嘴,講“在快船我們不是這樣做的……”
當然,這樣的話說出來是不太好的,後麵科爾再沒有這麽講過。
但私下裏交流時,科爾的確會說一說在快船工作時的趣事。
他談到快船的製度相當寬鬆,錢多事少,而且有不加班的文化。
管理層對球隊的戰績沒有任何要求,從不因為贏球或者輸球而開會討論相關問題。
快船從上到下,從管理層到教練組再到球員,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一個事情上:好好打籃球。
“至於輸贏,那隻是結果,那是我們最不在意的東西。”
當被問到為什麽快船會有這樣的籃球文化時,科爾聳了聳肩,道:“你們說呢,當然是因為那個人,他從來不會因為輸球而批評你,也不會為了贏球而誇獎。他隻在乎,我們有沒有好好打球。”
“那個人”不用說,肯定是斯瑪特-閔了。
在其他29支球隊的觀感中,斯瑪特就是個瘋子。
出道擔任快船總經理以來,各種出格的事就層出不窮。
沒想到三個賽季奪冠,新賽季拿到狀元秀,陣容、打法領先聯盟一個版本。
在史蒂夫-科爾的描述中,洛杉磯快船簡直就是籃球的麥加聖地,nba籃球愛好者心中的耶路撒冷,真正實現籃球夢想的好萊塢夢工廠。
邁克-馬龍對快船產生了深深的好奇,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球隊,斯瑪特-閔又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而就在這時候,勒布朗-詹姆斯發消息給邁克-馬龍,問他有沒有找到新的工作。
邁克-馬龍說暫時還沒有,自己還在考慮當中。
詹姆斯問他,對去洛杉磯快船有沒有興趣,快船隊正在考慮招募一名新的助理教練。
馬龍一聽,怎麽意思,把科爾弄走了,然後再招一個,還是從騎士來的教練?
兩個球隊閑的沒事幹,互換教練玩兒呢?
見過球隊交易互換當家球星的,比如基德換馬布裏,弗朗西斯換麥迪。
還真沒見過兩個球隊在賽季中期沒事把隊中教練換來換去的。
而且馬龍想,我去快船算怎麽迴事呢?
科爾從快船出來去騎士,算是傳授成功經驗,技術扶貧。
我呢?從失敗的騎士隊去快船隊,參觀學習冠軍經驗啊?
怎麽看都感覺很別扭,馬龍也覺得很難麵對快船隊。
可是對快船以及閔聰達強烈的好奇心人,讓邁克-馬龍決定試一試。
“就試一試,隨便麵一下,不求能通過,就當感受一下快船的氛圍吧。”
邁克-馬龍這麽想著,撥通了詹姆斯給自己的斯瑪特-閔的電話號碼。
(本章完)
聖誕節前失業實在不是什麽好消息,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能和家人提前團聚,不用跟著球隊去打聖誕大戰了。
馬龍在騎士隊已經工作了7年時間,2005年他跟隨邁克-布朗一道入主騎士,見證了騎士隊曆史最為輝煌的一段時間。
2007、2011、2012殺入總決賽,可惜始終铩羽而歸。
今年新賽季開始之前,邁克-馬龍已經預感到邁克-布朗在騎士隊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總決賽連續失利,球隊不可能隨便替換球員,更不會交易詹姆斯,那能動的隻有主教練了。
邁克-馬龍猜的沒錯,騎士隊在開季經曆了糟糕的戰績後,果然在12月份選擇了換帥。
但邁克-馬龍猜的也不全對,那就是邁克-布朗並沒有離開騎士,而是成為了球隊的球員發展主管。
更讓邁克-馬龍沒想到的是,騎士隊竟直接空降來了快船隊的助理教練科爾,由他來擔任球隊主教練。
其實邁克-馬龍本來心裏是盤算著,如果邁克-布朗下課,他這個第一助理教練能上位暫替主教練職務。
如果騎士隊的表現不錯,他說不定能坐穩主教練的位置,從此轉正,正式踏入nba教練的行業。
萬萬沒想到,科爾的到來打亂了馬龍的算盤,在騎士官宣科爾成為主教練的那天,邁克-馬龍就知道自己在騎士的助理教練生涯已經進入倒計時。
他不是沒信心和科爾合作,他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對籃球的熱愛還是很自信的。
隻是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團隊,有趁手的合作者,新的主教練到來,清理老人是必然的。
這個賽季不清理,穩住局麵,到了休賽季,下個賽季開始前,也是一定會清理的。
早走晚走的區別而已。
史蒂夫-科爾的能力的確很強,來到騎士後用幾天時間逐漸適應了球隊的工作氛圍。
接著開始逐步對球隊進行改造,釋放球隊的進攻,從邁克-布朗時期偏防守的球隊,朝著偏進攻方向改進。
邁克-布朗從傳承上來說,屬於波波維奇那一係,而波波維奇再往上追溯,是拉裏-布朗。
一個極致的防守型教練,學院派代表,教練控製球員的典型。
