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太精彩了!隻是通過這些文字的描述,我就能想象到那些大師們的風采!”


    “智慧如海,這些講師都是真正的將各自行業專研到了一個境界,他們不再拘泥於形式。數學的枯燥在勵建書的口中變成了一種探險一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趣味;威廉先生的金融已經演化成一種哲學;而查老則更是大智慧潛藏在平淡無奇中,從波瀾壯闊的曆史,觀人生的真諦!”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各話題下,點讚人數最多的幾則評論如上所述。


    這是一場盛宴,與校內是如此與校外亦是如此。


    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人能製造和使用工具;在於人渴望進化的向上性!


    也許每個人都能朗聲念一句:‘竊書不為偷!’,但知識卻從來都不是免費的。


    對於底蘊不足的高校學子來說普通教授的演講難得卻不能說珍貴,可對於學校以外的群眾來說即使是普通教授的講座也彌足珍貴!


    對於底蘊不足的高校學子來說能聆聽一行業最頂級的大牛講座彌足珍貴至極,而這對於校外群眾更是數年難得一遇。


    講座所帶來的知識可以說是一種捷徑,是別人在琢磨透後的傳授。


    也正是因為這知識的珍貴性,江浙大學每年的講座周關注度日益增高。


    ‘什麽是華國建築?’


    ‘何謂原創性?’


    當人們熱火朝天的分享著自己的感悟時,有江浙大學建築係學子姍姍來遲,並拋下如是的兩個問題。


    在微博官方平台建立的一個公共話題圈內,相關浙江大學講座周的微博全部在此。


    起初這有著兩個問題的微博在圈子內就如同擲入海中的石子,隻是冒個頭就迅速沉寂。


    ‘王澍大師與白天學長的論道!’


    緊跟著這位同學又繼續發表了微博,並貼上了數張照片。


    第一張照片,王澍大師雙手背與身後,站立與演講台上,那麵色嚴肅,一雙眸子攝人心魂。


    第二張照片卻是白天雙手插於兜中,俊朗的臉上有著絲絲笑意。


    第三張照片最是有爆點,隻見到那嚴肅至極的王澍竟是麵露興奮,一雙大手緊緊的抓著白天!


    即使不在現場,任誰也能擦覺出那王澍大師的驚喜,驚喜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第四張照片,兩張藤椅藤椅間有茶幾一方,身著黑色長袍的王澍大師與身著白色運動服的白天學長相對而坐。


    事實證明,照片或者說照片裏的某人最是能吸引網友們的注意力。


    隻是刹那間,這一則帖子已經聚集了上萬雙視線,網友們一看就樂了。


    “這不是白天設計師嗎?怎麽也跑到這江浙大學演講周上坐著了?可真能折騰!”


    “白天設計師在今天這個演講周做演講?厲害!牛逼,牛逼大發了!看看今天演講的都是些什麽,金庸大師!中科院院士勵建書先生!諾貝爾獎得主威廉.夏普!”


    “不至於吧,白天設計師雖然牛,可真有資格上這個演講?我不是說白天設計師不行沒有才華,隻是你看看和他一起演講都都是哪兒些人啊!”


    “每一位都是那一行業最拔尖的一撮,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大牛!白天和他們相比雖然有潛力,可路還長啊。”


    評論不斷的被刷出,有樂嗬喜聞樂見的,在這一批人眼中白天早就神化不管幹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都能接受;而更多的另一批則是在質疑!


    今天的演講含金量實在是太高了,演講人多是在世界上都有極高的影響力。


    甚至,那各行業最高獎項的獎章都成為了今天講座的入場卷。


    白天相比也確實是嫩了些!


    看著這幾張照片,似乎一時之間所有人都紛紛選擇性的忽視了圖片中的另一位主角。


    眾多行內人望見這樣一幕眨了眨眼睛,紛紛苦笑一聲,輕聲歎了一句:“果然是與眾不同爭論極高的大師!”


    “錯了,你們都錯了!江浙大學邀請來做演講的是那另一位王澍大師!”


