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風好奇,便叫太監把這四名秀女帶到永樂宮,他要看看,這幾名女孩到底是何許樣人。
四個民女打扮的人低頭魚貫而入,進屋便跪拜於地,輕唿:“皇上萬歲!”
劉若風細一打量,已知端倪,叫道:“快快給朕抬起頭來!”
四人抬頭,不住嘻笑。劉若風果然沒看錯,其中兩人正是馬芸和竹青,另兩人也是莫家堡的姐妹。劉若風想上前與馬芸說話,卻忍住了,故作生氣道:“青姐、芸妹,你們怎麽跑進宮裏來了?真不象話!”
竹青把馬芸推到前麵,道:“皇上不是很想見她嗎?現在我把她給你帶來了,你怎麽反而不高興了呢?是不是有了新歡啊?”
馬芸冷哼一聲,道:“聽說宮中新來了什麽淑儀、才人,他的魂隻怕早就被勾走了,哪裏還會記得我呢?”
最難猜的是人的心,最難應付的是女人的嘴。劉若風趕忙陪上笑臉,道:“好姐姐、好妹妹,你們別冤枉我了,我根本就沒碰過這些淑儀才人一下!好了,說正事吧,你們這時進宮,是想隨軍北上吧?”
竹青答道:“是啊!我知道,你是不會答應咱們莫家堡的女兵跟你一同北上作戰的,隻好出此下策,找尹大人幫忙把我們送進宮來,以宮女的身份隨行。”
劉若風笑道:“青姐!你想見朱兄的麵,我當然要成全。不過,我怕朱兄會說閑話喲!”
竹青板著臉道:“他愛怎麽說,由他說去吧,我可管不了那麽多!”
劉若風止住笑,認真地問:“青姐,你走了,那些姐妹們怎麽辦?你安排妥當了嗎?”
竹青說:“還能怎樣安排?姐妹們象以往一樣,在利來織錦呀。”
劉若風想了想,道:“青姐,要不這樣,我賜給她們足夠的錢物,讓她們迴去,著手重建莫家堡。你看行嗎?”
竹青和另兩名女子急忙拜伏於地:“多謝皇上厚恩!”馬芸把竹青扶起來,見她眼裏已有淚光,便道:“竹青姐,你謝他作什麽?他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我莫家堡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了!”竹青的語音裏有幾多悲涼,也有一分欣慰。她對兩個女孩道:“果子、小玲,咱們出去吧。”她是要給劉若風、馬芸留下空間,兩個女孩自然明白其用意。
……
劉若風決定帶四名太監、四名宮女(當然就是馬芸、竹青等四人)隨行。淑儀張素芝、伊花得知消息,也跑來纏著皇上,要跟著他去漢中。劉若風道:“敵兵的箭可沒有長眼睛,你們不怕死嗎?還有,打起仗來要常常長途行軍,你們吃得消嗎?”張素芝、伊花便不再開口。
二月二十一日,劉若風帶著手下將領湯化龍、張黑虎等,率軍北上。他們不走劍門古道,而是經巴西取道桐縣,從東北方翻越高大的米倉山,悄然出川。
此時漢中兩軍的態勢,東麵最為吃緊,晉軍主力沿漢水上遊西進,進抵樂城;晉軍分出一支,渡過漢水,從南麵楔入,直撲南鄭,目的是要阻斷漢中與蜀中的聯係,孤立朱勳之軍;北麵,晉軍渡過渭水,逼近散關;西麵,晉軍已突破朱勳的祁山防線,漢軍隻得退守武街。而李攀升率領的三萬部隊剛進至陽安關,朱勳立刻從中抽調一萬兵馬增援樂城,而令李攀升率餘部阻截南鄭之敵。
