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再次禁足
皇妃嫁到:相公組隊去經商 作者:辛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雲靈從月青那裏得知這些消息後,下意識覺得有些怪異,卻又說不出來。
便問月青道,“這次國王放我出來,聖教那邊是什麽反應?”她一直在地牢裏,對這些情況並不清楚。
月青搖了搖頭道,“沒有任何反應,像是國王讓他們放人,他們便直接放人了。”
這便奇怪了。
趙雲靈便又問道,“那聖教教主有沒有露麵?”
月青的迴答仍是沒有,這倒在趙雲靈的預料之內。
趙雲靈很清楚,雖然現在朝廷看似壓聖教一頭,但聖教背後是一整個強大的朝聖會,國王色厲內荏,加上她和容硯這次做的事已經牽扯到了聖教和朝聖會的最根本利益,國王根本沒有那個能力,也不敢讓人把她給放出來。
而如今,這件事就是發生了。
趙雲靈也不是初經世事的小女孩了,不會因為自己莫名被放就感到慶幸。她這麽多年在外經商的經驗告訴她,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次放她出來絕不是因為她運氣好或者國王得了瘋病之類的原因,說不定背後有更大的陰謀等著她。
她又將事情仔細梳理了幾遍,發現問題最大的還是國王。
事實上,趙雲靈心裏一直不是很看得起這個國王的,平時麵上的那些恭敬不過也就是表麵功夫。
趙雲靈認為,這個國王根本配不上國王這個位置,就像先前的聖女一樣。甚至可以說,這整個國家都是畸形的。不論是朝廷、聖教還是朝聖會,或是其他什麽。
國王荒淫無度,又懼怕聖教,在他心裏,隻有他自己,根本沒有百姓和國家,不過就是一個掌握著國家大權的小人罷了。
聖教和朝聖會,作為一個可以與朝廷相抗衡的勢力,卻幹著拐賣小孩的勾當,內部管理混亂,以至於可以讓聖女這種小角色蹦躂這麽久,禍害這麽多人,卻是比朝廷更為可惡。
所幸現在他們已經找到容易了,容易還沒太大的傷害,這讓趙雲靈心中還勉強有點寬慰。
很快喬文宣也得到消息來了,一見到趙雲靈便對趙雲靈深深施了一禮,語氣有著深深的愧疚,“都是我,沒有看好容蓉,被他們抓了去,辜負了你們對我的囑托。”
趙雲靈忙扶起了喬文宣。
“你千萬不要自責,你能頂著朝廷還有朝聖會兩方勢力幫助我們,我們已經十分感謝了,容蓉被抓走也不是你的過錯。”趙雲靈安撫喬文宣道。
喬文宣卻是死倔,不肯順從趙雲靈的意思起來,“若是你們以後還有用到我喬文宣的地方,我喬文宣定萬死不辭。”
趙雲靈剛要硬拉喬文宣起來,但是又有國王的侍從找上了她,帶來的是國王的口諭。
趙雲靈早就預料,事情絕不會這麽輕易就結束,而且國王這次的口諭也絕不會是什麽好事。
事實也確實如此
“民女趙雲靈,冒犯聖教,騙取聖女之位,本是殺身之過,念其身為皇商,為國有功,特赦其一命,暫將其放出。但因其有辱聖教榮譽,令其閉門思過,以彰其咎。”
侍衛傳完了國王的口諭,看著跪在地上的趙雲靈,說道,“領旨吧。”
在國王口諭下來之前,趙雲靈想過國王懲罰她的很多種方式,獨獨沒想到國王居然把她放出來又禁了她的足,這不就是挪了個地,著實有些大費周章,還顯得國王有些過於反複無常了。
不過想想也是,國王本就如此,若是不給她點重些的懲戒,那國王還就真有鬼了,還是隻大鬼。
本來趙雲靈還在籌謀著先把容硯和容易容蓉救出來,其他的事,不管是國王還是聖教和朝聖會,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沒想到國王又來了這出,她又得重新計劃了。
不過如今也別無他法,她也隻能接了旨一切再從長計議。
“民女趙雲靈,接國王口諭。”趙雲靈說道,而後站了起來。臉上沒顯露出一絲不甘願,而是一副十分平靜的樣子。
在趙雲靈要走的時候,喬文宣還對她使了個眼色,意思是他會打點好一切。
依照她對國王的了解,國王這段時間是不會對她做什麽的,況且有喬文宣打點,禁足她的地方一切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每天還有人送飯,什麽都沒短了她的,她短時間可以暫時放下心來,專心想想如何救人。
隻是她便不知日後該如何答謝喬文宣是好了。
趙雲靈被放出地牢後,為了安全起見,聖教的人又將容硯和容蓉容易換了一個地方關押,關到了和那些拐來的孩子一起的地方,容蓉和容易被關在了一起,容硯就在他們倆的隔壁。
容硯再次來到這個地牢,卻是被人押進來的,心裏不由得起了些唏噓之意。
他還從未想過自己居然有一天會以這種方式進來。
不過好在他對這地牢可謂是極為熟悉,雖說如今這地牢加重了看管的人手,但他也一點也不慌張,反正他是肯定能離開這裏的,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本來容蓉和容易還有些害怕,但是容硯這樣對自己毫不懷疑的自信感染了他們,讓他們也安心了下來,甚至兩人還閑聊起來解起了悶。
容蓉看著容易,越看越覺得眼熟,便說道,“你知道麽?你長得好像我的哥哥啊,我覺得我的哥哥肯定也是和你一個樣子的,我可以叫你哥哥嗎?”