史蒂夫-科爾雖然也和波波維奇合作過,但他顯然受菲爾-傑克遜的影響更深。
傑克遜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追求攻守均衡,同時強調要發掘球員的能動性,讓球員決定場上的比賽。
所以來到騎士隊後,科爾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讓球員們大膽的投射三分,二是嚐試讓詹姆斯打五號位,三是在隊內營造更為寬鬆、和睦的氛圍。
他沒有像有些新官上任的教練那樣,急於樹立自己的權威,喜歡拿球員開刀,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
相反,他給其他球員們更多自主權,反倒是對球隊的權力核心詹姆斯,顯得不是很“尊重”。
今天讓訓練中讓他打五號位,明天讓他在訓練裏去防守內線做護筐。
等到了比賽的時候,還批評詹姆斯持球時間長,要試著練習一下無球的打法。
馬龍從05年就開始和詹姆斯合作了,親眼見證了這位聯盟的“小皇帝”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的。
兩人私下關係其實不錯,因為從場下性格來說,詹姆斯其實更像一個普通人,比較好相處。
他不像那些曆史上的超級巨星,場上領袖氣質絕倫,意誌力堅定球迷偶像,場下並不是很討人喜歡。
詹姆斯是反過來,他在球場上,有時候會略顯做作,有時候會為了配合耐克、聯盟在場下進行一些作秀。
私下裏,詹姆斯比較很好相處。
但一旦涉及到球場,涉及到詹姆斯賽場形象的塑造,詹姆斯和他的團隊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在騎士隊,籃球場上詹姆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實力的確很強,球隊從上到下都聽他的。
邁克-布朗在騎士隊經營了7年,本質上他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沒有根基,因為他的一切都是依附詹姆斯而來。
如果詹姆斯在2010年的時候離開了騎士隊轉投其他球隊,那麽邁克-布朗一定會緊跟著離開騎士。
相反,有些球隊,再大牌的球員出走,教練的位置還是會穩如泰山。
因為教練和球員一樣,也有自家人和雇傭兵之分。
邁克-馬龍是沒有想到,史蒂夫-科爾這樣的空降雇傭兵型教練,敢對著詹姆斯的打法進行開刀。
尤其是他試圖讓詹姆斯去打內線的想法,讓邁克-馬龍覺得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詹姆斯竟然從頭到尾都配合科爾的戰術試驗。
在訓練中打五號位,哪怕時不時抱怨幾句,下一場訓練還是這麽玩。
甚至到了比賽的時候,科爾也嚐試讓詹姆斯打得更靠裏,更多參與到內線防守中。
後來詹姆斯也是被練疲了,幹脆在更衣室和科爾說,“你還是讓我打四號位吧,五號位我吃不消!”
於是,科爾開始將詹姆斯往四號位安排,小前鋒的位置讓給肖恩-巴蒂爾,讓巴蒂爾首發。
這個改動顯然效果相當不錯,進入12月中旬,騎士隊開始連戰連捷。
12月11日對陣洛杉磯湖人隊,騎士隊主場111:107,4分的優勢拿下這場焦點之戰。
詹姆斯本場砍下27分11個籃板10次助攻的三雙數據。
之後,他們又連克步行者、雄鹿、尼克斯。
尤其是12月15號,背靠背挑戰如日中天的紐約尼克斯隊。
這一戰騎士新的陣型、戰法,在戰術上的優勢體現的非常明顯。
麵對擁有基德後,尼克斯隊流暢的進攻,騎士隊打出了更為出色的進攻,在麥迪遜花園廣場下起了三分雨。
騎士隊用一場119:107的高得分大勝,取得了5連勝,球隊的東部排名也提升到了第三的位置。
這下史蒂夫-科爾在騎士隊的帥位一下就坐的穩穩當當的了。
隻不過當科爾位置坐穩後,邁克-馬龍等一幹舊臣,離開騎士的日子就不遠了。
聖誕節前夕,已經做好新團隊組建準備的史蒂夫-科爾和騎士隊管理層開始了清洗。
第一助理教練邁克-馬龍被解除職務,他將離開騎士,去新的地方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一直到離開,邁克-馬龍都沒有弄明白,為什麽詹姆斯能接受科爾這樣隨便拿捏呢?
難道詹姆斯有什麽把柄被科爾捏在手上?不可能吧。
因為兩人私下關係不錯,所以詹姆斯第一時間給馬龍發送短信表示遺憾。
馬龍則問出了心中潛藏已久的疑惑,問詹姆斯:“勒布朗,為什麽在史蒂夫-科爾這裏,你願意做這麽大的改變?”
說實話,這話問的多少有點冒犯,你意思是在邁克-布朗那裏老子不肯改變,別的人為我變?