劉若風率軍,不畏艱險,翻山越嶺,不帶糧草,輕裝前進,正好出其不意,出現在南線晉軍的後方。漢軍截斷晉軍糧道,斷了其退路,使南線晉軍成了一支孤軍。這路晉軍約一萬六千人,由麻子將軍殷開山(此人曾在前次進犯巴西的晉軍統帥荀泉帳下效力)指揮,本來是為了完成對漢軍的包圍而來,現在反而陷入了漢軍的包圍圈。
這時,殷開山所部晉軍已越過冷水河,到了南鄭城下,還未攻城,便得知糧草被奪、後路被抄,心中大急。[..tw超多好看小說]他與部下一商議,決定放棄攻取南鄭,轉而向前直進,想打到武街,與西麵晉軍會合。不料迎麵碰上陽安關李攀升的隊伍,一番激戰,不能取勝,隻得後退。南線晉軍的形勢極為不妙,前有李攀升擋道,後有劉若風的追兵,北麵有南鄭城中三千守軍的威脅,再往北是漢水阻路,南邊則是崇山峻嶺,虎狼當道。殷開山心一橫,帶著晉軍朝南退卻。漢軍從三麵截擊,晉軍傷亡慘重。幸而晉軍統帥部派出一支騎兵接應殷開山,殷開山所部才沒有全軍覆滅,僅以數千人逃脫。
劉若風與李攀升部在南鄭會師,漢軍的形勢略有好轉,但仍是晉強漢弱的局麵,晉軍兵力兩倍於漢軍,而且漢軍的補給線從蜀中到漢中,相當漫長。劉若風看到,南鄭是漢軍在這一地區與晉軍周旋的戰略支撐點,必須穩固。所以,他不顧漢軍在西線、東線的危局,揮兵出擊,經過連續幾場硬仗,將渡過漢水的晉軍擊退至南沙河以東。然後,沿南沙河、冷水河布置起兩道防線,捍衛南鄭。
三月七日,劉若風令李攀升駐守南鄭,令湯化龍領兵一萬增援武街,自己帶著一萬兵馬渡過漢水,來到漢中城。留守漢中的虛無子準備了一處臨時行宮,安排劉若風一行住下。在樂城前線指揮作戰的朱勳得到報告,急忙馳迴漢中,與劉若風相見。
君臣在危難之中相見,顯得頗為興奮。行完君臣之禮,朱勳把隨行的兩員大將介紹給皇上,一個就是馬三泰,四十多歲,鼻隆嘴闊,虎背熊腰;另一位叫郭勁餘,鷹眼如電,腿短臂長,約莫三十來歲。劉若風對兩人一番嘉勉,不知為什麽,他將郭勁餘多看了兩眼。
劉若風將朱勳單獨延入內廷,第一位的話題當然是即將麵臨的戰事。
劉若風問:“朱兄,敵方的各路主將以及兵力部署情況如何?”
諸葛勳答道:“迴皇上,敵軍來勢洶洶,幾麵都是大兵壓境!他們以東路為主,由琅琊王司馬銳親自領軍八萬,手下兵多將廣,咱們的老朋友王蹈,便在司馬銳軍中作幕僚。現在,他們因分兵襲擊南鄭,兵力有所減弱,但仍有六萬餘眾,是各路中最為強大的敵人。”
劉若風苦笑:“王蹈王兄?想不到我們與他竟成了戰場上的敵人,真是世事難料啊!朱兄,其它兩路呢?”
“北麵、西麵都是三萬敵軍,北麵敵軍由驃騎將軍蔣於率領。他是皇親,前麵曾隨荀泉與皇上在巴西交過手,吃了敗仗,卻不降反升,由前將軍升為驃騎將軍,成了一軍主帥。看來,晉庭也沒有多少人才可用!”
劉若風道:“雖是手下敗將,也不能掉以輕心。朱兄,西麵呢?”
“敵軍在西麵用了一員老將,據說以前曾任涼州刺史,名叫秦天柱。此人雖老,卻頗諳兵道,在西線長驅直入,咱們對他不能小視。皇上,臣建議皇上領兵親自到武街督戰,一則可以鼓舞士氣,二來以皇上的雄才,對付一個秦天柱,應是綽綽有餘!”
“秦天柱?!”劉若風一下站起,他沒想到晉廷把自己的恩人也給派來了,要自己和恩人交戰,實在於心難安。於是便道:“朱兄!不如你到武街,我到樂城,咱們換一換?”
朱勳不明就裏,質疑道:“皇上!臣對樂城這邊的戰況較為熟悉,在這緊要關頭不宜離開。還是請皇上前往武街為上策!”