容易看著容蓉也覺得眼熟,又聽容蓉這麽說,有些好奇地問道,“你現在見不到你哥哥了嗎?為什麽說你哥哥長大了肯定是和我一個樣子的?我其實也很想要你這樣一個妹妹,那我以後也叫你妹妹吧。”
容蓉聽到這裏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哥哥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拐走了,我已經很久沒看過哥哥了。”
容易聽到這裏拉過了容蓉的手,“別傷心,你哥哥一定會沒事的,以後我做你的哥哥,一定把你當親妹妹寵。”
容蓉又高興了起來,伸出一隻小拇指道,“說話算話,拉勾勾!”
容易也伸出一隻小拇指勾住了容蓉的小拇指,“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變了就是大黃狗!”
說完兩人還對了一下大拇指,然後一起笑了出來。
容硯對這樣的場景並不意外,畢竟他已經確定了容易的身份,容蓉和容易又是雙生子,兩人覺得熟悉很正常。倒是他倆見麵沒多久就直接認作了兄妹,倒讓他有些意外的同時又有些啼笑皆非。
也就是因為容易被拐走太久了,他和趙雲靈到現在才找到他,他們在容易的童年中缺席了太多年,才會明明親人就在眼前卻相見不相識。是他們找到容易找到得太晚了,但是若要相認,恐怕要等到更晚。
權且就讓他倆現在這樣下去吧,這樣相認的時候,兩個小家夥也不會太過生疏。
地牢裏麵因為朝聖會會長先前出去過一次,擄了不少孩子迴來,如今的地牢又充盈了不少。而新來的孩子不如以前的孩子懂“規矩”,年紀又小,苦惱不止。看管這裏的人又是個暴脾氣,對孩子動輒打罵,這裏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傷。
而容硯在外經商這麽多年,也是略通醫術,尤其知道怎麽治跌打損傷。
在地牢裏,孩子們每天有一小段的放風時間可以出來走動,容硯便想趁此機會從孩子們嘴裏套出一些有關於地牢的具體情況來。
先前雖然朝聖會會長有跟他解釋過一些,但那些是站在會長的角度上來說的,很多地方也都不夠詳細,是以容硯才想從孩子們嘴裏知道具體情況,好找機會逃出去。
畢竟孩子們都是在這裏待過一段時間的,也是最清楚地牢情況的人。
一開始孩子們很抗拒和容硯接觸,因為容硯是這地牢裏除了看守外唯一的大人。孩子們又被看守打怕了,看到大人就下意識地害怕,生怕被容硯給打了。
進了地牢的前幾天,也就隻有容蓉和容易對容硯的親近,這讓容硯有些苦惱。
其實他本可以讓容易和容蓉去套話,但是容易和容蓉和這些孩子們也不甚熟悉,也不像容硯一樣在外浸染了多年,懂得不動聲色地套人的話,所以也還是不大方便。
而且容硯早就想過要將地牢裏的孩子們全都救出去,到時候肯定也是得他露麵,所以得趁早培養這些孩子對他的信任感,這樣日後行事也才方便。
於是容硯想到了自己的醫術,看著那些孩子身上的傷,起了主意。
一天放風的時候,容硯正巧看到一個崴了腳的孩子在地上哭,旁邊的孩子都束手無策,容硯正巧懂得怎麽治,便過去了。孩子們害怕容硯便都跑得遠遠的,那崴了腳的孩子跑不了,隻能坐在原地愈加驚恐地哭。
在容硯幫他正骨的時候,那孩子疼了一下,哭得愈發大聲了,但他感覺到了自己的腳能動的時候,就飛一下竄了起來,跑到了離容硯很遠的地方,但過了會又小心翼翼地挪了迴來,小心翼翼地對容硯說了一聲“謝謝”。
自那以後,其他孩子凡有傷就去找容硯,很快就與容硯熟絡了起來,小孩子們總是單純的,見容硯不是壞人便很快信任了他。
便問月青道,“這次國王放我出來,聖教那邊是什麽反應?”她一直在地牢裏,對這些情況並不清楚。
月青搖了搖頭道,“沒有任何反應,像是國王讓他們放人,他們便直接放人了。”
這便奇怪了。
趙雲靈便又問道,“那聖教教主有沒有露麵?”