    數道這般的評論開始陸續出現,將一眾網友們的腳步生生止住。


    “大師?哪兒裏來的大師,為什麽從來沒聽過?”


    有人弱弱的問道。


    “得了世界上建築最高獎項,建築界的諾貝爾普利茲策獎,上了‘時代雜誌’!你說他是不是大師?他有沒有資格在今天做演講!”


    問題迅速被迴答。


    “他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並演化成紮根於其曆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築。”


    “華國建築的未來沒有拋棄它的過去!”有華國美術學院學生敲出這兩句話,並道:“這是世界給王澍校長的評價。”


    聞言,更多的網友顯得有些疑惑不解了,於是問道:“既然是這麽牛的大師,為什麽我們這麽多人都沒聽說過他?”


    “王澍校長有成後卻並未急於獲取利益,而是在杭城以一種‘隱居’的方式生活著。”


    同樣是美院學生,大批的學生開始為他們的校長正名:“王澍校長與工匠一同幹活上工,以一種最原始也是最樸實的途徑,一步步走近他理想中的華國建築藝術!”


    ‘於最鼎盛時隱居’


    ‘和工匠一同幹活上工’


    一個個字眼落下,全場頓時肅然。


    “我當時在場,白天學長與王澍大師相見恨晚,互相奉為知己!白天學長被王澍大師邀請上台一同論道,這是能讓我們受益終身的論道!感謝白天學長,感謝王澍大師!”


    這時,一位在場的學生將真相揭露了開來。


    “原來是這樣,難怪!我說嘛,白天設計師雖然厲害,可始終還是太年輕,估計在過些年,多得些獎,差不多也就能不靠著王澍大師也能在這般場合做演講了吧!”


    有網友恍然大悟,如是的應道,一時之間點讚者甚多。


    王澍老師問:‘什麽是華國的建築?’


    白天設計師答:‘華國傳統建築是世界上傳統延續最長的建築體係......’


    王澍老師問:‘何為原創性?’


    白天設計師答:‘未來的華國乃至亞洲的建築,都需要從自己的根源出來,延出原創性的努力。我們的建築需要的是批判的創造,建築傳統則是需要進取的保護!’


    微博主繼續開始了更新,內容以王澍在起初拋出的兩則問題做引子。


    不同於前邊幾個演講,此次建築係學生的複述完全是將內容總結為白天與王澍的對話,或者說論道。


    由王澍問,漸漸的轉為了白天問,再升華為兩人的討論。


    眾人腦海中有一圖畫,那是白天與王澍兩人相對而坐,手捧著香茗,暢所欲言共同論道。


    ‘對建築對設計甚至於對文化,對生活的感悟從兩人的論道中彌漫而出。’


    有人驚唿:“手捧香茗而道法出!”


    白天與王澍先生的論道包含甚遠,包羅萬象,漸漸的關注者竟是遠遠超過先前排在話題榜第一的查良鏞先生講座!


    ‘在論道的最後,王澍老師麵色坦然,對著白天設計師張口道...’


    微博主在倒數第二則微博中發出這樣斷了半句的話語,似乎很是猶豫。


    半晌,才又更新:‘王澍老師說,白天小友你的道路比我的道路更有生命力。你的道路具有著真正傳播的可能...’


    ‘王澍老師說,白天小友路還很長,我希望你能走到最後!’


    這般的評價驚呆了無數人,卻又讓無數人欲得而無所知。


    “白天設計師的未來一定很牛!”


    “也許要不了幾年,白天設計師隻是一人就有資格站在江浙大學十年一遇講座周的最後演講上。”


    “不,也許那時,白天設計師能夠一人站在世界任何高校最受矚目的演講台上。”


    網友滿含期待,道。


    在學校各處,那領導學生校友了解到最後一人,紛紛啞然。


    ps:昨天迴到學校整理東西,今天開始每天倆更..咳咳,我都不敢說了,反正每天倆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建築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建築係的小菜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建築係的小菜鳥並收藏大建築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