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未王辛已:看牽絲傀儡,誰弄誰收
如意三十三年四月,安西以北還是桃李紛飛的時節,南方卻已是夏日光景。
杯中茶已微涼,一隻手卻還穩穩的將茶杯握著。這隻手的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齊,虎口處卻有一道又深又長的傷疤。手的主人正不動聲色的注意著鳳蕭臉上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然後慢吞吞道:“世子有言,荊南與安西互為唇齒,此戰安西必全力支持明公。”
“莫先生此話鳳某自是感激不盡,不過……”鳳蕭的笑意轉瞬即逝,“在下並無低估世子之意,隻不知金國公的看法是否與世子相同?”
“父子同心,世子的意誌即是安西的意誌。”莫哀淡然打斷。
“當然,當然。”鳳蕭附和之後又遲疑道,“可我聽說金國公偏寵十二公子,似有易嗣之意……”
“若國公真有易嗣的心思,十二公子又何須起兵作亂?”莫哀正色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國公為君,世子為臣;國公為父,世子為子。國公易嗣,輕而易舉。世子仁孝,君父之言,又豈敢不從?謠言止於智者,想必明公深諳其理。”
“這是自然,在下怎會不理解世子的處境?”鳳蕭掩飾的抹去額上汗珠。此人不過是吳放身邊私屬的謀士,未在安西擔任正式官職。饒是如此,竟已是個如此難纏的角色,鳳蕭對與吳放的合作不由又喜又憂。
莫哀適時一笑緩和了氣氛:“明公放心,世子賢孝,深得安西百姓愛重,稍假時日,必誅反賊於劍下!安西的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他正待趁勝追機,迫鳳蕭同意合作,眼角卻忽的瞥見從人悄然進屋,略有不悅的問:“什麽事?”
從人先伏地告罪,然後湊在莫哀身邊耳語數句。莫哀枯瘦的臉上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閃現,隨即斂去。鳳蕭忐忑不安的看著莫哀臉色變幻,小心道:“先生若有不便,在下可先行迴避。”
“不必,從人不知禮數,讓明公見笑了。”莫哀微微一笑,“正如在下方才所言,亂臣賊子,天必不容。根據最近的消息,世子已然平定叛亂,十二公子亦已伏誅。”
“哦?那真是可喜可賀。”鳳蕭配合的麵露喜色。
“隻是……”莫哀麵色沉重,“世子去遲了一步,金國公竟已被弑。”
鳳蕭驚異的“啊”了一聲,隨即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沉痛道:“想不到金國公一世英雄,竟喪命在不孝子手中。不過這樣一來,安西就全在世子的掌握之中了。”
“正是,”莫哀展顏一笑,“我想閣下與安西之間再無任何阻礙了。”
******************
嗖嗖嗖——
三支箭連珠而發,俱是正中靶心,引得周圍的鳳家軍士皆是一聲喝彩。
莫哀在鳳蕭陪同下經過校場時正好見到這一幕,不由留心。校場上一名英氣俊朗的年輕人收好弓箭,向圍觀諸軍士一揖手,不發一言退到一邊。莫哀笑問:“射箭的郎君是?”
“我庶兄之子鳳翔。”鳳蕭麵無表情的迴答。
這名叫做鳳翔的年輕人已看見兩人,分開人群向他們走來,默默對鳳蕭行禮。莫哀頷首,笑向鳳蕭道:“果然是將門虎子。”
“莫先生過獎了。”鳳蕭皮笑肉不笑,“家兄過世早,隻此一子。隻盼他能有些出息,我也對得起地下的亡兄。”
“明公雄才大略,鳳家又臥虎藏龍,何事不成?”莫哀上車時誠懇的說,“敝上與在下靜候佳音。”
“世子麵前,不,應該是金國公了……有勞先生多多美言。”
莫哀頷首,放下車簾。馬車悠悠上路了。
他走後,鳳蕭又站了一會才轉身,卻見鳳翔立於營門之後,目光冷冽的盯著莫哀遠去的馬車。鳳蕭冷冷道:“大戰在即,所有人都在加緊備戰,你卻隻顧著賣弄武藝。”
鳳翔用他一貫低沉的嗓音,拖長了語調道:“侄兒還是認為叔父輕啟戰端甚為不妥……”
鳳蕭臉一沉:“你懂什麽?!”
“封州是個泥沼,荊南自得封州,年年不得安生,未南要拿迴去就讓他們拿迴去罷。”鳳翔斜倚門柱懶洋洋道,“我六州百姓早已不堪征戰之苦,叔父若就此罷手,或可免於禍難……”
鳳蕭麵色鐵青,怒喝道:“放肆!大戰在即,你卻口出妄言,擾亂軍心,小心我用軍法治你!”
“未王即位以來休養生息,延攬賢才,如今的未南實力強勁遠非昔日可比。新任的代節度使一看就不是善茬,何苦招惹他們?安西對我們友善不過是不想看到未南坐大,故引我們和未南鶴蚌相爭,他們好坐收漁人之利。比起被安西愚弄,還不如和未南修好,保得一時平安。”鳳翔依舊不堅不慢道。
“住嘴!”鳳蕭怒喝,“早知你如此不孝,我十年前就不該讓你認祖歸宗!”