劉若風為難地道:“朱兄!咱們就交換一下吧,我帶這一萬兵馬,咱們就一人一半,增援樂城和武街。”
朱勳覺得劉若風有些反常,暗想:他是不是有其它用意?朱勳笑了笑,道:“皇上,你是不是有什麽苦衷不便說啊?這裏隻有咱們君臣二人,不妨說給為臣聽聽。”
劉若風想想,從朱勳的角度看,是有些不可理解,他可能還以為自己是要防他壟斷兵權呢。劉若風歎一口氣,便把在博野時秦天柱對自己一家有厚恩的事說出,聲明自己隻是不想直接麵對恩人。
朱勳這才釋然,心道:他原來是個卻不下情麵的人!朱勳嘴上卻說:“皇上!事情既是這樣,你更應該到西線去!”
“朱兄,這是為何?不是讓我為難嗎?”
“皇上!皇上與秦天柱的這層關係,對咱們來說是一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若是皇上好好地利用你與秦將軍的情宜,把他拉到咱們這邊來,你想想,將會對漢、晉雙方的力量對比產生怎樣的影響?退一步,即便不能把他爭取過來,隻要能使西線休兵十天半月,減輕西線的壓力,對咱們也是大大的有利!所以,不管在情義上有多麽進退兩難,皇上也必須去麵對!”
“唉!”劉若風知道,自己難以逃避。
兩人又研究漢軍方麵的部署,決定由虛無子率兵三千支援北麵的散關,要求北線據關堅守,盡量不與敵接戰;朱勳帶走五千兵馬加強樂城防禦,也是以守為主,伺機殲敵;另外,令蜀中的厲雄率軍二萬北移至劍閣,以作策應。
朱勳道:“皇上,臣還有一事,要請皇上示下。”
“朱兄請說!”
“皇上!眼下的局勢,是不是對我軍非常不利?”
“不錯!若我軍在漢中有失,則蜀地亦將難保,興複大漢的宏願,便會灰飛煙滅!”
“皇上!此時,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外援,才能與晉室相抗!”
劉若風沉思片刻,道:“若能有強援,當然會大大增加我們的勝算。隻是,強援在哪裏呢?其它地方雖有幾股反晉義軍,但是,他們都還沒成氣候啊!”
四個民女打扮的人低頭魚貫而入,進屋便跪拜於地,輕唿:“皇上萬歲!”
劉若風細一打量,已知端倪,叫道:“快快給朕抬起頭來!”
四人抬頭,不住嘻笑。劉若風果然沒看錯,其中兩人正是馬芸和竹青,另兩人也是莫家堡的姐妹。劉若風想上前與馬芸說話,卻忍住了,故作生氣道:“青姐、芸妹,你們怎麽跑進宮裏來了?真不象話!”
竹青把馬芸推到前麵,道:“皇上不是很想見她嗎?現在我把她給你帶來了,你怎麽反而不高興了呢?是不是有了新歡啊?”
馬芸冷哼一聲,道:“聽說宮中新來了什麽淑儀、才人,他的魂隻怕早就被勾走了,哪裏還會記得我呢?”
最難猜的是人的心,最難應付的是女人的嘴。劉若風趕忙陪上笑臉,道:“好姐姐、好妹妹,你們別冤枉我了,我根本就沒碰過這些淑儀才人一下!好了,說正事吧,你們這時進宮,是想隨軍北上吧?”
竹青答道:“是啊!我知道,你是不會答應咱們莫家堡的女兵跟你一同北上作戰的,隻好出此下策,找尹大人幫忙把我們送進宮來,以宮女的身份隨行。”
劉若風笑道:“青姐!你想見朱兄的麵,我當然要成全。不過,我怕朱兄會說閑話喲!”
竹青板著臉道:“他愛怎麽說,由他說去吧,我可管不了那麽多!”
劉若風止住笑,認真地問:“青姐,你走了,那些姐妹們怎麽辦?你安排妥當了嗎?”
竹青說:“還能怎樣安排?姐妹們象以往一樣,在利來織錦呀。”
劉若風想了想,道:“青姐,要不這樣,我賜給她們足夠的錢物,讓她們迴去,著手重建莫家堡。你看行嗎?”