月青的迴答仍是沒有,這倒在趙雲靈的預料之內。
趙雲靈很清楚,雖然現在朝廷看似壓聖教一頭,但聖教背後是一整個強大的朝聖會,國王色厲內荏,加上她和容硯這次做的事已經牽扯到了聖教和朝聖會的最根本利益,國王根本沒有那個能力,也不敢讓人把她給放出來。
而如今,這件事就是發生了。
趙雲靈也不是初經世事的小女孩了,不會因為自己莫名被放就感到慶幸。她這麽多年在外經商的經驗告訴她,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次放她出來絕不是因為她運氣好或者國王得了瘋病之類的原因,說不定背後有更大的陰謀等著她。
她又將事情仔細梳理了幾遍,發現問題最大的還是國王。
事實上,趙雲靈心裏一直不是很看得起這個國王的,平時麵上的那些恭敬不過也就是表麵功夫。
趙雲靈認為,這個國王根本配不上國王這個位置,就像先前的聖女一樣。甚至可以說,這整個國家都是畸形的。不論是朝廷、聖教還是朝聖會,或是其他什麽。
國王荒淫無度,又懼怕聖教,在他心裏,隻有他自己,根本沒有百姓和國家,不過就是一個掌握著國家大權的小人罷了。
聖教和朝聖會,作為一個可以與朝廷相抗衡的勢力,卻幹著拐賣小孩的勾當,內部管理混亂,以至於可以讓聖女這種小角色蹦躂這麽久,禍害這麽多人,卻是比朝廷更為可惡。
所幸現在他們已經找到容易了,容易還沒太大的傷害,這讓趙雲靈心中還勉強有點寬慰。
很快喬文宣也得到消息來了,一見到趙雲靈便對趙雲靈深深施了一禮,語氣有著深深的愧疚,“都是我,沒有看好容蓉,被他們抓了去,辜負了你們對我的囑托。”
趙雲靈忙扶起了喬文宣。
“你千萬不要自責,你能頂著朝廷還有朝聖會兩方勢力幫助我們,我們已經十分感謝了,容蓉被抓走也不是你的過錯。”趙雲靈安撫喬文宣道。
喬文宣卻是死倔,不肯順從趙雲靈的意思起來,“若是你們以後還有用到我喬文宣的地方,我喬文宣定萬死不辭。”
趙雲靈剛要硬拉喬文宣起來,但是又有國王的侍從找上了她,帶來的是國王的口諭。
趙雲靈早就預料,事情絕不會這麽輕易就結束,而且國王這次的口諭也絕不會是什麽好事。
事實也確實如此
“民女趙雲靈,冒犯聖教,騙取聖女之位,本是殺身之過,念其身為皇商,為國有功,特赦其一命,暫將其放出。但因其有辱聖教榮譽,令其閉門思過,以彰其咎。”
侍衛傳完了國王的口諭,看著跪在地上的趙雲靈,說道,“領旨吧。”
在國王口諭下來之前,趙雲靈想過國王懲罰她的很多種方式,獨獨沒想到國王居然把她放出來又禁了她的足,這不就是挪了個地,著實有些大費周章,還顯得國王有些過於反複無常了。
不過想想也是,國王本就如此,若是不給她點重些的懲戒,那國王還就真有鬼了,還是隻大鬼。
本來趙雲靈還在籌謀著先把容硯和容易容蓉救出來,其他的事,不管是國王還是聖教和朝聖會,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沒想到國王又來了這出,她又得重新計劃了。
不過如今也別無他法,她也隻能接了旨一切再從長計議。
“民女趙雲靈,接國王口諭。”趙雲靈說道,而後站了起來。臉上沒顯露出一絲不甘願,而是一副十分平靜的樣子。
在趙雲靈要走的時候,喬文宣還對她使了個眼色,意思是他會打點好一切。
依照她對國王的了解,國王這段時間是不會對她做什麽的,況且有喬文宣打點,禁足她的地方一切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每天還有人送飯,什麽都沒短了她的,她短時間可以暫時放下心來,專心想想如何救人。
隻是她便不知日後該如何答謝喬文宣是好了。
趙雲靈被放出地牢後,為了安全起見,聖教的人又將容硯和容蓉容易換了一個地方關押,關到了和那些拐來的孩子一起的地方,容蓉和容易被關在了一起,容硯就在他們倆的隔壁。
容硯再次來到這個地牢,卻是被人押進來的,心裏不由得起了些唏噓之意。
他還從未想過自己居然有一天會以這種方式進來。
不過好在他對這地牢可謂是極為熟悉,雖說如今這地牢加重了看管的人手,但他也一點也不慌張,反正他是肯定能離開這裏的,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本來容蓉和容易還有些害怕,但是容硯這樣對自己毫不懷疑的自信感染了他們,讓他們也安心了下來,甚至兩人還閑聊起來解起了悶。
容蓉看著容易,越看越覺得眼熟,便說道,“你知道麽?你長得好像我的哥哥啊,我覺得我的哥哥肯定也是和你一個樣子的,我可以叫你哥哥嗎?”