鳳翔不再說話,緊緊抿著嘴唇,棱角分明的臉卻仍是倔強的表情。
鳳蕭見他沉默,語氣略微緩和:“別忘了,你是我鳳家軍士。”
鳳翔一愣,緊繃的麵孔漸漸潰散。良久,他低頭道:“軍令如山,侄兒記得的。”
**********************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年輕時,還頂著前代未王侄子身份的辛已喜歡沉浸在未宮經綸館的故紙堆裏。祖先們久遠的事跡總能讓少年辛已振奮不已。
當年西北龍氏、南方智氏及東方邢氏角逐天下。在昭武帝的率領下,龍氏最終擊敗了智氏,打破了三方相持不下的局麵。實力大增後,昭武帝挾兵威逼降邢氏,一統中原。這是大興皇室津津樂道的輝煌曆史,也是未南曆史的開端。
未南原為南蠻,本臣屬智氏。智氏被滅後,南蠻失去壓製,屢次叛亂。昭武帝命摩下強將辛大獻征討南蠻,漸漸占據了南方的大片土地。辛大獻在那之後一直奉命坐鎮,以防蠻族生變。朝中本有議論,以為讓辛大獻長駐南方有坐大之勢。昭武帝原本也打算召迴辛大獻,可適逢昭武帝親征西戎兵敗,後又為太子所囚,此事便擱置了下來。太子繼位,是為明帝。明帝初登大寶,帝位尚不穩固,對南方的辛大獻采取了籠絡安撫的策略。在辛大獻表示願永為大興藩附之後,明帝封辛大獻為未國公,世鎮南方,正式承認了未南為辛氏的勢力範圍。
辛大獻卻知這不過是明帝緩兵之計,受封後反而與中原來往更少。辛大獻趁著興帝鞏固皇位的機會切斷興室對未南的影響。為了穩定軍心,讓自己的勢力在未南根深蒂固,他大力鼓勵未南的駐軍與蠻族通婚。長此以往,中原人漸漸與蠻族融合,共為一體,儼然獨立於大興體係之外。
明帝地位穩固後終於有暇南顧,卻發現未南上下已是鐵板一塊。明帝不似父親尚武,且天下甫定,不宜濫用民力。未南的局勢雖然讓他極為不快,最終卻沒有采取強硬手段。就這樣,辛氏族人保住了未南的所有權。不過,因世代與中原隔絕,未南往往被中原人視同蠻夷。
如意三十三年四月,安西以北還是桃李紛飛的時節,南方卻已是夏日光景。
杯中茶已微涼,一隻手卻還穩穩的將茶杯握著。這隻手的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齊,虎口處卻有一道又深又長的傷疤。手的主人正不動聲色的注意著鳳蕭臉上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然後慢吞吞道:“世子有言,荊南與安西互為唇齒,此戰安西必全力支持明公。”
“莫先生此話鳳某自是感激不盡,不過……”鳳蕭的笑意轉瞬即逝,“在下並無低估世子之意,隻不知金國公的看法是否與世子相同?”
“父子同心,世子的意誌即是安西的意誌。”莫哀淡然打斷。
“當然,當然。”鳳蕭附和之後又遲疑道,“可我聽說金國公偏寵十二公子,似有易嗣之意……”
“若國公真有易嗣的心思,十二公子又何須起兵作亂?”莫哀正色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國公為君,世子為臣;國公為父,世子為子。國公易嗣,輕而易舉。世子仁孝,君父之言,又豈敢不從?謠言止於智者,想必明公深諳其理。”
“這是自然,在下怎會不理解世子的處境?”鳳蕭掩飾的抹去額上汗珠。此人不過是吳放身邊私屬的謀士,未在安西擔任正式官職。饒是如此,竟已是個如此難纏的角色,鳳蕭對與吳放的合作不由又喜又憂。
莫哀適時一笑緩和了氣氛:“明公放心,世子賢孝,深得安西百姓愛重,稍假時日,必誅反賊於劍下!安西的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他正待趁勝追機,迫鳳蕭同意合作,眼角卻忽的瞥見從人悄然進屋,略有不悅的問:“什麽事?”
從人先伏地告罪,然後湊在莫哀身邊耳語數句。莫哀枯瘦的臉上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閃現,隨即斂去。鳳蕭忐忑不安的看著莫哀臉色變幻,小心道:“先生若有不便,在下可先行迴避。”
“不必,從人不知禮數,讓明公見笑了。”莫哀微微一笑,“正如在下方才所言,亂臣賊子,天必不容。根據最近的消息,世子已然平定叛亂,十二公子亦已伏誅。”
“哦?那真是可喜可賀。”鳳蕭配合的麵露喜色。
“隻是……”莫哀麵色沉重,“世子去遲了一步,金國公竟已被弑。”
鳳蕭驚異的“啊”了一聲,隨即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沉痛道:“想不到金國公一世英雄,竟喪命在不孝子手中。不過這樣一來,安西就全在世子的掌握之中了。”
“正是,”莫哀展顏一笑,“我想閣下與安西之間再無任何阻礙了。”
******************
嗖嗖嗖——
三支箭連珠而發,俱是正中靶心,引得周圍的鳳家軍士皆是一聲喝彩。
莫哀在鳳蕭陪同下經過校場時正好見到這一幕,不由留心。校場上一名英氣俊朗的年輕人收好弓箭,向圍觀諸軍士一揖手,不發一言退到一邊。莫哀笑問:“射箭的郎君是?”