竹青和另兩名女子急忙拜伏於地:“多謝皇上厚恩!”馬芸把竹青扶起來,見她眼裏已有淚光,便道:“竹青姐,你謝他作什麽?他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我莫家堡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了!”竹青的語音裏有幾多悲涼,也有一分欣慰。她對兩個女孩道:“果子、小玲,咱們出去吧。”她是要給劉若風、馬芸留下空間,兩個女孩自然明白其用意。
……
劉若風決定帶四名太監、四名宮女(當然就是馬芸、竹青等四人)隨行。淑儀張素芝、伊花得知消息,也跑來纏著皇上,要跟著他去漢中。劉若風道:“敵兵的箭可沒有長眼睛,你們不怕死嗎?還有,打起仗來要常常長途行軍,你們吃得消嗎?”張素芝、伊花便不再開口。
二月二十一日,劉若風帶著手下將領湯化龍、張黑虎等,率軍北上。他們不走劍門古道,而是經巴西取道桐縣,從東北方翻越高大的米倉山,悄然出川。
此時漢中兩軍的態勢,東麵最為吃緊,晉軍主力沿漢水上遊西進,進抵樂城;晉軍分出一支,渡過漢水,從南麵楔入,直撲南鄭,目的是要阻斷漢中與蜀中的聯係,孤立朱勳之軍;北麵,晉軍渡過渭水,逼近散關;西麵,晉軍已突破朱勳的祁山防線,漢軍隻得退守武街。而李攀升率領的三萬部隊剛進至陽安關,朱勳立刻從中抽調一萬兵馬增援樂城,而令李攀升率餘部阻截南鄭之敵。
劉若風率軍,不畏艱險,翻山越嶺,不帶糧草,輕裝前進,正好出其不意,出現在南線晉軍的後方。漢軍截斷晉軍糧道,斷了其退路,使南線晉軍成了一支孤軍。這路晉軍約一萬六千人,由麻子將軍殷開山(此人曾在前次進犯巴西的晉軍統帥荀泉帳下效力)指揮,本來是為了完成對漢軍的包圍而來,現在反而陷入了漢軍的包圍圈。
這時,殷開山所部晉軍已越過冷水河,到了南鄭城下,還未攻城,便得知糧草被奪、後路被抄,心中大急。[..tw超多好看小說]他與部下一商議,決定放棄攻取南鄭,轉而向前直進,想打到武街,與西麵晉軍會合。不料迎麵碰上陽安關李攀升的隊伍,一番激戰,不能取勝,隻得後退。南線晉軍的形勢極為不妙,前有李攀升擋道,後有劉若風的追兵,北麵有南鄭城中三千守軍的威脅,再往北是漢水阻路,南邊則是崇山峻嶺,虎狼當道。殷開山心一橫,帶著晉軍朝南退卻。漢軍從三麵截擊,晉軍傷亡慘重。幸而晉軍統帥部派出一支騎兵接應殷開山,殷開山所部才沒有全軍覆滅,僅以數千人逃脫。
劉若風與李攀升部在南鄭會師,漢軍的形勢略有好轉,但仍是晉強漢弱的局麵,晉軍兵力兩倍於漢軍,而且漢軍的補給線從蜀中到漢中,相當漫長。劉若風看到,南鄭是漢軍在這一地區與晉軍周旋的戰略支撐點,必須穩固。所以,他不顧漢軍在西線、東線的危局,揮兵出擊,經過連續幾場硬仗,將渡過漢水的晉軍擊退至南沙河以東。然後,沿南沙河、冷水河布置起兩道防線,捍衛南鄭。
三月七日,劉若風令李攀升駐守南鄭,令湯化龍領兵一萬增援武街,自己帶著一萬兵馬渡過漢水,來到漢中城。留守漢中的虛無子準備了一處臨時行宮,安排劉若風一行住下。在樂城前線指揮作戰的朱勳得到報告,急忙馳迴漢中,與劉若風相見。
君臣在危難之中相見,顯得頗為興奮。行完君臣之禮,朱勳把隨行的兩員大將介紹給皇上,一個就是馬三泰,四十多歲,鼻隆嘴闊,虎背熊腰;另一位叫郭勁餘,鷹眼如電,腿短臂長,約莫三十來歲。劉若風對兩人一番嘉勉,不知為什麽,他將郭勁餘多看了兩眼。
劉若風將朱勳單獨延入內廷,第一位的話題當然是即將麵臨的戰事。
劉若風問:“朱兄,敵方的各路主將以及兵力部署情況如何?”