容易看著容蓉也覺得眼熟,又聽容蓉這麽說,有些好奇地問道,“你現在見不到你哥哥了嗎?為什麽說你哥哥長大了肯定是和我一個樣子的?我其實也很想要你這樣一個妹妹,那我以後也叫你妹妹吧。”
容蓉聽到這裏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哥哥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拐走了,我已經很久沒看過哥哥了。”
容易聽到這裏拉過了容蓉的手,“別傷心,你哥哥一定會沒事的,以後我做你的哥哥,一定把你當親妹妹寵。”
容蓉又高興了起來,伸出一隻小拇指道,“說話算話,拉勾勾!”
容易也伸出一隻小拇指勾住了容蓉的小拇指,“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變了就是大黃狗!”
說完兩人還對了一下大拇指,然後一起笑了出來。
容硯對這樣的場景並不意外,畢竟他已經確定了容易的身份,容蓉和容易又是雙生子,兩人覺得熟悉很正常。倒是他倆見麵沒多久就直接認作了兄妹,倒讓他有些意外的同時又有些啼笑皆非。
也就是因為容易被拐走太久了,他和趙雲靈到現在才找到他,他們在容易的童年中缺席了太多年,才會明明親人就在眼前卻相見不相識。是他們找到容易找到得太晚了,但是若要相認,恐怕要等到更晚。
權且就讓他倆現在這樣下去吧,這樣相認的時候,兩個小家夥也不會太過生疏。
地牢裏麵因為朝聖會會長先前出去過一次,擄了不少孩子迴來,如今的地牢又充盈了不少。而新來的孩子不如以前的孩子懂“規矩”,年紀又小,苦惱不止。看管這裏的人又是個暴脾氣,對孩子動輒打罵,這裏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傷。
而容硯在外經商這麽多年,也是略通醫術,尤其知道怎麽治跌打損傷。
在地牢裏,孩子們每天有一小段的放風時間可以出來走動,容硯便想趁此機會從孩子們嘴裏套出一些有關於地牢的具體情況來。
先前雖然朝聖會會長有跟他解釋過一些,但那些是站在會長的角度上來說的,很多地方也都不夠詳細,是以容硯才想從孩子們嘴裏知道具體情況,好找機會逃出去。
畢竟孩子們都是在這裏待過一段時間的,也是最清楚地牢情況的人。
一開始孩子們很抗拒和容硯接觸,因為容硯是這地牢裏除了看守外唯一的大人。孩子們又被看守打怕了,看到大人就下意識地害怕,生怕被容硯給打了。
進了地牢的前幾天,也就隻有容蓉和容易對容硯的親近,這讓容硯有些苦惱。
其實他本可以讓容易和容蓉去套話,但是容易和容蓉和這些孩子們也不甚熟悉,也不像容硯一樣在外浸染了多年,懂得不動聲色地套人的話,所以也還是不大方便。
而且容硯早就想過要將地牢裏的孩子們全都救出去,到時候肯定也是得他露麵,所以得趁早培養這些孩子對他的信任感,這樣日後行事也才方便。
於是容硯想到了自己的醫術,看著那些孩子身上的傷,起了主意。
一天放風的時候,容硯正巧看到一個崴了腳的孩子在地上哭,旁邊的孩子都束手無策,容硯正巧懂得怎麽治,便過去了。孩子們害怕容硯便都跑得遠遠的,那崴了腳的孩子跑不了,隻能坐在原地愈加驚恐地哭。
在容硯幫他正骨的時候,那孩子疼了一下,哭得愈發大聲了,但他感覺到了自己的腳能動的時候,就飛一下竄了起來,跑到了離容硯很遠的地方,但過了會又小心翼翼地挪了迴來,小心翼翼地對容硯說了一聲“謝謝”。
自那以後,其他孩子凡有傷就去找容硯,很快就與容硯熟絡了起來,小孩子們總是單純的,見容硯不是壞人便很快信任了他。