不過馬龍也管不了那麽多了,這疑問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無法散去,現在走了,總要問個清楚。
可詹姆斯的迴答更像是打哈哈,“我覺得為了勝利,我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這完全就是場麵話,客套話,什麽為了勝利做出改變,做出犧牲,廢話。
在離開騎士幾天內,有好幾支球隊向馬龍發來的工作邀請。
比如黃蜂隊,勇士隊,國王隊,都許諾給第一助教的位置,甚至說可以培養他成為主教練。
邁克-馬龍暫時都沒有答應,他要緩一緩,觀察一下,伺機而動。
在nba工作這麽多年,馬龍在聯盟還是有些人脈的,不太用為工作發愁。
他老爹布蘭登-馬龍在nba已經當了快30年教練了,1986-1987賽季就在紐約尼克斯隊做助理教練。
之後在底特律活塞輔佐過查克-戴利,在紐約尼克斯輔佐過傑夫-範甘迪,在魔術隊輔佐過斯坦-範甘迪,4次和球隊進入總決賽,2次拿到總冠軍,可以說是一位金牌助理教練。
2004-2005賽季他也在騎士隊幹過助理教練,就是那時候他把兒子帶進了騎士,子承父業繼承了教練工作。
可以說,現在的nba已經是個封閉、講人情關係的小圈子,外人能進入這個圈子的方法隻有兩個:無疑倫比的天賦和足夠的運氣。
父親在得知馬龍失業後,也打電話過來,希望他的下一份工作要好好考慮。
邁克-馬龍已經做了將近10年的助理教練,而且已經是第一助理教練。
再往前一步就是主教練,如果沒有這個野心,那就和他爹一樣,安安穩穩一輩子做助理教練。
布蘭登-馬龍在電話裏和兒子說:“邁克,主教練是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上精神壓力最大,最不是人做的工作,如果你考慮好要做主教練的話,那你應該選一個很需要你才華,尊重你才華的地方。如果你想和你老爹一樣,一輩子就踏踏實實做個助理教練,那你就去一個適合生活的城市,讓家人更加舒適一些。”
“我知道,我知道爸爸,我在考慮,我會好好考慮的。”
邁克-馬龍明白父親的苦口婆心。
他的確想接受國王、黃蜂這類弱隊的邀請。
這些球隊實力弱,隊內關係簡單,主教練沒什麽名氣。
邁克-馬龍有自信,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瘋狂內卷的敬業精神,短時間內一定可以爬到主教練的位子。
可他的內心始終有一些疑惑在盤旋,像烏雲遮擋了陽光,讓他看不清楚方向。
這片烏雲不僅僅是詹姆斯對史蒂夫-科爾的順從,還有史蒂夫-科爾從洛杉磯快船隊所帶來的一切。
在和科爾短暫的合作中,邁克-馬龍能感覺到,科爾的很多執教、管理理念都是從快船帶來的。
有那麽一兩次,史蒂夫-科爾說漏了嘴,講“在快船我們不是這樣做的……”
當然,這樣的話說出來是不太好的,後麵科爾再沒有這麽講過。
但私下裏交流時,科爾的確會說一說在快船工作時的趣事。
他談到快船的製度相當寬鬆,錢多事少,而且有不加班的文化。
管理層對球隊的戰績沒有任何要求,從不因為贏球或者輸球而開會討論相關問題。
快船從上到下,從管理層到教練組再到球員,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一個事情上:好好打籃球。
“至於輸贏,那隻是結果,那是我們最不在意的東西。”
當被問到為什麽快船會有這樣的籃球文化時,科爾聳了聳肩,道:“你們說呢,當然是因為那個人,他從來不會因為輸球而批評你,也不會為了贏球而誇獎。他隻在乎,我們有沒有好好打球。”
“那個人”不用說,肯定是斯瑪特-閔了。
在其他29支球隊的觀感中,斯瑪特就是個瘋子。
出道擔任快船總經理以來,各種出格的事就層出不窮。
沒想到三個賽季奪冠,新賽季拿到狀元秀,陣容、打法領先聯盟一個版本。
在史蒂夫-科爾的描述中,洛杉磯快船簡直就是籃球的麥加聖地,nba籃球愛好者心中的耶路撒冷,真正實現籃球夢想的好萊塢夢工廠。
邁克-馬龍對快船產生了深深的好奇,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球隊,斯瑪特-閔又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而就在這時候,勒布朗-詹姆斯發消息給邁克-馬龍,問他有沒有找到新的工作。
邁克-馬龍說暫時還沒有,自己還在考慮當中。
詹姆斯問他,對去洛杉磯快船有沒有興趣,快船隊正在考慮招募一名新的助理教練。
馬龍一聽,怎麽意思,把科爾弄走了,然後再招一個,還是從騎士來的教練?
兩個球隊閑的沒事幹,互換教練玩兒呢?
見過球隊交易互換當家球星的,比如基德換馬布裏,弗朗西斯換麥迪。
還真沒見過兩個球隊在賽季中期沒事把隊中教練換來換去的。
而且馬龍想,我去快船算怎麽迴事呢?
科爾從快船出來去騎士,算是傳授成功經驗,技術扶貧。
我呢?從失敗的騎士隊去快船隊,參觀學習冠軍經驗啊?
怎麽看都感覺很別扭,馬龍也覺得很難麵對快船隊。
可是對快船以及閔聰達強烈的好奇心人,讓邁克-馬龍決定試一試。
“就試一試,隨便麵一下,不求能通過,就當感受一下快船的氛圍吧。”
邁克-馬龍這麽想著,撥通了詹姆斯給自己的斯瑪特-閔的電話號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