諸葛勳答道:“迴皇上,敵軍來勢洶洶,幾麵都是大兵壓境!他們以東路為主,由琅琊王司馬銳親自領軍八萬,手下兵多將廣,咱們的老朋友王蹈,便在司馬銳軍中作幕僚。現在,他們因分兵襲擊南鄭,兵力有所減弱,但仍有六萬餘眾,是各路中最為強大的敵人。”
劉若風苦笑:“王蹈王兄?想不到我們與他竟成了戰場上的敵人,真是世事難料啊!朱兄,其它兩路呢?”
“北麵、西麵都是三萬敵軍,北麵敵軍由驃騎將軍蔣於率領。他是皇親,前麵曾隨荀泉與皇上在巴西交過手,吃了敗仗,卻不降反升,由前將軍升為驃騎將軍,成了一軍主帥。看來,晉庭也沒有多少人才可用!”
劉若風道:“雖是手下敗將,也不能掉以輕心。朱兄,西麵呢?”
“敵軍在西麵用了一員老將,據說以前曾任涼州刺史,名叫秦天柱。此人雖老,卻頗諳兵道,在西線長驅直入,咱們對他不能小視。皇上,臣建議皇上領兵親自到武街督戰,一則可以鼓舞士氣,二來以皇上的雄才,對付一個秦天柱,應是綽綽有餘!”
“秦天柱?!”劉若風一下站起,他沒想到晉廷把自己的恩人也給派來了,要自己和恩人交戰,實在於心難安。於是便道:“朱兄!不如你到武街,我到樂城,咱們換一換?”
朱勳不明就裏,質疑道:“皇上!臣對樂城這邊的戰況較為熟悉,在這緊要關頭不宜離開。還是請皇上前往武街為上策!”
劉若風為難地道:“朱兄!咱們就交換一下吧,我帶這一萬兵馬,咱們就一人一半,增援樂城和武街。”
朱勳覺得劉若風有些反常,暗想:他是不是有其它用意?朱勳笑了笑,道:“皇上,你是不是有什麽苦衷不便說啊?這裏隻有咱們君臣二人,不妨說給為臣聽聽。”
劉若風想想,從朱勳的角度看,是有些不可理解,他可能還以為自己是要防他壟斷兵權呢。劉若風歎一口氣,便把在博野時秦天柱對自己一家有厚恩的事說出,聲明自己隻是不想直接麵對恩人。
朱勳這才釋然,心道:他原來是個卻不下情麵的人!朱勳嘴上卻說:“皇上!事情既是這樣,你更應該到西線去!”
“朱兄,這是為何?不是讓我為難嗎?”
“皇上!皇上與秦天柱的這層關係,對咱們來說是一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若是皇上好好地利用你與秦將軍的情宜,把他拉到咱們這邊來,你想想,將會對漢、晉雙方的力量對比產生怎樣的影響?退一步,即便不能把他爭取過來,隻要能使西線休兵十天半月,減輕西線的壓力,對咱們也是大大的有利!所以,不管在情義上有多麽進退兩難,皇上也必須去麵對!”
“唉!”劉若風知道,自己難以逃避。
兩人又研究漢軍方麵的部署,決定由虛無子率兵三千支援北麵的散關,要求北線據關堅守,盡量不與敵接戰;朱勳帶走五千兵馬加強樂城防禦,也是以守為主,伺機殲敵;另外,令蜀中的厲雄率軍二萬北移至劍閣,以作策應。
朱勳道:“皇上,臣還有一事,要請皇上示下。”
“朱兄請說!”
“皇上!眼下的局勢,是不是對我軍非常不利?”
“不錯!若我軍在漢中有失,則蜀地亦將難保,興複大漢的宏願,便會灰飛煙滅!”
“皇上!此時,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外援,才能與晉室相抗!”
劉若風沉思片刻,道:“若能有強援,當然會大大增加我們的勝算。隻是,強援在哪裏呢?其它地方雖有幾股反晉義軍,但是,他們都還沒成氣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