“我庶兄之子鳳翔。”鳳蕭麵無表情的迴答。
這名叫做鳳翔的年輕人已看見兩人,分開人群向他們走來,默默對鳳蕭行禮。莫哀頷首,笑向鳳蕭道:“果然是將門虎子。”
“莫先生過獎了。”鳳蕭皮笑肉不笑,“家兄過世早,隻此一子。隻盼他能有些出息,我也對得起地下的亡兄。”
“明公雄才大略,鳳家又臥虎藏龍,何事不成?”莫哀上車時誠懇的說,“敝上與在下靜候佳音。”
“世子麵前,不,應該是金國公了……有勞先生多多美言。”
莫哀頷首,放下車簾。馬車悠悠上路了。
他走後,鳳蕭又站了一會才轉身,卻見鳳翔立於營門之後,目光冷冽的盯著莫哀遠去的馬車。鳳蕭冷冷道:“大戰在即,所有人都在加緊備戰,你卻隻顧著賣弄武藝。”
鳳翔用他一貫低沉的嗓音,拖長了語調道:“侄兒還是認為叔父輕啟戰端甚為不妥……”
鳳蕭臉一沉:“你懂什麽?!”
“封州是個泥沼,荊南自得封州,年年不得安生,未南要拿迴去就讓他們拿迴去罷。”鳳翔斜倚門柱懶洋洋道,“我六州百姓早已不堪征戰之苦,叔父若就此罷手,或可免於禍難……”
鳳蕭麵色鐵青,怒喝道:“放肆!大戰在即,你卻口出妄言,擾亂軍心,小心我用軍法治你!”
“未王即位以來休養生息,延攬賢才,如今的未南實力強勁遠非昔日可比。新任的代節度使一看就不是善茬,何苦招惹他們?安西對我們友善不過是不想看到未南坐大,故引我們和未南鶴蚌相爭,他們好坐收漁人之利。比起被安西愚弄,還不如和未南修好,保得一時平安。”鳳翔依舊不堅不慢道。
“住嘴!”鳳蕭怒喝,“早知你如此不孝,我十年前就不該讓你認祖歸宗!”
鳳翔不再說話,緊緊抿著嘴唇,棱角分明的臉卻仍是倔強的表情。
鳳蕭見他沉默,語氣略微緩和:“別忘了,你是我鳳家軍士。”
鳳翔一愣,緊繃的麵孔漸漸潰散。良久,他低頭道:“軍令如山,侄兒記得的。”
**********************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年輕時,還頂著前代未王侄子身份的辛已喜歡沉浸在未宮經綸館的故紙堆裏。祖先們久遠的事跡總能讓少年辛已振奮不已。
當年西北龍氏、南方智氏及東方邢氏角逐天下。在昭武帝的率領下,龍氏最終擊敗了智氏,打破了三方相持不下的局麵。實力大增後,昭武帝挾兵威逼降邢氏,一統中原。這是大興皇室津津樂道的輝煌曆史,也是未南曆史的開端。
未南原為南蠻,本臣屬智氏。智氏被滅後,南蠻失去壓製,屢次叛亂。昭武帝命摩下強將辛大獻征討南蠻,漸漸占據了南方的大片土地。辛大獻在那之後一直奉命坐鎮,以防蠻族生變。朝中本有議論,以為讓辛大獻長駐南方有坐大之勢。昭武帝原本也打算召迴辛大獻,可適逢昭武帝親征西戎兵敗,後又為太子所囚,此事便擱置了下來。太子繼位,是為明帝。明帝初登大寶,帝位尚不穩固,對南方的辛大獻采取了籠絡安撫的策略。在辛大獻表示願永為大興藩附之後,明帝封辛大獻為未國公,世鎮南方,正式承認了未南為辛氏的勢力範圍。
辛大獻卻知這不過是明帝緩兵之計,受封後反而與中原來往更少。辛大獻趁著興帝鞏固皇位的機會切斷興室對未南的影響。為了穩定軍心,讓自己的勢力在未南根深蒂固,他大力鼓勵未南的駐軍與蠻族通婚。長此以往,中原人漸漸與蠻族融合,共為一體,儼然獨立於大興體係之外。
明帝地位穩固後終於有暇南顧,卻發現未南上下已是鐵板一塊。明帝不似父親尚武,且天下甫定,不宜濫用民力。未南的局勢雖然讓他極為不快,最終卻沒有采取強硬手段。就這樣,辛氏族人保住了未南的所有權。不過,因世代與中原隔絕,未南往往被中原人視同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